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際網路高速發展,為什麼廣告主卻回歸電視投放

2021-02-14 傳媒圈

文丨沈浩卿 來源丨媒介360(ID:imedia360)

當前,無論是探討傳媒業發展,還是研究經濟社會發展,都離不開網際網路這個關鍵詞。

但是,迄今為止人們對網際網路的理解還比較有限,今天,很多人還只是簡單地把網際網路作為一種普通媒體、一種傳播渠道,把網際網路作為延伸自己價值和影響力的一個宣傳平臺、一個錦上添花的補充工具。

事實上,網際網路不僅僅是一種媒體,從長遠發展趨勢看,它更可能是一種重新構造世界的力量。網際網路革了電視以外的所有傳統媒體的命。傳統報刊、雜誌大部分淡出人們的視野,報刊亭也在逐漸的減少直至關停,而只有電視媒體屹立不倒——其媒體價值非但沒有降低,反而在逐年加大。

電視媒體熱播的節目,往往也成為網際網路的熱點;電視廣告的價格越來越高,但投放企業屢增不減,除傳統企業外,網際網路公司們也開始紛紛投放電視廣告。網際網路高速發展,廣告主為何卻回歸電視投放?

網際網路時代投放策略:找到用戶關注原點

CTR廣告監測結果顯示,飲料行業2015上半年電視廣告投放額度增長了3%,食品行業增長了3%,藥品行業增長了79%。

尼爾森網聯媒介研究的數據顯示,在2015上半年傳統媒體廣告投放量最大的10家廣告主中,有7家增加了電視投放,其中江西匯仁藥業增長了248.3%,廣州陳孝濟藥廠增長了205.2%,江中集團增長51.8%,瑪氏食品增長21.9%,百勝國際餐飲集團11.7%,可口可樂增長7.5%,西安阿房宮藥業增長5.8%。

在網際網路高速發展之際,為什麼眾多企業選擇回歸,重新勾選了電視營銷這個傳統項呢?原因有三:

首先,在新形勢下,電視在與時俱進,無論是充滿懸念和趣味的《奔跑吧兄弟》,濃濃父愛質樸純粹的《爸爸去哪兒》,回歸音樂夢想的《中國好聲音》,還是名人勵志詮釋的《開講啦》,這些優質資源一方面可以打動潛在消費者,另一方面可以豐富企業的品牌內涵;

其次,一個強勢的品牌需要大眾媒體、有公信力媒體的背書予以保證和支持,放棄大眾媒體廣告投放所樹立的企業高知名度、高信任度而單純擁抱新媒體和網際網路,顯然是危險重重;

最後,電視媒體可以實現「聚焦」,具有極強的動員力和廣泛覆蓋力,扮演了引爆群體集聚的重要角色。

說到底,企業所有的營銷傳播勢必要回歸到消費者的關注原點,才能最大化實現和創造自身價值。食品飲料、醫藥等行業正是因為參透了網際網路「用戶思維」的本質,找到了用戶的關注原點,才選擇回歸電視的。

網際網路企業的品牌大戰,電視還是主戰場

從2月初到春晚,你會發現不少於20個網際網路品牌出現在電視媒體上,開始上演廣告大戰。2015年是最熱鬧的一年,一方面是廣告創意的成熟,例如「旅遊」、「雙11」等撕逼大戰,另一方面就是廣告載體的延伸,從網際網路到電視。

網際網路產品不缺乏流量,但缺乏品牌,電視廣告是提升品牌的最佳渠道;網際網路產品不缺乏用戶,但缺乏信任,幾秒的電視廣告可以加深人們的印象;節假日,尤其是春節、春晚,更是各大網際網路公司集體轟炸觀眾的最佳時機。

對大多數網際網路品牌來說,一方面來說,電視觀眾和自有用戶是兩個不同的群體,即便這兩個群體有重合,但是關注的維度也不同,通過電視廣告能通過另外的維度來吸引新老用戶;另一方面,電視廣告本來就不適合帶來用戶,而更注重提升品牌關注度,關注度有了,後續才能緩慢的影響用戶增量。

電視媒體的網際網路式涅盤:構築平臺價值

CTR發布的《2015年廣告主廣告營銷調查報告》顯示,2014和2015兩年中,電視都是佔營銷費用最高的媒介,分別佔總營銷費用的57%和54%。

很多企業2015年頻頻在電視營銷上砸下重金:

伊利5億贊助《爸爸去哪兒》第三季,韓束4億贊助《非誠勿擾》,OPPO4億贊助《偶像來了》,VIVO3.5億贊助《快樂大本營》,立白3億贊助《我是歌手》,特步2億贊助《天天向上》,伊利2.5億贊助《最強大腦》,伊利2.16億贊助《奔跑吧兄弟》第二季……廣告主的電視營銷達到了高潮。

企業之所以在2015年加大了電視廣告投放,是因為電視在原有的聚集用戶的功能基礎上,又擴充了與用戶互動的新功能,平臺價值得到了大大提升。電視既是用戶的大本營,也是企業與用戶互動的最佳入口。

隨著媒體融合的進展,如今電視臺都有了自己的PC端、移動端,可以實現「跨屏互動」:通過電視口播、字幕、二維碼等方式,將受眾引入網站、微博、微信、APP,參與溝通和互動,從而讓受眾對品牌產生深刻印象,這種方式深受廣告客戶歡迎,電視屏幕成為了一個互動溝通的最佳入口。

結語

巴菲特的夥伴芒格說:「網際網路對社會是美好的,但是對資本家來講是個悲劇,是場災難,這意味著利潤的消失。因為網際網路最大的特徵就是去中介化,而媒體恰恰又是中介中的中介,首當其衝受到衝擊不可避免。」

然而,任何媒體,只要夯實自身的核心優勢,藉助網際網路的技術東風,揚長避短,還是可以闖出一條活路。

-完-


《傳媒圈》微信自媒體平臺,是一個領先的有關媒體、影視、廣告、品牌、營銷等相關領域的信息庫和智慧庫。每天受到近20萬品質人士關注,年閱讀量將超過五千萬人次。

喜歡就關注:傳媒圈 chuanmeiquanzi。希望交流,請加傳媒圈個人微信號:ggds360,將有機會參與線下活動。

相關焦點

  • 「廣告投放回歸電視」到底說的是什麼?
    「廣告投放回歸電視」到底說的是什麼?這個題目實際上是個偽命題,廣告投放的潮流從來沒離開過電視媒體,所以談不上回歸。
  • 揭秘手遊電視廣告 從十萬到千萬的花樣投放
    手遊推廣趨向成熟 電視廣告的四大特性被看重隨著手遊行業的高速發展以及迅速成熟,手遊產品在推廣宣傳上也不僅僅依靠網際網路方式或者渠道導量,同時也在通過其他途徑讓更多的用戶群看到,例如電視廣告。其實,電視廣告的特性,對於手遊廠商來說是非常重要的。
  • 網際網路電視廣告迎新機遇 華數攜手影譜創新突圍
    近年來,視頻及泛娛樂產業的市場規模蓬勃發展,帶動了周邊產業,特別是視頻廣告營銷行業的不斷發展與創新。中國的在線視頻市場增速明顯,而隨著三屏合一,OTT TV(網際網路電視)成為在線視頻的重要智能終端之一,這意味著視頻營銷手段將從視頻網站延展到OTT TV領域。
  • 未來,廣告主將如何投放電視廣告?
    文丨孫潔瑾 Miku  本文經原創媒體:媒介360授權轉載原刊於微信公眾號:媒介360(imedia360)在招商季,面對各家電視平臺如此繁多的資源,廣告主應該如何選對資源實現高效的ROI回報?4.省級地面頻道和地方臺廣告投放將較大幅度降低2018年39%的廣告主在省級地面頻道和地方臺的廣告投入將降低。其中以地方臺的廣告投放下降最為嚴重,在受調研的廣告主中幾乎沒有投放地方臺的投放預算分配。 整體來講,未來2018年多數廣告主在省級地面頻道和地方臺的廣告投放會下降,但會增加數位電視和省級衛視的投放。
  • 東鵬飲料投放OTT廣告,為用戶在線提供滿滿正能量
    近年來,OTT得到高速發展,已經成為大眾日常的觀看指標,也吸引了諸多品牌入駐。最近,東鵬飲料強勢投放OTT廣告,聯合6大電視廠商,落地32城,幫助觀眾們「提神醒腦」。東鵬飲料OTT廣告據奧維互娛發布的《2019年中國OTT發展預測報告》顯示,2019年中國電視用戶總規模超13.7億,其中52%以上中國家庭通過OTT設備觀看電視節目,OTT覆蓋用戶數超過6.11億人。
  • 規範引領網際網路廣告產業健康科學發展
    法制網見習記者  鄒星宇12月19日,北京大學電子商務法年會在京成功召開,在年會「網際網路廣告發展與法律規制」分論壇上,中國廣告協會發布首個專門應用於網際網路廣告的設備標識規範《移動網際網路廣告標識技術規範》(T/CAAAD 003—2020),及《中國網際網路廣告投放監測及驗證要求》(T/CAAAD002—2020)兩項團體標準,旨在建立一套新的廣告標識服務數字廣告產業
  • 2018網際網路電視品牌排行榜
    在網際網路電視行業,依靠內容顛覆一直是人們普遍追捧和奉行的。畢竟,內容為王、技術至上一直是網際網路電視市場上發展的基礎。內容永遠是用戶關注的第一位,以內容為代表的「軟服務」似乎正在成為網際網路電視行業的競爭壁壘。然而,在今年3月份,網際網路電視微鯨卻悄然完成了重組。在保留硬體和軟體業務的情況下,微鯨將內容運營團隊獨立了出去,交由電視貓團隊負責運營。
  • 日本電視動畫中的廣告投放
    在日本民放電視臺中,包括地上波電視臺、地上民放系BS數位電視、廣播等主要從廣告主(贊助商)的「提供」來獲取廣告費以及節目的製作經費。因此廣告收入,也就是綜藝、影視劇、動畫等節目的製作和購入費的主要財源。而作為公共放送局的NHK [1] 除了AC Japan [2] 的公益廣告,任何以商業盈利為目的的廣告是不允許投放的。至於收費電視臺,例如スカパー!(SKY PerfecTV!)
  • 網絡廣告和電視廣告到底哪個效果更好?
    而與此同時,網際網路廣告卻以兩位數的增長率笑傲廣告界。最新數據顯示:用戶在行動裝置上花費的時間在 2015 年增長了 25%,但廣告費用的增長只有 12%,這個代表著增長潛力的落差在電視、印刷和 PC 網際網路都不存在。CTR2016年4月份數據顯示,省級衛視的商業廣告時長環比止跌回升,增幅達9.7%。
  • 深圳高鐵廣告的優點與廣告投放優勢分析
    高鐵具有獨特的媒介屬性,現有媒體中,無論是電視、廣播、網際網路還是紙媒,受眾範圍都比較廣,只能依靠不同的欄目或頻道再做分群,而高鐵媒體的受眾定位非常清晰且精準,那便是中高端人群。
  • 高速公路廣告——不可忽視的線下投放媒體
    編輯丨戶外媒體內參圖丨有創互動近幾年隨著中國媒體市場環境的變化以及網際網路廣告的衝擊,高速廣告作為戶外廣告的一部分卻常常被市場和行業所忽略,但是隨著我國高速公路路網的逐步完善和裡程的不斷增長,高速公路廣告業迎來一定的發展空間,且相對其它廣告媒體來說,高速公路廣告有著其它廣告媒體無可比擬的優勢
  • 百度精算:網際網路廣告「抓姦」利器
    廣告監測,作為廣告投放整體流程中的重要一環,卻一直是廣告主意識上重視但實際操作中最容易忽略的一環。近幾年,網際網路廣告發展非常迅速,日新月異的廣告形態令廣告主目不暇接,往往忽略了對效果的監控。現有的網際網路廣告監控系統,只是簡單的複製了對傳統媒體監控的方法,比如監測網站到達率、成單率等等,而無法「真正衡量廣告作為廣而告之的作用和價值」。也就是說,展示廣告產生的品牌提升效果無法監測。
  • 老牌網際網路廣告公司好耶停工,戶外廣告會迎來新的機遇嗎?
    02網際網路廣告創業機會愈艱,線下廣告或將迎來機會以2007年門戶網站的成立為標誌,網際網路廣告在國內經歷了十餘年的高速發展期。從粗放型的投放,到廣告主們對於精準營銷和自動化營銷的普遍接受,網際網路廣告市場在過去十年間規模穩步提升,市場份額持續增加。
  • 網際網路廣告編年史(完整版)
    先讓我們將時間回滾到 2012 年的 11 月:為了籌備一次 MediaV 的產品發布典禮,我和當時 MediaV 的 CEO 楊炯緯先生共同進行了一次有關網際網路廣告前世今生的盤點。當時正值「程序化廣告」時代的高速增長時期,與會者被 Keynote 的內容和設計所吸引,因為少有人真正意義上地對整個網際網路廣告行業的歷史進行有結構性的梳理和創造性的呈現。
  • 影視廣告效果效益程度如何 為什麼影視廣告行業能發展的如火如荼
    影視專題片是一種直接、主動、精確、有效的企業形象、產品形象推廣好方法;企業形象廣告能將企業理念、視覺結合在一起使企業傳遞給公眾其特殊統一的、良好的形象。正如電視是人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電視廣告也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因此,必須創作高品質的電視廣告,以提升人們的日常生活品質。
  • 廣告裡的電視連續劇?電影和電視連續劇中最強大的廣告投放慶餘
    廣告裡的電視連續劇?電影和電視連續劇中最強大的廣告投放《慶餘年》意外被列為長期以來,廣告商與電視劇的關係是互利的。電視劇吸引了觀眾的興趣,幫助廣告商推銷自己的產品,而廣告商卻為電視劇支付巨額費用,形成了局面這個雙贏。近年來,「廣告植入」在國內電視劇中大行其道。
  • 高鐵列車廣告為何越來越受廣告主歡迎?
    截至2019年底,中國現已開通運營高速鐵路3.5萬公裡,居全球第一。以「八縱八橫」為骨架的高速鐵路網絡基本成型,網絡覆蓋全國80%以上的大中城市,實現相鄰大中城市間1-4小時交通圈、城市群內0.5-2小時交通圈。
  • 李逸∣探索全媒體融合廣告模式,SMG廣告經營中心積極轉型融入網際網路思維
    ▲SMG廣告經營中心主任 李逸▲網際網路廣告因其投放精準的優勢,正逐漸擠壓和稀釋著傳統電視廣告的市場份額,令傳統廣電媒體倍感壓力
  • 16集《太陽的後裔》大結局後 , 一份來自廣告主的總結…
    奇異果TV作為網際網路電視內容提供方,與愛奇藝主站同步播出,首輪播放便輕鬆獲得5000萬播放量,吸引了廣告主競相投放,在行業中掀起了網際網路電視投放熱潮。四年一劍,從量變到質變到裂變的市場領導者 此次《太陽的後裔》在奇異果TV端上播放量和廣告營收的雙雙取得驚人業績並非偶然,這與其4年多來在硬體和內容上的積累與沉澱密不可分。
  • 電商平臺競爭態勢、品類擴張、市場下沉……|雙11電商廣告投放復盤
    、新玩家根據AIS全媒體廣告監測的數據顯示, 2020年雙11期間,電視廣告投放市場呈現活躍態勢,整體刊例花費相比19年雙11更高,同比增長4.41%,並形成了4個周末的投放高峰。從數據上來看不難發現,一方面,2019年雙11期間,天貓合作的頭部品牌主在今年廣告投放出現下降,如德芙、益達等,降幅均在90%以上;另一方面,京東電商的迅猛發展,使得部分品牌主從天貓合作轉向了京東合作,京東聯合品牌廣告投放增長32.4%,如惠氏、小罐茶和太平等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