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勤禮碑》技法解析(附集字作品),收藏了

2021-02-19 書法毛筆屋

顏真卿《顏勤禮碑》技法解析

(一)顏真卿生平簡介

顏真卿(公元709—785年),字清臣,別號應方。琅玡砑臨沂(今山東省臨沂)人,是中唐傑出的書法家,他曾做過平原太守,官至太子少師,封魯郡公,故世稱"顏平原"或"顏魯公"。顏真卿少小勤學好問,善於辭令,稟承家學自幼嗜書。742年,34歲的顏真卿被命為醴泉縣縣尉。他在為官時期表現出了卓越的政治才能和忠君愛民,剛正不阿的品格。74歲時顏真卿被奸臣陷害,77歲時,顏真卿被縊殺。

(二)顏真卿書法風格特點

顏真卿博學多才,精通詞文,其書早年曾拜學張旭門下,又對前輩書家如蔡邕、王羲之、王獻之父子、褚遂良等用功研習。這一時期代表作有《多寶塔碑》《東方朔畫贊》。中期顏真卿以篆人楷,逐漸形成了骨氣清剛、大氣磅礴的書風。這一時期代表作有《祭侄文稿》《爭座位帖》《郭家廟碑》。晚期顏字更趨完美,用筆樸素豐茂,結字自然,氣勢恢宏,奠定了他在中國書法史上無可替代的地位。這一時期代表作有《宋廣平碑》《麻姑山仙壇記》《大唐中興頌 《李元靖碑》《顏勤禮碑》《顏家廟碑》《自書告身帖》等。

顏真卿的書體端莊、豪放,自成博大雄壯、氣貫長虹的體勢,形成以"筋"為主的"顏體"風貌,所以千餘年來,與"柳體"一起被世人同譽為"顏筋柳骨",成為書壇上的經典作品。

(三)顏真卿書法用筆特點

由於以篆書筆法入楷,所以顏真卿書法成為中鋒用筆的典範。其行筆雄健有力,筆力內含,落筆多藏鋒,收筆多回鋒,尤其起筆處圓筆遠多於方筆。橫畫輕,豎畫重(《顏勤禮碑》的橫細豎粗對比十分強烈),但兩豎同時出現時,左豎常與橫畫一樣細,且兩豎常相向狀安排(即拱向外面);轉筆常用提筆法,圓轉直下,而不作折筆,轉折之筆多呈外圓內方等等。值得注意的是:練習顏體時不可一味強調其粗壯的一面,而忽視了顏字點畫用筆厚重、挺健、遒勁的主要特徵。

(四)《顏勤禮碑》簡介

《顏勤禮碑》是顏真卿為其曾祖顏勤禮所書的神道碑(墓碑),四面刻字,現存兩面及一側。碑陽19行,碑陰20行,每行各38字。碑側5行,每行37字,左側銘文在北宋時已被磨去。1922年10月在西安出土,後移新城,現在西安碑林。

《顏勤禮碑》是顏真卿晚年所書,其書法藝術已進入完全成熟時期,通篇氣勢磅礴,用筆蒼勁有力,未經後人剔剜,是顏體中的代表作。

第二章:基本筆畫筆法分析

漢字的基本筆畫有點、橫、豎、撇、捺、折、鉤、挑,基本它無論多複雜的筆畫都是由這些基本筆畫演變而來。筆畫是構成漢字的基本元素,也是初學者必須勤學苦練的"基本功",只有打下紮實的基本功,才可能為將來的學習做準備。

這裡總結了《顏勤禮碑》基本筆畫及其衍生出的一些筆畫的筆法,初學者可認真練習,並根據自身的特點有重點的練習。

(1) 點和點的變化

古人人云:"點如高山墜石。"所以點應該有力。顏體的點寫得厚重飽滿,神完氣足。

(二)橫和橫的變化

顏體的橫畫變化豐富,儀態萬千。或長如大戟而不笨重,或短如點畫而不拘謹,或細如毫髮而不輕浮,這都是由於顏真卿以篆入楷、善於用筆的結果。

(三)撇和撇的變化

撇畫運筆速度可快可慢,但要慢而不滯重、快而不輕浮。而且要力到筆尖,防止出鋒時出現"鼠尾"。

(四)捺和捺的變化

顏體的捺畫粗重有力,逆鋒入筆後,漸行漸重,頓筆後漸出鋒收筆,整個運筆過程銜接自然。初學者要認真仔細揣摩其用筆方法,不可寫成"翹腳"狀。

(五)豎和豎的變化

顏體的豎畫粗壯有力,通常寫五分之四處就提收。中豎豎直,左豎常向左拱,右豎常向右拱。

(六)折和折和變化

顏體的折筆通常沒有明顯的折角,有時甚至作提筆圓轉。有折角時變寫成圓中有方、外圓內方的轉角。

(七)鉤和鉤的變化

顏體的鉤畫多在回鋒頓筆蓄勢後,用力鉤出。鉤雖短促,但無絲毫鬆懈,有時鉤畫也似鉤未鉤,含蓄深沉 。

(八)挑和挑的變化

挑筆通常逆鋒入筆,頓筆蓄勢後向上挑出,行筆不可過慢,還要力到筆尖,否則亦會出現"鼠尾"。

第三章偏旁部首分析:字頭的變化

漢字的常用字有5000多個,如此多的漢字大部分都由一些基本的偏旁部首組合而成,寫好偏旁部首是寫好漢字的必經之路。這裡總結了《顏勤禮碑》中常見的偏旁部首,包括字頭、字底、左偏旁、右偏旁、字框,初學者可循序漸進練習,做到熟練、熟記。

(一)字頭的變化

(二)左偏旁的變化

(三)右偏旁的變化

(四)字框的變化

第四章結構分析:獨字體的變化

我們練習筆畫和偏旁部首,都是為寫好漢字做準備,在這個基礎上,要寫好漢字,就必須掌握字的結構。對於字的結構,古人有各種各樣的論述,這裡按照簡單易學的原則總結了《顏勤禮碑》中各種字的結構,分為獨體字、合體等,供初學者了解、分析、練習。

一、獨字體的變化

顏體的獨體字或大或小、或長或扁,形態變化十分豐富,而且筆畫少的獨體字用筆通常較粗重。

二、合字體的變化

顏體合體字是形態各異,豐富多彩,所以初學者更要認真描摹原作,並學會思考、分析和安排好字的中心點。

(一) 左右結構

左右結構的字需要注意各自和寬窄、長短、位置高低等等,還要注意二部分的聯繫,要能使二者有機地統一。

(二)上下結構

上下結構的字須注意各自的寬窄、長短等等,還要注意上下二部分的聯繫,使二部分有機地融合在一起。

(三)左中右結構

左中右結構由於呈三部分橫列,容易寫得過寬,所以應該控制每部分的寬度,以免互相擁擠,還要注意三部分各自的長短、寬窄、位置高低等等區別和三部分的有機聯繫。

(四)上中下結構

上中下結構由於呈三部分豎列,容易寫得太長,所以應該控制每部分的長度,以免互相擁擠,還要注意三部分各自的長短、寬窄以及三部分之間的有機聯繫等等。

(五)包圍結構

包圍結構更應該注意包圍部分與被包圍部分的緊密聯繫,否則容易將字寫散,應該使被包圍部分向包圍部分靠攏。另外由於顏體結字開張,包圍部分應該寫得飽滿(如走之底和"口"部兩豎都向外拱)。

第五章 《顏勤禮碑》集字聯句欣賞

臨摹碑帖是初學者學習書法的必經之路,但倘若要和碑帖達到形神一致,這並非一朝一夕之功,需要初學者不斷地對臨、默臨、背臨。而集字練習正好為初學者提供了極好的背臨機會。所謂集字,就是從碑帖中選出部分漢字並組成詩句、對聯進行練習,這樣既可供初學者臨摹,又可作為創作的參考素材讀物。

以上圖文轉自《書法字典》等

華藝書法學員高志遠(初一)臨《顏勤禮碑》

華藝書法學員鄭煒翰(初二)臨《顏勤禮碑》

相關焦點

  • 《顏勤禮碑》筆法詳解 ,抓緊收藏!
    《勤禮碑》講究筆畫圓勁,如橫畫收筆重按,鉤和捺畫先收後放。折筆處有時上聳出方,有時提筆暗轉而呈圓肩,或者內方外圓等。總之,《勤禮碑》剛柔之氣兼而有之,不愧「莊重沉雄」之作。女口圖二「太」、「子」、「司」、「之」等字。(二)主次分明,突出主筆。一是同─類筆畫主筆厚重,即粗而繁(回折多轉),次筆陪襯,輕而簡(回折輕)。筆畫有主有次,主次分明,給人以明快之感。
  • 顏真卿《勤禮碑》單字臨帖米字格在線字帖
    《顏勤禮碑》對於愛好書法的人來說都不陌生,想必手上都有他的字帖,應書友的提議,紙質版本攜帶起來不是很方便,今天發布《顏勤禮碑》微信高清版
  • 從《多寶塔碑》到《羅婉順墓誌》:顏真卿的楷書風格
    另一方面,大部分讀者對於顏真卿楷書的印象多半停留在顏氏早年的《多寶塔碑》或晚歲的《顏勤禮碑》上,這些作品與新出的《羅婉順墓誌》以及晚近出土的《王琳墓誌》等確實有一定的風格出入。有鑑於此,本文重點擬就顏真卿傳世的幾種楷書碑刻,順著其書法作品的發展脈絡,從其點畫形態、用筆方法和結字規律等幾方面來談談顏氏的楷書風格,並對這種風格的呈現做些許疏淺的反思。
  • 「碑痴」黃易,乾嘉「訪碑第一人」!
    這很可能是黃易對金石收藏產生強烈興趣的開端。迴環胸次十多年之後,這件所謂的唐拓本也神奇地歸黃易所有。《武斑碑》既已出土,武梁祠之重見天日當指日可待,黃易對此充滿信心。回到濟寧之後不久,黃易於當年九月再度回到嘉祥,除了工人,這一次他還帶上了三位友人,一位是濟寧人李東琪,此人好古善隸書,數年前曾發現《膠東令王君廟門碑》,另兩位是寓居濟寧的山西洪洞人李克正與南正炎,他們對探幽訪碑也興趣濃厚。
  • 最適合臨習的名家楷書經典碑帖,記得收藏!
    >>>>《顏勤禮碑》顏真卿獨創「顏體」楷書,與柳公權書法並稱「顏筋柳骨」,一直以來不乏書法愛好者們孜孜不倦地學習與臨摹。唐代的《顏勤禮碑》,是顏真卿為其曾祖父顏勤禮立的墓碑,簡稱《勤禮碑》。
  • 電影級動畫風格技法解析
    學好動畫很重要,當我們感嘆好萊塢動畫電影的精湛技法時,那些國際一線的動畫師仍沒有停下鑽研的腳步。他們有哪些學習技巧?
  • 為什麼那些人學《多寶塔碑》,選擇了聖手書法課堂,原因很簡單
    《多寶塔碑》是顏真卿44歲的作品,也是開始具備顏體藝術風格的作品,該碑筆畫工整,結構平正,端莊秀麗。因此,對於書法初學者來說,從《多寶塔碑》開始學習,更容易入門顏體,窺探顏體的淵源。四、課程介紹 (一)總體介紹按照系統性設置課程,共分四個板塊;第一板塊為理論課程,第二板塊為技法課程,第三板塊為欣賞課程,第四板塊為指導評估。
  • 【名碑名帖】渾厚俊逸鄭文公
    原創作品,版權所有,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告知。註:本文部分內容參考網際網路介紹。【名碑名帖】渾厚俊逸鄭文公北魏是個胡人建立的朝代,但就是這個胡人的朝代,在中華文明演進的進程中,扮演了極為重要的角色,楷書在這個時代已經走向成熟。北魏的大量碑刻存留於世,且千碑千面,風格迥異,為中國書法藝術極度繁盛的時期。
  • 永恆星碑來襲,亞索玩家表示:買買買
    接下來我們就來詳細地解析一下這個新的成就系統。(具體改動內容和數據,請以國服官方發布為準)永恆星碑全新成就系統,主要目的是幫助玩家追蹤你的英雄遊戲表現信息,並且進一步解鎖更加酷炫的英雄成就表情。六大星碑拳頭的第一組永恆星碑共有六種,分別是守望、護衛、女皇、導師、戰士和詭術,每個星碑的評判標準不同,以下是六種星碑所指的具體英雄內容。
  • 【收藏】沈周200張高清作品,養眼!
    他學識淵博,富於收藏。交遊甚廣,極受眾望,平時平和近人,要書求畫者「屨滿戶外」,「販夫牧豎」向他求畫,從不拒絕。有曹太守其人,新屋落成欲圖其楹廡,搜羅畫家,沈周亦在其中,隸往攝之,沈周曰:「毋驚老母,旦夕往畫不敢後」客人頗不平曰:「太守不知先生,何賤先生於此?謁貴遊可勿往。」沈周答曰:「往役義也,豈有賤哉?謁而求免,乃賤耳。」沈周的繪畫作品氣韻生動,文徵明因此稱他為飄然世外的「神仙中人」。
  • 意興高致古韻新聲—民族管弦樂《老六板新編》多聲技法解析​
    意興高致古韻新聲—民族管弦樂《老六板新編》多聲技法解析
  • 徐悲鴻的作品「熔中外技法於一爐」,藝術造詣來源於真善美的統一
    ◆今日分享徐悲鴻先生的作品!世人皆知「徐悲鴻畫馬、齊白石畫蝦」,觀徐悲鴻先生畫的馬,擁有「長嘯塵器處,狂蹄萬馬奔」的感受。他老人家的馬之所以可以畫活,因其常在馬後觀馬,看馬跑起來的樣子,他對作畫是非常著迷,整天沉迷在馬的世界裡,每天畫馬欣賞自己的作品。徐悲鴻先生在繪畫中品讀著藝術帶給自己的「萬馬奔騰」!
  • 名碑名帖之四:河北真書之最,真定風動之碑
    李寶臣碑俗稱風動碑,全稱"大唐清河郡王紀功載政之頌碑",記載了李寶臣任節度使治成德期間高大上的作為。匡扶社稷、穩定河朔,為一功;內修仁政、治理滹沱,為一德。功德皆備,稱得上"成德"。其實此碑本就是為李寶臣歌功頌德之碑,李寶臣本非漢人,因此漢姓起得特別隨性,姓過"李、張、安史"種種。當地有個迷信的傳說,說風動碑是"風一吹,碑便動",即所謂的「風吹碑搖」說,這說當然不值得反駁了。
  • 稚拙古樸|《爨寶子碑》書法欣賞收藏
    《爨cuan寶子碑》全稱《晉故振威將軍建寧太守爨府君之碑》。東晉大亨四年(405年)四月刻,楷書。縱190釐米,橫71釐米,13行,行30字。乾隆43年在雲南曲靖縣(南寧縣)城南七十裡之揚旗田出土。今在雲南曲靖第一中學內。此碑同較晚《爨龍顏碑》合稱「二爨」。
  • [新書推薦]《Photoshop CC 攝影后期必備技法》
    是一本初、中、高級都可學習借鑑的攝影后期技法書籍。▲內文中配有詳細的Photoshop cc後期製作步驟圖片,文字敘述清晰,使沒有photoshop經驗的你也可以輕鬆掌握。▲《Photoshop CC》攝影后期必備技法,使每個攝影師、愛好者都可以拍攝並製作出更為專業的精美照片。
  • 六爻高層技法:一卦斷終生
    解析大小限飛宮,世爻為陰,行運逆走,也就是說從上而下,十年為一大限。1至10歲,大限從世沒酉金算起,命主8歲小限在發,是金水相生,全白水清說明讀書聰明伶俐。14歲命主上中學,大限在五爻亥水,小限也在亥水。卦中財官相生,說明命主不但聰明並且在校成績好有名氣,名列前茅之象。
  • 臺北故宮今展王羲之《大道帖》(傳)、漢《曹全碑》拓本
    在務實的學術風氣影響之下,清人摩挲碑版,從而與刻帖相互為用,書法發展的視野得以串聯古今,終能在篆書、隸書兩方面汲古創新,引領新方向。漢《曹全碑》墨拓本軸此次展出歷代名家墨跡包括漢《曹全碑》墨拓本軸、傳晉王羲之《大道帖》卷、傳元趙孟頫 《書急就章》冊 、明董其昌 《臨十七帖》卷 、明湯煥 《遊西山詩》冊等。
  • 解析趙曼琴「橈腕關節搖」技法
    後來,趙曼琴先生通過改革,使大指假甲由直甲斜戴改為彎甲直戴,從僅右手戴三個假甲改為雙手戴八個假甲,至此才使指甲戴法實現了真正意義上的統一。)5、另外,掃搖技術也是王巽之先生借用琵琶夾掃技法移植髮展而來的,其奏法是在搖指的基礎上,在所需要的節奏或某音上加中指勾掃至旋律低八度音,可以發出激烈、宏大氣魄的音響,從而大大豐富了搖指的表現力;但美中不足的是,浙派掃搖技法是運用前臂的旋前旋後,或者上臂旋前旋後甩動前臂,均無法真正掃至低八度,只能掃到前兩至三根琴弦,因此音響效果尚達不到模仿琵琶掃弦的效果,使其只能流於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