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郫縣豆瓣、陳麻婆豆腐之後,又一道著名川菜——鹽煎肉準備申遺。
「鹽煎肉是川菜當中一道代表菜品,通過申請非遺,本身就可以對鹽煎肉進行更好的品牌保護。」活動現場,四川省品牌建設促進會影食文化專委會會長姚席平表示。
這並非川菜首次申遺。在非遺項目中,主要是通過川菜傳統技藝的方式申遺,例如郫縣豆瓣的製作技藝、陳麻婆豆腐的傳統製作技藝等。
申請鹽煎肉非遺的技藝傳承人、原「卞氏菜根香」行政總廚、中國烹飪名師黃日述製作鹽煎肉
視頻
「越是家常菜,越是眾口難調」
提起鹽煎肉,四川的好吃嘴們不會陌生。作為著名川菜,鹽煎肉以豬肉為原料烹製方法加工而成,成菜肉片鮮嫩,顏色深紅,幹香酥嫩,味道鮮美,具有濃厚的地方風味。
5月23日,由民間發起的川菜鹽煎肉申非遺啟動儀式在成都武侯祠舉行。
「鹽煎肉是川菜當中一道代表菜品,通過申請非遺,本身就可以對鹽煎肉進行更好的品牌保護。四川作為美食大省,通過川菜非遺,可以讓川菜走得更遠。」活動現場,四川省品牌建設促進會影食文化專委會會長姚席平表示。
「鹽煎肉與回鍋肉稱為姐妹菜,在川菜中的地位是非常重要的,川菜考級經常用鹽煎肉作為考試菜餚。但和起源於官府的川菜宮保雞丁不同,鹽煎肉是地地道道起源於四川民間,發揚於四川民間,不少川人都會烹飪這道家常菜。」此次申請鹽煎肉非遺的技藝傳承人、原「卞氏菜根香」行政總廚、中國烹飪名師黃日述介紹。
「炒一份鹽煎肉並不難,但越是家常菜,就越是眾口難調,要把這道菜炒到每個人都滿意,沒有多年經驗累計不行。除了經驗,食材自然也是極其考究。比如,豬肉要選用放養豬的二刀肉,要求瘦多肥少。此外,要用菜籽油和豬油的混合油,以菜籽油為主。另外對火候的把控也很重要。」黃日述介紹。
龍抄手、陳麻婆豆腐等傳統製作技藝列入非遺名錄
川菜申請非遺已經不是新鮮事。非遺申請分為區(市)縣級、市級、省級、國家級。早在2006年,郫縣豆瓣、潼川豆豉的製作技藝就入選國家級非遺名錄。如今在成都市非遺名錄中,也有新老成都人耳熟能詳的身影,例如龍抄手、陳麻婆豆腐、盤飧市、溫鴨子、秦川號羊肉湯的傳統製作技藝。
通過成都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官網,紅星新聞了解到,以成都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項目申報為例,申報的前提是已列入區(市)縣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同時符合下列標準:
(一)在成都市範圍內具有突出的歷史、文化、科學價值;
(二)在成都市範圍內具有展現成都文化創造力的典型性、代表性;
(三)具有在一定群體中世代傳承、活態存在的特點;(四)具有鮮明特色,在當地有較大影響。
通過向相關部門提交申報報告、項目申報書、申報錄像片、申報項目照片、有助於說明申報項目的其他資料、授權書等資料就可以進行申報。
成都商報-紅星新聞記者 胡挺 顏雪
圖片、視頻由姚席平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