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歐洲中世紀,那些頭戴神秘鳥頭面具的都是些什麼人?

2020-12-25 騰訊網

在一些西方的影視作品中,特別是在以歐洲中世紀為歷史背景的影片中,經常會出現頭戴著鳥人面具的人,看上去特別的陰森恐怖。那麼,他們究竟是什麼人?為什麼要戴這種奇怪的面具呢?

原來,他們是中世紀的醫生,而且不是一般的醫生,是專門救治瘟疫病人的醫生。

鼠疫橫行

在古老的中世紀,瘟疫是世界上最為可怕的疾病。其中最常見的一種就是「鼠疫」,又稱「黑死病」。它能夠通過跳蚤叮咬、汙染水源、咳嗽飛沫等方式在人群中迅速傳播,並且致死率非常高。一場鼠疫過去,死掉的人常以十萬、百萬,甚至千萬計。14世紀,一場鼠疫席捲了整個歐洲,前後持續了幾個世紀,死亡人數超過了2500萬,大約佔當時歐洲總人口的三分之一。

看上去陰森恐怖的鳥頭面具

制服誕生

當鼠疫爆發時,當地的政府就會僱傭專門的醫生進行救治。他們被稱之為「鼠疫醫生」。這些醫生除了要給病人進行診斷,開具藥方之外,還會記錄病人的遺囑,掩埋屍體,統計死亡人數。有時甚至還要進行屍檢,以便更好地進行治療。

鳥頭面具防護服發明人:奧爾姆醫生

在17世紀之前,鼠疫醫生會穿上各種防護服,以保護自己免受瘟疫的感染。直到1619年,世界上才出現了一種統一樣式的「制服」。它的發明人是查爾斯·德·奧爾姆,他曾是三位法國國王(亨利四世,路易十三和路易十四)的首席醫師,並曾為許多歐洲皇室成員提供過醫療服務。

經典形象

這種防護服通常由幾種易於識別的部分構成:首先他們會戴上一頂帽子,通常由山羊皮製成。這是醫生身份的象徵。其次他們會在身上罩上一件長袍,從頭到腳遮住自己。長袍上塗有羊脂,可以防止病人的體液粘到上面。此外,有一種迷信的說法是,羊脂既可以把瘟疫從病人身上帶走,又可以有效防止醫生感染上瘟疫。在長袍裡面,則是馬褲和襯衫。

中世紀對於鳥頭面具的描繪

除此之外,這套服裝最具特色的部分,就是臉上戴的,看起來像鳥嘴一樣的面罩,上面還留有一根長長的喙。當時的人們認為,瘟疫是通過有毒的空氣傳播的。為了應對這種假想的威脅,奧爾姆醫生特別設計了這種獨特的面罩,「鳥嘴」裡面裝有氣味強烈、令人愉悅的物質。比如龍涎香,薄荷、玫瑰花瓣或各種草藥。據說,這種「喙形」的設計,可以讓香氣在空氣中充分擴散,以便更有利於佩戴者吸入到身體之中,從而可以有效地淨化「不良空氣」。

鳥頭面具成了中世紀瘟疫橫行的象徵

最後,醫生的手上會戴上一副羊皮手套,手裡握有一根木棍。這根木根也有多種用途。它可以在醫生檢查病人身體時使用,這樣醫生就不用拿手去觸摸病人了。 它也可以在轉移病人或處理屍體時用來指示方向。此外,如果遇到絕望或者瘋狂的病人的突然襲擊,醫生還可以拿它來防身。

神秘象徵

雖然這種防護服在誕生之後逐漸被當時的社會所接受,但是可惜的是,它並沒有能夠起到多大的防護作用。在1856年義大利鼠疫大爆發期間,身穿這種防護服的醫生的身影四處可見。那一年,羅馬死亡了14.5萬人,而那不勒斯死亡了30萬人。這種令人印象深刻的「鳥嘴面具」形象,逐漸被蒙上了一層神秘的光環,也幾乎成了一種死亡的象徵。

鳥頭面具也是一種死亡的象徵

現代遺風

時至今日,除了在各種影視劇中看到這種令人難忘的形象,我們還可以在義大利威尼斯的狂歡節的遊行隊伍中,看到人們戴著這種面具進行熱烈地慶祝和狂歡。或許,他們是在紀念過去那個悲慘的時代。或許,他們是在通過這種幽默的方式展現人類的大無畏和樂觀主義精神。或許,他們對面具背後的故事一無所知?(文/世界歷史那點兒事)

在義大利威尼斯狂歡節上頭戴鳥頭面具的人們

相關焦點

  • 反派為什麼喜歡「鳥頭面具」?其實靈感來源於中世紀
    【動漫雜談】關於動漫中的「鳥頭面具」: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看《炎炎消防隊》的第10集,其中登場的「第三隊 大隊長」喬瓦尼的造型,讓我產生了濃烈的既視感。聽聽他的臺詞,再看看五隊長對他的態度,讓我覺得這個角色反派感爆棚。
  • 鳥頭面具到底有何含義?詭異的它在中世紀竟是天使的象徵
    在許多影視作品中,我們都能看到這種詭異的鳥頭面具。它深邃的配色,尖銳的鳥嘴,搭配長袍看起來說不出的詭異,在影視作品中是很多反派、邪教徒鍾愛的面具。然而現實中卻並非如此,邪魅的鳥頭面具不僅不邪惡,反而是天使的標誌,到底怎麼回事呢?
  • 中世紀歐洲醫生防護服,詭異的鳥嘴面具有哪些功能?
    紅色玻璃在當時被認為可以隔絕邪惡,口鼻部用皮做成鳥嘴型,鳥嘴下方開小孔幫助呼吸,鳥嘴內部裝有香料和草藥布袋,布袋上灑上香水,用來隔絕有毒空氣,並減少聞到的異味,披肩和長袍都是過蠟的亞麻布或帆布製成,有時也全用皮製的。
  • 中世紀黑死病中的逆行者:神秘而「邪惡」的鳥嘴面具下聖潔的靈魂
    前言當我們翻看有關於中世紀歐洲的影視文學作品時,總能在其中發現一個神秘的物品,那就是鳥嘴面具。在很多劇作中,鳥嘴面具就是代表邪惡的符號,是為人所不喜的,但是追根溯源,鳥嘴面具在誕生之初卻是善良和奉獻的化身。
  • 戴鳥嘴面具的瘟疫醫生:只跟死神打交道,古歐洲最神秘的驅魔者!
    這些畫面或許令你感到毛骨悚然,但它並不代表死神,而是一個中世紀歐洲瘟疫醫生的標準裝束。14世紀開始,歐洲爆發了史上最致命的瘟疫:黑死病,僅在幾年內就消滅了約2500萬歐洲人,大約佔到歐洲總人口的30-60%。傳染性極強的瘟疫,讓全歐洲人心惶惶,但是,該做的工作還得有人做。
  • 電影中常見鳥頭面具,被視為反派標誌,一開始曾是白衣天使的象徵
    戴鳥頭面具、穿黑色長袍,手持細長手杖;這個人物形象曾經出現在不少西方電影之中,而且大多都是反派。鳥頭面具這種過於光怪陸離的造型,也一度成為了大熒幕上的反派標誌。之前網上曾經流傳過一張老照片,十幾個頭戴鳥頭面具的人圍成一個圈站在一起,看起來非常怪異。有網友評論,說這莫不是邪教聚會吧。
  • 中世紀防疫——長袍、鳥嘴面具、木質拐杖
    不過,你若是知道中世紀瘟疫醫生們戴的「口罩」長啥樣,就該慶幸現在的口罩有多輕薄了~~14世紀,黑死病席捲歐洲。這朵瘟疫的烏雲,整整漂浮了三個世紀,給歐洲人留下了極深的心理陰影。甚至連最初特指黑死病的詞語「瘟疫」,如今都成了大規模傳染病的統稱。
  • 烏克蘭口罩庫存吃緊,前線士兵都得帶上中世紀面具抗疫
    換句話來說,現階段烏克蘭的口罩庫存已經告急,急到連前線部隊都供應不上的程度了,以至於近段時間在國外社交媒體上,甚至還流行開來了這樣一張讓人哭笑不得的照片:這張真偽不辨的照片中的士兵身著烏克蘭武裝部隊的制服,手持一桿卡拉什尼科夫突擊步槍,頭戴一頂戰術頭盔。而他所有行頭之中最引人注目的,還得數他所戴著的那副別致的鳥嘴面具。
  • 中世紀歐洲黑死病中的聖戰士——鳥嘴醫生
    然而事實證明,這場生物入侵對歐洲人來說簡直就是救星降臨。由於褐鼠不論在個頭、智商還是團隊協作上都遠勝過歐洲黑鼠,因此後者很快被「鳩佔鵲巢」並徹底淡出生存舞臺。就生物關係而言,褐鼠身上寄生的跳蚤同樣可以攜帶鼠疫桿菌,這種跳蚤被稱為「角葉蚤」。
  • 黑死病:600年前席捲歐洲的大瘟疫
    但是即便這樣又喝又洗,黑死病也是治不好的,那些堅定的理論知識者就站了出來」這是醫學,理論是不會錯的,尿液沒有用,一定是純度不夠,你們喝的水太多了,尿液裡面的乾貨太少了!「乾貨太少?那什麼排洩物乾貨多呢?瞬間,人們想到了,也使用了,用法和用量都是一樣的。很顯然,這種方式也是沒用的。
  • 面具的神秘時代:消失的25張「面孔」
    值得慶幸的是,在20世紀頭十幾年,就在美國政府出臺的政策不斷地將面具代表的部落文明永久推入消亡的深淵時,攝影師和種族學家愛德華·柯蒂斯(Edward Curtis)曾著手獲取了無數頭戴傳統面具的美國土著影像資料。
  • 鳥嘴醫生面具恐怖圖片,黑死病改變歐洲歷史
    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不少恐怖電影中都有鳥嘴面具的恐怖形象出現,那麼這一形象為什麼如此深入人心呢?這就要談及中世紀時期歐洲的黑死病歷史了,鳥嘴面具就是那個時期被發明出來的,來和小編看看吧。
  • 中世紀歐洲醫生,為嘛要戴鳥嘴造型面具?沒辦法,黑死病知道不
    這個就是中世紀鳥嘴醫生的裝備。話說七百年前,歐洲大陸之上,正流行一種大規模傳染性疾病,便是所謂黑死病。這種疾病,奪走了約2500萬歐洲人的性命,而當時整個歐洲的人口也不過7500萬左右,所以可以這麼講:三個歐洲人,必死其一。這個死亡率有多高呢?
  • 歐洲中世紀關於食物的全部知識,都在這裡了
    上菜的人有時也會用麵包防止手被金屬容器燙傷。一些人喜歡模仿精英階層吃白麵包,另一些人還是主要吃他們可憐的穀物、黑麥、大麥甚至燕麥,而還有些人只有在喝湯的時候才能吃到穀物。現代的歐洲人對於諸如舌頭、眼睛、尾巴、耳朵或者一些內臟等「下水」是很排斥的,但是對於中世紀的歐洲平民來說是非常受歡迎的「葷物」。
  • 神奇的「鳥人裝」,卻能在中世紀黑死病橫行的歐洲保護醫生,厲害
    即使在我們今天,科技如此發達,醫生在接觸患者的時候,依舊可能被傳染,那麼,在中世紀的時候,歐洲曾經爆發過一場觸目驚心的黑死病災難,當時的醫生又是怎麼去自保呢?他們那個時候有現在的那些技術麼?帶著這個疑問,我們一起走進中世紀歐洲的黑死病災難中,去了解一下當時的醫生為了救人和自救,他們究竟用什麼辦法自保呢?
  • 黑死病與鳥嘴面具
    《鳥嘴面具》//出現與毀滅//所有的一切都起源於瘟疫,造型酷似鳥嘴形狀的面具,曾經那個時代最流行的口罩。中世紀,鼠疫曾肆虐歐洲,使其人口嚴重銳減,某些地區減員率甚至超過了60%,黑死病所之處簡直寸草不生,歐洲人的平均壽命下降了二十歲。
  • 電影《歐洲建築》第三集《神秘與歡樂——中世紀建築》
    電影《歐洲建築》第三集《神秘與歡樂——中世紀建築》於中寧 1989年12月(註:《歐洲建築》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與於中寧合作的《世界文化遺產》大型系列片之一,編劇和導演為於中寧《歐洲建築》完成於1990年,共六集,分別是第一集《典雅與和諧---古希臘建築》,第二集《宏偉與豪華---古羅馬建築》,第三集《神秘與歡樂---中世紀建築》,第四集《創造與變革---文藝復興建築》,第五集《模仿與凝滯---古典主義建築》,第六集《自由與多元---現代主義建築》。
  • 黑暗中世紀是怎麼回事?黑暗中世紀真實存在的鳥嘴醫生究竟是怎樣的?
    我們常說的黑暗中世紀,其實就是歐洲的中世紀時期,也就是大約在395年到1500年之間,懂得歷史的同學們,可能知道羅馬帝國被狄奧多西一世一分為二,也就是東羅馬帝國和西羅馬帝國成立的時間就是395年。在這之後,羅馬帝國逐漸開始衰敗,於476年和1453年,西,東羅馬帝國相繼滅亡。
  • 狐臉、鬼面、獸面……這些有趣的面具,你最想戴上哪一種?
    03死神面具:鳥嘴面具而在歐美,與鬼神和死亡等神秘力量有勾連的當屬中世紀的「鳥嘴面具」,這是一款發端於現實彼時,歐洲爆發了一場席捲無數國家的大型傳染病——黑死病,又稱鼠疫,整個大陸都籠罩在死亡的陰霾之中。當時,為了對抗黑死病,16世紀的法國醫生,路易十三的御醫發明了防傳染醫生套裝,長袍加上尖嘴面具。口鼻部用皮做成鳥嘴形,鳥嘴下方開小孔幫助呼吸,鳥嘴內部是裝了香料和草藥的布袋,布袋上有時還灑香水,用來隔絕有毒空氣並減少聞到的異味。
  • 中世紀的威尼斯如何處理黑死病?用四種方法保護了城市
    得益於河流和水道,中世紀的威尼斯比歐洲大多數城市要乾淨得多,由於沒有公共衛生設施,住在平原城市中的居民通常都把痰盂、汙水和其他垃圾往街上傾倒,但在威尼斯,街道就是水網河道,每天兩次漲潮就把垃圾衝洗乾淨了。這也是威尼斯沒有排汙措施,卻能容納十萬多居民的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