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高分科幻新劇!故事腦洞大開新奇又治癒,有《黑鏡》的感覺

2020-12-27 電影生活

科幻類型劇集中,《黑鏡》是當之無愧的經典。

人人都植入內置晶片的時代、相愛分離全部由大數據軟體進行定奪的世界…

劇集中每個故事設定都腦洞大開,將科學技術和人類生活之間「毀滅與被毀滅」的關係擺上檯面。

《黑鏡》後再無現象級科幻神作,這句話一點也沒錯。此後出現的科幻作品大多只有新奇的設定,沒有更深層次的探討。直至這部8.3高分科幻新劇《環形物語》出現,觀眾的看法才有所改變。

壹|穿越時空

未來世界,某個神秘的小鎮。女孩洛蕾塔和一起母親生活在這裡。母親在一家名為環形的秘密研究機構工作,某一天,母親從公司帶回名為「蝕」的石頭,偷偷在家做起實驗。

這塊石頭是幹什麼的,有什麼用處。洛蕾塔一概不知道。她只發現:自從有了這塊石頭,母親更加忽視自己了,甚至於直接消失。

洛蕾塔很焦急,拿著這塊石頭出門尋找母親。在石頭的帶領下,她穿越時空,見到多年後的自己。

貳|互換身體

雅各布和丹尼是無話不說的好朋友,兩人在同一所學校念書,並約定以後一起去環形工作。這天他們像往常一樣出門,意外在森林中發現一個環形容器。鑽進去後發現這個容器可以讓兩人互換身體。

雅各布進入丹尼的身體,暫時變成丹尼。這個過程中他發現:丹尼並沒有收到去環形工作的通知,是好朋友卻騙了自己。這讓雅各布非常生氣。

另一邊,丹尼憑藉雅各布有顏有錢的優勢走向人生巔峰。和漂亮的女孩在一起不說,還擁有了去環形的工作機會。巨大的利益誘惑下,丹尼產生暗黑想法,不再同意將身體換回來…

《環形物語》的定位,是治癒類科幻劇。每一集故事科幻背景不同,但主題是類似的。聚焦於人類生活中親情、友情、愛情等情感,從科幻忽視出發,延展出對自我、死亡、生命的思考。

第一個故事中,洛蕾塔學會了改變。

見到未來的自己後,她發現:因為小時候被母親忽視丟棄,所以多年後的她也成為忽視丟棄孩子的母親。明明很憎恨,卻還是變成了自己最討厭的樣子。

這讓她十分難過且自責,決定忘記那些不開心的情緒,在未來做一個合格的母親。

腦洞大,故事猜不到結局。

這是《環形物語》最大的特色。除卻穿越時空和互換身體外,劇集中還出現暫停時間、平行世界、人機合一等設定。

諸如此類設定的故事很多,不算新奇。但《環形物語》妙在:以家庭關係為背景,在複雜人物關係和暗黑人性底色上做文章,讓故事貼近生活,並呈現出真實治癒的感覺。

以「能讓時間暫停的瓶子」這個故事來舉例。

利用瓶子暫停時間後,女孩梅得到和戀人無憂無慮在一起的時間——

梅的母親反對她和戀人在一起,所以只能用「偷竊」這一方式得到戀愛的美好。

啟動時光暫停瓶的工具,是名為冷凍棒的器皿。將時間暫停一個多月後,梅想要回到正常生活,卻突然發現冷凍棒用完了。於是她前往維修店尋找購買。在那裡,她看見一個在好像家中出現過的物品…

這個故事中,有母親對女兒的超強控制欲,也有年輕人之間感情的熾熱。科幻和生活互相融合在一起,臨近結尾時營造懸疑氛圍。

——家裡的東西為什麼會出現在維修店?真的只有梅一個人知道能暫停時間這件事情嗎?

在一個故事中糅合多種元素,信息量巨大但不顯混亂,讓人上頭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畫面構圖上,《環形物語》有一種極致的美感。布景乾淨大氣,每一幀都可以拿來當壁紙。

腳踩在森林枯草上的聲音、水滴落下來的清脆、情感到達高潮後的溫情音樂,從音效到配樂全都是電影質感。

劇集中,每一個單獨故事的主人公都是互相聯繫的,由此織成一張巨大的關係網。最後一集和第一集聯繫起來首尾相連,形成燒腦複雜的莫比烏斯環,越看越有趣。這樣精彩的作品,大家千萬不要錯過!

相關焦點

  • 推薦五部高能劇,每一集都是一個腦洞大開的故事
    現在越來越多的劇迷,對單集為一個獨立故事的影劇越來越情有獨鍾了。對比季數動不動就長達5季,10季的超長美劇來說,像《黑鏡》這樣的劇刷起來就太爽了。片長短,還能做到深觸人性,直指人心,每看完一集都會有眼界大開,腦洞大開的感覺。
  • 《黑鏡3》的水準到底有沒有下降?
    這部黑色大片合集被封為英國神劇,前面出的2季和聖誕系列從未掉過檔,豆瓣上的評價一直維持在9分以上:9.3、9.1、9.1。《黑鏡》第三季轉給了Netflix,由從英劇變美劇,但打造該劇的查理·布魯克保證:「它依然有《黑鏡》式的致鬱。」
  • 8.5分黑馬科幻劇,堪比燒腦《黑鏡》,連續2周稱霸全球口碑劇集榜
    頭號電影院懂小姐(topcinema原創,嚴禁轉載)最近片荒,還好總有一些劇能帶來小小的驚喜。比如今天要推薦的這部《上載新生》,如果你喜歡高分英劇《黑鏡》,這一部千萬不要錯過。說到這部劇的「星光」,還要從國內觀眾熟知的高分動畫片《辛普森一家》找關係,《上載新生》的導演和編劇就由《辛普森一家》的編劇克雷格·丹尼爾斯擔任。這些年,科幻題材影視作品層出不窮,但真正能吸引觀眾沉浸在故事情節中,使大家產生追劇快感的作品,屈指可數。
  • 失去科幻色彩的《黑鏡》第五季
    第五季《黑鏡》評分豆瓣跌到6分上下, 與前作9分往上相差甚遠。黑鏡雖然依舊保持著各類社會現象的探討,但是完全失去了科技感,3集故事似乎都是目前科技已經可以實現或馬上就會實現的功能,更深的是為了探討問題而編造的故事太貼近我們觀眾生活,沒有了前幾季的科幻做外衣,導致劇本漏洞百出,確實很難再得高分。
  • 4月國外新劇指南《殺死伊芙3》等高分美劇全面回歸!
    在這個萬物復甦的4月,隨著一波國產高分新劇的襲來,《紙鈔屋》、《殺死伊芙》、《傲骨之戰》、《國王:永遠的君主》等大部分定檔的歐美日韓新劇也如期而至!之前小編有給大家介紹近期上映的國產新劇,今天又給大家整理了一份4月國外定檔的新劇清單,周末宅家包你不會劇荒!Netfilx打造的大熱犯罪題材西班牙語劇 !
  • 《黑鏡》:這部口碑爆棚的科幻懸疑劇,為何在第5季跌落神壇?
    我們可以在豆瓣上看到中國觀眾的喜愛指數:第一季的豆瓣評分,29.9萬人打出了9.2的高分;第二季17.9萬人同樣打出了9.2的高分。而第三季和第四季分別都在8分以上,但是到了第五季你發現海報的風格變了,不再「黑」了,而豆瓣評分也停留在6.8分。這樣懸崖式的跳水,說明了什麼?難道是劇作質量下降了嗎?還是什麼原因引起的呢?我們來從劇迷口味以及演員表演、劇本安排等方面來探究一二吧。
  • 《黑鏡》背後的故事,首度公開
    」「科技時代的人性清醒劑」,《黑鏡》的「編劇腦洞」從何而來,靈感如何孕育?《黑鏡》主創團隊如何構建劇中的科技、社會、政治、心理維度,構思刺痛觀眾的思想實驗,從無到有地打造出一個基於現實的幻想世界?那些反轉不斷、逐步擊潰觀眾心理防線的故事,又從哪些經典之作中吸收了靈感?
  • 神作《黑鏡》的這個故事,細思極恐......
    眾所周知,神作《黑鏡》的腦洞很大每一個獨立劇集
  • 喵喵觀影3月28日推薦高分電影《有頂天酒店》、《神漢流氓》等
    ​歡迎關注喵喵觀影,今天推薦五部高分電影:《有頂天酒店》、《黑鏡聖誕特輯白色聖誕》、《神漢流氓》、《真實的謊言》。《有頂天酒店》8.0分上映於2006年的日本電影,也屬於一部熱熱鬧鬧的日本賀歲片與此同時,一個個不同身份的賓客如約而至,短短兩個小時,上演了紛繁的人生百態,多線性的敘事,逐漸將故事推向高潮。雖然本片未能超越三谷導演之前的《大空港》,但也是難得一見的佳作,每個角色都出彩,每個人物都有戲,讓人過目難忘。
  • 腦洞大開喪出天際的《黑鏡》終於等來了第四季,神劇依然是神劇!
    Netflix,但是《黑鏡》依然是無數英劇迷心目中的一個Icon,因為這部劇象徵著意想不到的腦洞、凜冽出塵的氣質,還有那種帶你俯視人性深淵的尿性。Netflix上線之前,《黑鏡》第四季的口碑還是非常不錯,爛番茄92%新鮮度。在豆瓣上,《黑鏡》第四季的評分不如前幾季,目前是8.4分。
  • 豆瓣六部熱門美國科幻劇,《黑鏡》僅排第三,《黑袍糾察隊》墊底
    這部腦洞大開的科幻劇,它將DC宇宙中以往形象光輝的的超級英雄當做描述對象,挨個黑了一遍,一改往日我們看到的超級英雄形象,這次的腦洞真是讓人欽佩。
  • 觀眾用遙控器決定劇情,《黑鏡》新劇噱頭大於內容
    整部電影有多達數十個選擇。《潘達斯奈基》的導演依然是執掌《黑鏡》第四季的大衛·斯雷德。故事發生在1984年,主角是一位年輕的程式設計師史蒂芬。觀眾可以通過不同的選項來控制史蒂芬的行為,這也是影片最大的賣點。交互式體驗給觀眾帶來的新鮮感是不言而喻的。
  • 豆瓣六部流行的美國科幻劇,《黑鏡》僅排名第三
    TOP6:《黑袍糾察隊第一季》豆瓣評分:8.6;評分人數:7萬人次劇本《黑袍糾察隊》於上映,改編自漫畫。他講述了那些墮落的超級英雄做各種邪惡的事情,他們使普通人類感受到成為一個非常大的威脅,最後那些被超級英雄傷害的普通人開始反抗。與超級英雄的光環不同,這些普通人聯合起來抵抗的人更像是惡棍,他們有的是無業游民,有的是前政府工作人員,有的是以前的犯罪教官。
  • 黑鏡|全世界最腹黑的電視劇又來了!
    作為天蠍座的大雪心中全世界最腹黑的電視劇,2018年的第一篇推文,獻給《黑鏡》!《黑鏡》以建構於現代科技背景的獨立故事,表達當代科技對人性的利用、重構與破壞。正如「黑鏡」這個名字,「腹黑」和「映射自身」是《黑鏡》劇集的兩個特點。所以,《黑鏡》中的故事,過程都讓人看得提心弔膽或雲裡霧裡,結局總是讓人唏噓惆悵。
  • 9.4到6.6,《黑鏡》碎了
    又叒一部神劇撲街了,我說的就是《黑鏡》第五季。當年這劇橫空出世,靠著短短三集殺進神劇榜。以至於後來大家誇一個作品腦洞大、設定酷,立意深的時候,都會說「可以,這很黑鏡」。眼瞅著一波波「很黑鏡」的新劇後浪推前浪,被「爆款製造機」Netflix接手的《黑鏡》卻季季口碑下跌,最新一季更是低到6.6分。
  • 5本很有創意的科幻小說,腦洞大開,邏輯縝密,值得熬夜追讀
    大家好,我是馬哥,今天推薦5本很有創意的科幻小說,腦洞大開,邏輯縝密,值得熬夜追讀第一本:《諸天改革者
  • 《黑鏡》等九部高分懸疑迷你劇,部部短小精悍!
    今天給大家推薦九部懸疑短劇,部部都是高分佳作,最適合在閒時看!註:以下排名不分先後!1、《布萊切利四人組》該劇講述的是四個曾經幫助盟軍取得二戰勝利的女人,在戰後回歸平凡生活,卻不料一樁連環兇殺案的發生,將她們四人再度聚集在一起。劇中的主角與反派的智商都在線,運用諜報層層推理也十分精彩。
  • 豆瓣6.6,《黑鏡5》為何「致鬱」變「治癒」?
    時間回到2011年,《黑鏡》(Black Mirror)橫空出世,以新鮮的「黑科技」概念和強大的腦洞徵服了無數觀眾,風靡一時被封「神劇」。據悉,該系列1-4季共獲得79項艾美獎提名,其中21項獲獎。《黑鏡》系列向來以虛構的科技為外衣,以諷刺現實的黑色幽默為內核,探討科技改變人性的終極話題。每集45至60分鐘不等,獨立成章,劇情多重反轉,暗藏深意。
  • 《黑鏡》為什麼好看?神編劇腦洞大開,描摹被黑科技奴役的芸芸眾生
    《黑鏡》最核心主創,乃是編劇查理·布魯克,四季劇集,導演走馬燈似的換,唯有編劇布魯克,穩坐釣魚臺。正因每一季都打上了布魯克的個人烙印,風格一以貫之,《黑鏡》才成其為「黑鏡」。接受《衛報》採訪時,布魯克道出主旨:關注科技的副作用,把鏡頭聚焦在介於歡樂和不安之間的灰色地帶。內核有了,關鍵是用何種形式表現。
  • 《黑鏡》之後,最好的科幻劇集
    ▲[黑鏡 第一季]有近20萬豆瓣網友標記,評分高達9.3▲[海邊的曼徹斯特]獲得了奧斯卡金像獎和金球獎最佳影片的雙料提名[電子夢:菲利普·狄克的世界]一共有10夢,一周更新1夢,每一個夢都是獨立的科幻故事,分別由不同編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