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能拒絕「萬有引力」

2021-01-19 華聲在線

歐陽金雨

在上海經營外貿生意的塞內加爾姑娘伊莎貝拉,美麗時尚。6月28日,她早早來到非洲國家投資合作推介會會場,很巧就坐在我旁邊。剛落座,她便向身邊的中國企業代表遞名片。很快,她手裡也收到了很多中國與會者的名片。會議間隙,有好幾位中國企業銷售代表把她約到會場外走廊詳談。終於忙完,伊莎貝拉回到座位上與我互加微信。交談中我問她:「你為什麼這麼受歡迎?」她回給我一句話:「經濟全球化就像萬有引力——這個地球上,誰能夠拒絕萬有引力?」

如此回答,風趣而不失哲理。這次中非經貿博覽會相當一部分是專業採購商和專業供應商之間的產銷對接。專業觀眾聽得仔細,看得認真,問得積極。伊莎貝拉遇到的場景,屢見不鮮。這正表明,全球化走到今天,全球網絡早已把企業連成了一個不可分割的命運共同體,能賺到錢的好生意,一定是開著門的生意。經濟全球化,讓企業之間的交往大量而頻繁、務實而卓有成效。

海不辭水,故能成其大;山不辭土石,故能成其高。以海納百川之心成就開放,這是企業的大勢,更是城市的大勢。

中非經貿博覽會是湖南第一個國際性、國家級、常態化的經貿平臺。3天時間,14場活動、5大板塊的展覽展示,讓人流、物流在長沙集聚。開放、包容、學習、進步,這場博覽會也是湖南城市管理對接國際的演兵場、檢閱臺。

幾天觀會下來,一個場景印象特別深刻。6月28日傍晚,正值周五下班高峰,會展中心外人流車流比往常更集中。一些客商在炎熱的天氣裡排隊等待換乘巴士,工作人員快速調度,同時緊急召集附近的商務車臨時接送。看著忙碌的中方工作人員,許多客商豎起了大拇指。

精算、應變,交通管理的「繡花功夫」只是城市管理的很小一部分。而量大複雜的會務、展務,讓湖南不少城市的開放水平、接待應變能力借博覽會得到進一步提升。

博覽會日程進入尾聲,大量社會公眾的到來,讓國際會展中心芒果館人氣更加「爆棚」。博覽會龐大的交流空間,以及它所容納並呈現出的多元、豐富文化,正是值得人們去學習的素材。

在人擠人的手工製品展位,一位大叔風趣地說:「進到了場館,會逼著非洲客商學漢語,逼著市民學英語。」而一家咖啡類企業的代表金先生這樣描述:「看得出來,有些觀眾平時並不太愛喝咖啡,他們來到展臺前,只是想感受非洲咖啡的魅力。他們不沾杯子,很有禮貌,舉止得體。」市民越來越開放的包容心態、越來越積極的學習心態,以及消費者越來越理性、禮貌的形象,也從側面展現出一場包羅萬象的博覽會之魅力所在。

誰能夠拒絕「萬有引力」?全球化時代,一個開放的國家、城市、企業,都不會「關起門來自己跟自己玩」,也不會只看著眼前的一畝三分地。有雅量接納八方賓客,有雄心集聚「國際玩家」,中非經貿博覽會讓一筆筆具體的「生意」,升騰為宏觀的「大局」。

版權作品,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湖湘情懷,黨媒立場,登錄華聲在線官網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戶端,領先一步獲取權威資訊。轉載授權:0731-84326133蘇女士。轉載須註明來源、原標題、著作者名,不得變更核心內容。

[責編:姚帥]

相關焦點

  • 拉不出便便能不能怪地球沒有萬有引力?
    有一句網絡流行語叫「拉不出屎怪地球沒有萬有引力」。拉便便的時候與地球施加的萬有引力有關係嗎?當然有關係,畢竟便便受到的地球施加的萬有引力是向下的。有人可能有這樣的體會,早晨躺床上一點也不覺得有便意,起床後沒兩分鐘就覺得要拉肚子了,這就是萬有引力把便便聚集到直腸附近的原因。
  • 快手萬有引力槍聲版火了 萬有引力槍聲版是什麼歌的歌詞
    18183首頁 快手萬有引力槍聲版火了 萬有引力槍聲版是什麼歌的歌詞 快手萬有引力槍聲版火了 萬有引力槍聲版是什麼歌的歌詞
  • 一部非常有吸引力的電影,萬有引力
    第一次知道有一部電影叫《萬有引力》的時候,我的內心是驚訝的,我以為這是一部跟牛頓老師的「萬有引力」有關的。於是,我果斷看了這部電影。看了之後才知道,原來這並不是偉大的物理學。《萬有引力》是由四個故事構成的。
  • 絕版多年,《萬有引力之虹》重磅歸來!
    現代快報訊(記者 鄭文靜)大膽、離奇、晦澀,是全球讀者對《萬有引力之虹》的深刻印象。這部出版於 1973 年的書,被認為是 20 世紀最偉大的文學作品之一。2009 年曾由譯林出版社引進出版,此後絕版多年,原價幾十元的書,在舊書網站上的價格被炒到 200 到 1000 元不等,還有不少忠實讀者多年來一直等著譯林再版此書。
  • 廣義相對論比牛頓萬有引力理論更正確嗎?萬有引力理論是錯的嗎?
    關於愛因斯坦的相對論和牛頓的萬有引力理論哪個更正確,目前來看顯然是相對論更為正確。我經常看到大家都堅持說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並沒有推翻牛頓的萬有引力理論,牛頓的萬有引力理論依然是正確的。兩者有著本質的區別,如果空間是平坦的,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就肯定不對;如果空間是彎曲的,牛頓的萬有引力理論肯定不對;如果空間是絕對的,廣義相對論肯定不對,如果時空是統一的,空間是相對的,牛頓的萬有引力肯定不對。也就是說,在嚴格的定義下,這兩個理論不可能都對。
  • 《萬有引力》:有一個嘉欣便能痴心涅磐
    誰能塌實拍好一個完整故事者呢?不言而喻。  例如這部《萬有引力》總體由《邂逅》、《造人》、《出軌》、《重生》四小故事組成。前面平淡無奇,甚至有的地方,還莫名其妙,最後一個故事突然發力,黃幻與段博文痴心孽緣,情感旋渦瞬間烘託到了極點,擺脫是擺脫了湊星蒙錢的性質,整體呢?湊湊合合,勉強可觀。  由於測試器失靈,文章受困於機場安檢處,他陰差陽錯遭遇了暗戀自己三年的白百何。
  • 耗時23年,翻譯《萬有引力之虹》到底有多難?
    2008年譯林社啃下這塊「硬骨頭」,填補了中國翻譯界空白 能寫奇書的,當然是位奇人。《萬有引力之虹》作者託馬斯·品欽,有人說諾貝爾文學獎應該是他的,諾貝爾物理學獎也應該是他的。
  • 《萬有引力》觀後感
    今天把電影《萬有引力》看完了。影片是趙天宇導演的,主要演員有文章,白百何,郭濤,張靜初,莫文蔚等人主演的。影片是由4段故事組成。影片名字是萬有引力,也就是冥冥之中,兩個物體或者人,都有相互的吸引力。1是暗戀,或戀愛2是生子,3是婚姻出軌,4是重生。相比而言,第四段故事比較瘦小,而且不如前面三段精彩。我是被第一段故事吸引過來的。看了才想起來,曾經看過。給我了幾個啟示:1時刻留意身邊的人,也許有的人觀察你很久了,喜歡你或者看重你。一定要珍惜身邊的人。
  • 當意外撞上微弱的萬有引力之後?
    電影裡的對話很少,通過畫面和不多的對話講述了一個個關於愛情的故事,這麼看著看著直到自己被吸引進故事中,這是不是也是萬有引力的作用呢?萬有引力,創造了一個個神奇的故事。本是陌路的審計員和安檢員,來自不同性別不同身體的精子和卵子。
  • 《萬有引力》:愛情的終極意義仍是尋找
    「自然界中任何兩個物體都是相互吸引的」,1687年,牛頓發現了「萬有引力」定律;2011年4月,電影《萬有引力》在中國上映。  用《萬有引力》作為自己第二部編劇兼導演作品的名字,趙天宇的理念是,解析愛情中的定律,以心對心,達成與觀眾的情感共振。
  • 藏文科普|萬有引力的「力」不是真正的力?
    撰文 / 徐海 楚婉苓 楊敏 公明提起萬有引力,人們總會想起牛頓和蘋果樹的故事。萬有引力全稱萬有引力定律,為物體間相互作用的一條定律,它的提出是人類科學史上一個很大的進步,它既解釋了之前無法解釋的很多物理現象,又打開了很多未知領域的大門。
  • 牛頓如果沒有被蘋果砸中腦袋,他能否發現萬有引力?能,一定能
    但牛頓不一樣,通過被蘋果這麼一砸,結果就砸出了宇宙的終極奧秘之一:萬有引力!我的天啊!換做普通人想都不敢想,但牛頓不是凡人啊!他是他所在的那個時代裡最牛最牛的科學大神!所以這個故事放在別人身上沒有人信,但放在牛頓身上,所有人都信了!
  • 《萬有引力》裡有哪些魅力人物
    《萬有引力》裡有哪些魅力人物《萬有引力》是村上真紀創作的漫畫,前作是漫畫《萬有引力純情曲 HELP!》以及同人誌《萬有引力變奏曲》,於1996開始在幻冬社雙月刊上開始連載的漫畫作品,第一部已於完結。由貴瑛裡人氣小說家,尤其是受女性歡迎的愛情小說。
  • 口碑場次兩極分化 《萬有引力》陷入生存危機
    在充斥著暴力內容的進口大片和一些口碑不佳的古裝片的夾擊之下,《萬有引力》陷入了「有片無場」的生存危機。對此,趙天宇導演和片方表示「很痛心」。從宣傳期開始,《萬有引力》就引起了廣大影迷及業內人士的關注。每次預告片發布都能引起網友上萬次的點擊和評論。不僅如此,影片還受到了央視的關注,3月31日影片登錄央視黃金時段新聞後,其關注度達到了空前的高度。
  • 《萬有引力之虹》再版 譯者為專心翻譯放棄博士學業
    近日,後現代主義代表作家託馬斯·品欽的代表作《萬有引力之虹》精裝全譯修訂本由譯林出版社重版推出。北京青年報記者了解到,該書的重版修訂經歷了8年時間,譯者張文宇當年為翻譯此書,甚至放棄博士學業、錯過評職稱的機會。
  • 《萬有引力》莫文蔚戴立忍遭遇「婚姻危機」
    《萬有引力》主創上海亮相 戴立忍和莫文蔚  搜狐娛樂訊 繼盛大的北京首映式後,3月30日,電影《萬有引力》在上海舉辦媒體見面會,影片導演趙天宇攜主演莫文蔚、戴立忍、段博文、黃幻等亮相,與現場媒體熱情互動。
  • 萬有引力猜想:星球的引力是怎麼產生的
    萬有引力定律是牛頓在1687年出版的《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一書中首先提出來的。萬有引力定律:屬於自然科學領域定律,自然界中任何兩個物體都是相互吸引的,引力的大小跟這兩個物體的質量乘積成正比,跟它們的距離的二次方成反比。
  • 牛頓被蘋果砸到沒有吃掉,卻發明了萬有引力?其實是發現而已
    大家都知道牛頓發明了萬有引力,那麼萬有引力真的是他發明的嗎?只能說萬有引力是他發現的而已。為什麼要這麼說呢?因為萬有引力本身就是存在的,在牛頓出生之前就已經存在了,只不過是蘋果砸到了牛頓的身上,牛頓沒有把蘋果吃掉,頓時思考了一個問題:為什麼蘋果會砸到自己的身上,而不是掉到天空上去呢?隨後就產生了思考,不斷去實驗驗證,從而引出了萬有引力的時代。
  • 《萬有引力》:愛是一種定律,永恆存在
    是文章和白百何的片段,被吸引,在評論找了很久知道了片名《萬有引力》。無聊的驅使之下找來看完。 片子有四個故事,片尾給出命名分別是《邂逅》、《造人》、《背叛》、《重生》,有一個主題,如同片名《萬有引力》,具體些是——愛。
  • 為什麼說「萬有引力」至今依然是個秘?
    自從1687年牛頓提出了「萬有引力」定律到現在,已經有333年了。牛頓指出「兩個物體之間的引力,與它們的質量成正比,與它們距離的平方成反比」。「萬有引力定律」無可非議,但是其背後的物理學本質牛頓卻沒有給出明確的解釋。「萬有引力」作為一種常見的作用力,是什麼物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