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業醫生天天與您說健康】
張先生體檢空腹血糖6.8mmol/L,明顯超過了6.1mmol/L正常值的上限,已經接近7.0mmol/L的糖尿病診斷標準了,他想知道空腹血糖已經偏高了,這早餐該咋吃?吃了早餐血糖會不會就更高了?
【醫生解析】
這是不少發現血糖高的人經常問到的問題,像張先生這種情況,首先應當檢測一下餐後2小時血糖,因為糖尿病的診斷既要看空腹血糖,也要看餐後2小時血糖,只要這兩個血糖中有任何一個超過了糖尿病的診斷標準就可以診斷為糖尿病。臨床統計顯示:在初發糖尿病的人群中,約有一半以上的人首先表現為餐後2小時血糖的升高,而空腹血糖卻是正常的。
張先生檢測餐後2小時血糖是7.1mmol/L,處於4.4-7.8mmol/L的正常值範圍內,表明他只是空腹血糖有升高,稱之為空腹血糖受損,這是糖尿病前期的一種表現,如不加幹預很快將進展為真正的糖尿病。那麼,該如何幹預呢?最有效的措施是控制飲食,加強運動、
多做運動比較容易實現,只要每天能堅持持續出汗的運動比如快走、跑步、做廣播體操等30-45分鐘即可。但要說起飲食控制就必須了解相關知識了,要知道糖尿病飲食不單單是少吃就可以,而是要合理飲食,比如高血糖的情況下一定要吃好早餐,這對控制全天血糖極其重要,為什麼呢?可從兩個大的方面來分析:
了解人體固有的生理節律
人體是有自己的生理節律的,比如夜間1-3點會處於深度睡眠狀態,是全天血壓最低的時段,隨著黎明的到來,血壓開始逐漸上升,早晨6-8點是血壓的升高速度最快時段,會出現全天最高的晨峰血壓。同樣的道理,機體在夜間對血糖等能量物質的消耗最少,到了早晨起床後各項生理活動快速進入活躍狀態,對血糖的消耗利用迅速提高並達到全天的最高點。
正因為人體有這樣的固有節律,研究證實:早餐和晚餐吃一樣的食物,機體在早餐時對營養物質的消化、吸收、運輸、貯存等的效率是晚餐時的2.5倍,而這些生理過程本身就是需要消耗血糖的,因此晚餐吃得多了更容易導致餐後血糖的升高,這種晚餐後高血糖的狀態會一直延續到第二天早晨致使空腹血糖水平升高。
研究證實:早餐吃得豐盛一點、多一點則可以避免這種情況發生,且更有利於消除飢餓感,起到主動減少進食量的作用。這是因為:早晨和上午機體生理活動最為活躍,對血糖需要量大且貯存功能處於最強狀態,吃得多一點好一點並不會引起血糖的大幅升高,反而可使血糖保持在相對穩定的水平上。而人之所以會產生飢餓感,是由於體內血糖處於較低水平或血糖下降過快所致,因此早餐吃得越好全天越不容易有飢餓感,越有利於做到晚餐吃得少一點,如此良性循環對控制全天血糖才更為有利。
了解機體對營養物質的需求
人體最需要的三大營養物質是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質,碳水化合物主要富含在各類主食中,是血糖的主要來源,人體每天所需要熱量中的60-65%來自於主食;每天人體所需要的熱量中,20%應當來源於脂肪;其餘的15-20%需要由蛋白質來提供,這就是一日三餐的熱量來源的合理配比。且為了維持全天有一個平穩的血糖水平,從三餐中攝取的熱量比例以早餐40%-50%、中餐30%、晚餐20-30%為宜。由此可知,早餐應當是全天攝取熱量最多的一餐,應當是三餐中最豐盛、量最大的一餐。
據此,合理的早餐應包括:一杯牛奶或酸奶,一個雞蛋,1-2兩的主食,200克蔬菜,50-100克水果;中餐和晚餐可以用1-2兩的瘦肉或豆製品代替牛奶與雞蛋,晚餐對主食要嚴格限制以不超過1兩為宜,可適當增加蔬菜和水果。這樣安排很多人可能難以做到,但真正做到了會有很大的獲益。
總之,對發現血糖有升高以及有糖尿病的人,飲食控制非常重要,而科學合理地安排一日三餐是控制飲食取得實效的基礎和保證。
【如果此文幫到了您,點個讚打個賞點擊關注吧,一起學習交流更多健康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