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至今日,「碳交易」 對大多數人來說,可能還是個陌生的詞彙。
《京都議定書》把市場機製作為解決溫室氣體減排問題新路徑,把溫室氣體排放權作商品,從而形成了碳交易。
有人把碳交易形象地比喻為 「賣空氣」,可以說這是一個很直觀很淺顯易懂的解釋。那麼,今天我們就用最簡單最通俗的方式,來幫大家解釋碳交易。對於 「碳匯在應對氣候變化中的作用及其商業價值」 在本文中就暫不作任何專業性的描述了,拋開一切「長篇大論」,今天只用一道簡單的數學題來回答:「賣空氣」 到底怎麼賺錢?
應用題:
碳匯林木每生長1立方米,就能夠吸收1.83噸的二氧化碳,同時釋放出1.62噸氧氣。目前,國際標準申請的碳減排量如VCS (「自願碳減排交易標準」的英文縮寫)大概是15元-25元每噸。
問:假設,你擁有200畝(約為133333平方米)的碳匯林的「使用權」,按VCS的標準20元/噸來計算的話,當碳匯林每生長1米的時候,你「賣空氣」能賺多少錢?
答:1 x 133333 x 20 = 2666660(元)
眾所周知,碳匯資源是有限的,但是「碳排放權」的需求是越來越大,因此碳價格會越來越高,根據專業機構預測,到了2050年時,碳價格將達到250美元(合人民幣:1680元)每噸。
當然,這只是碳交易的最淺顯最直觀的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