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著名米粉大全

2021-02-16 四個小土豆

人們常說「出門的餃子,回家的面」,但對於廣西人來說,不管出門還是回家,一碗家鄉的粉就足夠慰藉離鄉的心。全中國大概沒有那個地方像廣西人這樣愛吃粉了,當地的姑娘、小夥甚至以「粉妹」、「粉仔」自居,據說僅南寧這一個城市,每年就要消費6億多碗米粉,足足可繞地球三圈多。而廣西的其他城市如桂林、柳州等城市對米粉的消費能力也不遑多讓。那麼廣西到底有多少種粉,你都知道嗎?

桂林米粉

桂林米粉是歷史悠久的特色傳統名小吃,以其獨特的風味遠近聞名。桂林米粉做工考究,先將上好的早秈米磨成漿,裝袋濾幹,揣成粉團煮熟後壓榨成圓根或片狀即成。圓的稱米粉,片狀的稱切粉,通稱米粉,其特點是潔白、細嫩、軟滑、爽口。

桂林米粉的鮮美可口,不僅在於米粉本身,很大程度上也取決於精製滷水。一般來說,桂林人說桂林米粉無外乎兩種:湯菜滷菜。滷水可以說是桂林米粉的靈魂所在,特別是吃滷菜粉,重點就是滷水,其次是分的口感,最後才是對滷味的品嘗。

桂林米粉的吃法也很講究,一般店家都會備上一大鍋骨頭湯任食客隨意取用。吃的時候應該在前三分之二採用幹撈的吃法,到最後三分之一再加入骨頭湯,如此汤滷結合,才能感受到桂林米粉的最佳風味。

柳州螺螄粉

螺螄粉是廣西柳州市的小吃米粉,具有辣、爽、鮮、酸、燙的獨特風味。很多吃過螺螄粉的人質疑螺螄粉裡為什麼一顆螺螄也沒有,據說螺螄粉的螺湯由螺肉、豬骨、藥材、天然香料等民間秘方熬製而成,熬過湯後的螺肉就會丟棄,因其精華都濃縮入湯裡了。盤點全球頂級食材,探索珍奇饕餮盛宴。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微信公眾號:廚影美食。外地人可能不習慣螺螄粉湯辣和腥的味道,而這恰恰是螺螄粉最大的特色。

地道的柳州螺螄粉都會帶著一股濃濃的奇葩的「臭」味,這股「臭」味來源於螺螄粉裡的酸筍,它是新鮮筍經工藝發酵後酸化而成的,其味道讓許多人「退避三舍」,但懂得欣賞它的內涵的人,就會知道,它是香而不腐的,聞之開胃,想之流涎,吃之打滾。鮮美的螺螄湯滲透每一根粉條,軟韌爽滑的讓人忘了本位。

南寧老友粉

老友粉是廣西南寧的本土美食,於2007年入選南寧公布的首批26項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與柳州的螺螄粉、桂林的桂林米粉同為廣西「三大米粉」。南寧人認為酸辣可口的老友粉夏天吃著開胃,冬天吃著驅寒。老友粉是當地沒有階層分化的小吃代表,非常具有民生氣質。這種粉能以自己獨特的方式,把酸和辣巧妙的結合在一起,形成了南寧小吃的獨特風味之一。

南寧粉蟲

粉蟲,從老南寧的兒時開始,就是一道趣味橫生的佳餚。用大米將米煮成半熟,搗碎之後裹成米糰,再反扣簸箕,在其上搓出兩頭細中間粗、和食指一般長短的粉蟲。為什麼要叫粉蟲?若是問起來,南寧人大多會笑著告訴你:「中間粗兩頭尖,像條蟲就叫粉蟲嘛。」雖然外表看似奇怪,味道卻充滿了質樸,地道的嚼勁,南寧人就愛這種來自傳統的味道。

南寧八珍粉

八珍粉,又名八仙粉,是南寧本地米粉中的代表。相傳是清宮食譜之一,因其配有山珍、海味、時鮮八味以上,味道相異相輔,如「八仙過海,各顯神通」,故而得名。八珍粉的配菜多達八種:蠔豉、蝦仁、香菇、魚角、魚丸、醉蛋、魷魚、嫩肉,精選十多種名貴中藥材加上沙蟲、瑤柱、龍沙骨等精工熬煮而成,特點是香、酸、脆、甜、鹹適度,以味道鮮美、柔韌爽滑而受到人們的喜愛。

邕寧生榨粉

邕寧縣城是邕江河畔一個小小的古鎮。數百年前,小鎮人的勤勞智慧創造出了生榨米粉這可口美食。「生榨粉」顧名思義是時鮮製作的米粉,絕妙處就在其製作的「生」,吃時的「鮮」,這和其他先期製作,再經包裝、儲藏、運送(有的米粉品種還需要搭配好固定調料才能食用),最後才能到達粉店供食客食用的米粉是萬萬不同的。

 吃生榨米粉時,作料也要十分講究,必加的有剁得極碎的豬肉末(豬肉必須要新鮮)、頭菜、蔥花、油豆腐,其他如辣椒、酸筍等雜碎作料各隨所願添加。據說好的生榨米粉一是「形象」佳——粉條要長要柔韌;二是「氣質」好——色澤自然,米香濃鬱。

賓陽酸粉

廣西賓陽酸粉作為爽口消暑的夏日食品,以其特有的嫩滑、酸甜可口、香脆誘人而聞名遐邇。酸粉是一種涼拌粉,把酸甜的醬水拌到蒸粉託裡,加以紅燒肉、臘牛肉 巴、油炸肉、酸豆芽、花生米、蒜末、生辣椒等佐料,一碗色、香、味俱全的酸粉便呈現在你的眼前。

酸粉的可口與否關鍵在於蒸粉、調醬水和臘牛肉巴這三項絕活上。米漿要磨得不稠不稀,鋪託時要鋪得均勻且不厚不薄,起託 時把整塊粉條從託翻出,晾於竹稈上,待冷卻才疊成長形卷條。盤點全球頂級食材,探索珍奇饕餮盛宴。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微信公眾號:廚影美食。醬水是酸粉的主味,酸粉特有的酸甜滋味全在醬水中。用糖醋、白糖、蒜末調一鍋可口的醬水,全仗師傅的經驗。畫龍要點睛,牛肉巴便是酸粉的點睛之筆,好的牛肉巴更能襯託出酸粉的爽滑。

豬腳粉

豬腳粉是廣西特有的美食。其中以欽州豬腳粉和北海豬腳粉為代表。豬腳粉要採用精心挑選的豬前蹄,配以草果、茴香、陳皮、桂皮、丁香、胡椒、香葉、甘草、沙姜、八角幾十種名貴中藥材熬製。這樣熬熟的豬腳肥而不膩,脆而不硬,湯料經過了調配,既保持原味有鮮美,價格實惠。吃起來別有一番風味。

濾粉

濾粉,融安縣和融水苗族自治縣兩縣的特色美食之一,也是廣西米粉中有故事有味道的「名粉」。濾粉很像榨粉,因為粉絲是過濾出來的,故稱濾粉。做法是先將糯米和粳米按比例混合,浸泡軟後磨成米漿,米漿是稀的但又不能太稀,用鐵皮做一個小桶,兩邊有把可握持,底部鑽很多小孔,將米漿倒入小鐵桶內,米漿通過小孔自然地漏入燒開的鐵鍋內。煮熟撈起,現煮現吃,味道新鮮自然,粉條結實圓滑,入口筋道,澆上肉末、湯汁,再加點花生末、蔥花、香菜、辣醬就可以吃了。濾粉屬現煮現買,味道較鮮,而且配料也多,故很受人們的喜愛。

濾粉除了標配的碎肉末,還可以加菜,有生料、叉燒、燒腸、銅瓢粑和燒蔗。不得不說一下「燒蔗」,這是廣西人的又一傑作。製作燒蔗,把剁碎的五花肉、豬肝和香菇填到豬油網中。包好的燒蔗半兩大小,用牙籤插好,入鍋油炸,色至金黃撈出晾乾。燒蔗肥而不膩,豬肝、五花肉、香菇的香味融為一體,回味無窮。米粉婉約,燒蔗豪放,如果不加燒蔗,濾粉那獨特的風味可能要減少許多。

羅秀米粉

羅秀米粉因產於桂平市羅秀鎮一帶而得名,是桂平最著名的特產之一,被譽為「中國一絕」。在羅秀流傳著這樣一首詩:「羅秀米粉人稱頌,中國一絕獲殊榮。選浸磨曬精工制,煮炒撈淥味無窮。邑人愛你不商量,埠內境外佳禮送。當年皇上嘗過後,高喊愛卿再一盅。」

羅秀米粉具有悠久的歷史,清末民國初期就已成名。其手工製作工藝獨特,以其山區特有的水質,配以當地所產的優質白米精製而成。羅秀米粉以條細勻稱,外觀潔白、油亮,質地柔韌,耐煮,細膩,潤滑,食之爽脆而聞名遐邇。有人做過試驗:將曬好的米粉摺成一卷,用力向牆壁猛擲20次而不碎;用剛切好的粉絲150根(重約200克)掛在橫木上,能將70公斤重的小夥子吊起並在上面蕩鞦韆。

羅秀米粉可作主食,也可作菜,是一種百搭食物。當地流行的說法是:一煮,二炒,三撈,四淥。煮則鮮,炒則香,幹撈則爽,淥則原味。各種吃法,撩人味蕾。煮是最常用、最方便、最容易掌握的一種方法。煮米粉,若配狗肉汁,或者雞肉汁,其味更是妙不可言。炒,即是將米粉絲浸泡,炒時選兩雙較長的筷子,不停地挑起、散落,使米粉受熱均勻,味入透心,其色其香最勾人食慾。幹撈,就是將水燒滾,米粉下鍋,六成左右熟,便以最快速度將米粉撈起,又以最快速度用風扇將米粉挑起吹涼,再將之前制好的黃瓜酸與米粉涼拌,開胃爽口,食量加倍。淥,就是打火鍋時,將米粉放在沸湯中至熟撈起入碗再加佐料。這也是很受歡迎的羅秀米粉吃法。羅秀米粉不管用何種烹飪方法,皆得美味,「中國一絕」名副其實。

全州紅油米粉

紅油米粉是全州縣的傳統優秀風味小吃,製作工藝在全州已有兩千多年歷史,是老祖宗代代傳承下來的傳統民間手工技藝。素有「魚米之鄉」、「桂北糧倉」之美譽的全州盛產優質稻米,聰明的全州人利用資源優勢將稻米「變身」為圓溜細長的出榨米粉或乾粉。全州人喜愛辣味,用智慧把辣椒演繹得出神入化,秘制出米粉的靈魂輔料——銷魂的紅油,從而大大提升了米粉的精氣神!細粉、紅油、筒骨黃豆湯,是全州紅油米粉的缺一不可「三劍客」,再加入黃豆、蔥花,這道色香味俱全的美食便大功告成。

紅油米粉的紅油,是很值得說道說道的。正宗的紅油,是紅亮透明,盛在碗裡一眼可以看到碗底。它的辣,可以說是辣的精華,紅亮地浮在湯的表面,那湯是清的,油是辣的,你要是辣得受不了了,把紅油吹開喝一口清湯解解辣:各種味既是混在一起的,又是這樣的可以分離,真是美妙極了。

天等雞肉粉

鮮嫩入味的雞肉,配上綿軟可口的手切米粉,就是一碗美味的天等雞肉粉了。廣西崇左市天等縣是個偏僻小縣,出產土雞非常好吃,習慣以雞肉配米粉。這碗粉的賣相併不好看,就是切塊的白切雞配上一碗光禿禿的粉,其他什麼也不加,看起來一點也不誘人。但只有入口方知奇妙,這碗粉所用的湯汁是土雞原湯,米粉進入湯中,吸收了湯汁的味道,非常鮮美。不加其他配料,正是為了保證雞湯的原汁原味,防止破壞其鮮美的口感。

羅城大頭粉

大頭粉主要分布於廣西羅城縣,是將用優質大米製成的粘米糰放到有許多漏洞的木板上,反覆向下揉搓擠壓,讓粉條逐根落到燒開了的大鍋水中,煮熟撈出後配上靚湯、肉末、酸豆角、辣椒醬、頭菜等配料,就能嘗上爽滑可口、風味十足的大頭粉了!

田陽燒鴨粉

田陽縣位於右江河谷小平原,是廣西的糧倉之一,物產豐富,以冬季蔬菜、小西紅柿等聞名,稻田裡的鴨子也異常肥美,百育鎮的燒鴨粉首先出名,開到了田陽縣城,南來北往的客人慢慢熟悉,並口口相傳,田陽燒鴨粉便名聲在外。盤點全球頂級食材,探索珍奇饕餮盛宴。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微信公眾號:廚影美食。田陽燒鴨粉的獨特風味在於燒鴨,皮酥肉嫩中有點清甜,為口味偏粵式的田陽、百色市區一代的人們所喜愛。在豬骨湯底的米粉中擺上香氣四溢的燒鴨,淋上一勺秘制燒鴨汁,一碗肥而不膩、皮脆而香的燒鴨粉就完成了。

北海海鮮粉

海鮮粉,顧名思義,就是用海鮮來做配菜或者湯底煮出來的米粉。北海的北部灣是我國四大漁場之一,因此北海擁有豐富的海產品資源,並且十分物美價廉。海鮮在北海飲食上佔據了至高地位,大蝦、螃蟹、魷魚、沙蟲、海螺……這些令人垂涎欲滴的海鮮配上廣西人最愛的米粉,簡直鮮到沒朋友。

玉林生料粉

生料粉冠以玉林之名,是因為玉林人所做的生料粉獨領風騷,別人難以企及。所謂生料,是指以各種新鮮的生料(包括豬肝、粉腸、瘦豬肉、牛肉、牛雜、魚片等),將小鍋中先放入骨頭湯,燒開後放入生料,快速調味後放入粉,煮熟了生料後,粉也可以了,在湯碗中放入碎蔥和熟油,然後起鍋倒入碗中即可食用。

生料需要提前醃製,其中必不可少的就是玉林的米酒,這裡的米酒為奶白色,半透明,度數不高,但卻透著純純的米香,味道也偏甜,用它來去除肉類的腥味,同時也省去了用糖來提鮮。米粉是特製的,較河粉厚,卻不如河粉寬,此粉採用鮮做,手工切制,可以經久煮而不易軟爛。生料粉講究的就是味美湯鮮,所以生料必須選用當天新鮮的生料,粉吸收了生料和骨頭湯煮出來的湯水,軟而不爛,Q而不綿,根根入味,一碗好生料粉大抵如此。

玉林牛腩粉

一碗湯粉,幾塊牛腩,兩顆肉蛋,外加一點蔥花和自製辣椒醬,就是玉林牛腩粉的標準制式。玉林正統的牛腩粉製作過程每一步都非常講究,從牛腩的選料到熬料,再到後面的叉燒、牛巴、肉蛋等各種配料,都要非常認真地完成每一道工序。爽滑的米粉,香嫩的牛腩,濃鬱的老湯,不愧是廣西四大名粉之一哦。

玉林牛巴粉

玉林人喜歡用「牛巴」來招待客人,以示主人對客人的極其尊重。結婚等喜慶日子,當地人更是聚餐共品「玉林牛巴」。玉林牛巴製作不易,最好選取黃牛臀肉(當地人稱「打棒肉」),因為只有這個部位的牛肉最富有彈性和韌性,做出的「牛巴」才兼備爽口味厚且耐嚼。經過精心製作後,牛巴色似咖啡,油光發亮,鹹甜適口,韌而不堅,肉質細而有嚼勁,吃後滿口生香。傳統的玉林牛巴粉通常都是細粉,細膩潤滑有韌勁,不會因為浸在湯水裡而發脹,入口爽滑Q彈,配上油亮香濃的牛巴,鮮美爽口。

橋圩鴨肉粉

據了解,橋圩鴨肉粉來自於貴港市橋圩鎮,橋圩鎮位列廣西四大古鎮之一。近年來,橋圩鴨肉粉在貴港越來越受歡迎,甚至開始廣泛流傳,南寧、欽州、浦北等地均開設有橋圩鴨肉粉店。而其美味的秘訣在於處理鴨肉的方法。橋圩人做鴨肉喜歡使用梅子、姜、白糖、酒,把鴨肉的騷味去掉,酸酸甜甜,非常開胃,比飯店裡的冰梅鴨有過之而無不及。

北流石磨簸箕粉

北流市,舊稱「粵桂通衢」、「古銅州」,歷史上曾「富甲一方」,素有「小佛山」和「金北流」之稱。簸箕粉是北流市南部(上裡)民間傳統製作的一道風味小吃,又叫炊粉、剪粉,因用手推石磨純手工製作,故又稱石磨手工粉,其色、香、味、型俱佳,滑爽可口,遠近聞名,深受當地人的喜愛。

簸箕粉皮白如雪,晶瑩剔透,厚薄均勻,薄而有韌性,爽滑而不膩。雖然簸箕粉的外形類似於廣州、玉林等地的腸粉,但由於做法獨特,更加原汁原味,口感、口味等是無法相提並論的。用竹編的簸箕來蒸煮的傳統手工做法,既保持了大米原本的米香,又融合了竹子特有的淡淡清香。整個製作過程都是純手工的,沒有添加任何香料之類的東西。在粉皮上灑上一些豆角、韭菜、肉末等餡料,接著捲成粉條,然後澆上花生油、醬油或者芝麻鹽就很美味了,放進嘴裡咬一口,軟潤爽滑,還帶有一定的韌性,甘香滿口,回味無窮。

防城港卷粉

防城人愛吃養卷粉,這一點無需置疑。在當地,人們經常說的一句話就是:「去吃卷粉嗎?」出門在外的防城人回到防城的第一件事就是直奔粉攤,幾條蘸著淡淡酸醋味的卷粉下肚,才會有一種身在家鄉的真實感。

在防城的大街上,常常看到有人製作卷粉,工藝都是一代代傳承下來的,並無什麼秘密可言。選用優質大米,經過一夜浸泡,用石磨磨成槳備用;然後舀起一勺米漿均勻的放到蒸鍋的紗布之上,扣上鍋蓋,一兩分鐘後米漿就變成了粉皮。輕刮紗布,將蒸熟的粉皮挑出,再把早已準備好的餡料撒在粉皮上,然後立即用竹扦將粉皮捲成條狀,一條晶瑩透亮,熱氣騰騰的卷粉就出現了。

卷粉的吃法並不複雜,吃的時候配上一碗肉未上湯,將卷粉泡在湯中慢慢享用。如果喜歡吃酸,還可以蘸一點醋——一種專蘸卷粉的醋,味很淡,仿佛有些酸,好象又有一點甜,隱隱約約,可以襯託出卷粉細膩爽滑的口感和鮮美的味道,卻又不會喧賓奪主。一條成功的卷粉是非常筋道的,每一次咀嚼,都是在與這種筋道的張力作鬥爭,就著卷粉醋的微酸與微甜,一切都恰到好處。

陸川卷粉

其實融安、桂平、南寧、貴港等地都有卷粉,各地叫法可能會不同,比如融安的卷粉也叫滑粉。製作所用器具是木製抽屜式蒸籠。把米打成粉,加大量的水衝成米漿後放入蒸籠蒸熟即成。

陸川的卷粉可分為兩種,一種是涼拌粉,將蒸粉直接切成線狀,煮熟後配以扣肉或青瓜、辣椒、蔥花等佐料拌開食用。這種吃法以突出粉本身的清香爽滑為主,夏季食用,清涼解膩。

另一種則是陸川人口中的「卷餡粉」,用放涼的粉皮包裹韭菜、肉丁、胡蘿蔔、豆角、油豆腐等各種餡料,一層層捲起成為筒狀,然後剪成小段加香油、醬油等一同食用。

平果卷粉

平果卷粉好吃到專門有人為它寫一首歌!裡面寫道:「如果老闆關門了,我也要學孟姜女哭長城哭到老闆開門。」粉皮採用的是很原生態、很老手藝的方式蒸出來的,然後在裡邊加上配菜,捲成圓筒狀即可。

這配菜可是有講究的,叉燒和豆芽必須要切成小碎塊,而木耳和豆角卻不能切得太碎;而且豆芽必須去掉銀白色的柄,單單留下黃豆的小豆莢。薄薄的粉皮包裹著滿滿的餡料,口感很豐富,卻又絕不會感覺油膩。吃的時候淋上特製的滷汁,入口有特別的香味,讓粉更加滑溜。

隆安粉利

廣西隆安縣雁江古鎮,始建於清朝乾隆三十九年,至今已有三百多年的歷史。雁江粉利好吃,但製造過程並不簡單,按順序共有九個步驟:選米、泡米、磨成漿、翻炒米漿、搓揉成型、蒸粉利、出鍋、晾乾、印章。這每一道工序,都要一絲不苟的按照傳統工序去做。粉利的原料大米是當地的特產——硬米,這種米煮出的米飯很硬,但是用它製作的粉利韌而爽口。

雁江粉利採用民間手工製作技藝,是遠近文明的美食。「粉利」這個名字,還擁有美好的寓意,「利」就是大吉大利、順順利利的意思。粉利有多種吃法,可以切成條狀或者片狀,配上臘肉、芹菜、青蒜或者菜花等,燴炒裝盤即可。也可以像煮麵條一樣,做成湯粉利,久煮不爛,味美爽口。

貴港東龍酸粉

來到廣西貴港市東龍鎮,如果不嘗試一下這道米粉中的極品,你可算是枉走廣西一遭了。東龍酸粉屬「醃粉」類,所採用的米粉扁而寬,外觀如「河粉」。東龍酸粉的製作方法十分講究,主料主要用米粉、牛肉巴、油炸花生、酸黃瓜、酸豆角、油炸脆、叉燒、香菜等,佐料主要有米醋、秘制調料等。酸粉的製作工序也頗為複雜,需經過磨粉、擠壓、過濾、冷卻等幾道工序,牛肉巴則經過紅燒以後進行油炸,使其色澤金黃、噴香可口。東龍酸粉與其它地方醃粉有所不同,首先米粉做工來自純手工,其醃料既香又酸。

本文由四個小土豆編輯整理,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歡迎轉發到朋友圈。盤點全球頂級食材,探索珍奇饕餮盛宴。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微信公眾號:四個小土豆。喜歡美食的小夥伴可以加小編微信哦,微信號(xiaotudou2002)。您的支持就是小編前進的最大動力。

按住下圖關注小編

盤點全球頂級食材

探索珍奇饕餮盛宴

相關焦點

  • 《廣西特色小吃桂林米粉》沒遮攔-協助拍攝
    廣西特色小吃桂林米粉【第1幅圖】此作品由安陽攝影愛好者裘先生在著名的石家莊地區拍攝廣西特色小吃桂林米粉【第2幅圖】此作品由深圳攝影愛好者符先生在著名的常州地區拍攝廣西特色小吃桂林米粉【第3幅圖】此作品由中山攝影愛好者房先生在著名的台州地區拍攝
  • 廣西美食排行榜出爐!螺螄粉排到第四!桂林米粉……
    發帖爆料|團購促銷|商家大全|同城活動招聘求職|房屋租售|網站建設|便民電話而說到最受歡迎的廣西美食,每個人心中都有不一樣的標準。廣西壯族自治區旅發委在2018年就曾發布過《廣西旅遊行業數據報告》其中一項是最受歡迎的廣西美食熱度指數排行榜讓人出乎意料的是螺螄粉僅僅排名第四!
  • 中國著名米粉大賞
    廣西對於廣西人來說,不管出門還是回家,一碗家鄉的粉就足夠慰藉離鄉的心。全中國大概沒有那個地方像廣西人這樣愛吃粉了,當地的姑娘、小夥甚至以「粉妹」、「粉仔」自居,據說僅南寧這一個城市,每年就要消費6億多碗米粉,足足可繞地球三圈多。桂林米粉桂林米粉是歷史悠久的特色傳統名小吃,以其獨特的風味遠近聞名。桂林米粉做工考究,先將上好的早秈米磨成漿,裝袋濾幹,揣成粉團煮熟後壓榨成圓根或片狀即成。
  • 可口可樂「媽媽米粉」公益活動遇見2020廣西設計周
    廣西新聞網南寧12月10日訊(記者 麥一帆 宋啟崴 實習生 覃金蓉)近日,在2020廣西設計周上,可口可樂「媽媽米粉」老店升級展位吸引了眾多觀眾的眼光。據了解,這是可口可樂「媽媽米粉」老店升級計劃首次與2020廣西設計周理念相結合,給大家帶來一場視覺與聽覺上的盛宴。
  • 廣西最好吃的10碗米粉,看看有沒有你愛吃的,你認為哪裡的最好吃
    米粉是我國歷史悠久的傳統食品,在派系林立的米粉江湖中,廣西米粉分布最廣、人氣最旺,對於廣西人來說,米粉就是生命的一部分:「呼吸不停,嗦粉不止」。廣西米粉種類之多,大概只有你想不到的米粉,沒有廣西人做不出來的米粉,下面就來看看廣西最好吃的10碗米粉,看看有沒有你愛吃的,你認為哪裡的最好吃。
  • 話劇《花橋榮記》,一碗桂林米粉串起兩岸故鄉情
    為祝賀中華文化促進會主辦的兩岸人文對話會議首次在廣西桂林隆重舉行,根據臺灣著名桂籍作家白先勇先生小說原著改編的話劇《花橋榮記》,於2016年10月26日在桂林大劇院為海峽兩岸出席會議的貴賓奉獻了首演。
  • 就知道桂林米粉,那可真out啊!這些廣西粉又好吃,種類還多到爆
    人們常說「出門的餃子,回家的面」,但對於廣西人來說,不管出門還是回家,一碗家鄉的粉就足夠慰藉離鄉的心。全中國大概沒有那個地方像廣西人這樣愛吃粉了,當地的姑娘、小夥甚至以「粉妹」、「粉仔」自居,據說僅南寧這一個城市,每年就要消費6億多碗米粉,足足可繞地球三圈多。而廣西的其他城市如桂林、柳州等城市對米粉的消費能力也不遑多讓。那麼廣西到底有多少種粉,你都知道嗎?
  • 廣西10種最好吃的特色美食,到廣西一定要記得嘗嘗
    廣西簡稱「桂」,位於我國的華南地區,總共14個地級市,常住人口4960萬人。廣西的氣候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和熱帶季風氣候,這裡雨量充沛,四季常青,動植物資源非常豐富。豐富的動植物資源為廣西提供的豐富的食材,所以廣西的美食多到數不清,以下總結了廣西本土最好吃的10種美食小吃。10.馬蹄糕馬蹄糕流行魚南寧一帶,是當地人最喜歡吃的一種甜品之一。特點是:」撅而不斷,軟、滑、爽、韌兼備「,小孩子的最愛。
  • 非物質文化遺產,賓陽酸粉,吃碗受歡迎的廣西米粉居然要等二十天
    非物質文化遺產,賓陽酸粉,吃一碗受歡迎的廣西米粉居然要等二十天!廣西有著米粉之都的稱譽,螺螄粉與桂林米粉已經成了當地粉類的代表。在這裡還隱藏許多別具特色的米粉。賓陽酸粉便是其中工序較為繁雜的,當地人較為喜愛的一種。賓陽人特別愛吃酸粉,進粉店的食客絡繹不絕。
  • 桂林米粉
    失望之餘, 旁邊看到一間小餐館,櫥窗上寫著好大的幾個字,「桂林米粉」,當時就好奇, 桂林米粉, 很久很久以前吃過的桂林米粉,在這裡有一間店, 味道好嗎?說起桂林米粉,還真是有很多故事。 第一次吃到桂林米粉, 是在1993年大學剛畢業的時候, 我和太太去到桂林。 那是我第一次去, 對桂林一無所知。 唯一知道的,就是象鼻山,和桂林山水甲天下。早餐的時候,路邊的米粉店和北方的小吃店差不多, 店裡面支著爐子, 上面架著大鐵鍋, 煮著滷汁。 旁邊靠著牆的地方放著桌子和板凳。我
  • 中國到底哪裡的米粉最好吃?
    螺螄粉廣西和湖南兩省,經常battle米粉,但是論話題度,廣西柳州螺螄粉絕對是全國流量之首。廣西vs湖南接下來咱說說,廣西和湖南,平時都怎麼battle本地人愛吃米粉這事的?圖/圖蟲·創意品種上來說,湖南米粉,是每個縣都有自己的特色。甚至可以說,湖南米粉上碼的是整個湘菜王國。碼頭太多,根本吃不過來。但是,廣西米粉中有影響力的也很多,比如南寧老友粉、桂林米粉、柳州螺螄粉、牛雜粉.說起來,都很響噹噹。
  • 廣西粉路地圖火了!廣西人:為毛有一半我不認識……(趕緊收藏)
    (點擊查看高清無碼大圖)2月20日明星@黃覺在微博上發布了一張照片上面顯示的是廣西各地都有著哪些著名米粉的「廣西粉路圖」一眼看過去都是粉!而另一位明星陳坤則表示:「保存了喲」近萬的轉發,還有許多微博大V也紛紛轉發這下廣西的米粉在明星的帶動下真的是要出名了!以後大家在廣西吃粉,看這張圖就夠了!
  • 米粉賽道越來越火,為什麼湖南米粉卻始終默默無聞?
    然而令人遺憾的是,另一米粉大類——湖南米粉的發展卻始終不如人意。 中國最會吃的紀錄片導演陳曉卿曾專門為湖南米粉作詩,並稱讚它擁有像大煙一樣的致命吸引力。然而,在國內餐飲市場,陳曉卿眼中這碗魅力無限的湖南米粉卻始終沒能發光發熱,在全國的知名度遠遠不如廣西米粉,雲南米粉等,線上線下跑出的品牌也屈指可數。如果問一個湖南人,「你的家鄉有什麼非吃不可的美食?」
  • 廣西特色美食小吃有哪些 2020廣西美食大全讓你饞到哭
    眾所周知,廣西是一個有著壯麗山脈和遼闊平原的地方,該地區居住著不少少數民族,廣西菜一般被稱為「桂菜」,那麼廣西特色美食小吃有哪些?2020廣西美食大全總有一款讓你饞到哭!接下來,大家就和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 在全州吃碗紅油米粉好過「冬」
    藉由來自不同地市縣份、口味輕重各異的米粉「人為」地將廣西的四季區分得更明顯,如此怪誕的吃法,光是想像就足夠「粉仔粉女們」口舌生津進而口水泛濫。  這一吃才驚覺,能讓廣西的冬天更動人的非是「南巴仔」引以為傲的老友粉(實踐證明,老友粉的酸爽最宜「許配」給夏天),也不是近幾年在帝都紅得發紫的柳州螺螄粉(冬天,唯有一碗見螺香不見螺的螺螄粉能撫慰異鄉人的心胃),不是婀娜多姿、活色鮮香的玉林生料粉(鍋裡滾著的料多而雜的生料粉,對應萬物向上的春天,才妥),而是低調不張揚、香潤兼備的全州紅油米粉。
  • 桂林米粉千家百味,不一而足,有的是米粉好,有的是配料好
    去年才知道真正的桂林米粉是沒湯的,去年在桂林理工大學(挨著七星公園那個)門口那家粉店吃了一碗,我還很奇怪米粉為啥是沒湯的,後來同行的桂林本地朋友才告訴我說,桂林米粉就是這樣的,不過確實蠻好吃的,在廣東吃的桂林米粉全是帶湯的,可是個人覺得,帶湯的,再加上辣酸筍,簡直好吃到哭,每隔幾天就想去嗦一碗
  • Vietnam ︳吃越南米粉到底是吃什麼?
    我猜廣西人對越南米粉容易產生共同情結:畢竟對米粉的依賴程度勝過一切山珍海味。廣西人對越南的態度有睥睨亦有親切,或許跟撇不清的邊境親緣關係以及長久以來形成的相似飲食結構有關。食不可一日無粉,三餐頓頓米粉不重樣。單就米粉種類和口味兼容度來說,偏好清甜酸辣的廣西人到了越南,不說是進入米粉天堂,也能說是把米粉吃了個自由徜徉吧。
  • 米粉還是米線
    嗦,嗦,嗦,南方的早晨,從一碗米粉裡醒來。江西誰將米作纜,卷送銀絲光可鑑;仙禾為餅亞來牟,細剪暴乾供健啖。江西的撫河流域,青睞米粉的歷史已久。米粉如銀絲,光澤可鑑,健啖二字,就把吃米粉的喜愛說得很白了。據古烹飪書《食次》記載,米粉在古代曰粲,精米製作。米粉的製作方法,用稻米,絹羅之。水蜜中半,以和米屑,厚薄令竹勺中下。稻米碾磨成粉,經過打好孔的竹筒,米粒就搓成一股繩了。
  • 標稱靈山縣靈香食品廠生產的調製鮮溼米粉被檢出不合格
    信息顯示,廣西靈山縣檀圩益農大市場陳滿紅銷售的標稱來自靈山縣靈香食品廠生產的「調製鮮溼米粉(石磨波紋條)」、「調製鮮溼米粉(石磨鮮粉條)」各1批次被檢出不合格,不合格項目均為脫氫乙酸及其鈉鹽(以脫氫乙酸計),檢測結果分別為0.303g/kg、0.175g/kg,標準規定為不得使用。
  • 【走進桂平】桂平羅秀米粉:舌尖上的非遺美食
    美味的幹撈炸醬羅秀米粉。 米粉,南方地區最普通不過的食物,這個大米加工製成的產物食用量僅次於米飯。米粉品種眾多,就廣西而言,桂林米粉、柳州螺螄粉、南寧老友粉各有特色。進入羅秀鎮的道路均是蜿蜒曲折的山路,當地人戲稱之為「山路十九彎」,近年修好了道路,大大方便了群眾出行、產品運輸;好山好水好風光,顛簸的路程絲毫不影響沿途的悠然風景,山清水秀之地也許是孕育出羅秀米粉的秘訣之一。 著名的米粉一條村 路棠村是羅秀鎮著名的「米粉一條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