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幾天的熱門事件可真不少,並且改變了以往的熱點發展規律,一個熱點出來,之前的熱點比如明當紅明星偷稅、偷情甚至重大的生產安全事故則迅速的變得消無聲息。而這次的幾個熱點居然沒有被一個蓋過一個,都仍然在持續發酵過程中。
竊以為,這幾起事件與之前的事件有所不同。不論是明星天價片酬、偷稅漏稅還是安全事故,說白了,離我們的生活還是有點遠。大家當成飯後的談資吹吹牛也就罷了。而最近的幾起事件,能夠持續發酵,都有必然的道理。
視覺中國
——被你欺負過的人,終於有機會發洩內心的憤怒了
視覺中國事件從共青團中央的懟文開始發酵,到後來大眾逐步揭開視覺中國的無數黑幕,並且這起事件還沒有任何淡化的跡象。在眾多媒體甚至官方的圍剿中,且看視覺中國如何收場。
話說,作為專業律師,對維護創作者的著作權這件事情上,我們應該支持才對。可是,我怎麼也覺得視覺中國也該被罵幾句、踩幾腳呢!什麼釣魚維權、碰瓷維權,當初我怎麼就不會利用呢,沒準還能做成商業。
十幾年前,我曾經作為某協會的音像製品著作權的代理律師,根據從電話黃頁中查詢到的KTV的地址給無數家歌廳發了律師函。結果發現北方的老闆特別講究,收到律師函之後很多都主動打電話過來。可惜,不是來跟我談怎麼交費或賠償的事情,而是罵我一頓,或者要過來「削死」我。還沒掙到錢,就被威脅先弄斷兩條腿,這種吃虧的事情我可不幹,所以這條路也就涼涼了。
到現在,我還特別羨慕視覺中國的法務們,在法治環境越來越好的今天,還做這樣的業務,靠發發郵件、打打電話就能收到很多錢。
網上有一句話,叫「天下苦視覺中國久矣」,如果沒有接到過視覺中國的維權電話,都不配稱得上混得好的自媒體,更不能叫新聞媒體。
前兩天跟人民日報旗下一紙媒的記者聊天。她說,我們報社也被視覺中國找過啊,後來沒辦法,也是籤了用圖協議交錢了事。我說,你等著吧,這回你們的惡氣可以出來了。
現在中國掌握話語權的就是這些「苦視覺中國久矣」的新聞媒體,還有意見領袖包括自媒體。只要政治正確,與大方向保持一致,對視覺中國這個幾個外國人做大股東的公司,有什麼不能說的呢!何況不論官媒還是官方都已經站出來了,那還怕什麼啊,一起上啊!
對於視覺中國事件,我想說任何的好的商業模式都是建立在解決客戶的需求與痛點,從而實現企業的成長與發展。如果僅想著不惜用任何手段從客戶手裡賺更多的錢,那麼這樣的企業也是走不長遠的。
奔馳車蓋上的女人
——中產階級的你,其實無力解決任何問題,這讓我們焦慮了
如果變成潑婦可以解決類似的問題,那麼我依然不會選擇做一個潑婦。不是我的學歷比車蓋上的女人高,也不是錢更多,而是我知道解決問題,不是靠變成潑婦,而是快速傳播和發酵的視頻。這個視頻能夠快速傳播,因為它正好觸動了這群無力解決任何問題的焦慮的中產階級們。基於這點,才讓這個事件暫時有了大家可以接受的結果——只是針對這次事件。究竟能夠改變行業的一點點潛規則嗎?我不認為會有這樣的結果。
面對生活、面對家庭、面對工作、面對事業,我想最焦慮的應該是現在那群被稱為中產階級的人吧。你有體面而且薪水不錯的工作,你有美滿的家庭,孩子也健康可愛。
可是沒有人知道你在小心翼翼的哄著領導,在曉之以情動之以理的安撫著下屬,在滿臉堆笑的陪著客戶;在成山的報表中焦頭爛額,在五顏六色的PPT裡恍然若失;坐在時速350公裡的復興號裡回憶從前的綠皮車;拿著已經成為身體一部分的手機在想自己最後一次寫信是哪一年。
孩子的作業,你會的還沒不會的多,還是給他送到補習班去吧。還有一年多,孩子該升學了,上次那個誰說過他有什麼關係來著?有用嗎?靠譜嗎?不懂得教,沒時間去陪,想賣了房子送孩子去個好點的學校還摸不著門路。
父母雖然沒說,但是你已經知道他們老了,知道他們有些身體不適還在扛著,該找個時間陪他們去醫院檢查一下啦。春節回來又幾個月啦,過節該回老家看看他們了啊,可是600分鐘開160公裡又讓你心裡直犯嘀咕。
最近聽說同事、同學、朋友發生意外或突發疾病的越來越多,是不是該買份保險?是不是該去醫院檢查一下啊?是不是以後該加強運動啦?
其實,我們沒有能力解決任何一個問題。
當我們以為的我們的教育、學識,以為我們的地位和財富至少可以給我們想要的一些東西時,發現就連買輛車也被深深的套路。我不能改變的,我認了,可我是能花幾十萬買奔馳車的上帝,居然被這樣粗暴無理的對待。而且我們卻不能依靠教育、地位財富解決;只有變成潑婦才能時,我們更加焦慮了。
我們可以買得起學區房,開得起奔馳車,我們西裝革履去聽音樂會,我們穿上運動服去打高爾夫。我們以為我們還算體面的生活,卻現實打臉。連當一個高端的消費者,你都不能被溫柔的對待。
對車蓋上的女人,我想說:你用極端的方式維護了你作為消費者的權益,卻用另一種方式卸下了你作為高學歷、高淨值的中產階級的體面。而對於4S店,可能這只是一場商業上的糾紛,但你用這種方式撕下了你作為經營者配不上你所宣傳的你的汽車的檔次。
996
——這不是企業給我們的福報,是急功近利的社會讓我們負重前行
996的話題不知道怎麼一下子就熱起來了。我相信還是作為創業教父的馬雲的「福報論」讓這個話題有了更多的討論。
一直劍拔弩張的阿里和京東,兩位創始人在這個問題上表現出來的驚人一致,也讓這個話題再度加溫。馬雲的「福報論」,劉強東的「不得因為個人或家庭原因影響工作」論,都讓我們驚訝。
我當律師的時候,經常有人諮詢我問題,還跟律師資格考試一樣,用甲和乙代替當事人。我就會告訴他,你是甲還是乙,如果需要解決問題,我得知道我作為哪方的律師,我盡力這方想出能打贏這場官司的方法。簡單說,就是屁股決定腦袋。
如果按照這個觀點來分析,那麼我們就能很好的理解支持996和反對996的人的心態了。我相信支持996的,支持員工需要努力奮鬥的大多數都是企業的老闆或者團隊的LEADER。而反對996的大多應該是苦逼的奮戰在工作第一線的應該去「感恩公司給他們福報」的員工們。
就我個人而言,我覺得996本身不是個什麼事,或者說在工作過程中努力奮鬥真不是什麼事。只是需要給我一個努力奮鬥的理由。我的奮鬥是換來你的光環還是我的成長?我的奮鬥是讓你成為首富還是我可觀的收入?我的奮鬥是因為你的大棒還是我自己努力向上?
對於996,我想說,如果你的企業夠優秀,你沒有必要讓員工都996;如果你不用996也能滿足你對生活和工作的理解和需要,那麼你真的沒必要996。可是這個急功近利的社會,無論是企業還是員工,都沒有辦法稍微放慢一點腳步。
每一個人都應該被善良對待
最近幾天的熱點,看起來風馬牛不相及。獨坐無眠,就事論事,閒談幾句。沒有激進觀點,也沒有抨擊對象。只是想到一句話,「每個人都應該被善良的對待」。聯繫至此,我大約明白為何這3件事能同時成為熱點。
視覺中國,沒有善良對待圖片使用者,沒有善良對待圖片提供者。
奔馳4S店,沒有善良對待消費者、客戶。
馬雲強東們沒有善良對待曾經的「兄弟們」。
或許他們都有足夠的理由來解釋行為,或許這些理由某種程度站得住腳。但是,我相信他們的理由中一定沒有一個詞,那就是「善良」。
每一個人都應該被善良對待,無論是對手、客戶、員工還是你的同事、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