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個世界如此殘酷,
他們卻堅持做自己,改變了世界」
編輯/Barnabas|圖/網絡每天中午12點推送文章
我們身處的謊言世界
《我們身處的謊言世界》(The Lie We Live)由上傳者Freshtastical製作發布在YouTube的2015年勵志片,共28種語言,點擊率達到八百多萬次數。
Spencer Cathcart用短短8分鐘揭露當前世界的腐敗真相,對自由、教育體系、大企業、金錢、美國資本體系、美國政府、世界崩潰、環境、氣候變化、轉基因食品、人類對待動物的方式發出最強有力的質疑!
然而真相本身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很多人活在謊言中而全然不知。結果就是,我們反覆在用錯誤的信息指導我們的生活,惡性循環,等到某種不幸降臨後,我們又開始各種抱怨,卻從不冷靜思考不幸背後的原因...
活在謊言中而全然不知並不可怕,可怕的是即便當真相擺在眼前,我們卻選擇了失明!我們擔心真相會破壞那份依賴已久的安全感,擔心真相會打破我們習慣已久的平靜,擔心真相會讓我們脫離主流群體……
於是,大多數人看完這部短片,憂鬱無力一下後,又繼續刷朋友圈,繼續和昨天一樣地生活……
然而, 卻也有這樣一些人,雖然面對如此殘酷的世界,他們卻堅持做自己,不知不覺竟改變了世界……
1
6歲開始做公益,這個小帥哥花了18年挖1000口井,讓85萬人喝上乾淨的水!
文章來源:益見聯(id:ishijuehui)
還記得自己6歲的時候在幹嘛嗎?
吸著鼻涕想以後要當一名科學家
或者晚上在睡夢中變成王子或公主?
這個加拿大男孩Ryan Hreljac
6歲的時候卻把整個非洲裝進了心裡
滿腦子都是給那裡的人挖一口井
1992年,Ryan出生在加拿大,像很多普通家庭的小孩一樣,每天過著無憂無慮的生活。
誰也想不到,6年後的一堂課,竟讓他從此跟非洲結下了不解之緣。
Ryan和烏幹達當地小孩在一起
那是1998年,在學校的一堂課上,老師Ms. Prest告訴Ryan和同學們,非洲的孩子們不僅買不起玩具,也沒有足夠的食物和藥品,甚至喝不上一口乾淨的水。
6歲的Ryan驚呆了!他張著嘴,半天說不出話來。世界上竟然還有那麼多跟他一樣大的孩子,會因為喝不上乾淨的水而死去。
少年Ryan和他一年級時的老師Ms. Prest
看著淚珠在眼眶裡打轉的小Ryan,老師告訴他,如果有錢,就可以幫到他們。
1分錢就可以買1支鉛筆,25分可以買175粒維他命藥片,1塊錢就能吃一頓豐盛的午餐,2塊錢就能買一張毯子。如果有70塊錢,就可以幫他們挖一口井。
老師的話深深地印在了Ryan的腦子裡。這一天放學回到家,Ryan就迫不及待地向媽媽伸出手,「媽媽,給我70元錢。我要給非洲的孩子挖一口井。」
Ryan並沒有立刻拿到這筆錢,因為媽媽告訴他,70元可不是一個小數目,你得靠自己的努力去掙。
Ryan和媽媽在一起
「好!沒問題!」從這一天起,Ryan開始通過做家務,積攢自己的「挖井」錢。
第一次是打掃地毯,哥哥和弟弟都出去玩了,他一個人在家裡默默幹了2個多小時;另一次,全家人都出去看電影,Ryan一個人留下來擦了2小時的窗子。
漸漸地,大家都知道了Ryan的「挖井」夢,大家都來支持他。
爺爺請他去幫忙撿松果,鄰居們請他去撿暴風雪後散落的樹枝,他自己甚至不再要求買新玩具……Ryan把掙到的每一分錢,都小心翼翼地放進了存錢罐裡。
終於,在堅持了4個月以後,Ryan攢夠了70元錢。
這一天,Ryan特意穿上了西服,打好了領帶,緊緊地抱著自己全是一塊兩塊零錢的存錢罐,興衝衝地將他交給了非營利組織「水罐」的負責人手裡。
沒想到的是,負責人告訴他,70元錢其實只夠買一個水泵,在非洲修一口井則需要2000元。
6歲的Ryan對2000元這個數目沒有概念,他只是興衝衝地回答,「好啊,那我回去再接著攢。」
他覺得,只要自己努力,就一定可以實現在非洲挖井的願望。Ryan在每晚睡覺前,都要祈禱一遍,「讓非洲的每一個人都喝上乾淨的水。」
Ryan的善心和堅持,感動了媽媽的朋友,她把他的故事寫成文章寄給了報社,故事的標題就叫做「瑞恩的井」(Ryan『s Well)。
故事很快就被登了出來,其他報紙紛紛轉載,電視上也播出了Ryan的故事。
加拿大發展署也站出來支持Ryan的善舉,表示Ryan的井每收到一分錢的捐款,他們都會為之另外捐助兩分錢。
捐款從加拿大全國各地寄來,2000塊錢很快被籌齊了。而這些捐款的名義,都是「瑞恩的井」。
捐款籌齊的當月,加拿大援助救濟會駐烏幹達工程師專程飛來加拿大,和Ryan一起討論如何修建和維護水井。
工程師告訴他,烏幹達北部有一所安格魯小學,那裡長年乾旱,愛滋病肆虐,最近的一處水源都在5公裡外。霍亂、傷寒、寄生蟲在這裡司空見慣,五分之一的小孩都活不過5歲。
那裡真的太需要一口井了!
一年之後,Ryan在非洲的第一口井修好了,在烏幹達的安格魯小學附近,從井裡冒出了乾淨清澈的水。
當地的居民為之歡呼雀躍,發自內心地感激這個叫Ryan的男孩。加拿大人也稱Ryan為「加拿大的靈魂」。
有了這口井,孩子們不用每天再步行幾個小時去很遠的池塘背水,而是可以坐在教室裡安心讀書,安格魯小學和中學的入學率有了驚人的增長。
Ryan和他在安格魯小學的筆友Jimmy
母親們不用再為水發愁,開始把精力放到種地和小買賣上。
人們該學習的學習該種地的種地,日子忙碌而充實,笑容也多了起來。
6歲那年「挖一口井」的心願雖然實現了,「讓非洲的每一個人都喝上乾淨的水」的夢想卻依舊遙遠。Ryan沒有停止自己的努力。
2006年14歲的Ryan在烏幹達安格魯
在國際發展組織的幫助下,2001年3月,「瑞恩的井」基金會成立,旨在幫助發展中國家解決用水與衛生問題。
除了挖更多的井,該基金會還致力於為貧困地區修建公共廁所,建設適當的衛生設施。
此外,Ryan還積極尋求非營利組織的幫助,為當地青年開展培訓,教給他們清潔用水的重要性和方法,教他們自食其力。
這些事似乎都已經成為了他生活的一部分,他一做就是18年。但Ryan還希望能有更多人加入進來,和他一起改善非洲人的用水和衛生狀況。
他到學校去做宣傳,號召大家一起來幫忙;出席各種國際會議,向更多的人講述他的夢想……
挖井只是基金會500多個項目中的一個,Ryan還發起了更多的項目,幫非洲人提供乾淨的水源和衛生設施。
在地下水匱乏的地區,他們修建蓄水池和過濾設施,幫助他們收集雨水並過濾成清潔的飲用水。
在澳大利亞的學校,Ryan舉辦了「貧困日」的體驗活動,讓母親和孩子們身體力行,背著假娃娃去較遠的河裡打水,體會非洲人民生活的不易。
到2016年,「瑞恩的井」基金會已經挖了1000口井,修建了1229間公共廁所,痕跡遍布16個國家,惠及約85萬人。
如今,全球約10億人喝不上安全乾淨的水,還有超過26億人缺乏適當的衛生設施。其中12億人則是完全沒有衛生設施可用。
在大多數人感嘆著對此無能為力的時候,Ryan用18年堅持不懈的努力為我們做了一個最好的示範。
當年那個6歲的可愛男孩兒
現在已經長大成了24歲的英俊小夥
時間改變了他的容貌
卻沒有改變他的初心
為了讓每個人都能生活得更好
他已經堅持了18年
並且還將繼續堅持下去
2
放著老闆不當,他開了世界上第一家馬路學校,16年間改變了成千上萬兒童的命運
文章來源:藝非凡
放著工廠老闆不做,
他在街上開了一所免費學校。
……
馬路學校
Footpath School
如果你來到印度Ahmedabad,
你會看到一個非常奇異的景觀。
伴隨著汽車的轟鳴而過,
一幫孩子正在專注地聽一老頭講課。
這個70歲的老頭名叫Kamal Parmar,
從2001年創辦這所街邊學校以來,
這已經是他站在「講臺」的第16個年頭,
「靠激情你可以堅持一二年之久,
但你做不成任何事情。」
Kamal本來是一家工廠的老闆,
16年前遇上的一幫孩子
讓他徹底改變了自己的人生。
「當時我看到20多個孩子考完試高興回家去,我心血來潮,好奇他們在學校裡學到了什麼,便上前詢問。」
結果孩子們一問三不知,
更令他震驚的是,
8年級的孩子竟然只認識幾個字母,
連基本的誦讀都不會。
震驚之餘,
他趕緊跑到附近的貧民窟,
對400名學生進行了調查,
卻只有5個孩子會基本的讀寫...
回到家中的他久久不能平靜,他想知道造成這一惡果的原因,但是在翻閱資料的過程中,他查到的一組數字更是將他推到了崩潰的邊緣。
過去6年中,印度教育費用上漲超200%,家庭收入上漲卻僅40%,父母只有一人工作的家庭中,超過88%都無法承擔孩子的教育費用。
而對這些貧民窟裡的孩子來說:
有學上就不錯了,
還哪敢奢望什麼教育水平!
稍稍平緩的Kamal做了一個重大決定:
將工廠交給兩個兒子,
他要親自教這些可憐的孩子,
不能讓他們重演父母的悲劇。
沒有現成的教室,
他就把課堂安在大街上;
沒有課桌、椅子,
他請人把工廠的材料製成桌椅。
他的街邊學校就這樣開學了,
不同於一般的學校,
這裡下午5:30才開始上課,
持續到晚上9點結束。
最初只有15個孩子,
他們選擇來這裡的原因很簡單:
這裡有學校聽不夠的故事,學不到的知識。
「他們並非不愛學習,
恰恰相反,他們對知識如饑似渴,
只是沒有人能給他們恰當的引導和教育。」
認識到這一點的Kamal,
決定採用開放式的授課方式,
除了教最基本的知識外,
他更多的是引導他們發現問題,主動學習。
任何人只要願意,
都可以加入課堂中來。
有一次一個摩託車主,
看到孩子們在街邊課堂學習
跳下摩託車教了孩子半個小時,
然後揚塵而去。
不僅如此,
他還為孩子們免費提供晚餐,
以及一年一次的野外旅行。
Kamal深愛著這幫學生,
他把他們當成自己的孩子,
16年來他從未打罵過一個學生。
而孩子們也深深愛上了
這間喧鬧又親切的課堂。
每天他們都會主動來到這裡排好桌椅
早早坐在長凳上等待開課
一名小女孩下課後,久久不願離去
「在學校裡,
我們被教導限制,
但在這裡學習不是負擔,
而是一種樂趣。」
現在Kamal的課堂已經由最初的15人,
增長到現在的155人,
99.9%的學生每天都會來此上課,
而16年間教過的學生早已難以計數。
他的學生中有銀行經理、醫生、工程師等等不一而足,這對於貧民窟裡長大的孩子來說,不得不算是一個小小的奇蹟。
而更令他欣慰的是,
他的一些學生已經來到他的身邊,
開始做起他16年來一直堅持的免費授課。
他的街邊學校也越來越得到人們的理解和歡迎,人們不僅為這些孩子捐助圖書、黑板、糧食等一些必要的東西,甚至還有國際志願者來到這裡教書。
有人問Kamal:
「你都70歲了,打算什麼時候『退休』?」
Kamal認真地說:
「看到孩子們在喧鬧的街道,
那種100%的投入與專注,
我教書的心就一刻也停止不了跳動。」
3
63歲荷蘭老頭賣唱《you raise me up》震驚路人,當了35年麵包師,跑到北京上過元宵晚會
文章來源:人人公益(rraccess)
You raise me up,so I can stand on mountains。
這是個60多歲的白人老頭。
他禿頂,鬍子花白,戴著副普通的半框眼鏡,腳下放著頂舊得掉色的褐色牛仔帽,就隨意地站在熙熙攘攘的荷蘭街頭。似乎就是個窮得響叮噹的街頭藝人。
路人們發現了他,除了紛紛上前掏出零錢之外,還興奮地拿手機拍照圍觀。不一會兒,他周圍就擠了不少人。
看見這陣仗,老頭倒也不慌。他清了清嗓子,全場頓時靜了下來。
老頭開口了,是經典歌曲《you raise me up》。路人們都震驚了:這是多麼動聽的天籟之音!漸漸地,他周圍的觀眾越來越多,擠得水洩不通.
老頭叫馬丁.賀肯斯,今年63歲,是荷蘭著名男高音歌唱家,2010年荷蘭達人秀冠軍得主。
1953年,馬丁出生在荷蘭南部小鎮斯欣費爾德的一個普通家庭。
雖然不是在什麼藝術世家長大,但他從小就挺愛唱歌,夢想著要成為一個職業歌手。
7歲時,馬丁就參加了當地的青年合唱團。
馬丁一開口,大家就驚呆了——這真是太好聽了。合唱團團長馬上把他招到麾下,訓練他獨唱技巧。他開始到周圍的教堂演唱,每次都能贏得一片驚嘆。
13歲,馬丁獲得了在布林瑟姆的一家音樂學院的獎學金,到那裡去學習唱歌和鋼琴。可是畢竟家境不好,獎學金用完了,家裡就再也負擔不起那裡的開支。才學了一個學年,馬丁就被迫打道回府了。
學不了唱歌,只好先找點活幹。20歲那年,馬丁跑去當了個麵包師傅。
當時馬丁還尋思著,進不了科班也無所謂,自己也能練嘛。邊烤麵包邊唱歌,多練幾年,總能唱好的。
現實是,沒有個好的渠道,唱的再好也白搭。35年過去,馬丁並沒有成為夢想中的職業歌手,還只是一個愛唱歌的麵包師傅。時光易逝,當時馬丁已經55歲,孫子都出生了。
2008年底,歐洲陷入債務危機,無數人一夜間傾家蕩產,流離失所。危機爆發後,荷蘭房地產泡沫破滅,房價下滑20%,無數家庭淪為負資產。
歐洲債務危機波及歐元區16國,各國平均赤字超過6%
馬丁工作的麵包房也倒閉了。失業了,他連房子都租不起,一度只能流落街頭。
馬丁的人生一下子就跌入了谷底。沒實現夢想就不說了,這下連能不能活下去都是個問題。
他去巴黎流浪了一年,又回到荷蘭,靠著女兒的接濟過日子。平日裡沒事,他就走上街頭,腳底放個破牛仔帽,給路人表演唱歌。
車水馬龍的街上,只有寥寥幾個路人會在旁邊聽他唱歌。可他感覺自己就像站在燈光燦爛的大舞臺上,接受著底下萬千觀眾的歡呼。
那一刻,他覺得自己無限接近著那個夢想。
女兒也知道他愛唱歌。2010年,她乾脆給馬丁報名了「荷蘭達人秀」,讓爸爸能有機會在更多人面前一展歌喉。
荷蘭達人秀是從美國引進的選秀節目,與2008年播出第一季。節目收視極高,最高峰時每周超過270萬人收看。
馬丁沒有絲毫猶豫,答應了。他覺得自己烤了35年麵包,當了兩年流浪歌手,就是在等這麼一個機會。
在好聲音的舞臺上,57歲的馬丁一點兒都不怯場,像一個經驗豐富的歌手。他緩緩地拿起麥克風,深呼吸,開口。
聲音傳出的那瞬間,全場沸騰了。評委。觀眾、主持人都站了起來,瘋狂地為他鼓掌歡呼。
馬丁唱的是神秘園的經典歌曲《you raise me up》(你鼓舞了我)。這是首大氣磅礴的勵志歌曲,在全球至少被100位藝人翻唱過,包括知名的愛爾蘭樂隊「西域男孩」。
選中這首歌,是因為它的歌詞非常鼓舞人心。而馬丁正正需要這麼一下鼓勵,告訴他自己這幾年來的努力與堅持都沒有白費。
唱到歌的最後兩句:「有時候,我以為我看到了永恆。因為你的鼓舞,讓我超越了自己。」
馬丁定了一下,眼角流下了一行清淚。
那一年的「荷蘭達人秀」上,過百萬人為馬丁投了票,他成了當之無愧的年度冠軍。
馬丁的夢想實現了,他成了真正的職業歌手。馬丁在好聲音上的演唱視頻被放到馬斯垂克中心播放,在youtobe上也大受歡迎,累計達到了600萬點擊量,還受到網友一片稱讚。
這是我最喜歡的歌,他演繹得很好
太棒了!
賽後,馬丁接到了來自其他國家的無數演出邀請:日本、義大利、法國、土耳其。同時,他也在家鄉林堡的交響樂團當領唱。
他的事跡甚至還傳到了中國。2015年,他還在北京元宵晚會上,用流利的中文演唱了《月亮代表我的心》
馬丁的中文真心不錯
功成名就的馬丁,沒有像其他歌手一樣發唱片掙錢。他參加了大量公益義演活動,為苦難群體募集善款。
2015年2月,他去到臺灣參加228草地音樂會,與萬名觀眾合唱《蕭泰然1947序曲》和他的成名作《you raise me up》,為高雄氣爆事件的罹難者獻上祝福。
高雄氣爆事件發生在2014年8月,因高雄多條接到發生可燃氣體外涉,造成32人死亡,321人受傷。
演出之餘,他還到災區旁邊的樂群國小探望小朋友,為他們加油打氣。
大半輩子的落寞人生,讓他對成功有了一種淡然。他知道自己有今天,絕對不是偶然。他經歷過的痛苦和挫折,正是最後成功的源頭。
如今,馬丁還會像像兩年前一樣,帶著那頂破帽子,走上街頭。
兩年前,路人在他旁邊匆匆走過,正眼都不帶看的。現在,他甚至還沒開始演唱,大家就已經把周邊圍得水洩不通。
他深吸口氣,環視四周。
音樂響起,他再次唱起了那首《you raise me up》 :
「每當我失落的時候,感覺靈魂好疲憊.」
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
請轉發朋友圈
或發給有需要的朋友
「約翰音14:12」
我實實在在地告訴你們:
我所作的事
信我的人也要作
並且要作比這更大的事
Barnabas的夢想旅程
夢想教練‖品牌顧問
夢想‖心靈‖職場‖生活
長按,識別二維碼,加關注
分享、點讚,都是美好讚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