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艙醫院」捷維諾建設不在話下,箱式房屋作用無限大

2020-12-25 捷維諾實業

打包式房屋真的可以說是無所不能,所用能用磚瓦建造成的建築,打包式房屋都可以完成,所以很多時候,打包式房屋的要比普通房屋更加的實用,像我們今天要說的 「方艙醫院」 ,就是打包式房屋百變造型中的一種。

天津人民醫院入口檢測倉

所謂「方艙醫院」,簡單地說是一個可以活動的「房子」,近期,捷維諾公司承制天津人民醫院發熱門診項目,所其特點就是組裝快、功能全、機動性強,由其標準模塊改行改制,構成的方艙醫院功能不可小覷。天津人民醫院發熱門診採用打包箱式房屋的快速拆裝設計,並提供更為操作空間,經過短暫安裝就可使用。防水、隔熱、四季恆溫的設置,讓它能在極限環境下應對自如。經過捷維諾公司生產與安裝,該項目於目前已部分投入使用。整體項目建設完工後,包括分為急救、手術、檢驗、治療室、觀察室、護士站等多個系統及輔助設備,其優點是適宜種緊急醫療建設,減輕運力負擔,可以自由組合,並能在零下20℃到40℃之間的溫度下正常工作。

天津人民醫院入口檢測倉

捷維諾打包箱式房生產作業能力標準,所生產的產品具有系統化、標準化、通用化、捷維諾公司不斷研發出新品,以便適應不同的環境,更多的應用於國家建設需要。

相關焦點

  • 為什麼說捷維諾箱式房屋質量是業內的佼佼者
    「質量是否過關,是合格,還是優秀」永遠是評價一款產品好與壞的主題,今天說說臨建行業經常使用的打包箱房,箱房行業品牌眾多,為何捷維諾能在其中脫穎而出?主要是兩方面,一是捷維諾本身硬體過關,二是一個不得不說的小故事。
  • 邯鄲館陶箱式房出口日本支援隔離房建設
    河北新聞網訊(通訊員李躍超)近日,邯鄲市館陶縣中泰鋼結構科技有限公司生產的箱式房屋陸續出口日本,主要用於日本隔離房建設。2月25日,日本客戶主動聯繫該公司,在與公司通過緊急洽談後,訂購50套箱式房用於建設新冠肺炎隔離病區。
  • 支援應急醫院建設 央企青年突擊隊火速組建443套箱式房
    工人日報客戶端2月17日電 經過7天奮戰,2月13日,中建機械有限公司承接的廣東省第二人民醫院用於新冠肺炎醫用隔離宿舍項目的74套箱式房完成建設任務,並於次日正式交付使用。箱式房具有綠色環保、隔熱防潮、環保安全、安裝速度快、可靈活組合等特點,在短時間內即可搭建完畢並投入使用,對疫情防控工作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廣東二院項目為普通走道板式結構,由上下兩層共計4棟74個箱體組成,可建設四合院式臨建宿舍樓。
  • 滬蘇湖鐵路項目員工住進「箱式房」
    年初,受新型冠狀肺炎疫情影響,模塊化箱式房屋在疫情災區建設工作中,用於醫療隔離,發揮了舉足輕重的作用,火神山、雷神山醫院的建設質量和速度更是震驚了國內外。隨著滬蘇湖項目的開工建設,分公司負責人多次前往項目部溝通鋼結構模塊化箱式房屋有關建設的各項事宜,並針對項目部環保、水保以及工期要求和辦公實際,編制了詳細的技術方案圖紙、標準箱配置標準、功能箱配置清單、標準報價表以及工程效果圖。
  • 讓新冠病毒「破功」的秘籍出版了,《方艙醫院建設運營》被翻譯成20...
    長江日報-長江網訊(記者吳瞳)6月13日,由卓爾公益基金會創始人閻志主編的中英雙語版《方艙庇護醫院建設運營手冊》《新冠應急醫院建設運營手冊》,由中國協和醫科大學出版社正式出版。據悉,在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醫學科學院院長王辰指導下,卓爾公益基金會組織參與方艙醫院、應急醫院建設改造,提供相關保障服務人員,對醫院實際建設、運營及保障的經驗進行歸納整理,編寫了方艙、應急醫院建設運營手冊。疫情期間,卓爾公益基金會援建設立了7家應急醫院及3家方艙醫院,收治7589名患者。
  • 武漢最後一家方艙醫院休艙!關門大吉,不再見!
    但集中收治的壓力非常大,病床供需矛盾比較突出,因此需要建設對應的收納場所。 2月3日,中央指導組決定設立方艙醫院。當晚,三所總共4300張床位的「方艙醫院」在武漢開建。 設計人員凌晨1點畫圖,工人凌晨4點跑步進場……決策29個小時後,4000張床位全部到位。2月5日,位於武漢市江漢區武漢國際會展中心的「方艙醫院」正式啟用,開始收治病人。
  • 方艙醫院的800塊拼圖
    2020年2月3日,洪山體育館成為首批被改建為收治新冠肺炎輕症患者的方艙醫院,它是武漢市計劃或已經建設的32家方艙醫院之一。這座人口超千萬的城市,累計已有約5萬人確診新冠肺炎。僅洪山體育館方艙醫院,就有來自河北、遼寧、湖南、青海、廣西等地的援漢醫療隊進駐。
  • 活躍在方艙建設工地的「紅馬甲」
    融媒體記者:陳播通訊員:鄧英強 王超2月15日,位於江岸區諶家磯街道紅橋集團工業園內的一處舊廠房內機器轟鳴,標誌著武漢市最大的方艙醫院——長江新城方艙醫院正式開建,20個艙位、3000餘張床位,可以說工期短
  • 日本第一個「方艙醫院」內景曝光,內部寬敞明亮,設有廁所和浴室
    新建的白色帳篷,也稱為日式方艙根據日本海外旅行社的報導,「日本財團」 1日向媒體展示了為患者提供住宿設施的場所,例如那些建設在東京的,為新冠病人治療的的方艙醫院。它最多可容納600人。其中一部分已經完成,並將根據東京政府的要求開始驗收工作。
  • 中英文「方艙醫院感染控制手冊」出版 助力世界抗擊新冠肺炎
    東方醫院供圖    中英文「方艙醫院感染控制手冊」出版 助力世界抗擊新冠肺炎疫情  中新網上海3月28日電 (記者 陳靜)記者28日獲悉,中英文《方艙醫院感染控制手冊——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實務》已出版。
  • 中交一公局集團全力搶建武漢長江新城方艙醫院
    2月18日10時,中交一公局集團八公司武漢地鐵6號線二期1標項目部青年突擊隊整裝出發,前往長江新城方艙醫院。這是自15日以來,該突擊隊第三次趕赴長江新城方艙醫院開展搶建工作。按照武漢市委「要把強化患者救治作為重中之重,繼續新建『方艙醫院』,打好提前量,力爭『床等人』」的防控疫情部署要求,江岸區政府於2月15日決定在位於朱家河村的長江新城開建一座大型方艙醫院。醫院計劃建設20個艙位,每個艙位面積1188平方米、3000多張床位,需在72小時內建成,將成為武漢市目前最大的一所方艙醫院。
  • 為建方艙醫院各國都拼了!行軍床+摺疊椅=醫院床鋪,公交車也用上了
    共收治輕症新冠肺炎患者1.2萬人成為名副其實的「生命之艙」如今全球各國新冠疫情日趨嚴峻不少國家也學習「中國經驗」建設起方艙醫院美國據看看新聞報導,當地時間3月19日,俄勒岡州國民警衛隊在俄勒岡州博覽會場建設「方艙醫院」,該處將作為臨時設施,內置行軍床和摺疊椅,專用於收治新冠肺炎患者。
  • 中交一公局:援建武漢方艙醫院 為生命分秒必爭
    2月6日4時,武漢客廳方艙醫院,郝進朝蜷縮著坐在地上,結束了連續11個小時的援建作業,終於可以緩口氣了。郝進朝是中交一公局集團八公司武漢地鐵6號線二期1標項目部支援隊的一名水電工人。這也是繼火神山醫院、武漢國際會展中心方艙醫院之後,該項目部第三次參加馳援建設。
  • 方艙醫院建設者王如霏:抵抗疫情悍衛家園
    2月4日一早,武漢聯通網絡運營部網優工程師王如霏就整裝待發,妻子和幾個月大的女兒尚在襁褓中熟睡。他內心充滿了矛盾和煎熬的,去「方艙醫院」是工作是責任也是使命,同時,他也是這個家庭的主心骨,父親在年前查出重症至今仍然臥病在床,女兒年紀幼小,他們的抵抗力都弱,疫情期間,每次去一線工作他都害怕,怕自己被傳染,又怕自己把病毒帶回家,他甚至不敢去假設如果自己倒下或者有人被感染後這個家會怎麼樣。
  • 帳篷、火車車廂、海軍船,各國「方艙醫院」都長啥樣?
    武漢市乃至整個湖北省面臨著醫療難題,中國用建設方艙醫院的方式緩解了醫療壓力,提高收治患者的效率。據新華社報導,為應對新冠肺炎疫情,武漢共建成14家方艙醫院,實際開放床位1.3萬多張,累計收治患者1.2萬餘人,武漢每4名新冠肺炎患者中就有1人在方艙醫院治療。方艙醫院實現了零感染、零死亡、零回頭,是名副其實的「生命之艙」。
  • 武漢13家方艙醫院位置圖出爐,將集中收治輕症患者
    記者從礄口區防控指揮部了解到,預計5日凌晨2時,這個60多歲的體育館即將被建成可容納近300張床位的「方艙醫院」。  武漢體育館主館分上下兩層,醫院內將設置門診,配備移動CT等醫療設備,對入治患者進行觀察治療。此外區城管局還將建設20個移動廁所,方便病患使用。  下午4點半,記者在現場看到,場館內已經清理乾淨,各單位工作人員陸續進場。
  • 武漢方艙醫院的5個動人故事 展現中國速度與力量
    2月14日,武漢市江夏區大花山方艙醫院正式投入使用。這裡,由武漢江夏區大花山戶外運動中心改建而成,桌球館、羽毛球館、瑜伽館等被改造為5個病區。  截至目前,武漢市已啟動9個方艙醫院,正在建設的有6個。
  • 「方艙醫院」英文怎麼說?
    原標題:「方艙醫院」英文怎麼說? BGM:The Chainsmoker&Coldplay--Something just like this mobile cabin hospital 方艙醫院
  • 菲律賓版彩虹色「方艙醫院」充滿希望 中國專家贊專業
    (抗擊新冠肺炎)菲律賓版彩虹色「方艙醫院」充滿希望 中國專家贊專業中新社馬尼拉4月14日電 題:菲律賓版彩虹色「方艙醫院」充滿希望 中國專家贊專業中新社記者 關向東經過僅僅六天的建設,位於菲律賓國際會議中心(PICC)、迄今菲律賓最大「方艙醫院」呼之欲出。
  • 方艙醫院沒有黑夜
    方艙的概念來源於軍事領域。不僅僅是患者,對很多醫護人員來說,也是第一次接觸。2月5日晚,3家方艙醫院啟用,分別位於武漢洪山體育館、武漢客廳、武漢國際會展中心,現在還有多家方艙醫院正在修建。王俊是湖北省腫瘤醫院內科醫生,他和他的同事是第一批進艙的醫護人員,他所在的武漢洪山體育館改造而成的「武昌方艙醫院」,有800張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