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唐:37歲棄醫從商,周工作近百小時,16本書出版,憑藉四個秘訣

2020-12-19 刁小嘴
馮唐

文/刁小嘴

看著馮唐的新書《成事新法》,有一句話把我逗笑了,他說:

「我是業餘寫作(儘管不業餘),其實一直有個全職的管理工作。我真的是頂尖的管理專家,而且是戰略管理專家,只是極少人知道。」

我笑(褒義)是因為他是多麼的迫切想讓更多的人知道他不僅僅是位作家,還有很多不為人知的其他面。

馮唐的多面中,有婦科博士的樣子,也有管理者的霸氣,不僅有作家的才華,還有詩人的浪漫,但好像每個身份之間都不太搭界。

《環球人物》雜誌上是這樣評價馮唐的,「他真正厲害的是,既能做個霸氣側漏的商人,也能做個文藝灑脫的作家。」

馮唐的前半生分為三部曲,也正是他多層身份的詮釋:

1. 醫學博士

馮唐1971年出生,原名是張海鵬。從小就是一名學霸,考試次次第一。在某次採訪中,他說過:「我考試沒得過第二,記單詞看一遍就會。」

有這樣的兒子,開家長會時,家長是何等的開心與自豪?1990年,他考上了協和大學,當時北京區只收2名學生。

通過8年的刻苦,他拿到了「婦科腫瘤專業臨床醫學博士」。他見過太多病人從化療到離開,有種無能為力的無奈。

2. 前「麥肯錫合伙人」

隨後,他辭職不做醫生。考了託福去了國外,拿到碩士,通過五輪面試,進了麥肯錫。又通過8年時間,成為了麥肯錫的合伙人。

想著跳槽到華潤集團,工資少一半,圖個清閒,結果工作量依舊,又堅持了5年。直到2014年,他決定當一位醫藥投資人。

3. 作家、詩人

馮唐家庭一般,小時候他會拿著小馬扎,坐在院子裡看書。沒有空調,沒有電扇,汗流浹背也會繼續看。

這種生活苦嗎?當然不,因為喜歡。成年後,即便在高強度每周近80-100個小時的工作下,他依舊會找時間來寫作。

從醫到商的20年間,他寫了16本小說,也出版了16本,據說《春風十裡不如你》是他的第17本小說。

我實在好奇,他到底是如何平衡【生活與工作】的呢?在《馮唐成事心法》這本書中,他介紹了四個訣竅:

1. 有所「逼」

在《謝謝你來了》這檔節目中,37歲的何瑜娟,曾經在歐洲當導遊,每個月2萬多的工資,不少人羨慕不已。

但她很疲憊,很糾結,天天工作,沒有時間去思考自己的人生。當她遇到愛情時,毅然決然地去了愛人的家鄉,扶貧創業。

常言道,不逼下自己,就不知道自己的實力在哪,但問題是,如果一個人的生活只有工作,而沒有消遣,實力也終究無法體現吧?

上文介紹過馮唐的工作時長,他最長有68個小時沒合眼,如果遇到開完會,沒幾個小時就又要繼續幹活了,怎麼辦?

他靠遊泳來讓自己清醒一些,遊個一千米,接著再去工作。他原本沒打算在寫作上發展太遠,但是:「…只工作我會瘋的」。

馮唐不僅靠寫作緩解壓力,同時他也一直遵循著一條麥肯錫學到的鐵律:「晚上12點以後,不討論嚴肅問題」。

反而有些事第二天很快就解決了,效率大大提升。不要過度強迫自己發掘潛力,累了就歇一歇,管理好自己的工作時間,才能做到良性循環。

2. 有所專

專在此處有兩個含義,一個是專心,一個是專業。

所謂專心,就是我們小時候總聽老師說的一句話,「玩的時候好好玩,學的時候認真學。」可惜我們大部分時間,玩和學是分不開的。

就拿我寫東西來說,每次安排好計劃,卻總被打斷。我的心一會飛到聊天上,一會又好奇發生了什麼事兒,「不專心」成了幹活時的一大忌。

而馮唐之所以可以成為斜槓青年,就是因為做每件事兒的時候特別關注,用他的原話來說就是:「哪怕天塌了,都和他沒關係」。

所謂專業,就是我們平時說的興趣愛好,「把這個愛好培養成為一個專業,至少奔著半專業去努力」。

《抗住就是本事》一書中提到王石,他很多興趣愛好,由於專注到極致,每一項幾乎都快成了專業。

例如他喜歡登山,堅持了10多年,成了國家二級登山運動員,最後當上了登山協會副主席。

例如他喜歡劃賽艇,就每天都練,不僅成為了亞洲賽艇協會主席,後來還努力推動賽艇運動。

把自己變成了半專業或者專業,既有底氣和別人去說,「這個行業我也懂」,也會在不知不覺中平衡了工作與生活。

馮唐與他的父母

3. 有所規

「規」就是規矩,凡事有規矩,才能成方圓,怎麼規範自己,就怎麼規範別人。馮唐在書中舉了自己在麥肯錫工作的例子。

他們的小團隊,在工作中,會有兩條規定:

第一點是互相尊重各自的選擇與生活

團隊的人可以選擇工作五天或者工作六天。如果不喜歡自己被早晨或者過晚打擾,那就要提前告訴周圍的人,讓他們知道自己的習慣。

第二點是提前計劃下一個季度要做的事情

如果某些重要時刻要出去,那就讓其他人提前知道,未來有幾天你不在。

這就好比先給別人提前打個預防針,不僅讓他人提前安排好與「你」的工作,也避免萬一在緊急情況下找不到人而煩躁。

馮唐的這一點,和《抗住就是本事》書中作者提到的一個「裸體戰術」有異曲同工之妙。

「裸體戰術」強調的是在一開始就把話說到位,攤開底牌,帶來的效果都是為了讓對方知道「你」的想法和要做的事兒,而讓後續溝通更容易。

4. 有所貪

馮唐說;「你可以把生活中的某種愛好,變成可真正獲利的途徑,然後理所當然地追逐」。

例如他寫作,一開始只是想換換腦子。一不留神的就寫了十多本,有的還被改編成電影。讀了100多本英文小說,也翻譯過詩集。

人生在不斷嘗試的時候,有些好事兒會不斷地激勵著你往正向走,弄出點名堂,體現自己成功的小价值。

如今的社會,不怕才藝多,就怕沒才藝。所以,只要「有所逼」,「有所專」,「有所規」,「有所貪」,你也會像馮唐一樣合理安排好時間的。

有人會把《馮唐成事心法》當成一本成功學書,實則不然。這本管理方面的書,關注在成事上,讓每件小事兒,都能找到規律,少走彎路。

上面介紹的如何平衡工作與生活,只是書中的冰山一角,馮唐將西方管理、中國東方智慧,以及自己20年的實踐經驗融合在一起,從知己,知人,知世,知智慧四個板塊介紹「成事」的真諦。

馮唐說:「我將自己20年職業管理生涯中吃過的苦、踩過的雷、翻過的雲,見識過的人,總結為成事心法,希望你能成事,多成事,持續多成事。」

不論你在職場上遇到了危機,還是在婚姻中想學會如何維繫感情,又或者希望投資自己,讓自己變得更有質感,都可以讀讀這本書。不僅能幫你答疑解惑,還能告訴你如何才能活得更多彩。誠摯推薦《馮唐成事心法》。

參考文獻:1. 讀者,2019,馮唐:生活沒那麼複雜,「不要臉」就對了2. 誰最中國,2018,「假文藝」,真馮唐3. 【馮唐成事心法】「我,35歲,沒錢沒家」:人到中年,必須明白這個道理4. 專訪馮唐:自律到極致,他為何不再爭強好勝?

------------------------------------------------------------

您好,我是刁小嘴,一個愛吃榴槤的高個子,喜歡用文字記錄生活、分享日常。

聲明:本文配圖來自網絡,若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35歲後,還有多大可能逆襲?馮唐半生總結:人到中年,必須明白這個道理
    過了30歲還一事無成,是種怎樣的體驗?工作8年,仍在基層忙活,領著不上不下的「死工資」;結婚5年,細水蝕沙,波瀾不驚的日常消磨了生活的激情,剩下隔三差五的口角爭吵;孩子6歲,精心規劃打算換一套好學區房,東拼西湊錢還是不夠;……既沒錢,也沒了青春。
  • 作家馮唐:曾國藩這16個字,讓我工作9年都沒出過錯,逢戰必勝
    作家馮唐:曾國藩這16個字,讓我工作9年都沒出過錯,逢戰必勝在清朝末年,出現了4大中興重臣,曾一度拯救了搖搖欲墜的大清王朝。在這裡4大中興重臣中,左宗棠太傲,常以三國諸葛亮自喻;李鴻章太圓滑,八面玲瓏,節節高升;張之洞太自尊自愛,寫得一手好的文章,事事顧全自己的的名聲;曾國藩相似於聖賢。
  • 16歲少女1天作詩2000首 兩年出版三本書引爭議
    【一周出版資訊】是做書的新欄目。我們將用短新聞的方式,為大家帶來國內外最新出版資訊,本期特別關注為「16歲少女1天作詩2000首 兩年出版三本書引爭議」,將於最後一則資訊中展開。
  • 馮唐微醺才能寫出好句子 寫東西更喜歡「棒喝」
    近兩個小時的暢談中,他聊創作、人生、酒。這些年,作品《萬物生長》、《北京北京》、《歡喜》、《不二》等賣得很好,他卻拒絕過分商業化,不要成為類型小說家。然而,如今紅極一時的他認為自己已經過了虛誇的階段。對於各種讚譽,馮唐很淡定:「不必太得意,也不必太慌張,受著就是了。」
  • 馮唐:我已經不像原來那麼有野心了
    代表作《十八歲給我一個姑娘》《萬物生長》《北京,北京》《活著活著就老了》等。(攝影|新京報記者 侯少卿 )清晨,京城一間古廟,鬧市的喧擾被隔在牆外,空氣中只有樹葉摩挲的沙沙聲和鳥鳴。馮唐將工作室設在這裡,接受採訪,喝茶聊天,練毛筆字。從胡同口快步小跑過來的馮唐,穿著印有「春風十裡不如你」幾個大字的黑色T恤,這部由他的小說《北京,北京》改編的網劇日前網絡播放量已突破三十億。
  • 馮唐:我一直覺得身體裡有個大毛怪
    但在馮唐身上,這些得到了很好的融合,你可以在他身上找到這三樣工作的共性——敏銳,同時也能找到三樣工作在他身上體現出的不同東西。馮唐的小說語言清新,技巧圓熟,受到一批文學青年和知識分子的喜愛,也有不少人評價馮唐為當代文壇中的異類,在他的作品中經常是以一種充滿著物質性的口語方式在敘述,以一種綿密饒舌的喋喋不休給予寫作以豐富構成。
  • 大神馮唐:為什麼作踐自己
    微博裡的馮唐,被漂亮姑娘們簇擁著,爭相捧著馮唐著作自拍,哀求馮老師「翻牌子」,一旦被馮唐轉發並寫道:「今宵歡樂多」的姑娘,都有被加持後的心滿意足,仿佛和作家本人發生了多麼親密的關係似的,身份裡多了個官方認證的「文藝女青年」標籤。馮唐是最早,也是最先開創微博營銷的作家。而這小小的網際網路創新營銷模式,對於一個前麥肯錫合伙人而言,真是「雕蟲小技」。
  • 馮唐和木汁:他們的老公、情人和孩子
    高曉松一餐飯可以不停講6個小時,一般人根本插不上話。但如果馮唐在,他們就可以各自講3小時,各自吹各自的牛逼。這也許源自馮唐多元的跨界經歷,去麥肯錫當合伙人之前,他在協和醫科大學念了7年婦科腫瘤專業,在美國東岸學過商。那十幾年當中,他每天工作超過10小時,還愣是趁業餘時間出了10多本書。
  • 京城三才子:王小波、馮唐、王朔,誰的文學造詣更高?
    他的文本留下的都是三個字:王小波。也許他和魯迅一樣,在針砭時弊上有突出貢獻,但從求知層面說,他誤人不淺·····今天,王小波的接班人出版的那些書仍然受到熱捧,他們兜售的是常識和最基本的道理。而受眾大多數為大學生和青年人。這樣的書方便他們建立起自己對於社會的蔑視,容易將他們弄到一個精神上的高位····王小波展現的是一種很好的入世態度,但他製造的不是藝術。
  • 他23歲棄醫從文,曾為一部電影暴走30多公裡,切記這人不是魯迅!
    他為了國家棄醫從文的壯舉則更是深入人心。但是你知道嗎?除了魯迅,還有一位作家也曾棄醫從文,他也曾在文學史上頗有造詣,獲得了國內外的眾多大獎。他的《活著》被翻譯成了幾十種語言,影響了一批又一批正處於迷茫的中年人。他,就是餘華。
  • 馮唐:用情色與科幻書寫人性
    馮唐在活動現場寫作 | 為什麼寫《女神一號》《女神一號》是講的大學之後工作了一段時間,出現了愛恨情慾產生的危機。馮唐說寫《女神一號》的緣起,是因為他寫過的《不二》、《安陽》和《天下卵》三本書,被別人說距離現實生活太遠,講的都是歷史上太極端的故事。於是,就有了這本《女神一號》。「儘管無數人寫了無數小說,關於愛情、婚姻、婚變,但是似乎這些表象之上和之下,還是有大坨的人性沒被挖掘出來。這本書講的是愛欲帶來的痛苦。」在談到「為什麼寫了這麼多男女之事還會想寫?
  • 馮唐鼓吹《素女經》:「給我一個周末,解你十年情困」
    【馮唐《素女經》的大陸版《不叫》將於八月底由果麥文化出版。       據悉,《素女經》的大陸版《不叫》將於八月底之前由果麥文化出版,把港版十二萬字的《素女經》刪掉了兩萬字,但馮唐之後又補寫了幾千字(大陸版最後在十萬字左右)。「我尊重一個地方的道德、法律規範。我自由地去寫,其他由編輯全權負責。」在寫稿的時候,馮唐要求自己拒絕兩種自我審查:一,不去想作品能不能出;二,不去想如何迎合市場。
  • 時代出版2020上半年營收27.37億元,出資參與設立青松四期基金
    時代出版2020上半年營收27.37億元,出資參與設立青松四期基金 作者:李梓毅 發布時間:
  • 這本書能出版真是太難了......
    這部被中國讀者期待了幾十年、令無數翻譯家望而生畏的重量級作品,它的中文版的問世,是中國近20年間文學翻譯和出版領域的重大事件!這本書只適合給相對小眾的精英讀者看?那我還要不要買了?其實無所謂精英不精英,一千個讀者,有一千個夢遊人。用譯者的話說,在價值崩潰的黑夜,我們每個人都是夢遊人。沒讀過《百年孤獨》和《活著》,沒看過《四百擊》和《去年在馬裡昂巴德》,都不妨礙我們作為夢遊人存在。
  • 她37歲去過37個國家,堅持每天讀一本書,看一部電影!
    她37歲去過37個國家,7年出版26本書。她堅持一天讀一本書,一天看一部電影。
  • 字述深圳2020|商:四個關鍵詞揭示營商環境的「深圳密碼」
    讀創/深圳商報首席記者 王海榮 12月8日,2020深圳全球招商大會舉行,共洽談籤約項目242個,總投資超7800億元。 強勁數字的背後,是深圳營商環境的持續改善,城市競爭力的不斷增強。
  • 作家馮唐,居然是這樣的人!
    ——馮唐哦,原來是他!馮唐,真名張海鵬,北京人,協和醫科大學臨床醫學博士,婦科腫瘤專業,美國Emory大學工商管理碩士。現居香港,曾就職於麥肯錫公司(McKinsey&Co),從事舊時被稱為軍師、幕僚或師爺的工作。曾任華潤醫療集團CEO和華潤集團戰略管理部總經理。從今天開始,馮唐的履歷又多了一項。
  • 跟馮唐聊聊,996初代「受害者」的倖存指南|後浪FM
    雞湯跟真正的滋養差別有可能很薄,區別就在於書中的每一條都是我親身幹出來的。」馮唐可以算得上是996的初代實踐者(被害人),早年在麥肯錫他每周工作80-100個小時,做諮詢顧問的頭一年,幾乎沒在晚上兩點前睡過,一年中一半的中飯是在飛機上吃的。面對繁重工作他和普通職場人一樣無法拒絕,他的解決辦法就是玩命鍛鍊。每天做一百個仰臥起坐、一百個伏地挺身。
  • 別叫我馮唐,請叫我「流氓」!
    可女朋友卻看不起他模仿古龍,女友跟馮唐說:你如果寫篇小說,能發表在《收穫》或者《人民文學》,以後咱倆吵架時,你只要拿出來在我眼前晃晃,我保證閉嘴。馮唐拼了半條命寫小說,蛋疼的是,小說還沒寫完,女友跟別人好了。這一年,他寫了中篇小說《十八歲給我一個姑娘》。籤售的時候,那場面,人山人海,一共來了四個人。
  • 馮唐:寫色情小說,是對抗中年危機的方式之一
    7月書展,馮唐又去了一次香港。48小時旋風之旅,講座、籤售,他事後在朋友圈裡發圖配文:右手欲斷,美意延年。創造香港城市史小說奇蹟的是他上一本長篇小說《不二》,3年前由天地圖書出版,一本怪力亂神的色情小說,開篇第一句便是尼姑魚玄機問禪宗第五代祖師弘忍:你想看我的裸體嗎?時值公元661年,大唐的初春,背景是灰灰綠綠的一片山林。「一場性愛的盛宴……」出版方的宣傳辭令開宗明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