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3日上午,南京大學哲學系原系主任林德宏在哲學系樓104做了題為「改革開放大潮中的南大哲學系」的講座,本次講座是哲學系關工委「百年南哲,薪火相傳」系列活動之一,也是哲學系「學四史,做棟梁」主題教育講座。
林老師的講座以南大哲學系歷史上產生重大影響的三篇文章開始。它們分別是1978年胡福明老師的《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1965年還是南哲學生的劉林元老師發表的《關於調查研究方法的幾點體會》和1985年宋龍祥老師(筆名馬丁)發表的《當代我國經濟研究中的十大轉變》。
其中,林老師著重介紹了胡福明老師的《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一文從成文到發表的經過。林老師指出,這篇文章的寫作和發表絕不是偶然。胡福明老師在進入南京大學後,除了刻苦鑽研,還始終關注現實,關注我國的政治生活。早在這篇文章發表前,胡老師就已經寫作了《評張春橋的〈論對資產階級的全面專政〉》《為建設現代化的社會主義強國而奮鬥》《必須堅持馬克思主義的學風》《「四人幫」批判唯生產力論就是反對歷史唯物論》等文章,並發表在南大學報上。由此可見,胡福明老師始終秉持著嚴謹的治學精神,對當時的社會問題進行了深入剖析,這也為他寫作《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奠定了基礎。
胡福明老師通過對革命導師的理論研究,以及對中國社會現狀的分析,完成了文章的初稿,並引起了光明日報編輯的關注。經過多次修改完善,文章最終在中央黨校內刊理論動態60期上發表,1978年5月11日,又以光明日報特約評論員的身份發表在《光明日報》上。12日,《人民日報》和《解放軍報》轉載了這篇文章。文章一經發表,就引起了轟動,在全國範圍內展開了關於真理問題的大討論。鄧小平同志在中央工作會議閉幕式上說:關於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問題的討論實際上也是要不要解放思想的討論,這個爭論非常重要,的確是思想路線問題,是政治問題,是關係到黨和國家前途和命運的問題。
林老師強調,《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一文不僅僅是全國高校哲學教育的奇蹟,也是全黨全國政治生活的奇蹟。因為關於這篇文章的討論引起了從中央領導到億萬群眾的關注,這在國際共產主義運動史上是史無前例的。
接下來,林老師介紹了改革開放以來南京大學哲學系各個學科的輝煌發展,總結了新時期南大哲學系對於國內的哲學研究乃至多個學科的研究所作出的卓越貢獻。他的介紹讓同學們對於哲學系和哲學學習有了更深入的認識,也進一步明晰了自己的未來規劃。
最後,林老師對同學們的學習生活提出了殷切的期望。他指出,南京大學哲學系之所以能夠在科研上取得巨大成就,是因為基礎紮實,視野開闊,思想活躍,關注現實。在改革開放的新時代,南哲要創造新的輝煌,離不開各位師生的努力。首先,要有真心,系訓「惟真是求」不僅是做學問的真諦,更是做人的真諦;其次,真心源於真愛,哲學是愛智慧,追求智慧也就是追求愛,而真善美融為一體就是最珍貴的愛,我們要進行愛的教育,愛的學習;最後,真愛求知會求到真知,學到真知識和真本領,同學們要遵守知識的道德,在老師的教育下獲得知識,並通過概括升華逐步達到真理的認識。真理要用真知探索,用真心敬畏,掌握真理即掌握規律,也就是掌握了自己的命運。
講座結束後,林老師走到同學中間,和大家展開了熱烈的討論。無論是對於學業生涯和專業知識的困惑,還是對生活的感悟和體會,林老師都認真傾聽並給予了反饋和解答。林老師指出,許多知識是綜合性的,同學們對於知識要深入鑽研,觸類旁通,一定要有開闊的視野。同學們以熱烈的掌聲對林老師的分享表達了感謝。
(講座開始前,林德宏教授與哲學系領導、老師的合影)
圖片|王瑞敏
文編|唐銥涵
美編|樊岸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