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史悠久,且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從盤古、女媧、後裔等神話時代算起約有五千年,從三皇五帝算起約有四千六百年,自夏朝算起約有近四千一百年,從中國第一次大統一的中央集權制的秦朝算起約有兩千兩百年。
中國歷經多次演變和朝代更迭。其中,華夏族王朝有夏、商、周、秦、漢、隋、唐、宋、明等。少數名族王朝有北魏、遼、元、清等。而在漢、唐、明時期,中國曾是世界上最強大、最先進的國家,長期領先世界,其經濟、文化、科技實力舉世矚目。同時,中原王朝不斷與周邊各少數民族互動、貿易、徵戰、融合而逐漸形成中華民族。
封建社會中,即使一個英明的君主也往往要用陰謀手段和殘酷鬥爭來奪取和鞏固統治,漢武帝、唐太宗、武則天、努爾哈赤都有屠兄弟、殺兒子、逼父親的行為,雍正並不是個例外。他作為一個最高統治者,勤於政務,洞察世情,以雷厲風行的姿態進行整頓改革。
隨著歷史時間的推進,三方的人物不斷出場,以各種腔調和面目亮相,其中人物眾多,絕非歷史課本所能記載的齊全。而在歷史的血與火之下,在其中沉浮的人物的命運,更是歷史課本難以提供的。
在這5000年中,一些偉大的政治人物,愛國人物,思想家,將領讓祖國的歷史變得豐富多彩。有博學廣才的孔子、老子、管仲、孟子、蘇秦等文人;也有衛青、霍去病、韓信這樣能徵善戰、勇猛的武將;還有漢文、景、武帝,唐太宗、勾踐等英明的皇帝;更有吳起、姜維、諸葛亮這樣足智多謀的,會為自己的君主效力的謀士;而像屈原、文天祥、鄧世昌、于謙這種愛國人士也有不少。這些賢王能臣名將裝點著中華悠久的歷史,更讓我們炎黃子孫有了尊嚴,有了一種自豪感。
國就是對祖國的忠誠和熱愛。歷朝歷代,許多能人志士都具有很強烈的憂國憂民思想,以國事為己任,前赴後繼,臨難不屈,保衛祖國,關懷民生這種可貴的精神,使得中華名族歷經劫難而不衰,愛國的內容十分廣泛,熱愛祖國的山河,熱愛民族的歷史,關心祖國的命運,在危難之時英勇戰鬥,為祖國捐軀,都是愛國主義的表現。在中華民族五千年的發展歷史中,中華民族形成了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偉大民族精神。
中國的四大發明:火藥、指南針、造紙術和印刷術,使祖國母親露出了燦爛的微笑,各位帝王在賢人的輔導下,治理的國家井井有條,人民安居樂業,蜿蜒的萬裡長城,綿延十裡的黃山,風景秀麗的大明湖,高原上的鹹水湖的納木錯,世界上最高大的山峰——珠穆朗瑪峰,這些美麗的「首飾」給了祖國母親美麗的裝束,一片片豐富的礦物,給了祖國母親豐富的內涵……
中華五千年,不盡有哪些名人名士,還有出土的文物、兵器、美麗的神話。當小編都還在牙牙學語、蹣跚學步時,夸父的故事縈繞耳畔;每當聽到這些故事,小編的內心十分自豪,因為我是炎黃子孫!
然而,華夏燦爛的歷史竟充滿了傷痕。怎能忘,美麗的南京城曾血洗一空;怎能忘,曾經是東方的一顆明珠的圓明園,現在已成為一片廢墟;不敢相信,曾經威風凜凜,雄心萬丈的中華民族,竟然被外強肆意欺凌;不敢相信,一個擁有這悠久歷史文化的強大的民族,竟……
但是,越是被欺凌,中華兒女的腰板就挺得越直。盧溝橋的炮火,打出了中華兒女的勇氣,趙一曼,狼牙山五壯士、楊靖宇……無數先烈,帶著對民族的忠貞,帶著滿腔的愛國熱忱同敵人浴血奮戰。中華民族從此站起來了。
捐軀赴國難,視死如歸,正是由於對祖國的熱切熱愛,勤勞智慧的中華兒女共同開拓了遼闊的疆域,創造了輝煌燦爛的文化。肩負著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我們,要熱愛祖國的大好河山,積極維護祖國的主權獨立和領土完整,祖國的領土寸土不能丟,不能被分裂侵佔,要熱愛祖國的歷史和文化,提高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為創造更加輝煌的民族文化而盡心盡力。
北齊開國皇帝高洋是一個有爭議的人物,有人說他是英豪皇帝,有人說他是瘋子皇帝。後人議論更多的,是高洋的瘋子狀況,和他精神病發生時種種令人髮指的荒淫殘酷,那麼,高洋在不醉的時分是一種什麼狀況呢?
《北史·王師羅傳》記載,高洋有一次和身邊人喝酒,大概是心境十分好,他不由慨嘆了一下,說:「快哉大樂!」王師羅緊接著來了一句,「亦有大苦。」高洋奇怪地反詰,這麼好的日子有什麼苦?
能有感而發,還會反詰,此刻的高洋應該是清醒狀況。
王師羅說,「長夜荒飲,不悟國破,是謂大苦。」他在悠揚地勸高洋,不要再沉迷於酒,曠費國務。高洋這麼聰明,一聽就理解了。不過,他沒有說話。
後來,大概是想到了王師羅給自己帶來的不快,高洋責怪王師羅,我哥高澄遇害時,你和舍樂都在他身邊,舍樂死了,你為什麼不死?
高洋這麼問純屬沒事找事,最初高澄被人刺殺的時分,王師羅從前拼死抵抗,高洋為此還給他加官進爵。現在舊事重提,還這樣責問,大概是報復王師羅對他的勸諫。
王師羅說,君亡臣死也是常事,但幸虧那些亂臣賊子勢單力薄,我才逃過一死。
前次逃過一劫,這次高洋預備讓他逃不過去。高洋一聲令下,身邊大臣把王師羅反綁起來,還摁著他的頭讓他垂頭認罪,高洋自己也拿著刀要砍了王師羅。
面臨逝世,王師羅也拼死一搏,他大聲呼喊,楊遵彥、崔季舒只顧著自己逃命還做到僕射、尚書,我冒死效命的人反而被殺,這可真是曠古奇聞。
高洋停下手,想了想,扔下手中的刀,說了一句「王師羅不能殺」,就讓人放了他。
如果說放了王師羅是高洋清醒時的一種體現,那麼,下面這件事則更進一步說明,高洋這時分不光清醒,仍是一個體恤部屬的好皇帝。
大臣平鑑做揚州刺史時,老婆生了兒子,平鑑快樂地喝了酒,並且大醉。之後,他又放了一些監獄裡的囚犯,在全郡以示道賀。可是,由於醉酒,平鑑把西魏的兩個奸細也放了。等他發現後,趕忙上表彈劾自己。
高洋了解工作的悉數經往後,不光沒有怪罪平鑑,反而恩賜給他小牛犢100頭,羊200頭,酒100石,讓他風風光光地大肆慶祝。
記憶力超強的唐邕,從前是高澄的部下,在高洋時期也遭到重用。有一次,高洋跟部下教授作戰經驗,他讓唐邕做戎行的總節度,還讓他做監禮官。
這一天的傳經送寶完畢後,高洋親自拉著唐邕的手來到太后跟前,不光讓他坐在丞相的上位,還跟婁太后說,唐邕精明強幹,一個人能夠頂一千人。
以自傲著稱的高洋,這麼誇一個大臣,可見他在清醒的時分很會拉攏人心。
事實上,唐邕也確如高洋說的那樣。他頭腦清楚,記憶力超強,能夠一面用手寫著文書,一面用嘴處理著業務,一起耳朵還聽著他人的陳述,並且每件事都處理得十分妥當。這本事一般人沒有。
高洋對唐邕不僅是給恩賜,最多的時分一天賞了六次,還從前解下自己穿的裘皮大衣賜給唐邕,說要和唐邕共御冰冷,這讓唐邕感激涕零。
大臣高德正說唐邕的壞話,主張讓郭敬頂替唐邕的方位,高洋殺了高德正。他甚至怒斥身邊那些大臣,說他們連給唐邕做奴才都不合格。
從這幾個人的故事能夠看出,高洋拉攏大臣的手法相當不錯,這也是其時北齊處於後三國時期國力最強的原因之一。就連他的對手,以馬隊見長的遊牧民族突厥,他們的可汗都誇獎高洋是一個英豪皇帝。
歷史的年輪周而復始,作為歷史的延續者,作為歷史製造者的子孫,我們不能厚古薄今,但也不應該頻繁地翻臉不認帳。對於今天的人們來說,歷史人物本身的功過是非已經不重要。重要的,恰恰是後人對待他們的態度。撇開政治的和個人的偏見,過去的人和事都有自己的功過,只是功過的比例純度差異,還是留待更加的後來者去評說吧,那段歷史還在我們眼前幻動,對他們的評價,這代人註定不可避免地會產生一些近視短視甚至色盲的偏見和錯誤。
.歷史的火炬,在中華大地上傳遞著,銘記著份歷史。舊中國的千瘡百孔已經成為過去。這些年來,隨著中國的對外開放和對內改革,經濟煥發出了前所未有的生機。在這個經濟全球統一化的今天,只有民族的才可能是世界的。這種民族精神就是中華之魂,他支撐起中國的脊梁,讓龍的子孫世代延續。
好了,今天小編就說到這裡,喜歡小編的可以點個關注,小編在這裡謝謝各位看官。
本文是其姐談趣事的原創文章,未經作者允許,請勿私自轉載,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