我耗盡全身力氣都沒有考上北大,他北大畢業卻去送外賣

2021-01-13 教育達人談教育

朋友都知道我教授了大家很多學習方法,特別是中考、高考的方法,還有一些職業考試方法技巧。得到了朋友們的一致好評。

最近看了一篇文章《一個北大畢業生決定去送外賣》,看的我不知所措。

我一直鼓勵大家多讀書,多學習知識,多提高能力。

爭取考個好的大學,改變自己的命運,改變人類的命運。

但是如果你考上了清北,去送快遞,我覺得你對不起你的所學。

我並不是詆毀送外賣

凡事都有門檻值,門檻值越高,要求人的能力就越大,貢獻就往往越大,忽略特例。

就像在我老家種地,我從小到大都沒有聽說過誰不會種地,無非是種地差與壞。

我看看快遞小哥招聘,要求往往只有一條,吃苦耐勞。

老家喝酒有一句話,能者多勞。

讓有能力的人做更多的貢獻。

我佩服這個北大哥的才情,文筆非常之好,能體察人間冷暖。

快遞他也不幹了,估計會從事寫作行業吧,呵呵。

做人就要改變自己,改變世界。

讓自己的價值得到最大的體現。

不要辜負了自己的努力,更不要辜負了自己。

我還是要求你好好學習。

碼字不易,想得到更多學習方法,請關注收藏點讚轉發。不妥之處歡迎交流

相關焦點

  • 寧可在國外端盤子,也不願回北大任教的他,現狀如何?
    北京大學是眾多考生嚮往的院校,如果在兩年前的話,河北理科考生需要707分才能夠被北大錄取,如果比707分低的話,那你想都別想。能夠考進北京大學,那這個學生肯定是學霸。從小他的天賦令人吃驚,在九歲時,他就學完了中學所有的知識,在九歲之後,她便自學大學數學,這也是為什麼她一參加高考就考上北大的原因。北大畢業後出國深造他在北大拿到了學士學位和碩士學位後,便前往美國的普渡大學攻讀博士,並且成為了莫宗堅的弟子,在美讀博期間,他的論文竟然證明了雅克比猜想,但是他的論文中運用了他導師的觀點,讓莫宗堅非常憤怒,甚至師徒之情都決裂了。一直到37歲,他才讀完博士。
  • 「北大畢業的鹹魚」李雪琴火了
    有人得知李雪琴是北大學子之後,就質疑她:你是怎麼考上北大的。北大畢業的又如何,聽得下裡巴人,也品得陽春白雪,而有些人註定不明白是什麼意思。,沒想到吧,我還沒有被淘汰。,凌晨三點給我發微信,我沒有回,他覺得,完了,李雪琴死了。
  • 他是高考復讀中的傳奇人物,高考次數讓人想不到,考上北大都不去
    他是高考復讀中的傳奇人物,高考次數讓人想不到,考上北大都不去歷年高考過後,都有很多人選擇復讀,其中大多學生都是高考沒有發揮好或者是沒有考上心儀大學,這時候覆讀也就他們要走的路,平常人高考復讀兩次、三次就已經算多了,可是,這位考生卻是打破了人們的一貫認知
  • 李雪琴:北大畢業卻「淪為」搞笑博主?
    「只有一種可能,他暗戀我。」「完了,兩情相悅了。」「還雪琴!珍惜這段時光吧,過幾天得叫老闆娘了。」我是李雪琴。」 這個視頻其實和很多追星女孩沒有什麼兩樣。我身邊也有很多小夥伴,每到一個旅遊景點也會為自己喜歡的明星打CALL。而她火起來,是因為吳亦凡竟然回應了她。
  • 馬雲:年輕人去送快遞,敢於放下身段很棒,北大畢業還有賣豬肉的
    在接受央視的採訪時談到:年輕人送快遞沒什麼不好,北大畢業的人家還賣豬肉呢。我特別欣賞這些年輕人放下架子,敢去做快遞小哥,有什麼問題呢?我記得我20幾歲的時候,只要有工作,我們都幹。不論你是在快遞業,還是製造業,甚至是你當個農民,那都沒有問題。前幾年有人說:北大畢業了,去賣豬肉?這賣豬肉怎麼了?我覺得不是個問題。
  • 北大、清華、人大三大高校中文系學生畢業去幹啥
    曉琪在清華中文系學的是計算機語言,自己又輔修了經濟管理,今年考了MBA,感覺還不錯,記者問她是否想當作家,她很吃驚地大搖其頭說:"我的文字功底從來就不好,中學時文章總也寫不長,乾巴巴的,我寫得最好的就是議論文。說老實話,我就是想當比爾·蓋茨,也沒想過當作家。"她還說,據她所知,清華的學生大概沒有做"作家夢"的,去年倒是有一個,後來無法容忍這裡的"理工氣",轉到北大去了。
  • 北大畢業,她還是決定去講段子
    有人直言「北大畢業又怎樣,還不是墮落當了網紅?」就連李雪琴自己都說:「如果你說你是一個網紅,人家會看不起你,但如果你是脫口秀演員,感覺就不同了」。從北大高材生到抑鬱症患者再到百萬網紅,較於那些誇獎追捧,我更關心的是,當一個北大高材生決定去講段子,她到底經歷了什麼?在今年夏天前,許多人認識李雪琴,是在2018年。
  • 北大不需要網紅,但網紅需要北大!
    但是就知道能上清華和北大是一種驕傲。 等到自己長大了之後,才知道名校從來都不止清華和北大,還有復旦大學、武漢大學、浙江大學等等,能考上都是驕傲。 而考不上也並不是什麼十分難以啟齒的事。
  • 進NBA打球比考上清華北大更難?其實都一樣難
    進NBA打球比考上清華北大更難?其實都一樣難 科比以前經常抱怨奧尼爾訓練不積極,但仍然無法掩蓋奧尼爾是個極具球場統治力的球員的事實,訓練「偷懶」的奧尼爾帶領湖人拿了三連冠。
  • 報考清華因身高原因被拒,轉而憑「裸分」考上了北大
    李丞汐這個名字其實是她後來自己起的,父母給她的名字是曾霜旖,至於為什么姓不一樣,我猜是父親姓李,母親姓曾。她出生於福建,小時候剛學會走步時聽到音樂就喜歡蹦蹦跳跳,發現女兒的興趣後,母親在李丞汐6歲時送她去俱樂部開始學習中國舞。
  • 《變形計》的主人公,陳思媛考上北大,而他不幸破產令人痛心
    娛樂看八卦,快樂你我他,歡迎進入今天的娛樂趣事,我是你們可愛的小編(丹丹),與您共同進入關注今天的娛樂趣聞。《變形計》的主人公,陳思媛考上北大,而他不幸破產令人痛心。《變形計》是一個城市和農村主人公互換的節目,當年紅遍全國賺了不少觀眾的眼淚,如今多年過去了,我們的主人公都發生了大改變,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看看吧!一位是追星少女陳思媛,昔日的她經常逃課,去機場接偶像的機,花錢買偶像的周邊,動不動便是幾十萬,不過現在的她發生了大改變,成為了北大學生,令人佩服不已。
  • 李雪琴:北大畢業最大的成就,是活成有底線的鹹魚
    除了她講脫口秀真的很好笑之外,受關注的原因,還因為她是一位北大畢業的高材生。許多人討論她,其實是在討論,北大畢業之後來當脫口秀演員,是不是浪費了高學歷?如果只是考上了一所普通的大學,大家會覺得,做一份普通的工作,成為一個普通人,理所當然啊。但如果是北大畢業,哇,那相當於天選之子啊,怎麼能去當沒有深度的網紅呢?怎麼能去混不需要高學歷的娛樂圈呢?
  • 馬浚偉北大畢業!他的經歷比我們難,為什麼他能讀清華而我們不能
    但是,也正是這段生活給予他的這份堅韌不拔,持之以恆的精神,他積極學習,考入北大,在查重率僅0.77%且學習優異的情況下,順利畢業,百萬讀北大EMBA,馬浚偉更是說道:「知識很有價值,比買車買表更有用」。這個經歷可以說是非常勵志了。
  • 寧願在美國洗盤子,也不願回國任教的北大「天才」,如今怎麼樣了?
    曾經,我國很多人才都希望到其他國家留學和工作,現在很多外國留學生來華學習,來華定居。但是在我國的留學生群體中,依然有很大一部分留學生在留學其他國家後就一去不回,特別是清華北大這兩所頂尖學府,每年都有很多的優秀學生出國留學,但是能夠學成歸國的卻不多。
  • 北大本科生考研雙非院校?這位北大本科生的經歷讓人唏噓不已
    前不久在某社交平臺爆出了一件大事,那就是有一名貼吧網友發帖稱自己是北大本科畢業生,但是考研想去考一所雙非院校的研究生。這個帖子發出來以後,許多人提出了自己的質疑,質疑樓主是來作秀的,他的本科肯定不是北大,北大的學生怎麼可能會考雙非院校的研究生呢?再不濟也要考一個985的研吧,畢竟底子擺在那裡,考上的機率還是很大的。
  • 李雪琴的才華,和北大沒什麼關係
    提到北大,你能想到什麼?中國高等學府,人人精英、天才…隨後就陷入一陣仰望、崇拜和羨慕中。從這裡畢業的人,肯定會成為社會棟梁,或者開啟某種高端精英的生活。而李雪琴,什麼都不是。她甚至去當了一個網紅。好在,北大畢業的都去當網紅,網紅這個詞好像沒那麼low了。壞在,北大畢業就去當個網紅啊,真是浪費國家教育資源。
  • 海子:生活和愛情留不住他,北大畢業9年臥軌離世,留下9字遺言
    別的孩子十歲還在到處玩,他已經上高中了,十五歲就考上了北京大學法律學專業,背起行囊前往北京,從此離開了生活十五年的鄉村。畢業工作後,第一筆工資90元,他留下30元,其餘的都寄回了家裡。
  • 一位父親寫給考上北大兒子的信刷爆朋友圈,或許這就是他一路優秀的秘訣
    家書寫完後,陳曉冬很隨意將其發在了自己的朋友圈內,沒想到,很快在微信朋友圈裡流傳開了,「這不是我的本意,完全出乎我的意料,有點失控了……」  兒子如願考上北大化學系,身為父親,陳曉冬心頭的石頭也落地了。他說,在作出支持兒子決定那一刻,他其實也同時做好了與兒子一同承受失敗的心理準備,「兒子有自己的理性選擇,要強扭,讓孩子做有悖於他意願的事情,結果不一定會好。
  • 北大女碩士做油漆工:大學四年堅持學習進北大,畢業後卻求職受挫
    尤其是像從清華北大出來的學生,在人們看來,必定會有光明的未來或者更為體面的生活。他們走上社會之後,往往會承擔更重要的社會職責,生活肯定也會十分光鮮亮麗。所以像北大本科畢業生陸步軒做豬肉生意,清華畢業生張曉勇做物業保安,都能引發一時的轟動,被人們所熱議。
  • 李雪琴上北大隻代表我會考試,一到大四為何看抑鬱症北大學子扎堆
    考上北大又怎樣,只不過說明了我會考試,李雪琴對自己的北大學子身份,說得如此輕描淡寫,大智若愚有沒有。 可社會並不這麼看,能考上北大清華,那可是天之驕子。集萬千寵愛於一身,自然被賦予了最高的期望。正所謂能力越強責任越大,當自身的能力跟社會的期待相去甚遠時,壓力來了,於是越臨近畢業抑鬱的北大學子越多,李雪琴不幸成了其中的一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