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朱尼佩洛》:死後將意識數據化上傳虛擬世界,能否意味著永生

2020-10-04 薛丁格的猹

當虛擬與現實交互乃至模糊,意識獨立於軀體存在,到底哪個才能代表真實的「我」?@薛丁格的猹


前言

《黑鏡》系列是英國電視4臺及美國NetFlix公司出品的迷你電視劇。包括第一季、第二季、聖誕特輯和第三季構成。該劇分別以多個建構於現代科技背景的獨立故事,表達了當代科技對人性的利用、重構與破壞。

而相比於劇集其他主題的冰冷、陰暗,《聖朱尼佩洛》這一集卻講述了兩位女性的愛情故事,顯得格外溫情。但顯然,在溫情背後,不變的依舊是《黑鏡》的反烏託邦內核。

故事由80年代美國浮華喧囂的城市夜生活場景作為開端。白人女孩約克夏在夜店遇到了黑人女孩凱莉,對她一見鍾情。分別之後,對凱莉念念不忘的約克夏,每周都會在固定時間去夜店尋找凱莉。伴隨著約克夏尋找凱莉的過程,故事的真相也逐漸呈現在觀眾眼前——

最後真相大白時,也讓影片上升到了更深一層關於科技和人性的探討,讓觀眾在觀影時產生強烈代入感,並進一步引發對於人類本質及死亡等議題的思考


《聖朱尼佩洛》秉承著黑鏡一貫的敘事風格,懸疑、反轉元素浸潤在電影中各個細節中。

《聖朱尼佩洛》的主線可以分為兩個部分,前半部分為約克夏在尋找、追求心儀的女孩凱莉過程中,逐漸揭開「虛擬世界聖朱尼佩洛」的神秘面紗。

影片開場就藉由復古風格的音樂、髮型服飾、汽車、電視機等元素,向我們展現了一個典型的80年代城市夜生活圖景,這也是很多懷舊人群心中的「黃金年代「。

此時,穿著樸素、戴著眼鏡,顯得性格拘謹的女主角約克夏走進一家夜店,在一幫打扮時髦、縱情聲色的年輕人裡顯得格格不入。

之後,約克夏遇到了黑人女孩凱莉,被其邀請一起跳舞,但約克夏顯然適應不了嘈雜的環境,逃離了夜店,而凱莉也追出去詢問。雖然影片這時還沒有明確揭開這是個虛擬世界的真相,但是導演藉由約克夏和凱莉的對話,表達了兩位對於眼前這個虛擬世界「聖朱尼佩洛」截然不同的態度。

  • 在凱莉看來,聖朱尼佩洛是個「派對之城」,在這裡,自己不用受到現實世界的道德約束,可以在有限的停留時間內,及時行樂、放縱自我,可以光談性不講愛,周旋於不同異性乃至同性之間。
  • 但是第一次來到虛擬世界的約克夏,顯然還被現實中的道德所束縛,並對眼前看似「不真實」的人存在不信任和戒心。面對凱莉邀請自己去她家的誘惑,約克夏以自己現實中還有一個未婚夫作為理由回絕。

為了突出約克夏在理智與情感間掙扎的內心,影片藉由色彩斑斕、氣氛曖昧的霓虹燈、淅淅瀝瀝的陣雨,陰冷潮溼的街道等意象,來營造出一種光怪陸離、似夢似真的氛圍。

而場景最後一個俯視鏡頭,更是讓觀眾仿佛以上帝視角來審視處於虛擬世界的女主。

一周後,約克夏再次來到聖朱尼佩洛,這一次她卸下了現實生活中的真實身份和心理包袱,跟隨凱莉去她家裡「放縱」了一回。

然而短暫的激情過後,之後的幾周,凱莉卻不見了蹤影。心急如焚的約克夏穿梭於1980到2002年的各個年代去尋找凱莉的蹤影。

在約克夏看來,自己已經愛上了凱莉無法自拔,但凱莉顯然害怕陷入到這種虛擬的情感關係中。

凱莉向約克夏透露,自己的丈夫理察兩年前去世時,本來也有機會進入到聖朱尼佩洛,但他卻因為不相信虛擬世界選擇了放棄。而如今只剩下幾個月壽命的凱莉也只是想來體驗一下,並不打算永遠留在這兒。

但在約克夏看來,自己卻很「幸運」,全靠在虛擬世界她才能遇到凱莉,在現實世界她們的生活顯然不會有交集,更不可能在一起。

隨著凱莉說出「要來現實中看望約克夏時」,場景也從虛擬世界切換回了現實。

原來,約克夏所在的世界,是一個將現實中人的意識上傳到雲端的虛擬系統「聖朱尼佩洛」。在這裡,那些行將就木的老年人,可以回到年輕時的狀態,穿梭於各個不同的年代,去盡情交友、享樂,而約克夏和凱莉在現實中都是這些病危老人中的一員...

但是法律規定,活人每周只有限量的幾個小時可以在聖朱尼佩洛體驗。直到真正死去前,才可以選擇是否要在死後將意識永久的留在這個虛擬世界...

在病房中,已經病入膏肓的凱莉來到醫院,看望癱瘓在床同樣命不久矣的約克夏。

這時,約克夏現實中的「未婚夫」,也就是護工格雷戈告訴凱莉,其實約克夏早在21歲時就因為父母反對其「出櫃」而負氣開車出走,不慎出了車禍,從此癱瘓在床大半輩子。

而好心的格雷戈選擇在約克夏臨死前跟其「結婚」,正是為了以配偶身份幫助約克夏安樂死,並在死後將其意識永久上傳到「聖朱尼佩洛系統」。

「聖朱尼佩洛系統」本來是用「沉浸式懷舊療法」幫助那些深陷老年痴呆等疾病的群體康復,卻不料過於真實的虛擬實境讓許多病人逐漸模糊了現實和虛擬,沉淪於虛擬世界,甚至死後選擇把意識上傳,永遠留在虛擬之中。

這時,影片前半部分在虛擬世界中的所有伏筆和暗示都和如今的現實世界形成了呼應,可謂環環緊扣,形成強烈反轉。


用真實與虛擬模糊了的雙向世界,展現出科技對人的異化,上升到更深一層對人類本質的思考。

由於在現實世界的不同人生經歷,導致凱莉和約克夏因為死後要不要留在虛擬世界形成了矛盾。

  • 凱莉在現實中有一段相濡以沫幾十年的婚姻關係,儘管她是一位雙性戀,但礙於社會道德以及對丈夫的忠誠,讓她內心一直壓制自己的欲望。而丈夫去世後,晚年的她終於可以找到機會,在虛擬世界釋放自己被壓抑的人性。但虛擬世界對於丈夫去世、女兒又早逝的凱莉來說,終究只是個逃避現實的臨時避難所。儘管凱莉主動代替護工格雷戈和約克夏結婚,幫助她安樂死。但凱莉自己卻認為這一切只是一段段虛幻的代碼,不想自欺欺人,死後把自己的意識永遠留在這兒。

  • 但是約克夏不一樣,對於她來說,現實生活已經沒有值得留戀的地方。不同於凱莉的及時行樂,約克夏非常重視她和凱莉的感情——這也是她人生的第一段感情,不管是在現實還是虛擬中。 在她看來,虛擬世界能彌補她在現實中的缺憾,聖朱尼佩洛對她來說反而更像是活生生的現實。

這也引發了觀眾更深層次的思考:

  • 對於人類個體來說,軀體或者意識,到底哪一個才能代表更真實的自我?
  • 當科技發展到模糊了現實和虛擬的程度,對於人類到底哪一個才更像真實?
  • 人類個體是否又有自主權利選擇想要的生活方式——哪怕是活在虛擬中?

在影片中,聖朱尼佩洛被視為一個完美的天堂、永恆的美好。而凱莉經過掙扎,最終選擇了拋下現實過往,在自己死後把意識上傳到聖朱尼佩洛,和約克夏一起在虛擬世界過上了幸福的生活。

但是事實真的如此完全理想化麼?

影片雖然沒有明說,但卻通過描繪了一個叫做「泥潭」的地方,向我們展示了天堂裡,隱藏在陽光下的灰色地帶。

這裡和現實世界一樣,同樣充斥著暴力、情色、混亂、無序。當沒有了道德和法律的束縛,人性中陰暗醜惡的一面被放大,「泥潭」的範圍會否擴展到整個聖朱尼佩洛,讓其徹底從「天堂」變為「地獄」,從而摧毀這個系統呢?

另一方面,在聖朱尼佩洛,人們可以設定各種感官乃至疼痛度等級,在這裡,你不會受傷也不會生病,而且只要你厭倦了,可以隨時「清除」自我,永遠告別這裡。

看似十分理想化,但由此導致的倫理問題也會蔓延到現實中——這款原本用於醫療的技術會不會外洩或者商業化復刻,從而讓沉浸於虛擬世界的群體由病危人群進一步擴展到普通人群,而對現實世界的運行造成不可逆的影響?

而那些有錢有勢的死者會否利用自己的特權在聖朱尼佩洛獲得更多「權限」,使得「天堂」也出現新一輪的階級分化呢?

這些我們顯然都難以預料。

科技本身是中性的,但它卻會成為人性的放大鏡,放大人性的醜惡和陰暗。顯然,影片沒有單純停留在兩位女主看似美好的愛情故事,而是跳出故事本身,上升到了更深一層對於科技發展和人性的反思。


寫在最後:

儘管《聖朱尼佩洛》是《黑鏡》系列最「溫情」,也是結局看似最圓滿的一集,但同樣透露出反烏託邦式的悲觀色彩。

「反烏託邦」通常會塑造一個科技高度發達的未來社會,來展現當虛擬和現實彼此交融、人和機器的界限模糊之時,引發的社會秩序失控、社會倫理關係混亂等議題,來體現對於科技發展的警醒與反思

在肉眼可見的將來,隨著虛擬實境技術的普及和進步,《聖朱尼佩洛》所描述的場景終究不會是天方夜譚。當人的意識能夠獨立於軀體存在、像一串串代碼數據一般存儲複製,屆時又該如何定義「人」的概念和本質?作為人類個體的義務及權利又該如何規範和保障?

《黑鏡》系列所描繪的世界,看似極端、誇張,但所展現的被科技異化的人性,卻又顯得真實並赤裸。想來,能引發人類對於科技發展的思考和警惕,想必也是《黑鏡》系列最大的魅力所在。

(完)

相關焦點

  • 《黑鏡》最溫情1集:人死後意識上傳虛擬世界,我還是真實的我麼
    原來,約克夏所在的世界,是一個將現實中人的意識上傳到雲端的虛擬系統「聖朱尼佩洛」。在這裡,那些行將就木的老年人,可以回到年輕時的狀態,穿梭於各個不同的年代,去盡情交友、享樂,而約克夏和凱莉在現實中都是這些病危老人中的一員...但是法律規定,活人每周只有限量的幾個小時可以在聖朱尼佩洛體驗。
  • 《黑鏡》最溫情一集:當人死後意識仍存在,生命又意味著什麼?
    原來,約克夏所在的世界,是一個將現實中人的意識上傳到雲端的虛擬系統「聖朱尼佩洛」。在這裡,那些行將就木的老年人,可以回到年輕時的狀態,穿梭於各個不同的年代,去盡情交友、享樂,而約克夏和凱莉在現實中都是這些病危老人中的一員...但是法律規定,活人每周只有限量的幾個小時可以在聖朱尼佩洛體驗。
  • 人死後將意識上傳到虛擬世界中繼續生存,《上載新生》第一季解讀
    但如果有一天科技發達到當我們的身體死亡時,意識可以上傳到虛擬世界,在這裡不用工作,每天都是吃喝玩樂享受,沒事還能和活著的家人朋友視頻聊天,這會是怎樣的體驗?交警執法也是通過無人機遠程視頻執法,共享自行車也有一套自己的獨立AI但這些科技的創新永遠也不能和最新的意識上傳技術相比。
  • 驚喜科幻美劇,意識上傳的世界比現實更可怕
    從古至今,人類就在追求永生,在意識到永生的不可能後,也不會停止幻想死後的世界。劇集的背景放在2033年,那時候,意識上載的科技已經被全社會廣泛接受。人在身體死亡之前,可以選擇把自己的大腦給熔了,將意識上載到雲端虛擬實境世界裡繼續存活,獲得「新生」。致力於將意識上載這項技術開源化的程式設計師內森,長著一張「美劇咖版阿湯哥」的臉,在洛杉磯是不折不扣的浪蕩兒。
  • 死後上傳意識能繼續存活,你是否會上傳呢,《上載新生》了解下
    《聖朱尼佩洛》是《黑鏡》史上評分最高的一集,《黑鏡》一貫的基調都是展現科技的雙刃劍,用科技發展有可能產生的反噬來刻畫人性深處的黑暗。但這一集卻一改冷峻尖銳,而是充滿了浪漫色彩,為我們描繪了一個用虛擬實境技術實現的美好「來世」。通過上傳意識,在現世中失去了肉體生命的人,得以在虛擬實境中延續更加完美、更具烏託邦色彩的另一種生命形態。
  • 人類死後意識上傳湖景別墅,搞笑加長版《黑鏡》,探討跨次元相戀
    人類死後是否可以永生?意識是否能夠脫離肉體存在?虛擬世界的人在哲學層面是否真的存在?以上問題在諸多文學和影視作品中不停被探討,例如去年被熱議的美劇《副本》、風格犀利的英劇《黑鏡》、甚至《黑客帝國》系列電影都有所涉獵。無一例外這些電影的視角都很嚴肅,表現形式尤為冷峻。5月亞馬遜的新劇《上載新生》卻用極為幽默搞笑的形式,也探討了這個糾纏在人類倫理道德浪尖的話題。
  • [特別推薦][高分美劇][上載新生.Upload][第一季][2020] 死後將意識上傳,以另一種方式生活,你願意嗎?
    如果在不久的將來,有一個永生的機會。人們死後可以上傳自己的意識進入虛擬世界。以另一種方式繼續生活。你會願意嗎?
  • 人類的意識能夠永生嗎?
    人類意識能否永生?我們也許聽過一個雄心勃勃的藍圖:在未來的某一天,人類可以拋棄肉體,將自己的思想移植到機器人身上,從而實現意識的永生。更有意思的是,在我們的一生中,會不斷地在低意識和高意識之間轉換,低意識更多地關注外在感官刺激,比如蹦迪和進行極限運動,而高意識則包括正念和冥想等。從現實的角度來說,一旦人們死後,大腦也會隨之死亡,最終是意識的消失,因為人們普遍認為意識存在於大腦的結構中,畢竟皮之不存,毛將焉附?
  • 人類文明或源於史前文明的意識轉移
    神經學實驗顯示,意識數據是可以被收集、組織和存儲以供將來使用的,或許也能用於覆蓋到另一個人的意識上。這意味著人類意識被看作是一個數位化的資料庫,其數據內容自由地可以下載和上傳到另一個人的身體中,意味著永生是可能的。在計算機、網絡、虛擬世界、基因克隆等高科技產物的影響與衝擊下,傳統意義上的人正在被改寫。
  • 意識上傳雲端,這部劇腦洞可以的!
    試想一下,把自己的意識數據化,然後上傳到雲端這裡面應有盡有仿佛在「天堂」重獲新生而且,你依舊可以與現實中親朋取得聯繫當然,最重要的還是意識數據化劇集開篇就通過「赫萊禪公司」一段廣告詞點題——「充實過一生,並未上傳作周密準備,您會得到什麼回報呢?
  • 《上載新生 第一季》假如死後有天堂,那應該是什麼模樣
    《Upload》故事背景設置在2033年,主角Nathan因車禍喪生,土豪女友Ingrid花錢把他的意識上傳到虛擬的世界-Lakeview上,靠著流量繼續「活著」,希望在未來的某一天可以加入他,永生永世地在一起。故事由此展開。
  • 探討人類的意識永生,這部劇比《黑鏡》更溫暖
    如果說「肉身不死」還算是一種奢望的話,以意識的方式活在伺服器中,似乎看起來沒那麼遙不可及。畢竟,如今《黑鏡》式的想像已經延伸到我們的現實生活中來(雖然距離真正的意識永生這一核心技術似乎還有很長的路,但不能否認現實世界已經越來越與影視作品的想像接近了)。最近,亞馬遜推出的一部含有喜劇元素的科幻劇《上載新生》則進一步將《黑鏡》中意識永生的話題擴展開來,探討存在於其中的可能性和道德後果。
  • 聖朱尼佩洛的覆滅
    「聖朱尼佩洛」是這個故事的宇宙中一個人為設計的「死後樂園」,用來存放人們肉體隕滅後的精神,一個由人工智慧管理的永不衰老,永不消逝的天堂。縱使這是一個科幻故事,但其內核的意義其實可以套往任何一個現實世界之中。「聖朱尼佩洛」在今天的資訊時代可以指代我們每個人所分別喜愛的虛擬社交社區,我不會描述一些雞湯場景來讚揚這些虛擬社交所能給我們蒼白的軀體所能注入的多巴胺了。
  • 永生黑科技《上載新生》:死了也逃不過三六九等
    在科幻題材的影視作品中,「永生」是一個很關鍵的設定。在古代,很多帝王都想方設法求取不死仙藥。那麼對於未來世界的構想,肯定也離不開這一點。今年上半年,美國亞馬遜網站就推出了一部劇集《上載新生》,這部美劇腦洞非常大,將人的思想和網絡世界相融合,打造出「永生黑科技」。
  • 能否通過計算機複製大腦,實現永生?
    複製你的大腦,把人類的神經元通過一定的方式用計算機模擬出來,從而實現意識永生。那麼這樣一個「大腦」,究竟能否實現呢?現實生活中,我們的身體出問題了,我們會死去,意識也會隨之消失。我們到底能不能通過「大腦複製」的辦法維持人的意識永生? 部分神經學家認為,這是可行的。甚至還有專家預言未來部分人類是可以把大腦內容甚至意識複製到電腦裡的。那麼,要如何去實現呢?
  • 要不要永生你可能沒想好,但《副本》滿足了一些想像
    我不止一次跟好些人說過,不久的將來,可能10年也可能20年,手機將發生顛覆性創新。不是人拿著手機,而是人機合一,人體植入晶片,眼球直接充當可視電話屏幕,耳朵聽到的、嘴巴說出去的音頻內容將更加無損。在2384年的地球上,人類大腦已經數位化,攝政國人民在年滿一歲時國家便會在你的後腦袋植入晶片,這塊晶片關鍵至極、事關死後能否」復活」,一旦死前傷到腦中晶片,再有錢也神仙難救。這張晶片裡面是純粹的人類心智,並以DHF形式編碼儲存,個人意識可以下載到任何備份、任何義體(新身體),可以在幾分鐘之內針刺傳輸到殖民世界任一義體中。
  • 《上載新生 第一季》如果·永生?
    「Upload」 是2020年5月開播的美劇,講述了男主Nathan在瀕死時把意識上傳到Horizen Lakeview虛擬社區後的生活和愛情故事。目前IMDB評分8.1, 豆瓣評分8.5。演員:不得不說演Nathan的男演員Robbie Amell好帥!眉眼之間是不是有點像湯姆克魯斯?
  • 人死後去了哪裡?研究表明:人知道自己死亡,因為仍會有意識存在
    那人死後到底去了什麼地方?上面我們也說明了,其實就是「化成灰」回歸自然了,包括所謂的靈魂,肉體等等,如果真的人死後還有地方去,那真的是太可怕了,這完全是不符合科學的說法,所以我們只是自然界的「冰山一角」,不會存在所謂的「生死循環」等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