願陽光終能普照「隱秘的角落」

2020-08-27 2毛和TA的朋友們

最近刷手機老是能刷到這部劇,《隱秘的角落》關鍵詞:今夏最火的網劇,從上線起就獲得了廣泛的關注,被稱為一群電影大咖來拍電視劇的「降維打擊」。


(這個海報非常有意思,盯著看每個人的表情和姿態會有驚喜,還有整張照片的基調讓你一秒入戲,高!)

(這部劇為今夏提供了新梗無數)


了解本直男的胖友們都知道,本人對懸疑片完全不感興趣(白夜追兇什麼的經典也沒看過,柯南也沒看過幾集),也基本拒絕一切安利,但是這一部,不得不承認,劇情精妙節奏緊湊眾老少戲骨們演技炸裂,確實是一部難得的佳作。

不過,這哪裡是懸疑劇,明明就是恐怖片嘛。

本直男一直認為,妖魔鬼怪有什麼可怕的,殭屍吸血鬼也沒啥大不了,最可怕的明明是人心。

地獄空蕩蕩,魔鬼在人間。

看完心情十分沉重,平靜表象之下,洶湧的暗潮,人生的艱辛,成長的艱難,黑暗的童年,黑化的狡童,誤入歧途,越陷越深,還有明明已經改成童話卻依舊令人壓抑的結局。

【一】關於劇情和結局


為了防止大家混淆,我們先來來梳理一下情節吧。


(至今最離譜的解讀來自母上大人,她堅持認為,嚴良和普普從頭到尾都不存在,是朱朝陽臆想的虛擬朋友,陪他

就按照目前市面上的通說吧(播出版的童話結局看看就好了),不再進行過度解讀

(當然肯定有人認為通說就已經是過度解讀了,這個見仁見智吧)。


(編劇明著告訴你了,播出的這個結局是個童話。這部戲是童話嗎,自然不是。)


其實每一集的片頭就是劇組給你的直白劇透。

三個(純白色象徵純潔)小朋友朱朝陽、嚴良,普普,無意中錄下來了一起兇殺案,張東升把嶽父嶽母推下山崖。故事就是這麼開始的。

嚴良和朱朝陽是小時候的舊時好友。嚴良因為父親蹲了監獄淪為孤兒。普普父母去世淪為孤兒,還有個弟弟欣欣被領養,弟弟欣欣得了白血病,需要三十萬治病。嚴良帶著普普流浪到寧州來找父親的舊友企圖借這筆巨款,顯然沒戲。這幫孩子真是人小鬼大,三十萬,想啥呢。不過,孩子嘛,想問題就是簡單。嚴良和普普要錢未果,流離失所,找到朱朝陽求收留。朱朝陽是個學霸,無論是在學校還是家庭,生活得都很壓抑,沒有朋友,一時心軟,答應了,這,也許是個錯誤。某天,朱朝陽帶他倆去景區玩,不小心用相機錄下了上圖這一幕。

朱朝陽要報警,嚴良阻攔,生怕被警察送回孤兒院,三十萬沒著落,欣欣就沒救了。糾結之下,三個破孩子也不知道怎麼想的,給殺人犯張東升寫了一封警告信,讓他別再害人。


(信的開頭,殺人犯,你好)

小孩兒哪兒玩的過大人,結果三人被張東升找上了門,被張東升一啟發,嚴良靈光一閃,乾脆對張東升敲詐三十萬。從此,被這個惡魔纏上了。私以為,上圖追趕他們的惡魔不只是張東升,而是這件破事兒,他們三個被這件不斷進展的壞事情纏上了。


三個人倉皇失措,疲於應付,無法逃脫,其中一個孩子已經學壞了(手一直保持推人的狀態),這是朱朝陽黑化的意思,他目睹了殺人,也學會了殺人(甚至後來還學會了借刀殺人)。朱晶晶的死,跟他應該是脫不了關係,也應該不是見死不救那麼簡單。上圖告訴你,當時,朱朝陽很可能推了朱晶晶。



三個人無法逃脫,被追趕著逃進了一座迷宮,越陷越深。這映射了後來三個人面對的局面越來越複雜,謊言也越積累越多,他們不斷的犯錯,牽連的人越來越多,無法抽身,萬劫不復,再也找不到出路。

跑著跑著,鏡頭轉向了一個孩子,他回頭之後突然身體僵直,這預示著朱朝陽的覺醒啊不黑化,不斷的學壞或者說激發身體內的陰暗潛質,最終質變。


他突然靈光一現,找到了一個出口,而且只有他找到了出口。其他兩個人已經不見了。說明嚴良和普普已經被罪惡和亂局吞噬了,說明,他們死在了這件事進展的過程當中。普普應該是死在她和張東升單獨相處的某個時刻,就按照童話版死於救治不及時的理解也可以。嚴良死於最終對決。按照劇裡的暗示,朱朝陽用電話指揮張東升先跟嚴良相遇,打鬥中嚴良掉下船溺水而亡(當時朱朝陽視而不見,甚至,嚴良也許是死於朱朝陽之手),之後朱朝陽對決張東升,誘導製造了張東升拒捕的假象,借警察之手殺掉張東升。

最終,只有一個孩子走出了迷宮。他蜷縮成一團,陰鬱,悲傷,壓抑,這個孩子顯然是朱朝陽。身後的惡魔已經消失,說明惡魔已經被他解決掉了,整個兒事情也被他解決了,但是,他也不再是從前的他了。這個品學兼優的優等生,其實才是全劇最壞的那個壞孩子(原著小說書名就叫《壞孩子》)。

【二】朱朝陽和張東升

這部戲的主角毫無疑問是朱朝陽和張東升,看名字就能看出來吧。

1、先來聊聊朱朝陽

朱朝陽是個學霸,怎麼考都是第一名那種,然而,他不擅人際關係,也不喜歡跟同學交流。

學霸的世界,高處不勝寒,高冷的第一名,其實還是蠻多的(與我相熟的幾個學霸倒是都很親民,總是耐心給我講題,老師提問還救場,甚至還有些逗比,時隔多年,再次表示感謝,請各位學霸對號入座,自行認領)。



朱朝陽生活在一個單親家庭裡,父親在外面有了別的女人,母親要強逼著父親離了婚,朱朝陽跟母親一起生活,也會跟父親保持聯繫,經常或者偶爾見見面。

朱朝陽的父親另外組建了家庭,對他基本不聞不問,但是面上還是會照顧到。他衣服舊了鞋子舊了,不是朋友提醒父親都注意不到,兒子考了第一名,好像也就那樣,反正怎麼考都是第一名。比起兒子,父親顯然更在乎現在的新家庭,父子感情日漸疏離。父親問朱朝陽,為什麼不愛坐在副駕駛。


呵呵,大叔,您搞笑麼,掛著這麼大的全家福,噁心誰呢這是,誰要坐這裡啊。當然,朱朝陽不會這麼說,他如果會這麼說,也就不會是隱忍的朱朝陽了。他只會安安靜靜的,乖乖的,眼巴巴的這樣渴望著父親的關注和愛。缺愛而敏感的孩子。心疼。


父親現在的配偶王瑤,是一位張揚跋扈,見誰都得夾槍帶棒陰陽怪氣懟人幾句的玩意兒,大家都有生活經驗,這種玩意兒社會上還真不少見。在她的教育下,朱朝陽同父異母的妹妹也茁壯的成長為跟她媽一樣的奇葩熊孩子,不尊重哥哥也就算了,動不動還以小欺大,而家裡大人無人在乎無人制止,這為後來的悲劇埋下了伏筆。私以為這一切,都應該算在朝陽他爹的頭上,俗話說,有了後媽就有後爹,這話不假。朝陽他爹一碗水端不平,自家老婆孩子教育不好,更沒有處理好家庭內部關係,傷害了兩個孩子幼小的心靈,他這裡的一本糊塗帳,是後來朱晶晶墜樓事件,和朱朝陽黑化的根源。


可就這麼個令人失望的爹,他對朝陽也是有真感情的,他最後為了保護朝陽而死,痛的朝陽撕心裂肺。家庭帶來的傷總是甚是傷人,就是因為,你說不愛吧又有真感情,你說有真感情吧傷人的時候又是真的刻骨銘心,人類的感情,真的太複雜了。就不能好好的相親相愛嗎?

朝陽媽因為早年跟丈夫婚姻失敗陷入了棄婦及怨婦模式。她恨她的前夫,恨他出軌,恨他對孩子不聞不問,她要強,非要教育好孩子給所有人看看,這些怨恨和壓迫,她通常不說出來,但是無時無刻不踐行,並且這一腔怨恨和不甘心都狠狠的強加在了兒子的身上。



她對朱朝陽要求極其嚴格,所謂的專心學習,其他什麼都不用管。她給朝陽錢,要求他記帳,每天盯著他喝牛奶,因為工作關係不能時時陪伴孩子,但是去了哪裡幹了什麼又要實時掌握。她自作主張的為朝陽犧牲,強迫他接受這種犧牲,然後要求他用更多的服從和順從來報答。



她和朱朝陽的相處,其實是有些壓迫,令人窒息的。鏡頭傳遞出來有明顯的,母子相處的壓迫感。

朱朝陽總是唯唯諾諾,隱忍順從,母親則顯得霸道又強勢,甚至也許是因為心虛導致的那種虛張聲勢。母親最後根本無法接受,為什麼孩子不肯跟他說實話,為什麼不相信母親可以保護他。

恕我直言,弄成這樣並不令人意外,在朝陽成長的過程中,並不是母親在引導朝陽安撫朝陽保護他的身心讓他可以無憂無慮健康成長,相反她讓他必須懂事,成熟,順從,甚至反過來安慰她,成為她的驕傲,讓她的人生顯得不那麼失敗,顯得也有一些成就。他們的角色讓母親給弄顛倒了,於是朝陽承載了不該一個小朋友承載的壓力,他小心翼翼的察言觀色,讓母親、讓父親,甚至繼母和朱晶晶對他滿意或者不那麼厭倦,在母親精神崩潰的時候安慰她,讓她安心。

這對一個小朋友來說,太過沉重,朝陽因此而早熟,也因此累積著他內心隱秘的角落,最終被觸發,黑化。



朱朝陽一直智商在線,情商在線,從來不是個簡單的人物,他也是這個小朋友三人組的智商擔當。他總是安安靜靜,乖乖的,卻自帶一種陰鬱的氣質,生活中他隱忍順從已久,卻心思縝密,小小年紀頗有城府,情緒和心思都不外漏,他的心機體現在很多細節上,即便他不過是個不到十四歲的孩子。

朱朝陽的黑化其實早有預兆,或者說,其實,他從來並非陽光。

最開始收留嚴良和普普,他就用頭髮試探他兩,發現他倆並沒有趁他不在翻家裡東西,才鬆了一口氣,一開始,他並沒有信任這兩個人,即便朝陽和嚴良他兩一直自稱是最好的朋友。

他明明複製了卡片,卻給了嚴良一張空白卡,也許他自己藏匿了這張有內容的卡片,從一開始就給自己留了一手,從一開始就沒有給嚴良不經自己允許去告發張東升的機會。

後來,這種黑化隨著事件的推進逐漸加深。

朱晶晶的失足墜落可能沒有那麼簡單,就當她失足墜樓,朱朝陽見死不救吧。朱晶晶死的當晚,他對著鏡子,聽到的是朱晶晶的咒罵,而他面無表情,甚至有一絲興奮和竊喜,她終於死了,真好。


(朱晶晶對他的咒罵)


(他腦海裡迴響著朱晶晶的咒罵,很明顯,這個表情,絕對不是內疚或者自責吧,網上說第3集的片尾曲叫做《Dancing With The Dead Lover》, 對應的故事應該是朱晶晶墜樓事件,似乎是想反映朱朝陽內心的某種竊喜)

嚴良認為朱晶晶墜樓,他和普普在場,有義務向警察說明,否則以後就說不清楚了。他表示,絕對不能說,說了他的父親又該怎麼相信他。他的表情如下,陽光打在他臉上,但有一半的陰霾。


他收留嚴良和普普是因為他沒有朋友,母親過於壓迫而父親日漸疏離,這兩個人填補了他內心的寂寞。


後來,他發現嚴良和普普跟張東升關係竟然密切了,用複製卡來提醒天生有正義感的嚴良,企圖離間他們(倒不覺是故意挑撥張東升對嚴良下手,只是小朋友特有的那種想要對好朋友完全獨佔的妒忌)。

事情還在被眾人的命運向前推進,罪惡和黑暗慢慢的在朱朝陽心中不斷的累積,目睹張東升殺死王立的現場是他黑化的質變現場。這一幕,朱朝陽的視野直接變成了紅色,他被綁架,生死一線,親眼目睹張東升殺人,這一切極大的挑戰著這個孩子幼小心靈承受的極限。這一夜之後,他不再是從前的朱朝陽。

之後,他甚至一度一改隱忍和乖巧,第一次對母親說出心聲,其實他對父母離婚這件事,一直都是不滿甚至怨恨的。

父親死了之後的某個早晨,他已經約了張東升最終對決,也謀劃好如何殺死張東升,似乎胸有成足,他跟母親說, 我又是第一名,你不開心嗎?我會成為你的驕傲的。


而母親大約感受到了他的某種不同,卻也無能為力,再也笑不出來了。

他約了張東升,到了約定的船上,他牢牢的把控著最終對決的現場,這一次,他不再是任人宰割的小棋子,他是這一局真正的玩家。

終極對決的時候,朱朝陽說出了他的心聲。


一切終於結束了,他在幻想中看到了已經死去的嚴良,他側了側頭,無動於衷。何等的冷漠和麻木,好朋友的生死又與他何幹。

再來回到朱晶晶墜樓事件,如果朱朝陽對朱晶晶只是見死不救,那麼普普跟朱朝陽的境況應該是一樣的,普普為何會說,永遠替你保守秘密呢?細思極恐了。

而電視劇主題(海報上的那句)「孩子是最能守住秘密的」。

試想,朱朝陽從未說出真相,而普普已死。秘密是不是被永遠被「守住了」呢?

網上有這樣一種觀點,也很有意思。


我也認為他確實歸零了,這很好,畢竟什麼問題都解決了,他可以坦然快樂的回去生活了。

至少,在他的陰暗面下一次被觸發之前。

2、再來聊聊張東升

(這橫幅配上這暖男的笑容,還真是諷刺呢)

不如結合劇情來腦補一下(腦洞時間警告),首先他是個學霸,高材生,很優秀,毫無疑問。但是生活在大學生不包分配的年代,不知道因為什麼原因,他當了老師卻沒有編制,再優秀再會教也就是個校工。


他表裡不一,斯文敗類。

但是這種偽裝和反差,舉手投足,卻有一些奇特的魅力。


他在他的生活裡,從來沒有用真面目示人,無時無刻不套著層層的偽裝。

當然,可悲的是,他的生活裡,似乎也沒有人在乎這一層層的偽裝之下,這個人到底是什麼樣子,他快不快樂。

婚紗照可以看出來,他跟他妻子也許也曾經有過幸福的片刻。也許他們相識在校園,在學校這種相對單純的環境裡,可能還是郎才女貌的一對呢。後來女方家庭給的起點不同,兩個人差距越來越大。

他沒有錢,物質生活主要依靠妻子和妻子家庭,去參加聚會,連紅包都是妻子備好了偷偷塞給他讓他代表家庭給出去。他也十分賢惠的做飯做家務哄妻子和嶽父嶽母開心,但是嶽父嶽母看到他這個沒用的女婿,似乎是連飯都吃不下。

他默默的忍受著一切,同事不太過分的隨意對待(只是個校工嘛沒辦法),妻子的愛答不理和溢於言表的鄙薄,親戚話裡話外的奚落,嶽父嶽母失望至極的迴避,都可以忍受,只要安穩的生活或者這種幸福的假象還可以維持,他都可以繼續承受。

然而,妻子也許早就厭倦了一切,一心想跟他離婚。他在生活裡,無論是家裡還是單位,本來就沒什麼存在感,沒人尊重他,把他當回事,如果離婚,那麼好不容易得到的物質生活也要失去了,他該有多不甘心。

果然,他起了殺心,乾脆殺了嶽父嶽母阻止妻子離婚,哪知道即便如此,妻子依舊堅持外遇,還是打算離婚,他一不做二不休乾脆連妻子也幹掉了,真正的「都市吃絕戶」傳說,這下一切都是他的了。卻不料,三個小孩記錄下了殺人的瞬間,幾個人一起入局,命運帶著他們越陷越深,不死不休,萬劫不復。

普普問:你上學只是為了殺人嗎?

張東升苦笑。這個苦笑依舊衣冠楚楚

誰沒有夢想?誰不曾是個朝氣蓬勃鮮衣怒馬的少年?

欲望,執念,貪婪,常年的累積,會讓一個人變成魔鬼。

他說,我的人生都被你們毀了。

這話多麼可笑,選擇雙面虛偽人生的人是你,選擇一再殺人作惡的人是你。

始作俑者是你,死不悔改是你,你早已成魔。

是你毀了局裡其他每個人的人生啊。


3、朱朝陽和張東升


朱朝陽和張東升,性格上其實是妥妥的同款。

上文分析過,朱朝陽有點黑暗,整個兒人處處隱忍,表面功夫卻是一流,張東升表裡不一,斯文敗類,苦苦維持著自己表面看上去很美的生活。

張東升與朱朝陽還有許多相似之處。他們都熱愛數學,都喜歡笛卡爾,名字都很陽光,甚至都愛穿白襯衫。張東升的虛偽和掩飾明著來,而朱朝陽的自我美化用日記暗著記。

這兩人偶爾還有種亦師亦友的惺惺相惜之感。命運真是諷刺至極了。

他們的最終對決,甚至有點傳承的荒謬感。朱朝陽的計謀和演技倒是都更勝一籌。

朱朝陽,張東升,罪惡和黑暗主導之下,旭日東升,朝陽終成東升。

甚至,青出於藍而勝於藍。


(看口型,他說的是:高手)


(看右邊這本童話書)



劇中插入了一個童話故事,狐狸邀請三隻小雞去家裡做客,小雞們對於是否前往意見不統一,最後還是去了,結尾是上圖這樣的。仿佛三隻小雞顯然成為了狐狸的盤中餐。

但是你仔細看看這個圖,這個狐狸有雞冠,左下的雞頭骨似乎與右邊的兩隻明顯的禽類頭骨不同。

是不是一隻小雞反殺了狐狸,然後裝扮成狐狸,鳩佔鵲巢繼續活下去了呢。

兩隻小雞不好判斷了,那麼就想想,狐狸是誰吃掉的呢?

真是黑暗的童話啊。

【三】幾個出彩的配角

1、普普,少年老成的小蘿莉,本劇的人氣配角(至今很多人堅持她必須是主角),她絕非善類。


小姑娘長得非常漂亮,可可愛愛,非常討喜。她善解人意,心心念念自己的弟弟,做的一切都是為了給他治病,她甚至說多想代替自己的弟弟去死。

可是,所有細節都告訴你,這個小妹妹絕非善類。

她謊話張嘴就來,不需要打草稿;她情商很高,第一次見到朱朝陽就知道拿下此人須以退為進;她在陰暗的角落妒忌穿著漂亮的小裙子在陽光下唱小白船的朱晶晶,她所謂對朱晶晶的教訓,其實也是一種霸凌,而且對比她小的小女孩下手,一推一個跟頭毫不猶豫十分順手;嚴良為了她跟人打架,她先柔弱的勸架,發現沒用之後,直接下狠手,拿了什麼腐蝕性的液體或者開水直接潑對方臉上,幫助嚴良一秒脫身。

其實她對嚴良也並不坦誠。想像一下,嚴良為了她,一路偷竊,一路乞討,流落到這個城市為她籌錢,一直照顧她,心心念念都是她。而在朱晶晶墜樓事件上,她幫著剛剛認識的朱朝陽對嚴良隱藏了重要且關鍵的細節,這麼小的孩子,不露聲色,收放自如(本直男一把年紀了,到現在都沒這個本事)。

最後,說真的,欣欣和那個三十萬,鬼知道是怎麼回事。子虛烏有也是可能的吧。她要這個三十萬到底想幹什麼?

然而,一個那麼小的小姑娘,被這個世界磨礪成這個樣子,其實只是為了活下去,而她已經這麼努力了,這麼不擇手段,依舊沒能如願。

心碎。即便她黑暗,依舊惹人喜愛。


2、王瑤和朱晶晶,你的肆意和跋扈,最終的受害者是你自己。



王瑤生性跋扈,搶了別人老公不說,還得時時刻刻霸者,甚至不允許老公對自己親兒子好。老公跟兒子見面,自己趕緊帶著女兒追過去生怕老公分出一絲一毫的心思和愛,還得藉機擠兌踩踩人家的孩子(真踩)。後面在牌桌上也是,仗著自己是老闆娘,一桌人擠兌了個遍。懷疑是朱朝陽或者周春紅殺了朱晶晶,不用求證,直接去人家裡打人家娃給人家貼滿殺人犯海報,去人家單位鬧,鬧不出效果就闖進廣播室去廣播說人家是殺人犯(尋釁滋事了解下),甚至慫恿弟弟用暴力和犯罪方法去收拾朱朝陽逼他認罪。


(這雙著名的小白鞋,朝陽剛穿上就讓朱晶晶給踩了,心疼朝陽)

在她的諄諄教誨之下,朱晶晶也一樣飛揚跋扈,是非不分,腦子也不好使,還想當然,最終的墜樓,她自己應該是要負主要責任。


(一個六歲的孩子,沒教養沒禮貌,喜歡欺負人,罵起人也不嘴軟,一點虧不能吃,拿自己的生死嚇唬別人玩,這什麼終極頂配版熊孩子啊)

有句話是這麼說的,你不教育好你自己的孩子,這個社會就會幫你教育。真是應景。

最終,全劇唯一被團滅的人,是王瑤。她女兒,她弟弟,她老公,她自己,滅門。

撒什麼種子開什麼花,種什麼因得什麼果,你的肆意和跋扈,終會報應在你自己身上,最終受害最深的,可能是你自己。

劇裡還有很多生動鮮活有意思的人物:責任感爆棚的老陳,這個世界因為有他這樣的人而更加美好;正直單純衝動不夠聰明的嚴良,跟他爸果然是一樣的,結局也是,不得善終;任性又要強的葉馳敏,她看上去不太聽話,作為朱朝陽的對照組,她也會較勁拼命學習,會跟父母撒嬌甚至吵架,看上去她沒有朱朝陽乖,但是其實,相對於朱朝陽這樣黑化的壞孩子,她是心中沒有傷痕和陰霾的好孩子;葉警官作為王瑤、周春紅的對照組,他現場演示了應該怎麼教育孩子,做錯了要批評,允許孩子像一個孩子那樣帶著任性和小性格長大,支持孩子的選擇,還有,無論到什麼時候都讓她覺得,爸爸是可靠的,爸爸可以保護你。這部劇,每個配角都非常出彩,編劇太厲害了,膜拜。


【四】所謂「隱秘的角落」

孩子的世界不是只有陽光和無憂無慮,每個人心裡也許都有自己隱秘的角落。

這個隱秘的角落,可能是你不想被人知悉的秘密,就好像英語諺語裡「柜子裡的骷髏(Skeleton in the closet)」,比如張東升殺人的秘密;

這個隱秘的角落,也許是一些負面的情緒, 妒忌,怨恨,不甘心,衝動,無謂的執著,貪婪等等。比如朱晶晶的怨恨,朱朝陽的妒忌等等。

這些內心隱秘的角落,每個人都要學會排解,而不是任其發展,最終被這些負面的情緒支配,去作惡。

這些內心隱秘的角落,別去觸發它,也不要去觸發別人的,不然就是朱晶晶。王瑤可能最典型,她把身邊人的陰暗角落狠狠的觸了個遍,最後她自己家團滅。

有時候,社會的陰暗會觸發某個人物內心隱秘的角落。一切罪惡拉開序幕。因為沒有報警,又有無辜的人被殺,有些人明明沒有想要做惡,甚至也想過想要修正不得已犯下的錯誤,卻陰差陽錯,越陷越深。

而他們遭遇的一切,又成為了這個繁華盛世隱秘的角落,絕大部分人無從知曉或者熟視無睹,而遭遇這一切的人走向毀滅。

有些時候,行差一步,萬劫不復。


【五】佛魔只在一念之間

花開生兩面,人生佛魔間.浮生若驕狂,何以安流年。

——《世說新語》

人性是非常複雜的,不是純粹的壞,也沒有純粹的好。

這部戲也花費了很多筆墨來討論「佛魔一念」。

張東升是個心狠手辣的冷酷殺手,但是他對普普卻似乎有過真心的關懷和愛護。

你們還記得,第一集,收留衣衫襤褸的舊友的那個朱朝陽,他清澈的眼神嗎?


心靈自有所歸屬,天堂或地獄只在一念之間。

——約翰·彌爾頓 《失樂園》

天堂還是地獄,只在於你的選擇。

人的一生一直都在做各種各樣的選擇,

相信自己吧,無論到了什麼時候,我們總是可以做出一個對的選擇。

愛與和平,善良與幸福,是人類永恆的追求。

無所謂世界變成什麼樣子,我們依舊可以成為想要成為的自己。

世界很糟,我們依舊要過得好。

世間險惡,我們仍可純真喜樂。

人間百態,黑白相生。

身處黑暗,也可以追逐光明。

孩子是一張白紙,這個世界往上畫什麼,它就會成為什麼。

經歷了這麼可怕的一切,觀眾們在最後卻會真心的希望朱朝陽在未來可以幸福的長大。這孩子真的太難了,希望再也不要有人去觸碰他內心隱秘的角落,希望他可以控制自己內心的魔鬼,在漫長的歲月裡治癒自己內心的傷口。

對於原生家庭,維吉尼亞薩提亞曾經說過:「一個人和他的原生家庭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而這種聯繫有可能影響他一生。」

幸運的人,一生都被童年治癒;不幸的人,要用一生去治癒童年。

願天下人都擁有幸福的童年,無憂無慮。

沒能擁有的,也可以在後來的日子裡快快的被治癒,然後餘生歡喜。

相關焦點

  • 陽光普照,陽光普照
    我們隔著屏幕都能感覺阿豪是個很優秀很好的人,但沒人知道他在想什麼,他也有不相信父親所相信的「把握時間,掌握方向」的時候。我們看到阿和一進輔育院就被欺負,和他們幹架。也看到他快回家前,輔育院的同學們為他唱了一首《花心》。在《陽光普照》的兩個半小時裡,我們看到了人性的善與惡,人與人之間的愛與恨,它們都沒有在幾個重要的角色身上被割裂。
  • 電影《陽光普照》:願你有陽光照耀,也有陰影躲藏
    這部電影名叫《陽光普照》,但並不陽光。一個家庭,兩個孩子。哥哥阿豪善良孝順學業優異,永遠都為別人著想,是一個絕對完美的存在。而就是這樣一個完美的人,最後選擇了跳樓自殺。我有一種說不清楚模糊的感覺,我也好希望跟這些動物一樣,有一些陰影可以躲起來,但是我環顧四周,不只是這些動物有陰影可以躲,包括你、我弟,甚至是司馬光,都可以找到一個有陰暗的角落,可是我沒有。我沒有水缸,沒有暗處,只有陽光,二十四小時從不間斷,明亮溫暖,陽光普照。」
  • 《陽光普照》:那些生命中的陰暗角落
    大陸影片缺席的2019年第56屆臺灣金馬獎熱度驟降,即使獲得了包括最佳劇情片、最佳導演、最佳男主在內的5項大獎,電影《陽光普照》也沒能引起內地觀眾的太多關注。「希望中國電影陽光普照,願所有的情感和愛地久天長。」
  • 願陽光普照每個孩子的心房
    —— 觀《隱秘的角落》有感這個六月,比天氣還火熱的電視劇當屬於《隱秘的角落》這部網劇了。聰明好學、懂事謹慎,哪怕媽媽因為工作經常不在家,他也能很好地獨立生活、自主學習。就這樣一個令人羨慕的別人家孩子,應該陽光快樂成長的好孩子,卻因為父母的離婚,曾經活潑開朗的他,變得內向、不合群,沉默寡言。父愛的缺失、母親強勢霸道的愛,令他窒息,心靈扭曲,逐漸黑化,成為第二個張東升。
  • 電影《陽光普照》:只願有個陰暗角落躲藏
    臺灣電影的畫面就如拂過它的微微海風,似乎放上一首德彪西的鋼琴曲,就能感受到那一股裹挾著陽光的氣息。但看完影片之後,我最不理解的一個人物就是阿豪。可是他沒有自己,他沒有一個可以躲藏自己的角落。對他人而言,阿和如同陽光般溫暖,可是對阿和自己而言,他懼怕甚至厭惡這份陽光。陽光普照下,他似乎失去了悲傷的權利。所以他選擇死亡,因為他已經無法承受。可是他連死亡也那麼靜。他曾對一個愛慕自己的女同學說過一個故事,那個故事我一直不懂,直到我看了袁哲生的小說,我才從中窺到痛苦的遺蹟。
  • 《陽光普照》:願生活普通且快樂
    《陽光普照》是鍾孟宏導演執導的一部關於家庭、犯罪的影片,該片在第56屆臺灣電影金馬獎上獲得了最佳劇情長片、最佳導演、最佳男主角、最佳男配角、最佳剪輯等五項大獎,同時還有6項提名。拋開影片的藝術成就不說,在《陽光普照》中,影片中母親琴姐和弟弟阿和,父親阿文和哥哥阿豪形成了兩個父母教育子女的群體象徵性:母親琴姐對於阿和一味包容,阿和闖了禍,琴姐想的是如何幫他擺脫刑罰。阿和受刑期間,他15歲的女朋友小玉懷了孕,要把孩子生下來,琴姐也二話不說承擔起了照顧小玉的責任。
  • 電影《陽光普照》:只願有個陰暗角落躲藏
    臺灣電影的畫面就如拂過它的微微海風,似乎放上一首德彪西的鋼琴曲,就能感受到那一股裹挾著陽光的氣息。但看完影片之後,我最不理解的一個人物就是阿豪。可是他沒有自己,他沒有一個可以躲藏自己的角落。對他人而言,阿和如同陽光般溫暖,可是對阿和自己而言,他懼怕甚至厭惡這份陽光。陽光普照下,他似乎失去了悲傷的權利。所以他選擇死亡,因為他已經無法承受。可是他連死亡也那麼靜。
  • 許光漢電影《陽光普照》:願你有陽光照耀,也有陰處庇蔭
    01 前些天看了19年金馬獎最佳影片《陽光普照》,它是一部基調很喪的電影,濃濃的致鬱系,講述的是一個家庭的悲劇故事。 阿豪對自己要求嚴格,因沒考上理想的醫學院而去復讀,在大家眼裡,他明年必定能考上醫學院,前途一片光明,可誰也不知道如此善良優秀的他心裡竟藏著一個無人知曉的秘密。
  • 《隱秘的角落》:黑暗故事的陽光與希望
    《隱秘的角落》的確很出色,短小而精悍、克制而內斂,且運鏡流暢、邏輯縝密、寓意深刻。也的確是獨特的——不以時間維度進行分集,而以戲劇點來分割敘事節奏。即便沒有多少恐怖、驚悚的畫面,《隱秘的角落》也成功營造出了一種懸疑劇的氛圍,令人窒息的空氣中,處處是兇險。
  • 影評 |《陽光普照》:陽光的兩面性
    黑格爾曾說「他是他自己本身的目的的他,自身中有一種無限的價值、永恆的使命」這句話以前不懂但看過了《陽光普照》又好像清晰了許多。作為2019年大熱的金馬獎最佳影片,《陽光普照》可謂是實至名歸。也恰好是在2019年11月金雞獎頒獎的那天,演員王景春獲得最佳男主角感言中說道:「希望中國電影陽光普照,願所有的愛地久天長。
  • 影評《陽光普照》 | 如若生活真有陽光普照時
    雖然因為2018年的風波,去年大陸影片並未參選金馬獎,但並不意味著《陽光普照》的這個最佳影片是矮子裡拔高個。 1. 《陽光普照》的故事很簡單,小兒子阿和因故意傷人入獄,被寄予厚望的大兒子阿豪突然跳樓自殺,家庭關係頓時陷入旋窩。
  • 《陽光普照》:阿豪人物形象分析
    《陽光普照》講的是一家子的故事,包括父親阿文、母親琴姐、哥哥阿豪、弟弟阿和。這部影片卻打破了以往家庭片表現溫情的束縛,而是企圖從現代人生活困境和精神窮途的廣闊層面,去揭示新一代家庭存在的代際問題。總的來說,影片由弟弟入獄這件事為焦點,緩緩展開整個故事。
  • 陽光普照:野草生長
    《陽光普照》,一部值得一看的電影電影通過阿和一家以及阿和的朋友菜頭在其入獄出獄前後發生的一切,將觸角深入到了臺灣社會被遺忘的角落,呈現了陽光下普通人、小人物的善與惡,愛與恨,喜與悲,黑暗與光明。雖然結尾陽光普照,但那太陽的陰影,始終在心中無法抹去。
  • 《陽光普照》登頂評分最高華語電影
    原標題:《陽光普照》登頂評分 華語電影     2020 年的中國電影行業,不平凡。     從 1 月底開始,全國範圍內的影院陸續關閉。     從豆瓣年度榜單發布的內容具體來看,《陽光普照》登頂評分 華語電影,其次是《氣球》、《一秒鐘》、《叔 · 叔》、《金都》、《八佰》、《熱帶雨》、《我和我的家鄉》、《奪冠》、《半個喜劇》。     年度熱門搜索影視為《想見你》、《慶餘年 第一季》、《誤殺》、《唐人街探案 3》、《小婦人》。
  • 《陽光普照》蔭蔽也是陽光的意義
    《陽光普照》是一部蠻低調的佳片。它既沒有高的票房,也不是大的題材,甚至都不是國際頒獎季的熱門,但是它有自己的光芒和亮點,文藝與真實平衡得剛剛好,適合獨自在家細品。
  • 《陽光普照》:願你心中常有陽光照耀
    年初大火的懸疑偶像劇《想見你》吸引了不少劇粉,其中主演之一許光漢成功出圈,收穫了不少「許太太」。
  • 願中國電影從此《陽光普照》,願所有的情感和愛《地久天長》!(雙金名單奉上)
    >願所有的情感和愛地久天長!啊還真讓他說中了,過了一會,金馬獎的最佳劇情長片,真的頒給了《陽光普照》!不多說,來看結果,先上金雞獎第32屆金雞獎完全獲獎名單最佳故事片:《流浪地球》最佳男主角:陳以文《陽光普照》
  • 觀《隱秘的角落》有感:隱秘的角落唯有神的光能照亮
    《隱秘的角落》確實是國產劇中極少見的拍得非常好的懸疑推理劇,我是一口氣看完的。這部電視劇卻拍出了電影的質感,不單單是劇情的扣人心懸,畫面中的動物、植物、演員的服裝、其它的道具都有隱喻和象徵,劇中有明線和暗線,細節都可細細推敲,人物的內心世界可回味咀嚼。演員包括孩子們的演技都很贊。
  • 《隱秘的角落》——那些隱藏在角落的細節
    看過《隱秘的角落》的人都懂,沒看過的,那就趕緊去看吧!至於這部劇為什麼會火,我想也不用我再在這誇了,大家看完自然就明白了。注意光影,普普面部及大部分身體是沐浴在陽光中的,而朱朝陽面部只有一點陽光,大部分都是在陰影中。
  • 《陽光普照》:陽光需要普照,黑夜也是
    文/夢裡詩書為了儘可能的構建內在層次,《陽光普照》在劇情設定上雖有一些過猶不及之筆,但在這齣滿載傷與痛的家庭悲劇裡, 細膩的情感勾勒讓人得以沉浸其中,並不會覺察劇情有多少突兀,而關乎家庭關係的肌理,則既讓人看到了冰冷的矛盾 ,也感受以親情的溫度,陽光需要普照,黑夜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