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邏輯推理系列」下一秒誰最痛?

2021-01-12 攝影樹洞萌萌

曾經哈佛的一道入學考試的題,難住了無數人!今天就拿出來讓大家頭腦風暴一下~

1號馬上要掉井裡的

2號是馬上要踩到釘耙上的

3號是馬上要撞樹啦

而4號眼看就要被車撞了

沒有最慘只有更慘

那麼,你來猜,誰在下一秒誰最疼?受的傷會最重?

工作了大半天,先頭腦風暴下吧。

——————————我是一條答案分割線————————

看過網上很多答案,大多數人都猜2號最疼,他們的思路是其他人都可以看見對方的危險物,可以互相提醒對方,而2號腳下的釘耙卻背對著所有人的視線,所以他最危險。哦,不,這道題的關鍵解法其實是在影子上!!!

而正確答案是:2號最疼

哎呦,沒猜對?bie著急,來一起分析分析,保證說的你心服口服

為什麼是2號最疼,咱先一個個來排除。先來看3號,很多人說3號撞樹應該會痛死的啦,對!誰沒撞過樹!但,注意看3號的影子,明顯人是跟樹前走過,所以他的狀態是

OK的。

再來看4號,車身抖動說明司機已採取了緊急剎車,所以4號應該也撞不到。

然後剩下了讓人萬分糾結的1號和2號。為什麼1號不是最痛的,注意看,3號、4號的小眼神兒。他們那的注意力都在 1 號那裡,所以一定會提醒 1 號腳下有坑的。而可憐的 2 號只顧著和好友 Say goodbye,並沒有注意到腳下的釘耙

更多邏輯和心理方面問題請直接私信我,也可以持續關注!

相關焦點

  • 從Bengio演講發散開來:探討邏輯推理與機器學習
    最簡單的邏輯系統是命題邏輯(有時稱為零階邏輯)。在命題邏輯中,使用一些被稱為句子或公式的對象來編碼信息。這些對象代表著對世界的一些陳述。通常,可以使用一些基本語句作為這樣的對象。例如,使用「P,Q,R,S…」來表示基本語句,P 可能代表「正在下雨」,是一個原子(Atom)。
  • 「若A則B,A,則B」假言推理 和「或A或B,非A,則B」選言推理
    本篇文字是《最最最~最簡邏輯知識》系列的【第032篇】內容。
  • 當今最火的推理大師,但推理不是他強項
    一般來說推理小說重情節而忽視人物。雖然東野圭吾有意地突破推理小說的窠臼去塑造人物,但他筆下的人物往往趨於極端,即使最複雜的雪穗也是「聖女」和「魔女」兩個截然相反的極端性格結合而成,被影視化之後這個短板更是被無限地放大。如果單論人物的生動活潑論,那麼《流星之絆》大概算是一個東野改編中的翹楚,不過編劇宮藤官九郎對於原著大刀闊斧的改編或許作用更大。
  • 為什麼福爾摩斯推理的邏輯並不嚴謹?
    外套領子下面也是溼的,她曾把領子立起來擋風(不嚴謹的推理),左邊口袋裡有把傘,但是幹的,沒用過,所以風力不小,大風,大到無法撐傘(相當不嚴謹的推理)。從她的手提箱可以推出她打算在此過夜,因此她肯定是從遠方來的(不嚴謹的推理),但行程不可能超過兩三個小時,因為她的外套還沒幹,因此,在那段時間內既下大雨,又颳大風的地方就是——加的夫。
  • 2020一月新番「虛構推理」PV公布 美國AX舉辦首播
    《虛構推理》是由城平京原作、片瀬茶柴作畫,於2015年4月20日新連載在講談社旗下月刊漫畫雜誌《少年Magazine R》上的推理魔幻漫畫。虛構推理劇情簡介「推理」「戀愛」「都市傳說」「非人者」──誰都不可能預料得到接下來的發展!!
  • 沒有陰謀與兇案,日本「最愛好和平」的推理作家,他的小說讓我愛不釋手.
    伊坂幸太郎在大學時代就創作了自己的第一部推理小說。畢業後,他做過一年的系統工程師才成為職業作家,這段經歷也時常被他寫進小說中。在他的青年時代,島田庄司、大江健三郎、西村京太郎的作品給了他很大的影響,也成為他走上推理創作之路的契機。他曾說:「如果沒有島田庄司的作品,我很難想像自己會成為職業推理作家。」
  • 「冰果」小說「古典部」系列最新篇連載於官能雜誌?!
    「冰果」小說「古典部」系列最新篇連載於官能雜誌?!   「古典部」系列是由日本作家米澤穂信所著的系列推理小說,該系列小說在2001年11月開始在角川文庫出版。2012年4月,被京都動畫公司將其中以折木奉太郎為主視點的「冰果」改編成了TV動畫。
  • 推理嚴選 | 伊坂幸太郎《白兔》集畢生功力大成的「終極人質」事件!
    時間一分一秒流逝,現場已被警方的強大火力包圍,聚集的媒體記者也越來越多,兔田對這一切感到無比煩躁。此時,他的腦中再次浮現綿子的面容,於是他舉起槍,抵住人質,準備扣下扳機……比深海更黑暗的光景,是宇宙;比宇宙更黑暗的光景,是失去摯愛之人的內心。一名身著黑衣、頭戴帽子的持搶男子闖進了仙臺的一棟民宅裡,引發震驚社會的人質挾持案「白兔事件」!
  • 天聞角川首批輕文學新書「古書堂」「冰菓」6月上市
    」 「冰菓」系列、「萬能鑑定士Q的事件簿」等,新書中文簡體版預計將在今年6月與讀者見面。而解開謎團最大的線索就是當年留下的名為「冰菓」的社刊。同學們通過對日常生活的推理、上演了一場場頭腦風暴,逐漸發現藏於其中引人落淚的訊息……  純粹推理過程帶來的樂趣,魅力角色的塑造,巧妙情節的設置,青春校園時光的代入感,作者米澤穗信大膽地嘗試了將青春文學與推理文學的糅合。
  • 橫溝正史「金田一耕助系列」的名作導覽
    這本小說堪稱是系列中最本格也最紮實的一部作品,不管是在情節的安排或推理的巧思,都是最顛峰的表現;尤其是兇手的設定,更是出人意料。喜歡本格解謎的讀者,本書當為首選,本格推理小說的趣味盡在此書。財界巨頭留下詭異遺書,引發遺產爭奪殺機,暗潮洶湧的犬神家內人人自危……在金田一系列的電影版中,這本的改編是最成功的一部。故事敘述犬神家一族因為遺產而發生的連續慘忍殺人事件,大家族複雜的人際關係、恩怨情仇,在此書表露無遺,堪稱「家族謀殺案」代表作(以大家族為事件背景及人物構成的推理小說,史上早期代表作如範達因(S.S. Van Dine)的《格林家殺人事件》)。
  • 推理小說家,為何如此鍾情於密室?
    火村英生系列享有「從未影視劇化的最後一部真正的推理小說」的盛名,本系列跟隨推理小說研究會部員們的經歷展開故事,時而因自然災害被困遭遇殺人事件,即推理中常見的「closed circle」(封閉空間)狀況;時而解開日常中的有趣謎題。在描寫年輕人對將來的不安、戀愛等方面,江神二郎系列也得到了很高的評價。
  • 唐人街探案2:偵探的邏輯,神探的本能
    《唐探》系列的導演陳思誠讓一個個疑案在華人街展開,本身就有著不一樣的野心,這意味著他有心想結合「解謎式的本格推理」和「注重人性和社會問題的社會派推理」,從而開拓出一條新路。在華人街這種文化相互制衡的環境裡,具有高智商的天才偵探與藏在民間的草根神探之間的碰撞,不僅增強了電影的喜劇特色,也令觀眾不至於陷入單一邏輯,提供了更廣闊的視角。
  • 帶娃過程中的十大意外疼痛,最後一種最「致命」
    不僅要經歷九九八十一難,還要經歷九九八十一痛。這些看起來無害的小小人類幼崽,卻是行走的大型殺傷性武器,一不小心就可能給你造成身體和心靈的雙重摧殘。我們今天就來嚴肅盤點下,當媽之後最典型的十種生命中不可承受之痛。請大家對號入座,細細回味。
  • 小說測評《氣球人》|「華語推理第一人」重寫的舊作,讀起來怎樣?
    作者:Jay校對:litcave 工作室配圖:Online 網絡上,已經有不少讀者把香港推理小說家陳浩基跟日本的東野圭吾作比較,稱他為「華語推理第一人」。根據豆瓣讀書顯示,陳浩基的在內地出版的目前只有《網內人》和《遺忘,刑警》,可以說,這個「華語推理第一人」稱號,還未經內地讀者審視呢。在以往的文章,我們曾分享過「亞洲書評」欄目中一篇談論《13·67》的文章《日本東野圭吾,香港陳浩基:他與〈13·67〉》。今天,來談談他的《氣球人》。
  • 劇本行業「匠人系列」第十期:南天
    原本以為這次會在海口展會上見到南天老師,然後面對面的做匠人系列採訪。結果,他沒來海口。最終還是只能以微信聊天的方式,來進行本次的匠人系列採訪,有點遺憾。南天老師在16年的時候就接觸到了劇本殺,算是國內最早期的一批玩家了。
  • 聊聊劇本和推理:什麼是本格、變格、新本格?
    但「變格」是一個已經被拋棄的詞彙;大多數現代劇本的創作,其實更接近於推理界的「新本格」;推薦一系列優秀推理作品給大家,希望幫大家更加了解推理。註:詭計,指的是推理小說中最核心的、用來欺騙讀者的「梗」。因此,19世紀上半葉的這個時代,也被稱為推理小說的「黃金時代」。而阿婆就是黃金時代的開創者,亦是「黃金時代三巨頭」之首。但柯南道爾和阿婆的作品,仍然更傾向於「偵探小說」的範疇:故事精巧細緻,引人入勝,非常好看,但並不能解謎 —— 因為讀者得到的信息跟作者是不對等的。
  • 冰菓:文學式推理動漫神作,真的沒這麼簡單!
    事實上這類所謂「新本格派」可算是日式推理的主流,不論是金田一那種傳統派,又或者綾辻行人在《Another》大玩敘述性詭計來欺騙讀者,基本上都是同一套系統。而因為太多作品沿襲這套模式,所以讓讀者以為推理小說就是該如此,甚至有「沒有人死的推理小說太沒趣了!」的說法。至於反其道而行的則是《海貓悲鳴時》那種手法,重點不在於找出誰是兇手,而是找出「人可以做到」,至於誰是兇手則不再是重點。
  • BBC這回把「國寶」拍砸了
    有人感嘆:「傳統的推理片已經過時了。」囿於邏輯推理、命案解謎的傳統敘事逐漸落於窠臼。於是,有人想試著革新。想借著「傳統」的外殼,玩著「反傳統」的元素。去年底以低排片收穫高票房的《利刃出鞘》就是個極其成功的例子。但想舊把戲玩出新花樣,風險太大。
  • 調查 | 豆瓣8.7高分日劇「輪到你了」:「爛尾」邊緣依然「年度神劇」?
    且基於「輪到你了」當前依舊撲朔迷離且越發理不清的案情,大眾的討論聲也逐漸開始從「兇手到底是誰」的急迫變為「如果敢爛尾就寄刀片」的哀嚎。一個是最近大熱的懸疑燒腦劇,一個是全球知名IP,換句話說,一個是平均一集死一人的死亡公寓,一個是到哪哪死人的死亡加成小學生。同樣帶有推理色彩的雙方,破次元聯動自然引發大眾強勢圍觀,可真實情況卻並不如人願。
  • 正本清源:到底什麼是「邏輯,私貨,辯證法」? | 循跡曉講
    | 循跡曉講》比如說,有的人看到中國自秦之後就是大一統,就說「中國只能由秦制的大一統來統治,這種制度最適合中國」,這樣的推論實在是過於草率。按照同樣的因果推理,阿森納那些年在英超如日中天,我們是不是可以推論出「英超只能由阿森納統治」呢?顯然不是這樣的嘛(阿森納現在似乎快降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