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道德經》:天之道,利而不害,聖人之道,為而不爭
天之道,利而不害
利而不害,就是心存善念,給身邊的人,甚至其它生命更多的溫暖和關愛,而不是損害他們、傷害他們,這樣做,不一定馬上就可以獲得利益或者得到好處,但是,正如老子所有:天道好還。你向外發送什麼,天道就回饋你什麼。
做到利而不害,天道會回饋你更多的正能量,這些正能量會在無形之中,潛移默化的改變你的生命軌跡,一步一步引導你走向更光明的未來,你向外發送的是愛和溫暖,周圍的能量場「境隨心轉」,最後呈現的局面,往往是你想看到的,來到你身邊的,也一定是你想要得到的。
為而不爭,就是做好自己該做的,堅守原則,遵循規律,不要強求什麼,淡定從容的面對一切結果,這樣做,天道不會讓你失去所有,只會讓你得到更多。
聖人之道,為而不爭。
做最好的自己,而不去強求完美結局,不把自己的主觀想法強加於客觀事物,因為客觀事物都有其自身的存在方式和發展規律,強加幹預只會適得其反。
為而不爭,就是安靜提升自己,努力做好自己,同時保持冷靜和從容,不起爭鬥心,爭辯心,爭執心。不爭,磁場就平靜祥和,同時因為你做到位,客觀事物自然有條不紊的運行,因為符合規律,結局自然圓滿。
而一旦爭了,磁場就亂了,麻煩就多了,同時呢,因為你急功近利,難免就利令智昏,情急之下往往做出不該做的事,說出不該說的話,你可能出於維護的目的,但是你發送的是負能量,老子說,天道好還,任何向外發送的能量,最終都會加倍還回來,作用於自己身上,正能量會感召正能量,負能量只會感召更多的負能量,局面就向著不利的方向發展,結果必然事與願違,甚至做得越多,錯的越多。
為而不爭,並非消極畏縮,恰恰相反,這是道家為人處世的最高智慧,體現的是專注於當下積極正確的做人做事,而對於一切結果,都會以一種豁達超然的心態去面對,不逃避也並不輕易放棄,實際上,我們只管做自己該做的事,其它的,萬事隨緣就好,這和佛家所謂「因上努力,果上隨緣」是相同的境界。如果自己沒有做到位,爭又有什麼意義呢?爭就可以得到嗎?
為而不爭。凡是發生的,是一定會發生的,所以既成事實的,就沒必要耿耿於懷,各有前因不同,難免後果迥異,對於不遂人願之事,也是因緣和合的必然結果,平常心看待就好。而對於幹擾自己的事物,不予不取,不拒不迎,冷靜的面對就可以,心裏面不起波瀾,就不會受到不利影響,反之,起心動念去驅趕或者追回,都會讓自己受到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打擊,無休無止。
天之道,利而不害,聖人之道,為而不爭。做人遵循天道,做事符合法則,就可以利而不害,為而不爭,一句話,就是讓我們不去和萬物對抗爭奪,而是努力做最好的自己。
怎麼樣做最好的自己呢?
每天檢查自己,反省自己,自己的錯誤和缺點改正了沒有?自己的優點和長處發揮出來沒有?能不能堅持自己的原則立場,不被外物帶來的幹擾迷惑,不被外界的負面影響控制,始終讓自己有一顆平靜心,平和心,平常心。無論如何,不管怎樣,讓自己處於愛和溫暖的內在力量之中,這種力量,足以改變現實,成就夢想。
結束語——你若盛開,清風自來。做好自己就對了,不必爭,也無需追問,你只管負責精彩,老天自有合理安排,毀滅一個人的是冷漠和自私,成就一個人的是慈愛和溫暖,只要你給予世界愛和溫暖,世界也必對你溫柔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