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派為什麼喜歡「鳥頭面具」?其實靈感來源於中世紀

2021-01-15 動漫簡評

【動漫雜談】關於動漫中的「鳥頭面具」: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看《炎炎消防隊》的第10集,其中登場的「第三隊 大隊長」喬瓦尼的造型,讓我產生了濃烈的既視感。聽聽他的臺詞,再看看五隊長對他的態度,讓我覺得這個角色反派感爆棚。

其實這種造型絕對不是第一次見了,動畫、遊戲裡面都經常出現,比如《關於我轉生成史萊姆》中,也出現了這樣一個帶著鳥頭面具的反派。反派戴面具的理由很容易理解,為了隱藏身份,增加神秘感。

但為什麼偏偏要選擇這樣不利於行動,也沒有太多實用價值的「鳥頭面具」呢?有人可能會說,當然是因為帥了。不過關於這個鳥頭面具的設計靈感,其實可以追溯到中世紀。

當初的醫療水平有限,城市的衛生條件也比較差,黑死病出現後基本得不到有效的救治,並隨著老鼠快速傳播,幾乎影響到了整個歐洲。醫生們在救治患者的過程中,非常容易遭到傳染。為了保護自己他們就用上了防毒面具。

一位法國醫生,仿照鳥類的嘴巴,設計出了這種防毒面具。面具以鳥類的頭部為外形,使用皮革製成,傳說中還有內部賽有棉花和各種香料。原理基本上跟現代的防毒面具類似,只不過填充物的過濾效果基本上聊勝於無。醫生們喜歡戴著他,也許也是看中了它這種可怕的外觀,想要把病魔嚇跑吧。

當然,關於這種面具的說法還有很多種,感興趣的朋友也可以自己看一下各種紀錄片,倒是還挺有意思的。

不過這種面具流傳到今天,象徵的意義似乎已經改變了,它們不再代表著救死扶傷的醫生,反而更像是「死神」「瘟疫」的象徵。所以不管是動畫還是其他文藝作品中,都經常出現打扮成這個樣子的反派角色。

相關焦點

  • 鳥頭面具到底有何含義?詭異的它在中世紀竟是天使的象徵
    在許多影視作品中,我們都能看到這種詭異的鳥頭面具。它深邃的配色,尖銳的鳥嘴,搭配長袍看起來說不出的詭異,在影視作品中是很多反派、邪教徒鍾愛的面具。然而現實中卻並非如此,邪魅的鳥頭面具不僅不邪惡,反而是天使的標誌,到底怎麼回事呢?
  • 電影中常見鳥頭面具,被視為反派標誌,一開始曾是白衣天使的象徵
    戴鳥頭面具、穿黑色長袍,手持細長手杖;這個人物形象曾經出現在不少西方電影之中,而且大多都是反派。鳥頭面具這種過於光怪陸離的造型,也一度成為了大熒幕上的反派標誌。之前網上曾經流傳過一張老照片,十幾個頭戴鳥頭面具的人圍成一個圈站在一起,看起來非常怪異。有網友評論,說這莫不是邪教聚會吧。
  • 在歐洲中世紀,那些頭戴神秘鳥頭面具的都是些什麼人?
    在一些西方的影視作品中,特別是在以歐洲中世紀為歷史背景的影片中,經常會出現頭戴著鳥人面具的人,看上去特別的陰森恐怖。那麼,他們究竟是什麼人?為什麼要戴這種奇怪的面具呢? 原來,他們是中世紀的醫生,而且不是一般的醫生,是專門救治瘟疫病人的醫生。
  • 中世紀歐洲醫生防護服,詭異的鳥嘴面具有哪些功能?
    鳥嘴面具是16世紀路易十三的御醫發明防傳染一身套裝,這套裝備的作用是這樣的,大沿皮禮帽可以防止病人離臉太近,帆布或皮頭套上面鑲上紅色玻璃鏡片,防止病人飛濺的口水噴到臉上。中世紀歐洲醫生的防護服為什麼要用鳥的形象來製作呢?據說是攜帶瘟疫的惡靈隱蔽在鳥的身上,而這些鳥會被形象更加兇惡的鳥嘴面具嚇跑。從14世紀到18世紀,歐洲多次遭到瘟疫的襲擊,特別是14世紀40年代,黑死病肆虐整個歐洲,造成中世紀歐洲約30%—60%的人死於黑死病。在瘟疫中大量的醫生和護士死亡。
  • 中世紀防疫——長袍、鳥嘴面具、木質拐杖
    不過,你若是知道中世紀瘟疫醫生們戴的「口罩」長啥樣,就該慶幸現在的口罩有多輕薄了~~14世紀,黑死病席捲歐洲。這朵瘟疫的烏雲,整整漂浮了三個世紀,給歐洲人留下了極深的心理陰影。甚至連最初特指黑死病的詞語「瘟疫」,如今都成了大規模傳染病的統稱。
  • 談談反派「治崎迴」和他的「鳥嘴面具」
    「《我的英雄學院》第四季劇情主要對應漫畫『黑道篇』,新BOSS——『死穢八齋會』少主『治崎迴』的鳥嘴面具讓人印象深刻,其實這個造型有著現實的歷史依據——中世紀歐洲『黑死病』(鼠疫)時期的『鳥嘴醫生』。」
  • 《光遇》鳥面具獲取攻略
    光遇中的有些面具是真的很好看,而且是真的很小清新,小夥伴們你們喜歡嗎?那麼現在小編要給你們分享帶來的就是光遇鳥面具是哪個先祖的攻略,小夥伴們現在咱們就趕緊一起來看一下吧! 光遇中的有些面具是真的很好看,而且是真的很小清新,小夥伴們你們喜歡嗎?
  • 非洲舞王的「燙腳舞」,兩腿抖動如馬達,靈感竟是來源於一隻雞
    非洲舞王的「燙腳舞」,兩腿抖動如馬達,靈感竟是來源於一隻雞非洲大陸上到處都充滿了神秘色彩,非洲人民也通過一些實際行動給我們展現著獨特的風土人情。在特殊的風土人情下,他們的生活習慣、娛樂方式也是多姿多彩的,在非洲就有一種舞蹈名叫「燙腳舞」,據悉非洲舞王的「燙腳舞」,兩腿抖動如馬達,而舞蹈的靈感竟是來源於一隻雞,這種舞蹈到底是怎麼一種跳法呢?跟著小編一起去看看吧。燙腳舞從字面意義上看表演者用自己的雙腳,進行快速高頻率的抖動和轉換步伐,這種魔鬼的步伐看上去就像燙了腳一樣。
  • 詭異卻又華麗的面具下隱藏了什麼? | 威尼斯狂歡節
    Cyndy Salisbury 在製作這些面具的時候往往都是從書中找到靈感,並從書中感知到這些人物的個人特色與魅力。再通過不其他途徑尋找人物原型,比如圖片、音樂劇、廣播劇、甚至是希臘的雕像。當這些元素充斥著自己的大腦時,變開始了創作。腦海中的印象也會被改變、裝飾、充實。
  • 中世紀的地中海如何應對瘟疫?鳥嘴面罩和檢疫島
    如果參加過威尼斯嘉年華,或者細心留意過威尼斯大街小巷的各種面具,你會發現有一種面具比其他面具都要怪異。長長的鼻子,光禿禿的腦門,黑洞洞的眼眶,這種鳥嘴面具仿佛正在對你進行「死亡凝視」,很容易使人聯想起邪惡的力量,但事實上,它卻是人類與邪疫搏鬥的證據。
  • 黑死病與鳥嘴面具
    《鳥嘴面具》//出現與毀滅//所有的一切都起源於瘟疫,造型酷似鳥嘴形狀的面具,曾經那個時代最流行的口罩。中世紀,鼠疫曾肆虐歐洲,使其人口嚴重銳減,某些地區減員率甚至超過了60%,黑死病所之處簡直寸草不生,歐洲人的平均壽命下降了二十歲。
  • 中世紀歐洲醫生,為嘛要戴鳥嘴造型面具?沒辦法,黑死病知道不
    對於中世紀的醫生,文章開頭那種鳥嘴般的異型裝置,便是他們的防護裝備。首先,進入疫區之前,你要換上一件泡過蠟的亞麻或帆布衫,泡蠟的目的,自然就是為了隔絕感染。然後,頭頂一件黑色的帽子,為什麼必須是黑帽而不是白帽,估計是為了保持肅穆感。接著,戴上一頂可過濾空氣、狀如鳥嘴般的面具。
  • Sky光遇鳥面具兌換方法詳解
    18183首頁 光遇 Sky光遇鳥面具兌換方法詳解 Sky光遇鳥面具兌換方法詳解 來源:網絡
  • 藝術家|鳥頭、鳥頭世界與世界
    鳥頭成立於2004年,由宋濤(b.1979)和季煒煜(b.1980)組成,「鳥頭」源自一次為文件命名而來的隨意鍵盤敲擊。>鳥頭作品的裝置性也體現在與展覽空間的關係中。二樓透明夾層裡的《鳥頭作品》是一個約為一立方米的封閉木箱,四側鑲嵌著廢棄相機,試片用的照片廢條以訂書釘近乎隨意地拼貼於表面,並用白色防水漆勾勒出鳥頭的形狀。仿佛某種奇妙的轉喻,《鳥頭作品》是對鳥頭作品的概括(一種「元作品」),揭示了鳥頭作品的本質——不但拍照是他們的生活,他們也把拍照視為理解日常生活、理解世界及抒發情感的主要方式。
  • 《星球大戰7》新細節曝光 設計靈感來源於動畫片
    《星球大戰7》新細節曝光 設計靈感來源於動畫片 時間:2014.09.12 來源:1905電影網 作者:雲貓貓 分享到:
  • 中世紀黑死病中的逆行者:神秘而「邪惡」的鳥嘴面具下聖潔的靈魂
    前言當我們翻看有關於中世紀歐洲的影視文學作品時,總能在其中發現一個神秘的物品,那就是鳥嘴面具。在很多劇作中,鳥嘴面具就是代表邪惡的符號,是為人所不喜的,但是追根溯源,鳥嘴面具在誕生之初卻是善良和奉獻的化身。
  • 靈感:我來源於生活
    相信大家都聽說過小說家有時為了尋找靈感,會到某些地方去「探險」。而我們大多數人基本都處在平淡的生活中,像到一個地方去「探險」的,基本上很少。朋友,我們都是人,不是說別人天生就都比你有想像力、寫作靈感就比你好,我們大多數人是普通人,我們的起點都是差不多的。重要的是,同樣是生活,你可曾留意到「生活的點滴」。我們在閱讀他人優秀的文章時,心情常常會格外的舒適,他們的文章帶給我們的可以說是一種心靈的享受。
  • 鳥頭:鳥頭世界
    每一個個人都是一個獨立的世界,每個人所看到的世界,其實也並不盡相同。所謂「客觀」,只不過是作為人類視覺經驗的最大公約數而已。而人們所看到的外部世界,其實也只是意識的三維模型。世界並無本相,世界的樣子是被「看」出來的。攝影圖像中的世界,則是被攝影媒材「看」出來的。作為觀看藝術的攝影,最重要的就是從個人生命體驗的視角去發現問題,並以視覺的方式予以呈現。
  • 戴鳥嘴面具的瘟疫醫生:只跟死神打交道,古歐洲最神秘的驅魔者!
    這些畫面或許令你感到毛骨悚然,但它並不代表死神,而是一個中世紀歐洲瘟疫醫生的標準裝束。這套制服看上去神秘而驚悚:全皮革套裝,一個鳥嘴面具和一頂高帽。最吸引視線的,無疑是鳥嘴面具。面具的眼睛部分是圓形的玻璃,好像一個護目鏡。
  • 烏克蘭口罩庫存吃緊,前線士兵都得帶上中世紀面具抗疫
    而他所有行頭之中最引人注目的,還得數他所戴著的那副別致的鳥嘴面具。這要不知道的恐怕還以為他是去參加動漫展,而不是跑到前線來打仗的。雖然看起來無比滑稽,但實際上這個烏軍士兵所佩戴的這副面具是有來頭的。它通常被稱之為「鳥喙防疫面具」,早在中世紀開始就已在歐洲地區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