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自看見最美的風景,孤單而燦爛——《女王的棋局》

2020-12-03 莫莫影劇社

《女王的棋局》應該是近期最熱的美劇,《The Queen’s Gambit》這個英文名字其實是西洋棋中一個經典的開局,更加準確的翻譯應該是《后翼棄兵》。所以,市面很多推薦和資源將這部影片定名為《后翼棄兵》。

我其實也是比較喜歡《后翼棄兵》這個名字的,雖然女主只在最後的決戰一役選擇了這個開局,但是伴隨著女主棋藝和人格的成熟,從黑白棋子中參悟捨棄與放下的人生奧義,顯然更貼合劇義。

可是這樣的名字對於西洋棋的小白並不友善,如果是以這個名字引入,恐怕是要流失掉很大一部分觀片群體。這聽上去略顯枯燥的類型,實際上還是照顧了對象棋並不感冒的觀者。

美劇《女王的棋局》(又名《后翼棄兵》)海報

人生布局,攻守得失,好一部跌宕起伏的大女主爽劇,稱之為《女王的棋局》好像也是相得益彰。

下面讓我們以三個部分了解這個故事。


開局:生命的缺口,是光照進來的地方。

時間倒回到一場車禍的現場。為愛瘋狂的女人,苦苦哀求,依然被男人拋棄,她帶女兒赴死,用一場車禍結束了自己悲催的一生。對她的瘋狂一直冷靜旁觀的女兒貝絲·哈蒙,卻死裡逃生,毫髮未傷的活了下來。

紅色頭髮,沉默寡言的少女,被送進了基督教會開設的專門收容女童的孤兒院。這間孤兒院的院長用近乎嚴苛的方式管理著孩子們,同樣的衣服鞋襪,不得半份錯漏的教養禮儀,甚至連吃維生素都要在教工的監視下排隊完成。

為了達到管理上的便利,教工們甚至不惜給孩子們服用安定。50年代的清教徒式的保守循禮,讓學院以培養順從得體的女孩為目標。

在這樣高壓環境下,剛剛經歷了喪母之痛的貝絲,將自己藏得更深,她越來越孤僻桀驁,不平和憤怒被她一層一層包裹在了靈魂的深處。孤兒院的刺頭喬琳告訴她那個綠色的藥丸晚上吃。

9歲的貝絲在孤兒院的地下室第一次接觸到西洋棋。那是一個只有一排換氣窗的房間,陽光只能透過高高的窗欞照進幾束在儲物的鐵架子上,灰塵漂浮在窄窄的陽光中,不上不下的飄著,漫無目的好像時間都是空白的。負責修葺院舍和管道的老教工走了出來,他的身後屋子的中央擺了一幅黑白的棋盤。

多年後,這位天才少女再回想當日,心中可能是充滿喜悅吧。我們的一生,多少終生都不知所愛,抑或是到達那一刻才發現是毫無意義的平凡。可是這個沉默的女孩多麼幸運,9歲,她遇到了一生的摯愛——黑白的棋子,64個格子,在有限的空間裡,給了她從未有過的快樂和安全感。

這裡不免讓人想到終生沒有下船的鋼琴師1900,《海上鋼琴師》中1900對於無限和未知的恐懼,和對於黑白琴鍵的依賴。人世間的欲望和無節制恐怕都使純粹之人心生恐懼,眾生的無畏大約也是來源於對於選擇的無知。而下棋是什麼?是計算,是無限量趨近於對於未知可能性的涵蓋。

老教工簡單教會了貝絲規則,然後貝絲幾步就輸掉了人生中的第一盤棋。晚上回到宿舍,女孩服下鎮定的藥丸後,一個巨大的棋盤在天花板上出現,「王」「後」「相」「馬」「車」「兵」開始在天花板上不停的移動,這個女孩仿佛面對了一場無聲的廝殺。

她命運多舛,為時不長的生命裡,充滿了遺憾和殘缺。然而,那縫隙,正是光透進來的地方。

以後的日子裡,女孩都會偷偷溜進地下室和教工下棋。漸漸地,老教工發現自己已經不是這個女孩的對手。愛惜人才的他找來了一個高中棋社的教練,希望貝絲受到更專業的訓練。那是一個男性主導的年代,男性被認為更能勝任腦力運動,幾乎沒有女性參與的項目裡,教練對於貝絲並沒有太多期待。

結果隨意的出招,被這個紅頭髮的少女輕鬆破解,女孩的天賦讓教練如獲至寶,甚至馬上替貝絲爭取到每周到棋社與高中生對弈的機會。

車輪戰的勝利,還沒讓女孩感受到成功的喜悅,對於鎮定劑服用的限制,讓她陷入前所未有的恐懼中。沒有了藥,她就無法看到天花板上對弈,天花板上棋盤的消失對於貝絲是致命的。將自己的藥留給貝絲的喬琳沒有想到,這個平時看起來人畜無害的乖女孩,趁著大家看傳教影片,撬開了存放藥罐的房間的窗,並在所有人的關注之下,瘋狂地吞掉了大把的藥丸,然後從高高椅子上筆直的摔在地上。

瘋狂使她失去了下棋的機會,那一刻,我們看到了這女孩內心的猛獸。


初露鋒芒:所謂天才的代價

貝絲直到十四歲,才被一對失去了孩子的夫婦領養。她告別了唯一的朋友喬琳,和教她下棋的老教工,孤獨的開始了人生之旅。

貝絲的來到並沒有改善這對夫妻的感情,相反,她成為壓垮他們婚姻最後的稻草。還沒有適應普通高中生活的貝絲,並不關心養父母岌岌可危的感情。之前的教會教育使她刻板又土氣,養母對於貝絲這個工具人並不上心,以至於她於一切少女時髦格格不入。沉悶的個性,與年齡不相符的穿著,貝絲沒有朋友。

終於,養父還是拋棄了她和養母阿爾瑪,去異地重新建立家庭。脆弱的阿爾瑪開始沉湎於痛苦中,她彈琴卻無人欣賞,貧窮無望的日子裡,只能依靠酒精和藥物得到救贖。

她並不真心地喜歡貝絲,領養她可能和領養一隻流浪狗沒有區別,只是為了慰藉她寂寞的靈魂。而此時她開始重新考慮自己是否要帶著這個女孩繼續走下去。

聰明如貝絲,馬上讀懂了自己的境遇,她需要一個理由,一個讓她繼續留在養母身邊,不需要再回孤兒院的理由。她給之前教自己下棋的老教工寫信,以贏得比賽的獎金作為承諾,換來了比賽的報名費用。

她是一個天才棋手,所謂的天才,可以是天賦也可以是人才。擁有真正天賦的往往是鳳毛麟角,絕大部分的是付出了成倍的努力而已。努力的有可能讓你在少年時卓然超群,這就是市面上絕大多數「神童」的由來,可是隨著大家的長大,你會發現兒時的那些「天才」都淹沒於人海。之前看到過一篇關於成年後「神童」的追蹤報導,絕大部分的「神童」需要用一生來接受平凡的事實。

那麼真正的天才又怎麼樣了?那是孤獨的平凡人無法共情的世界,那裡有站在頂峰的快樂。貝絲所向披靡,將男人們的傲慢撕得粉碎。她成為了州冠軍,成為全美冠軍,一步一步,她走上了勝利的巔峰。而她的養母成為她堅實的夥伴,他們互相依靠,也互相成全。她需要下棋,阿爾瑪需要金錢來維繫她奢侈的生活。

這對「母女」的友誼是我在本劇中非常喜歡的,因為是領養關係,貝絲和阿爾瑪的關係更趨近於親密的朋友。女性的友誼在文藝作品中總是被忽略,而她們的友誼往往是長久且深厚的。女人的互相扶持也常常比男人更加無私。

一場場比賽的勝利,貝絲為阿爾瑪爭得更加體面的生活,而阿爾瑪教會貝絲如何感受生命的美好。在精神緊繃的時候,一點酒精;坐在金碧輝煌中,聆聽鋼琴訴說的憂傷;學會愛一個人,從愛情裡得到力量和傷痛;阿爾瑪並不說教,她敲開了貝絲厚厚的外殼,讓她開始感受這個世界,也讓她體會作為一個女人的快樂。

可惜,天才的旅程只有短暫的旅伴,最後貝絲還是要獨自到達峰頂。

阿爾瑪在墨西哥城死於酒精引起的肝部感染。比賽的失利,阿爾瑪的離世讓貝絲陷入了真正的孤獨。

一個人被奉為天才,是大家對她的某項才能給予的肯定,但是大家也就很自然的認為這樣的能人,有處理一切事物的能力的。可是天才也是人,也是在悲痛和挫折中學習成長,關於成長這樣的難題,是每個人都逃不開的功課。所以,作為高感高知的人群,所接觸環境的更具複雜變化,這兇殘的世界對於天才並不會友善。


蟄伏:在谷底破繭成蝶

說是谷底,實際是貝絲挑戰俄羅斯名將的兩次失利。我們的天才第一次直視內心的脆弱,在高處,她的弱點所有人都一覽無餘。她忽然無法自信,陷入了低迷。

以犀利進攻為特色的她,還沒學會掩飾自己的鋒芒,也完全接受不了自己的失敗。人一旦有了恐懼,你所恐懼的事大約會接踵而至。

在墨西哥城她在對手面前的潰不成軍,回到住處,發現她的阿爾瑪已經死去多時。低谷也是看清自己最好的位置,所以貝絲的境遇並未讓我感到悲傷。是孤獨的行進,也是是獨自的狂歡。

此刻的貝絲得到真正意義上的自由。自由的代價就是生活常常會脫韁,朝著不可預知的方向下落。她改造了房子,獨自飲酒到天明,跳舞,濫藥,她的一生是所有人期待的一生,此刻她卻以低迷為由享受著真正的自由。

這個紅頭髮的女孩一生太過清醒,贏,時常讓她忘記了開始的理由。就好像她的一生只為贏而存在。這樣的人生,她以沉淪的方式去放棄。

然而,被她打敗的男人們,並沒有放棄這個奇蹟女孩。他們用愛情和象棋,將她從泥潭裡拉起。

還有她的好友喬琳,她們回到夢出發的地方,貝絲看到了當年9歲的自己在地下室與老教工的合影。夢最初的模樣,是那女孩一步一步地走近陽光裡,遇到她一生的摯愛——黑白的棋盤,王侯將相的角力。

她淚流滿面,仿佛又回到9歲的那昏暗的地下室,開始了她的第一場棋局。

這世間一切的美好,早已標註了價格。得到什麼的時候,一定會失去作為代價。可是有什麼懼怕的呢,就像貝絲贏得最後的勝利後,她在莫斯科的冰天雪地裡坐在俄國老人的對面,他們開始了一局無關輸贏的戰鬥。

是的,有什麼可懼怕的,真正的熱愛可熬過一切的寂寞,孤獨,悲痛和迷惘,它總會給你飛過關山的翅膀。

方寸間感悟生命,痴嗔裡皆是美好

更多精彩影評,請關注

原創不易,若喜歡文章,

別忘了點讚、關注、評論和收藏哦~

相關焦點

  • 美劇《女王的棋局》講述了什麼 《女王的棋局》結局是什麼
    美劇《女王的棋局》講述了什麼這部劇叫《女王的棋局》,導演斯科特弗蘭克,他曾執導的《無神》《無恥之徒》等劇都獲得了非常高的評分。女主安雅泰勒—喬伊,她在2015年出演的《女巫》這部劇廣受好評,在《女王的棋局》中,她那一雙深邃的眼睛,仿佛就是那一個孤獨的天才少女。
  • 《孤單又燦爛的神:鬼怪》孤單又燦爛
    其實劇名所說的孤單又燦爛,我覺得不僅僅是說鬼怪一人,阿使和sunny也是孤獨又燦爛的,遇上對方所經歷的時光是燦爛的,可除此之外,阿使作為地獄使者的那些年是孤獨的,sunny獨自一人的輪迴也是孤獨的。儘管這樣,我相信他們都覺得是值得的。跟你在一起的時光都很耀眼,因為天氣好,因為天氣不好,因為天氣剛剛好,每一天,都很美好。
  • 《女王的棋局》女主是誰演的 電視劇講述了什麼
    《女王的棋局》女主是誰演的該劇根據沃爾特特維斯的小說改編,重現了20世紀50年代,天才少女貝絲哈蒙(劇中名字)如何成為西洋棋大師,如何一步步過關斬將,徹底打破之前男子完全壟斷的局面站在世界巔峰,以及所有光芒榮耀背後的種種苦與樂。
  • 如果《女王的棋局》拍中國版
    網絡上有網友給出了最近大熱的美劇《女王的棋局》如果拍中國版的方案:68年上海老三屆知青李淑芬來四川援建,被當地貧下中農改造得最徹底的是學會了成麻,她迅速展露慧根,人稱蜀中麻仙。賽前,家鄉傳來話,如果她願意在獲勝後發表一段講話,強調組織的培養讓她獨自挑落帝國主義兩大陣營種子選手和臺灣地區xx反動派。李淑芬:「我不懂政治,麻將就是麻將,是一種純粹的信仰」 《女王的棋局:后翼棄兵》就叫《李麻仙的單吊九筒》。淑芬胡了之後,蚵仔哥把紅中塞到淑芬手裡:「我們始終是一家人。」
  • 女王的棋局解釋:貝絲發生了什麼?
    Netflix的西洋棋劇《女王的棋局》以完美而微妙的敘事結尾。 貝絲一直因為母親的自殺而困擾,從小就對鎮靜劑上癮,在女王的棋局結束時,她終於能夠在自我意識中找到平靜,並實現自己的終身抱負,成為一名特級大師。
  • 女王的棋局第六集餐廳女歌手唱的歌叫什麼 女王的棋局影視原聲bgm...
    在《女王的棋局》裡面的歌曲BGM都非常好聽,在第六集中餐廳女歌手唱的歌非常讓人喜歡,但據悉還沒有正式發布,那麼,第六集餐廳女歌手唱的歌叫什麼?  《女王的棋局》第六集餐廳女歌手唱的歌叫什麼  I Can't Remember Love - Anna Hauss。  據悉這首歌是為本劇寫的,還沒有正式發布。
  • 孤單又燦爛的神-鬼怪,我的天啊!
    孤單又燦爛的神-鬼怪,我的天啊!《孤單又燦爛的神-鬼怪》是李應福執導,金恩淑編劇,孔劉、金高銀、李棟旭、劉仁娜、陸星材主演。該劇以東方傳說為主題,講述想要結束不朽生命的鬼怪與失憶的陰間使者以及自稱是「鬼怪新娘」的少女的奇妙同居生活。
  • 孤單又燦爛
    還是會泛起當初的思緒,孤單又燦爛的人們,孤單又燦爛的所有,你相信命運嗎?小時候我媽媽給我講,我像是個小女孩,有一點點矯情。到現在這個小性格好像還是沒有改過來,沒改過來就沒改過來吧,我還挺滿意現在的自己的。
  • 《女王的棋局》才是真正的時代劇
    作為一部講述美國西洋棋棋手 Beth Harman 生平故事的美劇,《女王的棋局》(原名 The Queen'《女王的棋局》中女主角的造型還原了那個時代最精彩的時尚風格用「革命性的十年」來形容那個年代
  • 《孤單又燦爛的神-鬼怪》
    這部《孤單又燦爛的神-鬼怪》從確認編劇開始,我就期盼了很久,也擔心了很久。連著看了2集,現在可以放心的說後面的劇情和製作只要保持在前兩集80%的水準上,它將註定成為神作。   《孤單又燦爛的神-鬼怪》由李應福執導,金恩淑編劇,孔劉、金高銀、李棟旭、劉仁娜、陸星材主演。創造無數收視神話的頂級編劇,電影級別的一線演員組合,共同演繹一個關於生命,鬼神,還有愛情的故事。
  • 讓每個人都爽的《女王的棋局》,到底爽在哪?
    >這個事件的起因要從年底最火的飛網驚喜之作《女王的棋局《The Queen’s Gambit》除了「女王的棋局在劇中我們也能從兩代女性的對比,看見女性自我意識的慢慢覺醒的過程,以及生活在男權下的女性悲哀。
  • 《女王的棋局》觀後感
    最近看了一部劇《女王的棋局》,這部劇帶給我很多的思考。 女主是一個從小就被送到福利院的孩子,媽媽是位藥物成癮的數學教授,爸爸和媽媽離婚後便組建了新的家庭,女主媽媽自殺後女主便被送往福利院。 但期間女主有6年沒有碰過西洋棋,本來女主所在福利院會給小孩子鎮靜劑的藥片以便管理,但女主卻就此上癮,因為她在服用藥物後能在天花板上幻想出去棋局,並走棋。憑藉這個開掛的技能,女主打敗了師傅,還有師傅好友高中部教練,以及同時與多人下棋,大家都不敵她,但最終因為藥物在當時法律被禁,福利院再也不發這種藥物,她只好去偷藥,最後被院長禁止觸碰象棋。
  • 《孤單又燦爛的神-鬼怪》大結局及分集劇情
    韓國電視劇《孤單又燦爛的神-鬼怪》於12月2日首播,劇中講述的是「人鬼」之戀,這遙不可及的愛情故事能否終成眷屬?《孤單又燦爛的神-鬼怪》的大結局是什麼?據悉,池恩卓結局會死掉,將以悲劇收尾。詳情如下:
  • 話題 | 撲克可以從《女王的棋局》中學到什麼?
    我希望《女王的棋局》的成功能夠激勵作家們嘗試圍繞遊戲進行更多的內容創作。"在Shahade眼裡,撲克版要想做好,最重要的是獲得對遊戲有深入了解的人的意見,她說《女王的棋局》在這方面做得非常好。"如果你要做一個撲克版,你需要從偉大的撲克玩家那裡獲得諮詢,他們也明白如何講述一個偉大的故事。"
  • 韓劇《孤單又燦爛的神 - 鬼怪》(附百度雲)
    《孤單又燦爛的神 - 鬼怪》(쓸쓸하고)是一部由李應福執導,孔侑、金高銀、李棟旭、劉仁娜、陸星材等主演的電視劇,於2016
  • 《女王的棋局》:「那不勒斯四部曲」式的女性成長史詩?
    今年出了很多想像上世紀六十年代的美劇,講西洋棋天才少女成長的新劇《女王的棋局》(The Queen's Gambit,又譯《后翼棄兵》)也是其一。伊莉莎白·哈蒙幼年喪母,在孤兒院長大,十三歲被惠特利夫婦領養,二十歲打敗蘇聯西洋棋冠軍,登上行業頂峰。
  • 圍棋女神黑嘉嘉火了,被譽為千年一遇的美少女,現實版女王的棋局
    最近這段時間美劇《女王的棋局》火了,這部電視劇江蘇的就是一位下西洋棋的美少女,在西洋棋比賽上大殺四方的故事。然而在中國卻真有這樣一位棋局上的女王,她就是被譽為千年一遇圍棋美少女的黑嘉嘉。黑嘉嘉是中澳混血,她擁有著混血兒的先天優勢,那就是顏值非常高。
  • 【孤單又燦爛的神-鬼怪】
    孤單又燦爛,是神也是鬼怪。所以,他到底是鬼還是神?是感到孤單還是燦爛呢?回復「鬼怪」獲取資源在劇中一探究竟吧~《孤單又燦爛的神-鬼怪》再創收視神話該劇時長是90分鐘(1-2集),60分鐘(3-16集),第1集實時收視率平均8.55%,最高12.08%;第2集平均實時收視率高達15.96%
  • 熱播美劇《女王的棋局》你看了嗎?
    《女王的棋局》《女王的棋局》是根據沃爾特·特維斯小說改編的美劇。先看看女主(安雅·泰勒-喬伊)的神仙顏值。有一說一,真的 太好看了,像櫥窗裡的布娃娃有沒有!一開始大爺並不想教她,但女主憑藉超強的記憶力和鎮定劑憑空在天花板上構建棋局以及堅持不懈想讓大爺教她下棋的決心。大爺大爺也開始正式教貝絲在棋局裡、各種必殺局的玩法,戰術,以及遊戲的規則。之後女主常白天下棋晚上開掛的技能很快就超過了大爺以及大爺的好友一名學校西洋棋老師。介於其驚人的天賦及優秀的水平。
  • 一月片賞 | 孤單又燦爛的神:鬼怪
    一月份我們一邊勤勞地讀《藝術的故事》,一邊看了2016年播出的韓劇《孤單又燦爛的神:鬼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