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崗位上講述平凡故事|貴定縣德新鎮四寨村駐村工作隊員夏宇欣

2020-12-24 天眼新聞

我叫夏宇欣,是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貴定縣民政局派駐到貴定縣德新鎮四寨村的駐村工作隊員。2018年7月,在收到駐村工作任命的第一時間,我立馬做好準備,奔赴扶貧「第一線」。

正式駐村的第一天,四寨村的18戶貧困戶42個貧困人口成為了我的包保對象。在他們之中,有長期患有慢性病、勞動能力弱致貧的,有天生殘疾致貧的,有突發大病致貧的……為了儘快摸清楚每一戶貧困戶的實際情況,我每天都會去貧困戶家裡走訪。  在四寨村,很多村組由於地勢偏僻,沒有修通村級公路,我只好靠雙腳丈量村寨。   通過走訪我感受到,一群缺經濟、缺技術、缺生活能力、缺精神支柱的貧困戶非常需要一支來落實政策、宣傳政策的扶貧工作隊。只有把相關政策牢記心中,加大對貧困戶扶貧業務方面的知識宣傳,才能更好地激發貧困戶脫貧的內生動力。

夏宇欣(左一)和農戶一起到田間地頭商討發展種植產業

走訪結束回到辦公室後,我迅速將了解到的貧困戶情況整理成冊,並時刻向鎮扶貧辦、民政局了解扶貧業務知識,針對每一戶貧困戶的實際情況落實扶貧政策。  四寨村的陳小江夫婦屬於計生困難家庭,2016年被納入精準扶貧對象。了解到該戶情況後,在產業扶貧摸底時,我和村兩委一班人,結合貧困戶意願,想點子,找路子,積極為該戶脫貧出謀劃策。在徵求本人意見時,他們兩人異口同聲地說:「養雞!」  考慮到成本低,周期短,風險小,效益高,該夫婦的想法得到了我和村兩委一班人的鼎力支持。接下來,修雞舍、送雞仔、打疫苗、運飼料、傳技術……我們能助力到的各個環節絕不隨意應付。  我在走訪慰問過程中,做好「三員」工作,即協調員、協管員、銷售員,幫助該戶好好發展養雞產業。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該戶的養殖規模逐漸擴大,高峰期每天可以撿蛋200餘枚,日收益280餘元。  精準識別是精準扶貧的前提,只有把每一戶的致貧原因和幫扶措施精準定位,才能確保真扶貧、扶真貧。  為了深入了解每戶貧困戶的真實情況,在做好辦公室各項工作的同時,我每天抽出時間到所包的汪橋村進行深入調研,走家串戶,推心置腹地與村民談心談話,設身處地與群眾算帳對比。  今年,是脫貧攻堅決戰決勝之年,雖然我的工作經驗還十分有限,但我始終認為作為一個群眾認可的扶貧幹部,做好基礎工作是必不可少的。  現在,我想做的,就是做好一個平凡的包村幹部要做的事情,在平凡的崗位上講述平凡的故事。整理 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虞思滔

編輯 何濤

見習編輯 周睿

編審 周文君 王琳

相關焦點

  • 檢察廣播 | 駐所檢察官,平凡的工作崗位,不平凡的檢察故事
    檢察廣播 | 駐所檢察官,平凡的工作崗位,不平凡的檢察故事 2020-12-09 17:1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最美追夢人——平凡的崗位,不平凡的追夢故事!
    他們,立足平凡的工作崗位他們,擁有不平凡的追夢故事關注,他們不一樣的新春佳節感受,他們心中的大愛與親情
  • ...底數清情況明 才能幫到村民|貴定縣金南街道南平村駐村隊員羅小鳳
    我叫羅小鳳,是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貴定縣房管局的工作人員。2018年5月,縣房管局成為了南平村的掛幫部門,我成為了南平村的駐村工作隊隊員,負責南平村順城組70戶287個人的網格。其中,許順平戶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 「我的扶貧故事」讓村民喝上放心水丨貴定縣雲霧鎮茶山村駐村隊員...
    我叫莫德金,2018年5月,我很幸運地成為貴州黔南貴定縣雲霧鎮茶山村扶貧工作隊中的一員。我負責的網格是茶山村破桐山組,該組共26戶,105人,10戶貧困戶36人,低保戶5戶17人,特困供養2戶2人。從駐村至今已近三年時間,想起剛來到茶山村,當時破桐山組主要問題是交通不便,農戶分散,季節性缺水時常發生。  原本以為自己對茶山村多年的了解,能夠輕鬆的完成脫貧攻堅工作,可當自己走訪群眾以後,不是那麼簡單的事,而是一項艱巨的任務。
  • 宣漢縣渡口土家族鄉欽家村駐村工作隊隊員劉韜:平凡之路上的青春
    劉韜,是宣漢縣渡口土家族鄉欽家村的一名駐村工作隊隊員,該同志在宣漢職中工作期間一直從事班主任工作和一線學科教學。2018年7月,在安排好學生暑假生活後,他第一時間主動向學校請戰報名到條件最艱苦的地方參加脫貧攻堅工作。
  • 阿爾巴尼亞首部彩色電影《在平凡的崗位上》,用愛情映襯工作意義
    《在平凡的崗位上》的故事,有著來自生活的原型。據曾經的中國駐阿外交人員的回憶,電影的真實原型的名字叫利科,電影裡的人物名字叫迪德。,遭遇暴風雪,犧牲在工作崗位上,這樣的情節,根本支撐不住整個電影的故事情節推進,所以,電影裡安排了主人公擁有一個非常完整的愛情進展線,這樣,整個電影裡,唯一完整的線索,就是一條愛情主題。
  • 堅守平凡崗位,照亮初心道路—記博望法院疫情期間駐看守所的司法...
    堅守平凡崗位,照亮初心道路—記博望法院疫情期間駐看守所的司法警察們 2020-09-01 18:4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基層婦聯「領頭雁」吳映婷:在平凡的崗位上創造不平凡的人生
    基層婦聯「領頭雁」吳映婷:在平凡的崗位上創造不平凡的人生 2020-12-29 18:2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不是過客是歸人——記扶貧駐村工作隊員劉峰
    不是過客是歸人——記扶貧駐村工作隊員劉峰侯文星麟 袁浩「我達達的馬蹄是美麗的錯誤,我不是歸人,是個過客……」兩年前,當女兒背誦課本裡的這首詩時,劉峰覺得很有意思,便問女兒,歸人是什麼,過客又是什麼。
  • 「我的扶貧故事」用心用情踐行初心使命|貴定縣新巴鎮樂邦村第一...
    我叫張勁松,是貴州省檔案館(省地方志辦)工作人員。2019年11月,根據工作需要,我被選派到貴定縣任同步小康工作隊副隊長,同時擔任貴定縣新巴鎮樂邦村第一書記。合作社成立後,我上縣裡、下鄉裡積極協調項目,爭取早日讓「三變」的村民有產業、有分紅。樂邦村檔案室整理好的一戶一檔2020年初,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肆虐。
  • 劉玉婷平凡崗位上的不平凡
    走進劉玉婷辦公室,她正在熱情接待前來求職應聘的員工。工作10多年來,在劉玉婷心中,國泰公司就是她的家。她不僅做到了以廠為家,還要求員工要熱愛企業,拼搏奉獻。每天上班,她到得最早,離開得最晚。哪裡工作最忙,她就會出現在那裡;她積極為員工謀福利,嚴格公司遵守相關法律法規,保障員工的權益。在她的心中,員工就像是自己的親人,公司無論老幼,都親切的稱她為「劉姐」。劉玉婷對工作的極端負責、精益求精,處處勤於實幹,樂於奉獻,體現了一名優秀共產黨員愛崗敬業的良好素質、共產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她用勤奮和忠誠譜寫出了新時代君山人「尚德務實、開拓創新」的動人篇章。
  • 「我的脫貧故事」用勤勞的雙手創造財富丨貴定縣新巴鎮幸福村村民...
    我叫羅大錢,是黔南州貴定縣新巴鎮幸福村沙坡組的村民。以前,我把自己貧困的原因歸結於沒能成功接替父親的工作,所以經常去「上訪」,向政府要吃要穿。2019年6月,貴定縣委辦駐村工作隊下沉到我們村裡開展工作,同時還明確了一名駐村隊員對我家進行包保幫扶。
  • 黃石兩名駐村扶貧工作隊員被問責
    我向組織保證,以後一定端正工作態度,更加嚴格要求自己,嚴守工作紀律……」今年2月,黃石市國資委朱某在全體幹部職工大會上作檢討。回想當時的情形,他羞愧不已。去年11月下旬,黃石市紀委駐國資委紀檢組組長劉素珠一行3人到該委對口幫扶貧困村——陽新縣太子鎮雙堍村,開展入戶核查,了解情況。聊天中,工作隊隊員陳某隨口一句話引起劉素珠一行的注意。
  • 張家界市開展駐村幫扶工作紀實:「駐村鐵軍」踐初心
    我市還對292支駐村工作隊進行了調整,做到黨群部門幫「弱」村、經濟部門幫「窮」村、政法部門幫「亂」村、科技部門幫產業滯後村,並實現「一村一隊、一隊三人、駐村工作隊隊長兼任村黨組織第一書記」。今年來,共向貧困村派駐358支工作隊1144名工作隊員,向貧困人口100人以上的非貧困村選派505支工作隊1516名工作隊員,向貧困人口100人以下的非貧困村選派48支工作隊142名工作隊員。
  • 「我的扶貧故事」你的健康是我最深的牽掛|貴定縣新鋪幼兒園教師黃飛
    我叫黃飛,是貴定縣新鋪幼兒園的一名幼兒教師,也是德新鎮新鋪村對門坡組精準扶貧大家訪教師。從2018年秋季學期開始,我包保幫扶新鋪村對門坡45戶農戶,其中6戶是建檔立卡,全組有在校生28名,其中7名是貧困學生。大家訪的目的,就是在脫貧攻堅的路上,讓每一個孩子都能坐到教室,都能讀書。
  • 【理通三迤】駐村扶貧隊員要做好「四門」功課
    作者:玉燕罕  決戰決勝脫貧攻堅是對黨的初心使命的堅守和踐行,作為戰鬥在脫貧攻堅第一線的基層幹部,駐村工作隊員要更加嚴於律己,做好「四門」功課,提升自我能力,為駐村扶貧之路打下堅實的基礎。  「閉門」抓學習。
  • 「不忘初心,牢記使命」,駐村工作隊長李柏平一片丹心向扶貧
    幹一行愛一行,不改軍人本色圖為駐村工作隊長李柏平李柏平,新化縣發改局價格監測中心主任。曾經在部隊從軍20年,正營職專業。2018年擔任田坪鎮官帽村駐村幫扶工作隊長,面對這個基礎差、底子薄的貧困村,面對脫貧的艱巨任務,李隊長沒有畏懼,沒有退縮,堅守退伍不褪色的信念,發揮他軍人的本色,把扶貧工作當作他職業生涯中最重要的事情,當作一種責任和使命。一到到官帽村,李隊長就帶領隊員馬上進入工作狀態。白天隨身帶著筆記本走村串戶,如實記錄著村民所反映的問題,了解每一個貧困戶致貧的原因,從不不遺忘每一個角落,不漏掉每一戶村民。
  • 駐村工作讓吐格曼貝什村發生了新變化
    鄉下蚊蟲較多,每走訪一回少不了被叮咬,奇癢難耐,一撓幾個血點就印在了皮膚上。儘管如此,隊員們依舊是那麼從容和樂觀。郝文江是駐村工作隊隊員兼任六小隊第一隊長,在他管理的六小隊裡有一戶家庭情況較為特殊,男主人常年外出務工不在家,女主人由於腦溢血偏癱在床無法勞作,家裡還有四個年幼的孩子。「脫貧和小康路上,一戶也不能掉隊!」郝文江是這樣想的,也是這樣做的。
  • 平凡崗位上的戰「役」人:默默奉獻,一往無前
    疫情防控工作牽涉到社會方方面面,除了讓人肅然起敬的廣大一線醫務工作者,許多在平凡崗位上的「你我他」,同樣都是戰「疫」人,不計風險得失,默默奉獻,一往無前。圖為堅守一線的志願者。秀英區西秀鎮 供圖  「卡口雖小,事關重大。萬一有一位處在隔離期的人出去了,萬一他身上攜帶了病毒,會讓三亞乃至海南省疫情防控所做的很多努力付之東流。」
  • 「我的扶貧故事」在平凡崗位書寫精彩人生|紫雲自治縣格丼村第一...
    為儘快熟悉村情民意,找準貧困戶致貧根源,精準實施幫扶,我開始與村兩委幹部及同步小康駐村工作隊成員,白天進組入戶走訪,與村裡的老黨員、退休老村幹部、致富能人座談,深入了解民風民俗、村級經濟發展、產業布局、基礎設施、群眾期盼等,晚上開會研判,把脈問診。村民們故土情結嚴重,易地扶貧搬遷工作成了「難啃的硬骨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