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憲觀察 古巴國旗在華盛頓升起:歷史老人笑了(獨家)

2021-02-18 鏡鑑

鏡鑑的話

在1961年斷交後,美古兩國關係經歷將近1.98萬個日日夜夜的跌蕩起伏,兩國終於在7月20日正式復交。
喜、怒、哀、樂,在這一重大外交事件的現場,什麼人都有,什麼心情都有,但大家的共識便是:這確實是歷史性的一天。

人民日報記者溫憲剛剛親歷這一重大時刻。

▌溫憲

古巴很小,與美國相比,似乎很弱,也很貧窮。但小與大、強與弱、貧與富,所有這些在歷史老人的掌中都有著辯證發展的迴旋空間與時間。小而韌便高大,弱而奮便自強,貧而勤可富。在古巴的堅韌面前,禁運、制裁、顛覆、控制一籌莫展。孤立人者變得愈發孤立。歷史老人青睞的是民心,民心不喜歡霸道與強權。

公元2015年7月20日,是一個讓歷史老人很開心的日子。


美國駐古巴大使館關於美古建交的文件截屏。

剛過午夜,古巴在華盛頓的利益代表處就在推特上改名為大使館。在哈瓦那,美國利益代表處在臉譜和推特上改名為「美國大使館哈瓦那」。美國在哈瓦那的副代表康拉德·特裡博在推特上說,剛從美國駐哈瓦那使館向美國國務院行動中心打去電話。自1961年1月後,這個使館不再存在。

這一天美國首都華盛頓天氣晴朗,陽光明媚。上午10時30分,古巴共和國國旗在位於華盛頓市西北16街2630號的古巴駐美國大使館冉冉升起。當古巴國歌響起,三名來自古巴的儀仗兵護衛著的藍、紅、白三色星旗在華盛頓上空冉冉升起時,現場早已聚集在那裡的數百人一片歡呼,中間也夾雜著些許抗議。


圖為時隔54年後,古巴國旗再次飄揚在華盛頓上空。 溫憲 攝

在現場,還有數百人正在瞪大眼睛捕捉著每一個鏡頭。這就是常駐美國的各國記者和來自美國各個媒體的同行。這是筆者駐美6年多來所見到的各國駐美記者和美國媒體因為某一外交事件齊聚人數最多的一次現場採訪。


在現場採訪這一重大外交事件的各國記者。 溫憲 攝

喜、怒、哀、樂,在這一重大外交事件的現場,什麼人都有,什麼心情都有,但大家的共識便是:這確實是歷史性的一天。

在此之前,古巴國旗在美國國務院大廳樹起,按字母順序排在克羅埃西亞與捷克之間。


在現場支持美古建交的民眾。 溫憲 攝

只有從歷史的高度才能掂量出這一面國旗在這裡升起的分量。

古巴離美國很近。位於美國佛羅裡達州墨西哥灣中的西礁島是美國陸地最南端。在西礁島南大街與懷特黑德大街匯合處,有一個美國大陸最南端標誌物。它像一隻被倒置的巨大陀螺,上面標有此處「距古巴90英裡」的字樣。90英裡,大約為144公裡。


美國大陸最南端標誌物。它上面書寫著「距古巴90英裡」的字樣。 溫憲 攝

至近者至遠。1961年1月3日,在冷戰中意識形態愈發偏執的美國容忍不了堅決走社會主義道路的卡斯楚,宣布與這個位於加勒比海地區的島國鄰居斷交。自那以後的54個春秋中,美國對這個眼中釘、肉中刺般的鄰居使盡禁運、制裁、顛覆、控制、孤立甚至暗殺手段。有統計表明,有著美國中央情報局背景的刺殺古巴領導人菲德爾·卡斯楚的未遂事件共計638起,使卡斯楚成為世界上被暗殺次數最多的人物,這一紀錄於2011年載入吉尼斯世界大全。

如今,菲德爾·卡斯楚還在。美國總統從甘迺迪開始,一直經歷了詹森、尼克森、福特、卡特、裡根、老布希、柯林頓、小布希再到歐巴馬,菲德爾·卡斯楚的韌性熬退了、熬老了、熬死了他們中的絕大多數人。


在現場支持美古建交的美國人。 溫憲 攝

古巴很小,與美國相比,似乎很弱,也很貧窮。但小與大、強與弱、貧與富,所有這些在歷史老人的掌中都有著辯證發展的迴旋空間與時間。小而韌便高大,弱而奮便自強,貧而勤可富。在古巴的堅韌面前,禁運、制裁、顛覆、控制一籌莫展。孤立人者變得愈發孤立。歷史老人青睞的是民心,民心不喜歡霸道與強權。

在西礁島上,筆者感受到了民心。在西礁島諸多標識中,惟有無言的「古巴」最為顯耀。為了阻止來自古巴等國的「非法移民」,美國邊境安全部門曾於上世紀80年代初在1號公路設下多重路障,對從西礁島北上的行人嚴加盤查。此舉不僅嚴重打擊了西礁島的旅遊業,還造成西礁島居民出行多有不便。在多次申訴無效後,西礁島市政當局於1982年4月23日戲劇性地宣布成立「海螺共和國」,並以拿著一根古巴麵包向一名身著美國海軍軍服的人頭上打去象徵著「武裝反抗」的開始。


在現場支持古巴和委內瑞拉的民眾。 溫憲 攝

西礁島上的「古巴情結」也因美國作家海明威的一段經歷而更為濃烈。1931年,海明威搬入西礁島懷特黑德大街907號,並在那裡創作了《喪鐘為誰而鳴》、《午後之死》、《非洲的青山》、《獲而一無所獲》、《吉力馬札羅的雪》、《弗朗西斯·麥康伯短促的幸福生活》等多部作品。1939年,海明威從西礁島來到哈瓦那,並在那裡度過了他一生中超過1/3的光陰。他曾經這樣描述古巴:「我熱愛這個國家,感覺像在家裡一樣。一個使人感覺像家一樣的地方,除了出生的故鄉,就是命運歸宿的地方。」

7月20日上午,在華盛頓古巴國旗升起現場有那麼多人舉著「我愛古巴」「結束對古巴禁運」「歡迎美古建交」等標語牌歡呼之時,也會讓人感到民心的力量。世易時移若此,筆者看到歷史老人也笑了。


在現場支持美古建交的民眾。 溫憲 攝

美古兩國關係將近1.98萬個日日夜夜的跌蕩起伏令人悟道,為國之道恰如為人之道,要學會平等,也要學會尊重,那種「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酣睡」的思維定勢不可持續。公道自在人心。要處理好鄰居關係。在一個國內宣揚民主的國度,在國際關係上也應促進國際關係民主化。各國自有其國情,各國有權根據本國情況選擇發展道路。鞋子是否舒適只有自己的腳知道,而自己的道路一經選擇,就應堅定地走下去。

在經歷了如此一番風浪之後,美國至少在表面上承認了對這個鄰國的平等與尊重。7月20日下午2時38分,美國國務卿克裡與古巴外長布魯諾·羅德裡格斯出現在美國國務院聯合記者會現場,這比預計的時間晚了近一小時。入場時,羅德裡格斯面帶笑容,而柱著拐杖來到現場的克裡則面色凝重。克裡和羅德裡格斯兩人同樣先後以英語和西班牙致辭,都稱進行了建設性會晤。克裡說,這一天標誌著美國以相互尊重開始了與古巴的新的鄰居關係。美國承認原來孤立古巴的道路行不通。今後與古巴全面建立關係還將是一個很長的進程,其間需要耐心。古巴外長則在講話中坦承古美兩國仍在對於人權的認識、國際法等領域有著嚴重分歧。古巴要求美國儘快歸還關塔那摩,儘快解除對古巴的禁運與制裁。


在現場支持美古建交,呼籲解除對古巴制裁的民眾。 溫憲 攝

美國在歷史道路上前進了一步,卻並沒有改變其為美國。它的骨子裡仍有著通過新的形式改變古巴社會制度的衝動。歐巴馬政府在實施與古巴改善關係的進程中,還會面臨國會內反古勢力的強力阻撓。2016年美國總統大選在即,不少共和黨總統候選人已經發誓阻止美古關係的進一步發展。

在新的歷史條件下,美古關係的新博弈已經展開。

本期編輯:小非哥

獨家原創,轉載請註明來自微信公眾號鏡鑑(jingjianpd)。

查看歷史消息:文章頁面點擊右上角→查看公共帳號→查看歷史消息

分享這篇文章:文章頁面點擊右上角→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

相關焦點

  • 楊濱瑜:夢想讓國旗在北京冬奧升起
    楊濱瑜說,雖然有遺憾但是頒獎時看到國旗升起還是很激動的,「我也希望在2022年的時候再次讓國旗升起。」   還沒到2022,楊濱瑜就在瑞士洛桑不僅讓國旗升起,更讓國歌奏響。1月16日是速度滑冰最後一個比賽日,楊濱瑜在女子集體出發項目上以6分50秒68的成績勇奪金牌,這也是此次冬青奧會中國體育代表團獲得的首枚金牌。
  • 古巴觀察|謎一樣的存在:古巴人眼中的中國人
    我由此想到,古巴地理上雖然靠近墨西哥,但是除了極個別的古巴人之外幾乎所有的古巴人都不吃辣椒,他們喜愛黑豆米飯、甜食、湯飯、涼菜沙拉……古巴的飲食文化中確實有很多閩廣一帶地域文化的影子。朋友告訴我,在1959年古巴社會主義革命之前,「中國藥膏」在古巴是十分常見的。那時很多中國人在古巴經營著藥店,古巴天氣炎熱,「中國藥膏」逐漸成為古巴人生活中的必備藥品。
  • 見證歷史!臺灣升國旗全紀錄
    兩岸心觀察(lianganxgc)一直關注此事,並很早與活動發起人臺灣愛國人士魏明仁先生保持溝通。如今,基地已掛牌,國旗黨旗已經飄逸在寶島臺灣,本站精心奉獻活動圖文和視頻的全紀錄。      不廢話,先上元旦升旗的視頻!旗正飄飄,我旗維揚!
  • 在地球南端,澳大利亞升起了中國國旗
    導讀:近日,澳大利亞科考站竟然升起了中國國旗,這到底是怎麼回事?據報導,澳南極科考站一名科考人員疾病突發,幸運的是,正好得到中國破冰船和美國的幫助。中國工作人員的幫助深深感動了澳科考人員,為表感謝,澳科考站升起了中國國旗。澳感謝中美人員的無私援助據美國12月25日報導,澳大利亞官員表示,由於團隊合作一致以及南極少有的良好天氣,為期五天的行動取得了「顯著成功」。據悉,當時施予幫助的不僅只有中國,還有美國。
  • 華盛頓紀念碑被閃電擊中,美國網民調侃:感謝上帝支持我們抗議
    【文/觀察者網 陳思佳】當地時間本周四(6月4日)晚上,在雷暴天氣中,美國著名建築華盛頓紀念碑被閃電擊中,當地一家電視臺的攝像機恰巧拍下了這一幕的完整過程。這段短短4秒的視頻隨後迅速在社交媒體上傳開。華盛頓紀念碑被閃電擊中瞬間而這麼一個偶然事件恰好遇上了席捲美國的抗議活動,美國網友紛紛開始「借題發揮」。一位來自加州的網友直接了當地調侃道:「感謝上帝支持我們的抗議。」這條評論收穫了過4千的點讚。「雷神託爾加入了抗議。」
  • 海明威 |《老人與海》| 古巴自由行 了解一下?
    這裡安靜,閒適,無人打擾。海明威寫《老人與海》之時,住在哈瓦那東邊的一個叫柯希瑪爾的漁村,他的小船Pilar就停在那裡。彼時海明威剛剛完成《渡河入林》的寫作,惡評如潮。評論家覺得他除了一味粉飾自己,顧影自憐,早已江郎才盡,再也寫不出《永別了!武器》那樣的篇章。海明威偏安一隅,卻沒有放棄。對釣魚的精通和自己的處境,讓他開始構思《老人與海》。
  • 為了讓國旗在零時零分零秒準時升起 他談判了16輪
    他是香港回歸的「功臣」,卻沒有出現在影像資料上  1997年7月1日零時零分零秒,在香港回歸交接典禮上,中國國旗準時升起,香港的主權如期回歸祖國。  國旗升起來,儀式結束以後,他流著淚,已全然不知還有天有地有自己,因為太緊張太集中,他感到周圍一切都不存在。  他的眼裡,只有那面五星紅旗。看著五星紅旗飄揚的空中,他終於如釋重負。  這個人,就是我國資深外交官、前外交部禮賓司司長安文彬。  為了能讓中國國旗在零時零分零秒在香港上空升起,他與英方代表進行了16輪談判。
  • 美國獨立日,示威者在白宮外燒國旗:美國從未偉大!
    (觀察者網訊)當地時間4日,正值美國獨立日,美國華盛頓特區出現了一幕極為分裂的畫面:白宮內,總統川普發表演講「致敬美國」,而不久後在白宮外,一群反種族歧視抗議者焚燒了一面美國國旗。短短幾十秒,美國國旗就被焚燒殆盡,化為灰燼。視頻截圖化為灰燼的美國國旗 推特圖《國會山報》介紹稱,本次活動與「左翼」組織「拒絕法西斯」(Refuse Fascism)有關。4日,該組織在全美範圍內舉行了抗議活動,要求川普和彭斯下臺。
  • 義大利掛起中國和俄羅斯國旗
    義大利人拿掉歐盟旗幟俄羅斯Life新聞網24日發布了一段視頻,一名義大利居民把歐盟旗幟換成俄羅斯國旗。視頻中,原本立著義大利國旗和歐盟旗幟,而一名義大利人拿掉歐盟旗幟,換成了俄羅斯的三色旗。他還向網友展示了這樣一行字:「我們相信患難見真情。感謝普京總統,感謝俄羅斯。」
  • 他談判16輪,只為國旗在1997年7月1日零時零分零秒升起
    1997年7月1日零時零分零秒,在香港回歸交接典禮上,中國國旗準時升起,香港的主權如期回歸祖國。    國旗升起來,儀式結束以後,他流著淚,他終於如釋重負,終於完成著莊嚴使命。這個人,就是中國資深外交官、前外交部禮賓司司長安文彬。為了能讓中國國旗在零時零分零秒在香港上空升起,他與英方代表進行了16輪談判。
  • 因為疫情,義大利降下歐盟旗幟,升起中國、俄羅斯旗幟!
    提要:義大利降下歐盟旗幟,升起中國、俄羅斯旗幟,這是為何?在新冠肺炎世界範圍蔓延,義大利國家陷入危難之際,在義大利在向歐洲盟友求援無果之際,中國、俄羅斯和古巴向其伸出援手,派遣專家提供醫療物資。為表達感謝,義大利人自發將歐盟旗幟換成了俄羅斯國旗和鮮豔的中國五星紅旗。什麼是大國風範?不是一天到晚開著航母到處掠奪就算是大國風範。當月光照耀在千裡雪域的蒼茫,紅太陽冉冉升起在東方,五星紅旗飄揚在世界各地,身為國人無比的自豪驕傲中國加油,中國NB!中國醫療團隊將全面接管義大利國家醫院的重症監護室,義大利肯定要開心死了!
  • 古巴飛彈危機:《驚爆13天》
    蘇聯領導人赫魯雪夫迅速察覺並聲稱美國正在侵略古巴,這使得以甘迺迪為代表的美國政府顏面掃地,政府多數參謀對此大為光火併企圖重新扳回一局。而古巴在經歷了這樣一場暴亂之後,已然無心與美交好,其外交重心逐漸向蘇方偏移。蘇聯也不負古巴所望,為古巴提供了大量的生活物資,古蘇關係發展迅速。
  • 天安門升國旗儀式的變遷
    武警天安門國旗班從1982年12月28日接替中國人民解放軍衛戍區部隊,正式擔負天安門廣場升降國旗和國旗哨位守衛任務,1991年5月1日國旗班擴編為武警天安門國旗護衛隊。武警部隊這段35年的光榮與輝煌,已經變成歷史。四根自來水管套成旗杆    開國大典那天,要保證毛澤東主席一摁電鈕就能使新中國的第一面國旗冉冉升起,關鍵在於要把旗杆修建好。
  • 驚爆十三天:再現古巴飛彈危機
    38年前,因古巴飛彈危機,美蘇兩個超級大國劍拔弩張,核戰爭陰影籠罩,當時的許多美國報紙將之稱為「第三次世界大戰」的前夜。這也是人類進入核時代後,最接近核戰爭的一次危機。最近,美國新線影業公司推出的新片《驚爆十三天》,以電影的方式回顧了這段短暫卻驚心動魄的歷史。
  • 地理學堂:羅薩裡奧,梅西的故鄉&阿根廷國旗升起的地方
    地理學堂:羅薩裡奧,梅西的故鄉&阿根廷國旗升起的地方 很多老球迷喜歡阿根廷是因為球王馬拉度納
  • 美國阻撓古巴醫療隊失敗後,古巴駐美大使館突然被炸了
    就在美國阻撓古巴醫療隊失敗後,古巴駐美國大使館卻突然遭到了襲擊。據衛星網最近消息稱,古巴總統米格爾馬裡奧迪亞斯-卡內爾貝穆德斯表示,古巴譴責本國駐美國大使館遇襲事件,在其他國家境內的外交使團應該受到保護。古巴總統還表示,這是侵略行為,古巴等待大使館遇襲事件的調查結果。那麼,到底是誰襲擊了古巴大使館呢?
  • 澳大利亞升起中國國旗,背後原因引人注目,澳方感嘆「很幸運」
    澳大利亞感嘆:「很幸運」能夠遇見中國破冰船,澳大利亞南極科考站還升起了中國的國旗。據了解這名澳大利亞戴維斯科考站的隊員在中國的幫助下成功撤離,澳方官員以醫療保密拒絕透露他的信息,但是表明他的病情不是因為新冠。而當時中國的「雪龍2號」恰好路過戴維斯站附近,前往大概距離75英裡左右的中國中山站。20號幫忙救援這名隊員,讓其花費時間建造飛機滑翔道。
  • 看電影學歷史:古巴飛彈危機ー令全世界屏息的「《驚爆十三天》」
    歷史背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之後,世界迎來了久違的和平,但隨著國際局勢與利益的衝突,美蘇兩國展開了軍備競賽,兩國都想在世界上處於最領先的地位,於是冷戰爆發了。而古巴飛彈危機正是在冷戰時爆發的。新政權成立初期,美國同古巴的關係還比較好,美國企圖把古巴納入美國的勢力範圍,鞏固它在拉美的統治基礎。但隨著後來的各種問題,卡斯楚領導下的古巴共和國與美國的關係越來越僵化。
  • 土和俄瓜分安全區:敘利亞國土升起俄羅斯國旗,敘政府軍不得靠近
    在安全區起點薩裡奇卜市第一次升起了俄羅斯國旗,宣布正式接管安全區南部,以M4戰略公路為界,俄羅斯和土耳其劃路而治,瓜分安全區,共同治理。本號張文平侃軍事分析,在敘利亞土地上,不但升起了土耳其國旗,也升起了俄羅斯國旗,這個現象比較詭異。 其實不難發現,土耳其很狡猾。一,安全區是國中之國,敘利亞政府軍不能攻擊,不能進入。
  • 電影《八佰》幕後歷史:14歲少女冒死為中國軍人送去國旗
    其實,著名女演員林青霞也曾出演過一部名為《八百壯士》的電影作品,講述的是同樣的故事:1937年在上海的四行倉庫裡,一支僅有452人的孤軍為了國家為了大局,在軍隊全線西撤之時依然堅決死守在上海四行倉庫裡的真實歷史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