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理可以爭辯,但不可在爭辯中失去真理

2020-12-23 基督時報

摘 要

爭辯是必要的,但不能因爭辯而失去真理,辱沒了真理,更不能因爭辯而讓教會蒙羞受損。

文 | 大漠

某個教會裡只有兩位牧師,一男一女,平時還算融洽,配合也算默契,兩人在講道上的恩賜也各有千秋。可是 ,有一天兩人卻因為舉行聖餐禮的一些事宜發生了一場激烈的爭辯。

具體細節不提,最終男牧師怕因此影響教會的合一,便停止爭辯,一切都依照了那位女牧師的意見。

誰知,即便如此,那位女牧師還是不屑一顧地離開了這個教會。本來教會就僅有兩位牧師,突然離開一個,教會的牧養力量自然受到折損。

最可怕的是,平時傾向與追隨那個女牧師的一些信徒,也隨之離開這個教會,還有一些信徒看見牧師之間的矛盾與分裂,即刻便被絆倒,也離開教會而不再信仰。

這一串的連鎖反應,讓主的教會蒙受了巨大的損失。

對聖經真理的爭辯,應該是為了堅守這一真理,但結局卻讓教會遭遇了一場不該有的損失,使得對真理的爭辯損害了教會,絆倒了信徒,主的真理也隨風飄走。

類似事情不僅在牧者與領袖之間發生,在信徒之間也是經常發生的。

真理自然可以爭辯,爭辯的目的是讓人更加認清真理,得著生命的造就。

如果陷入爭辯的輸贏上,陷入爭辯的對錯上,一個人內在的私慾就自然會從裡向外蹦跳出來,幹擾聖靈的工作,被撒旦所利用,成為阻礙我們信仰的絆腳石。這就從根本上顛覆了我們爭辯的實際意義,不但不能從中受益,反而因此失去真理。

如果長此以往,內在的信仰也就因此不復存在了。

×××

我們爭辯得越是激烈,越是尖銳,就越是容易進入撒旦的網羅。所謂的堅守真理,自然也就成了一個空洞的說教。

十九世紀著名布道家司布真對此舉了一個有趣的例子。他說,有兩位學問高深的博士在討論著食物的本質,兩人爭的面紅耳赤,都很生氣。但有一位頭腦簡單、沒文化的鄉下人,卻在一旁正盡情地吃著那擺在他們面前的食物。

這個比喻告訴我們,在主內有一些好爭辯、愛批評和喜歡懷疑的基督徒,他們就像那兩位博士一樣,總是在為真理爭辯,不但自己不能彼此得到益處,對其他人也沒有好處。

所以,我們只有效法那個頭腦簡單的鄉下人,以神的話語作為精神食糧,才會真正的得著神的造就。

其實,在教會裡類似鄉下人的信徒很多,都在默默地「吃喝」著主的真理,滋養著自己的靈性生命。

這樣的信徒可能沒有什麼文化,但只要記住了牧師講的一句話語,便會義無反顧地按著真理的要求去遵守和踐行。

在教會裡,凡是好爭辯、愛挑剔的信徒,幾乎都是比較聰明的信徒,對聖經真理也是比較熟悉的人,更是肯學習和鑽研神的真理的人。對在信仰上出現的問題也比較敏感,如果教會給以正確的引導,會成為一個非常優秀的護教衛道的基督勇士。

在當下,異端學說、曲解聖經的現象很是普遍,教會也是需要這樣的勇士的。

猶大書裡告訴我們:「親愛的弟兄啊,我想盡心寫信給你們,論我們同得救恩的時候,就不得不寫信勸你們,要為從前一次交付聖徒的真道,竭力的爭辯。因為有些人偷著進來,就是自古被定受刑罰的,是不敬虔的,將我們神的恩變作放縱情慾的機會,並且不認獨一的主宰,我們主耶穌基督。(猶1:3-4)」

所以,爭辯是必要的,無論是牧者還是信徒之間,發現有人歪曲篡改聖經、扭曲亂解神的真理,就一定要給以指出,勸其悔改。

如果我們在真道的行進中是非不分,在走向永生之路上就完全可能迷失自己。

因此,我們「要為真道打那美好的仗」做準備,要成為屬靈爭戰上的勇猛者。

讚美詩歌《奇異恩典》的作者約翰·牛頓說過這麼一句話:「如果我們看重基督的榮耀,我們就會看重他教會的和平與合一,我們若看重教會的和平與合一,也會看重教會的純潔。說的更深入一點,如果我們對於任何、全部的爭辯都持一種無所謂的態度,這很有可能意味著我們對於真理本身也是無所謂的。」這無疑說出了爭辯的重要意義。

顯然爭辯是必要的,但不能因爭辯而失去真理,辱沒了真理,更不能因爭辯而讓教會蒙羞受損。

在爭辯中,「 唯有那愚拙無學問的辯論,總要棄絕,因為知道這等事是起爭競的。然而主的僕人不可爭競,只要溫溫和和的待眾人,善於教導、存心忍耐、用溫柔勸誡那抵擋的人,或者神給他們悔改的心,可以明白真道。叫他們這已經被魔鬼任意擄去的,可以醒悟、脫離他的網羅。(提後2:23-26)」

這就告誡我們,爭辯不但是有界線的,也是要講究態度和信仰的,尤其是那些牧者和領袖更要如此。

一句話,不能因為爭辯脫離了信仰的軌道,脫離了主的真理。我們爭辯是為主的真理而辯,不是為了個人私慾爭辯。是為捍衛主的真理而辯,不是為了顯示自己的「屬靈」而辨。

一切脫離了主的真理的辯論,都是屬於肉體的衝動與激情,很容易滑向給人定罪的歧路上去 ,釀成教會的紛爭與分裂。這是我們時刻都要加以警醒的。

△△△

添加小編微信

交流信仰,探討話題

基督時代

信仰、靈魂、希望

初心不變,與你同行!

相關焦點

  • 不要和層次不同的人爭辯
    爭辯的結果,包括發脾氣,失去自製,其後果是難以讓人承擔得起的。 與其跟狗爭辯,被它咬一口,倒不如讓它先走。否則就算宰了它,也治不好你被咬的傷疤。 雖說隨便把人比作狗有些不禮貌,但事實就是如此,不是所有人,都值得你去爭辯和解釋。 不多說,才是最好的反擊,以及對自己最好的保護。
  • 永遠不要和層次不同的人爭辯,那是一種無謂的消耗
    莊子在《秋水》篇裡講過這樣一句話:夏蟲不可以語冰。就是說不要和夏天的蟲子談論冬天的冰,這純屬浪費時間。因為它從來沒有感受過寒冬,它從來沒有體驗過冰雪,在它的世界裡只有春天的陽光和炎炎夏日,它永遠都無法理解你所說的冰雪寒冬,這純屬浪費時間。這就好像是給一個從未見過光明的盲人講關於光的事情,你很清楚,你不可能說明白什麼是真正的光明,因為他從來沒有體驗過光明。
  • 老子:永遠不要和層次不同的人爭辯,那是一種無謂的消耗
    《道德經》裡講:信言不美,美言不信;諸葛亮舌戰群儒,一生經常與人辯論可謂雄辯之才,但是他卻說:大辯不辯。辯論的最高境界,就是不辯!對待有些人,可能唯有沉默,才是最好的方法,沉默是金!因為它從來沒有感受過寒冬,它從來沒有體驗過冰雪,在它的世界裡只有春天的陽光和炎炎夏日,它永遠都無法理解你所說的冰雪寒冬,這純屬浪費時間。這就好像是給一個從未見過光明的盲人講關於光的事情,你很清楚,你不可能說明白什麼是真正的光明,因為他從來沒有體驗過光明。
  • 爭辯無處不在,求大同存小異
    在我們的生活中,爭辯幾乎無處不在。01 爭辯的印象爭辯通常需要兩個人以上,因為某件事、某個人、某種現象,大家提出自己的看法,表明自己的觀點。但因大家意見不一、看法不一,而各自又都想證明自己的觀點是正確的。於是,開始唇槍舌劍,你來我往。
  • 以爭辯為名,與情敵鬥智鬥勇的三個星座
    比如十二星座中的這三個星座,他們往往以爭辯為名,與情敵鬥智鬥勇,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看看吧!處女座處女座儘管在大部分人面前表現得優雅大方,對人又非常有禮貌,平時不願與別人爭論。可是這並不意味著處女座不善於爭辯,只是他們不願張揚自己的口才而已,到了關鍵時刻你就看到他們的口才功夫極為了得。
  • 永遠不要和層次不同的人爭辯(說得太對了!)
    1和層次不同的人爭辯,是一種無謂的消耗。莊子在《秋水》篇裡講過這樣一句話:夏蟲不可以語冰。不要和夏天的蟲子談論冰,因為這純屬浪費時間。孔子也曾勸戒弟子,不要和春生秋死的螞蚱談論四季。和不同層次的人爭辯,是一種無謂的消耗。他從未去過你到過的地方,不知道你讀過的書,不認識你遇見的人。
  • 如何與人爭辯
    如何與人爭辯?首先要明白,爭是爭個什麼。若是個人喜好,則大可不必去爭。蘿蔔青菜,隨心去愛。
  • 我和母親的爭辯
    在二零二零年有一天我母親看見我仍在看動畫片就對我說:「你妹妹很小可以看動畫片,但是你比她大那麼多還看動畫片,你不覺得自己很幼稚嗎?」我對母親說:「誰說動畫片只能給幼兒看?世界上是有給各個年齡段的人看的動畫片的,給幼兒看的動畫片只是動畫片的冰山一角罷了,您不能只看到那一角而要看到冰山的全貌。」
  • 迷茫的淚《真理在那裡》
    上帝造人各有千秋,思想五花八門,性格千奇百怪,相處是人的本能和需求,所以也可能產生意見不合,導致爭辯。《莊子.齊物論》提出「齊是非」和「是非莫辯」的思想。莊子說:我和你辯論,你勝了我,我果真就錯了嗎?我勝了你,你果真就錯了嗎?究竟誰對誰錯,在你我兩人之間是無法斷定的。請第三者來,也無法斷定是非。
  • 除了「科學的真理」,還有什麼其他的「真理」?
    ---這個世界是不是只有「科學的真理」,而沒有其他的「真理」?科學的真理是可以確定的客觀事實,這沒有錯。而人類,除了客觀的外部世界,還有主觀的內心世界。比如人類真實的情感、文學的語言、宗教的情感和語言等,這些統統不是可以確定的「科學真理」,但是這種真實性可以否定嗎?
  • 什麼是真理,真理的標準是什麼?
    真理是個神聖的東西。它使人嚮往,讓人尊敬。能夠被成為真理的東西,一般具有普遍意義。即它可以經得起時間的檢驗。比如牛頓的經典力學、愛因斯坦的相對論、現代量子力學就是自然科學的真理。因為這些理論能夠解釋很多自然現象,給人類謀福利。當然,自然科學也可能產生副作用,如原子彈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
  • 鋼之鍊金術師 | 當你觸及禁忌,會失去什麼?惡趣味的真理
    ,也可以深入研究。一旦鍊金術師觸及等價交換的法則,就會見到自己的真理之門,也就會見到「真理」本「人」。可當你仔細思考,每一個觸及真理的人所失去的代價時就會發現,真理真的是「惡趣味」十足。希望前行之人被奪去動力——愛德華,失去了右手與左腳渴望懷抱之人卻失去身體——阿爾馮斯,失去了身體,只能將靈魂寄宿於鎧甲之上。
  • 大張偉「抄襲」:與其爭辯不如探討
    這個還真的不好說,因為沒有具體定義,至少在目前,對抄襲對定義還是針對在旋律方面,以旋律的相似與否,結構的相似與否作為參照點進行判斷,脫離這一點強調抄襲,不是不可以,相對地會變得更主觀化而缺少有利依據。可是這也還是不能說明太多問題,一方面大張偉的《愛如潮水》並沒有以任何形式發表或是出售,另一方面,《愛如潮水》也只是用在了一個節目之中,以Remix的形式呈現,完全可以當作是一場表演,以此作為抄襲的理據顯得牽強。只能說在現有的定義之下,若是就編曲這個方面的抄襲進行爭辯,根本就是沒完沒了。在中立的角度來說,梁歡有自己的道理,大張偉也有自己的苦心。
  • 萬古神帝:真理神殿耗盡真理奧義、真理之心,還有存在的必要嗎?
    相對比其它亙古之道奧義的獲取,真理奧義可以說是最容易門檻也最低的,所以,在漫長歲月下來,一直到張若塵這,真理奧義徹底是耗盡了,一絲都不剩,甚至為了補償張若塵渡過真理之海的獎勵,連真理之心也賜予出去了。這般計算下來,真理神殿已經既無真理奧義也無真理之心,那麼,真理神殿還有存在的必要嗎?對此,小小說認為可以從正反兩方面進行分析,首先是存在的必要。
  • 引起愛因斯坦和伯格森爭辯的「時間」,到底是什麼?
    近代已降,物理學轉而以一種實驗和數學的方式與哲學分道揚鑣,逐漸成為一門單獨的學問,從此在諸多基本問題上同哲學展開了曠日持久的爭辯。表面上,近代科學的崛起似乎去昧了神學,而去宗教化反使其以一種世俗化的新模樣,被人們在日常中不知不覺地接受。譬如,現代人理解的時間類似於射線的開始(如大爆炸),具有無限延伸的特性,這就是基督教創世時間的翻版。而在其他古文明中,時間常以循環而非線性的方式出現(如中國的天幹地支計年法)。
  • LPL休賽期趣事:Kanavi與叉燒激烈爭辯,互相扯頭髮自證觀點
    而在昨天的直播中,有觀眾從Zoom的直播間中聽到了JDG戰隊打野選手Kanavi和叉燒爭辯關於訓練賽和戰隊打法的問題,兩人的爭辯還是蠻有趣的,Kanavi的中文水平非常好,可以正常與叉燒交流,過程中Lvmao和Zoom也參與到討論之中。主要爭辯的點是戰隊的打法問題,好像是一場訓練賽的比賽中JDG的中單盧錫安被卡牌單殺了,然後叉燒認為盧錫安這個英雄有問題,不好贏。
  • 柯建剛:追求真理 認識真理 依賴真理 是人性的最高品德
    令人不解的是,歐洲一方面有中國成功抑制住病毒的例子和榜樣,用流行的話來說可以「抄作業」一番,按照中國的做法不就可以有效控制病毒的擴散嗎?中國在武漢之外地區成功地控制了病毒擴散的做法,不是為歐洲提供了一個非常難得的防疫模式嗎?
  • 《沉默的真理》真正的真理是什麼?看完這篇解析,觀眾表示白看了半天……
    您對「沉默的真理」中的真理有多少了解,觀眾跪下觀看...改編自陳紫金的《推理之王》系列中收視率最高的《漫漫長夜》,講述了一群小人的故事,以扭轉十年前的不公正案件,共同創造「地鐵屍體投擲」案例」以揭示真相,並最終將壞人繩之以法。法律的故事。
  • 真理之劍多位人物登場
    《假面騎士聖刃》第3集已經更新,本以為真理之劍的人物會是一集登場一個,沒想到這一集中基本都登場了,雷之劍士富加宮賢人、土豪劍激土尾上亮、機械師大秦寺哲雄集體出現。不過這一集是假面騎士Buster(破壞者)的主場,這位假面騎士的實力超強,擁有一刀兩斷的能力,只用一招就擊殺山椒魚王。
  • 這家就是永生神的教會,真理的柱石和根基
    怎樣才算是合乎聖經真理的教會?如何按照神的旨意建造教會?我們在教會裡聚會、生活、服飾、成長,基督徒的生活離不開教會。教會的生活,某種程度來說,就是基督徒的生活。教會的一舉一動都和基督徒有密切的關係,是榮辱與共,不可須臾相離。教會如果有錯誤,影響的是全體基督徒,牽一髮而動全身。所以對於所有關於教會的事情,我們不可隨便對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