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沈浩卿 來源丨媒介360(ID:imedia360)
當前,無論是探討傳媒業發展,還是研究經濟社會發展,都離不開網際網路這個關鍵詞。
但是,迄今為止人們對網際網路的理解還比較有限,今天,很多人還只是簡單地把網際網路作為一種普通媒體、一種傳播渠道,把網際網路作為延伸自己價值和影響力的一個宣傳平臺、一個錦上添花的補充工具。
事實上,網際網路不僅僅是一種媒體,從長遠發展趨勢看,它更可能是一種重新構造世界的力量。網際網路革了電視以外的所有傳統媒體的命。傳統報刊、雜誌大部分淡出人們的視野,報刊亭也在逐漸的減少直至關停,而只有電視媒體屹立不倒——其媒體價值非但沒有降低,反而在逐年加大。
電視媒體熱播的節目,往往也成為網際網路的熱點;電視廣告的價格越來越高,但投放企業屢增不減,除傳統企業外,網際網路公司們也開始紛紛投放電視廣告。網際網路高速發展,廣告主為何卻回歸電視投放?
網際網路時代投放策略:找到用戶關注原點
CTR廣告監測結果顯示,飲料行業2015上半年電視廣告投放額度增長了3%,食品行業增長了3%,藥品行業增長了79%。
尼爾森網聯媒介研究的數據顯示,在2015上半年傳統媒體廣告投放量最大的10家廣告主中,有7家增加了電視投放,其中江西匯仁藥業增長了248.3%,廣州陳孝濟藥廠增長了205.2%,江中集團增長51.8%,瑪氏食品增長21.9%,百勝國際餐飲集團11.7%,可口可樂增長7.5%,西安阿房宮藥業增長5.8%。
在網際網路高速發展之際,為什麼眾多企業選擇回歸,重新勾選了電視營銷這個傳統項呢?原因有三:
首先,在新形勢下,電視在與時俱進,無論是充滿懸念和趣味的《奔跑吧兄弟》,濃濃父愛質樸純粹的《爸爸去哪兒》,回歸音樂夢想的《中國好聲音》,還是名人勵志詮釋的《開講啦》,這些優質資源一方面可以打動潛在消費者,另一方面可以豐富企業的品牌內涵;
其次,一個強勢的品牌需要大眾媒體、有公信力媒體的背書予以保證和支持,放棄大眾媒體廣告投放所樹立的企業高知名度、高信任度而單純擁抱新媒體和網際網路,顯然是危險重重;
最後,電視媒體可以實現「聚焦」,具有極強的動員力和廣泛覆蓋力,扮演了引爆群體集聚的重要角色。
說到底,企業所有的營銷傳播勢必要回歸到消費者的關注原點,才能最大化實現和創造自身價值。食品飲料、醫藥等行業正是因為參透了網際網路「用戶思維」的本質,找到了用戶的關注原點,才選擇回歸電視的。
網際網路企業的品牌大戰,電視還是主戰場
從2月初到春晚,你會發現不少於20個網際網路品牌出現在電視媒體上,開始上演廣告大戰。2015年是最熱鬧的一年,一方面是廣告創意的成熟,例如「旅遊」、「雙11」等撕逼大戰,另一方面就是廣告載體的延伸,從網際網路到電視。
網際網路產品不缺乏流量,但缺乏品牌,電視廣告是提升品牌的最佳渠道;網際網路產品不缺乏用戶,但缺乏信任,幾秒的電視廣告可以加深人們的印象;節假日,尤其是春節、春晚,更是各大網際網路公司集體轟炸觀眾的最佳時機。
對大多數網際網路品牌來說,一方面來說,電視觀眾和自有用戶是兩個不同的群體,即便這兩個群體有重合,但是關注的維度也不同,通過電視廣告能通過另外的維度來吸引新老用戶;另一方面,電視廣告本來就不適合帶來用戶,而更注重提升品牌關注度,關注度有了,後續才能緩慢的影響用戶增量。
電視媒體的網際網路式涅盤:構築平臺價值
CTR發布的《2015年廣告主廣告營銷調查報告》顯示,2014和2015兩年中,電視都是佔營銷費用最高的媒介,分別佔總營銷費用的57%和54%。
很多企業2015年頻頻在電視營銷上砸下重金:
伊利5億贊助《爸爸去哪兒》第三季,韓束4億贊助《非誠勿擾》,OPPO4億贊助《偶像來了》,VIVO3.5億贊助《快樂大本營》,立白3億贊助《我是歌手》,特步2億贊助《天天向上》,伊利2.5億贊助《最強大腦》,伊利2.16億贊助《奔跑吧兄弟》第二季……廣告主的電視營銷達到了高潮。
企業之所以在2015年加大了電視廣告投放,是因為電視在原有的聚集用戶的功能基礎上,又擴充了與用戶互動的新功能,平臺價值得到了大大提升。電視既是用戶的大本營,也是企業與用戶互動的最佳入口。
隨著媒體融合的進展,如今電視臺都有了自己的PC端、移動端,可以實現「跨屏互動」:通過電視口播、字幕、二維碼等方式,將受眾引入網站、微博、微信、APP,參與溝通和互動,從而讓受眾對品牌產生深刻印象,這種方式深受廣告客戶歡迎,電視屏幕成為了一個互動溝通的最佳入口。
結語
巴菲特的夥伴芒格說:「網際網路對社會是美好的,但是對資本家來講是個悲劇,是場災難,這意味著利潤的消失。因為網際網路最大的特徵就是去中介化,而媒體恰恰又是中介中的中介,首當其衝受到衝擊不可避免。」
然而,任何媒體,只要夯實自身的核心優勢,藉助網際網路的技術東風,揚長避短,還是可以闖出一條活路。
-完-
《傳媒圈》微信自媒體平臺,是一個領先的有關媒體、影視、廣告、品牌、營銷等相關領域的信息庫和智慧庫。每天受到近20萬品質人士關注,年閱讀量將超過五千萬人次。
喜歡就關注:傳媒圈 chuanmeiquanzi。希望交流,請加傳媒圈個人微信號:ggds360,將有機會參與線下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