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和國慶雙節的下午,舉家共賞國漫動畫片《姜子牙》,趁著還熱乎,趕緊寫一篇影評,給大家做觀影指南。
《姜子牙》本來是今年春節檔我最期待的賀歲片,結果世界發生了那麼多的變化,一舉從賀歲檔變成了國慶檔。由於我對《姜子牙》期待有點放得太高了,所以看完有點失望。
最大的感受是,全片沒有燃點。當然作為電影本身,肯定有導演覺得比較燃的部分,但我作為觀眾的情緒,沒有被調動起來。我認為這類國漫動畫片,有沒有燃點還是很重要的,這方面《大聖歸來》和《哪吒之魔童降世》做得都蠻好的。我當時對這部電影那麼期待,也是因為去年的預告片裡,最後的那句「一戰封神」,哎呦,童年追劇的記憶都被調動起來了,結果完全不是這樣的。
《姜子牙》故事是發生在「武王伐紂」之後,姜子牙本來已經被封為眾神之長了,結果在斬殺九尾狐的過程中,因為發生意外,被貶北海。故事是從這裡開始的。我想,或許編導是為了講述一個與《封神榜》有關,但又不是那麼熟悉的故事?
或許是擔心由於《封神榜》的故事過於為大眾所知,難以拍出新意來,所以才選擇了另外一種故事的呈現方式?
可是等我看完電影出放映廳出來,聽到我身後幾個年輕人在討論劇情,他們中有人連「蘇妲己」是誰都不知道,也就是說,對這批年齡段的觀眾來說,《封神榜》並不是一個像《西遊記》那麼深入人心的故事,可能製作者擔心的那種「大眾對於這個故事太熟悉」這種情況並不存在。
大陸最早廣為人知的電視劇《封神榜》拍攝於1990年,距今已經30年。TVB拍攝的一版時間是在2001年,距今已經19年。後來還有沒有完整拍攝過《封神榜》電視劇我是真沒印象了,估計就算有也不會是近年,所以「封神大戰」那麼好的題材,可以拍的,特別是在電影特效跟當年已經有了巨大差異的現在。
哪吒鬧海的故事因為是所有人從小就聽過很多遍的,《哪吒之魔童降世》的故事本質上並沒有脫離它,只是加入了一些更吸引人的元素,所以故事高潮就是電影的燃點,看完真是覺得意猶未盡。
對於《姜子牙》的期待,一定程度上既是對《哪吒之魔童降世》期待的延續,也是對於能夠再看一次「封神宇宙」的期待。《封神榜》裡那麼多人物,每個重要人物身上都有非常好展開的故事線,如果能夠好好拍,簡直是可以和漫威超級英雄、哈利波特系列一樣牛逼的題材。
或許《姜子牙》的製作團隊也想找到《哪吒之魔童降世》裡「別人的看法都是狗屁,你是誰只有你自己說了才算」這樣的slogan,所以才有了姜子牙那句「用自己的方式做一個真正的神」。
結果,就有點擰巴了。
文/木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