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二代的尷尬:承認自己是深圳人,需要勇氣

2020-12-22 深圳百事通Pro

我,95後,老家在潮汕,從小在深圳長大。

為什麼要自報家門?

因為在深圳這座移民城市,初相識的人互相交代「你是哪裡人」,實在跟問「中午吃啥」一樣平常。

但誰能想到,我會被這樣一個簡簡單單的問題難倒。

我是潮汕人?又不地道。非必要時不會用蹩腳的潮汕話作日常交流,論對潮汕的了解,做過旅遊攻略的人甚至都比我熟悉。

我是深圳人?也不是很正宗。對本地歷史、本地文化同樣一知半解,不過是一直以「非深戶」的身份在深生活求學。

所以,我是哪裡人?

浪流連茄子蛋 - 浪流連

你是哪裡人?

在深圳長大的異鄉人

「深戶」和「非深戶」之間的鴻溝,首先清晰地在每個升學階段顯現。無論是小升初積分入學,還是中考錄取分數線,兩者都有截然不同的標準。

在各個升學階段,「戶籍所在地」這一必填項,一直很敬業地提醒我督促我,作為非深戶,分數要足夠好才能順利升學。而在所謂的擇校費還沒廢除的時候,即使中考分數足夠好,為了省幾萬擇校費,我索性放棄上「四大名校」的機會。

儘管從小在深圳長大,但看著戶口本上的白紙黑字,說自己是深圳人,總有些自欺欺人的感覺。

因此,每當有人問我「是不是深圳人」,我總會在百般糾結中支支吾吾地解釋一通,最終給出的回答還是「不是」。而中間那些兜兜轉轉,只有我知道,不過是在為自己二十多年的在深歲月找容身之地。

「戶籍」是阻擋我在深圳立足的絆腳石?不僅僅是。對眾多父母來深打拼的非土生深二代來說,即使在深圳長大,即使是深戶,甚至家有房產,在深圳生活也會有在異鄉的感覺。

「老家在xx,從小在深圳長大。」

分兩個半句來回答一個問題,是我們共同的默契。但可能沒有多少人細想回答背後隱藏的心理,包括回答者本人。

「為什麼不直接說自己是深圳人?」

「這點是挺奇怪的。」沉默了幾分鐘後,「老家在湖北」的閔諾解釋道:「直接說自己是深圳人還是有點負擔。不說自己的故鄉,有種忘本的感覺。確實怕別人以為我有一種深圳比湖北好的優越感,感覺還是不應該忘本,把老家抹掉。」

閔諾是覺得「有負擔」,「老家在湖南」的爽爽則覺得是「怕尷尬」。

「直接說深圳人,會被直呼富婆。」

是的了,即使落戶了,能名副其實地說「我是深圳人」,話一說完,往往還要補充一句「不是本地的」。

五個字,就能省去許多解釋的麻煩。

例如許多市外乃至省外的朋友都非常好奇的,在深圳長大為什麼不會說粵語?

其實只要來過深圳就會知道,這裡是普通話的天下。再深入了解,也會知道,深圳除了有廣府民系,還有客家民系,即使是本地人也未必會說粵語。

對於非土土生深二代而言,童年在翡翠臺和明珠臺之間橫跳的學習成果,只夠聽懂和看懂粵語,要多花點心思,才能勉強聊幾句甚至哼首粵語歌。

五個字,也能省掉被誤認為家裡是收租的富二代的困擾。

儘管「深二代≠富二代」的話題已被討論過N遍,但「深二代=富二代」的刻板印象仍然先發制人。比起深究不對等關係背後複雜的可能性,人們顯然更樂於接受標籤化的簡單判斷。

其實,急於否定自己是本地人並能取得他人理解時,也在固化「本地人=有錢人」這一重刻板印象。

但事實上,在深圳,有人每月坐等收房租,也有人每日為生計憂愁,有人抓住時代的機遇發家致富,也有人守著一個角落兢兢業業。即使是本地人。

回歸正題,你是哪裡人?

對非土生深二代而言,這實在是一個很深刻的問題,可能不亞於哲學上著名的「奪命三連擊」——我是誰?我從哪兒來?我到哪兒去?

我,他們,與他人,就此問題一遍一遍打交道的過程,其實是一步一步尋找歸屬感的過程,也是一點一點認識自我的過程。

我是哪裡人?

丟失了故鄉的深圳人

「潮汕話都說不標準,你真的是潮汕人嗎?哈哈。」

「不是吧,作為潮汕人竟然不喜歡喝番薯粥?哈哈。」

「潮汕女生都很會做家務吧?哈哈。」

哈哈,哈哈,哈哈……別人看來不過是玩笑話,我聽來卻尷尬又刺耳。雖然大多時候也不得不捧場地笑笑,但一笑而過?不存在的。成長過程中,我不止一次因此感到迷茫和自我懷疑。

一年只回一趟老家,一趟只待一個星期,一待就只走個親戚。「潮汕美食多」對於我而言只是一個常識,而不是一個能深聊的話題。如果要硬聊,我會推薦牛肉丸和綠豆餅,真心實意。

遇到不少妄圖讓我當導遊,帶著吃遍潮汕的朋友,我都只能禮貌而不失尷尬地說,抱歉啊,我不熟。理由?在深圳長大。臉皮一厚,甚至反向邀請他們帶我玩。

對於「你是哪裡人」的靈魂發問,我真心希望「老家在潮汕,從小在深圳長大」能成為終結話題的完美模板。事實是,它難擔重任,有時甚至會更刺激別人的好奇心。

慶幸的是,即使不得不繼續話題,這個回答也能過濾掉大部分令人尷尬的提問,交談者願意多給我身上的無知和彆扭幾分理解。

坦白說,當我這樣說的時候,自豪之餘,更多的是羞愧。因能與兩處我熱愛的土地沾關係而自豪,也因我既不是百分百的潮汕人或深圳人而羞愧。潛意識裡,我試圖從兩邊尋求歸屬感。

年紀漸長後,我才從這略顯曲折的表達裡,理解自己這份矛盾又孤獨的情感。

但我不是一個人。

就像閔諾害怕被指責「忘本」,爽爽也害怕自己被嫌棄。「不會說湖南話,又不怎麼回去,我感覺如果我稍微和湖南那邊多點聯繫,我在省外也不會說自己是深圳的。如果碰到湖南的,自己又不會說家鄉話,就很尷尬。」

爽爽、閔諾、我等非土生深二代,不過都是在試圖抓住與故鄉不多的一點點聯繫。

深圳是我們生長的土地,但父母生長的土地,才是我們最初來的方向。我們管那叫作「故鄉」,卻又在成長的路上一點一點丟失與它的聯繫。

我羨慕能在故鄉土生土長的孩子。

他們沒有浪費孩童時代的語言天賦,憑方言就能在異地找到組織;他們在深圳之外還有第二處地方落腳,過年回家能找得到兒時玩伴,拼搏累了也能有退路;他們熟悉腳下的每一寸土地和土地上生活的人,自由地走街竄巷,相遇就能談天說地……

他們中怎麼就沒有我呢?

在深圳長大的我,丟失了自己的故鄉。

我是深圳人

深圳是第二故鄉

「來了,就是深圳人。」

我不是沒有質疑過這句話的真實性,在深圳長大的我,都時常有種在深圳漂泊的感覺,那些來深打拼的深漂一代,又將從何處找尋歸屬感?

「你是哪裡人?」

大學期間去省外旅遊的時候,熱衷於與陌生人閒聊的我,也常常逃不過這一問。

哭笑不得的是,在省外,原來「深圳人=有錢人」是共識。每當我提到「深圳」,對話者總很自然地為我貼上「有錢有閒」的標籤,險些被當作「二世祖」輕視。

除了第一次有些措手不及,後面每逢誤會,我都能很麻利地分享我是如何打了一學期的兼職才攢夠錢出來溜達。

充分利用每一次機會,我還順帶普及了一番「深圳人有多努力」,深圳人的錢也不是白來的(不少人是用頭髮換來的)。

不知道你看到此處有沒有覺得異樣,當時的我,每當開啟這個頗為勵志的話題,異樣的感覺總是很強烈的。

後來我明白了,在深圳,我哪用那麼努力地證明我是一個努力的人?見過太多努力生活的人,我甚至覺得「努力」對深圳人而言,是標配,而不是什麼值得宣揚的事。

同一片蒼穹之下,深漂們在尋覓一座名叫「夢想」的島嶼落腳。土生土長的深二代,在不收房租的日子,也在加班加點地工作。

夜幕降臨後,摘下眼鏡仰望燈光璀璨的玻璃大廈,會有墜入銀河的錯覺。街頭巷尾的各味美食,則牽絆住歸家人的腳步,要讓他看人間最熱鬧的煙火。

凌晨四點的深圳,有人剛剛入眠,有人剛剛甦醒,交班的人互不相識,卻在一片靜寂中,將一座城市的生機從昨夜延續到今朝。

這座城市,就是大道兩邊的路燈都在努力,努力照亮夜歸人回家的路。

我就這樣後知後覺的,在深圳市外找到了在深圳的歸屬感,真是一件奇妙的事。

緊攥住在這座城市生活的勇氣,一直向前走,不後退。深圳,也能成為如同第二故鄉的存在。

「對於我來說,湖北是故鄉;對於我未來的孩子來說,深圳就是故鄉,因為我在深圳。」

視湖北為故鄉的閔諾,情感上還是更親近深圳,畢業後,她選擇回到這個令她感到親切的城市工作和生活。

還記得高考填志願那會兒,我們都迫切地想要逃離這座「呆膩了」的城市,誰能想到,遊走一遭,才發現自己對這片土地異常眷戀。

雖然承認自己是深圳人仍然是一件頗有「負擔」的事,因為不努力就追不上這座城市成長的速度,但將負重放下的那一天到來時,我想,步履一定格外輕盈。

內容 | 深圳百事通原創

文案 | 魚丸

攝影 | 老謝 小小

相關焦點

  • 「演出」深二代的粵語情懷
    【深圳商報訊】(記者 常舒藝)2016年,深圳戲劇節舉辦的第三個年頭,一部叫做《馬桶大爆炸》的粵語單元劇分外引人注目。作為深圳首部原創粵語舞臺劇,這部劇激起了大票深圳80後的粵語情懷。該劇劇團「甸甸巴士」由一群土生土長的深二代組成,主創陳祈充的故事跟他的戲劇一樣,只能用「神奇」二字來形容。
  • 特區四十年 | 兩位「深二代」律師的驕傲與感恩
    1980年,李燕妙出生了,可謂是土生土長的「深二代」。1998年,她考到中山大學法律學系就讀,後來又相繼取得了碩士、博士學位。「深圳這座城市敢闖敢試、拼搏創新,和我的人生息息相關,這些特質也深深地融入到我的骨子裡。」畢業後,李燕妙選擇了在深圳從事法律工作,在深圳某法院擔任法官。
  • 深圳,一個不講粵語的城市
    深圳有這麼一個奇怪的現象:作為廣東城市,粵語卻幾乎消亡了面對其他廣東人拋來的一串粵語深圳人,只能尷尬地承認自己不會講越來越多人的說粵語,已經被深圳人拋棄了深圳,一個不需要曾幾何時,粵語也是深圳大街小巷的通用語言。去小賣部買完東西,都要說一聲「唔該」;坐中巴到站了,要說「有落」。而如今,在羅湖福田南山,這些原本說粵語的地區,都不太能聽見粵語了。取而代之的是普通話、潮汕話、湖南話......· | 不會粵語的「深二代」 | ·就算在深圳長大,但是不會說粵語的「深二代」比比皆是。
  • 「深二代」上班族樂隊的第二種人生 等你來聽
    街頭樂隊「全村的希望」由六位80後「深二代」組成。街頭樂隊「全村的希望」由六位80後「深二代」組成。白天是上班族,下班後還有另一個身份,在這座城市有太多的「斜槓青年」,他們喜歡「折騰」,有著自己的「雙面人生」。這裡是深圳,一座拼搏之城,一座年輕之城,一座多面之城。
  • 深圳,已退出廣東「粵語」群聊?
    土生土長的深圳人面對其他廣東人拋來的一串粵語只能尷尬地承認自己不會講深圳正漸漸漸漸退出廣東粵語群聊01深圳,一個不需要講粵語的地方深圳,作為一座廣東的城市,卻聽不見幾句粵語。曾幾何時,粵語也是深圳大街小巷的通用語言。
  • LOL女主播阿怡承認代打 事件經過回顧與深扒
    結果:阿怡直播中承認代打  5月30日,阿怡在晚上的直播中開啟攝像頭對著手和鍵盤進行直播,以闢謠自己的「代打行為」。當時她還叫兩個鑽石朋友幫忙帶她,結果五連跪。  激憤的觀眾表示:「卡牌出肉,各種猥瑣塔下,一塔還在都跑到二塔去Q兵了,怕死。王者就這個自信麼?然後更瞎眼的就是酒桶,連續三次的E閃失敗,還要一起三排的鑽1小夥伴教怎麼玩。打野完全,藍懲戒,完全不懂用,敵方幾次都是絲血逃跑就是不用懲戒。王者的打野會忘記用這個?」  總之全程直播非常尷尬,五連跪之後就下直播了,而且在周末的時候也是七連跪。
  • 深圳十問十答:地道深二代美食編輯去哪裡吃?
    以下十個問題問出吃貨們的心聲,同時推薦深圳餐廳,讓大家在不同情況下滿足需求的同時,吃到好吃的。蘇絲黃(購物公園店)福田CBD約會第一強第一次和心上人吃飯,想選對餐廳真的很難。這條僻靜少人的小街道還留存著舊時光深圳的風骨,慵懶而寧靜。這家小店不設堂食,只有門前擺著三張桌子,來打包的食客絡繹不絕,足以判斷這是一家好的街坊店。經過的話一定要打包一個熱狗來吃,那滿滿的熱量,是男孩子最愛的味道。
  • 梁靜茹林達光戀情曝光,女方承認戀情,愛情確實需要勇氣
    提到梁靜茹,或許大家能想到的都是他的代表作品《勇氣》,《寧夏》《會呼吸的痛》等等歌曲,但或許只有對梁靜茹經常關注的人才能了解,其實梁靜茹才在2019年的9月份承認與趙元同離婚,而在一年後的11月4日,又曝 出新的戀情,這是怎麼回事呢?跟著小編去看看吧。
  • 「深二代」創業,看重興趣不受拘束
    40年後,深圳是什麼?深圳精神又因何而來?我們想在「人」的身上尋找答案。如果「來了就是深圳人」是開始,那麼「我們這一代深圳人」就是試圖定義。因為,深圳是深圳人的深圳。雖然我工作蠻早的,大二的時候就開始做一些藝術展覽、IP特展類的工作,但我不想花家裡很大一筆錢去創業去冒險。我希望可以先在社會上沉澱一些經驗和人脈,打造屬於自己的特點,再去組建一個公司,這是我剛開始最完美的一個預想。
  • 電影《深.愛》開機——張丹峰王智演繹深圳「尋夢人」
    2018年10月17日,由深圳前海君勝米倫影視傳媒有限公司出品,深圳前海米倫文化傳媒有限公司、霍爾果斯龍駿影業聯合出品的院線電影《深.愛》在深圳順利開機。原著超10億瀏覽量 這部電影觸動你的心房這麼多年以來,深圳這個充滿奇蹟的城市不斷向世界證明著自己,保持著旺盛的活力和競爭力,吸引著無數年輕人的夢。
  • 我鼓起勇氣的「我喜歡你」,卻讓自己好尷尬,你適合暗戀還是表白
    戀愛更像是一種與生俱來的天賦,不需要人多點撥,也不需要像學知識一樣經過幾年甚至幾十年的學習。只要遇到令自己心動的人,心中的戀愛開關就會被打開,整個人都會被帶進一個極其夢幻的場景之後。為什麼這麼說呢?一旦你有了暗戀對象或者心中女神,自己的生活仿佛煥然一新,身邊的任何事物仿佛都在為自己加油鼓勁。
  • 愛真的需要勇氣,分開也是
    鍾欣潼方由公司代為回應,稱二人目前已經籤署分居協議,並沒有斬釘截鐵地承認已經離婚。而賴弘國本人發表千字長文,文中都是這段婚姻的美好回憶,看得出來他很不捨得。鍾欣潼賴國弘結婚照梁靜茹的歌中唱到:愛真的需要勇氣。其實分開也是。
  • 6種尷尬的早餐,平常吃很美味,當早餐卻被嫌棄,早上吃需要勇氣
    本期蘿媽分享的內容是:6種最尷尬的早餐,平常吃很美味,當早餐卻被嫌棄,早上吃需勇氣! 早餐,對於一個「起床困難戶」來說,永遠都是奢侈至極。每天早上,鬧鈴響了,關掉,再睡一下,明明只是過了幾秒鐘,卻過了一個多小時,趕緊匆忙起床,趕往公司,根本顧不上吃早飯,熱騰騰的早飯?想都不敢想,能睡醒就不錯了!
  • 蘇州:不好意思,杭州,不看經濟談綜合實力,深圳比我更尷尬
    最近網上流傳一種觀點,認為杭州在政治、文化、教育、醫療、交通等方面略勝蘇州,總之蘇州綜合實力不如杭州,蘇州:不好意思,杭州,別看經濟談綜合實力,深圳比我還尷尬,今天我要說的是蘇州:不好意思,杭州,不看經濟談綜合實力,深圳比我更尷尬。
  • 盤點「蹭紅毯」5位明星,網友:只要自己不尷尬,尷尬的就是別人
    娛樂圈中最不缺的就是明星了,但很少有明星能夠火到國際上去,不想要名氣的明星不是好明星,只要出道了,肯定都希望自己的名氣能大一點,最好能走上國際大舞臺,走紅毯在一定機率上是可以曝光自己的知名度的,但也有不少明星,明明沒有什麼作品要宣傳,也沒有收到邀約,為了能夠蹭一波熱度,竟去「蹭紅毯」,這種現象一旦被發現了,那真的是尷尬至極啊,相信大家都知道坎城電影節算是非常有影響力的國際電影節之一,而它的紅毯也成為了很多明星選擇去蹭的重災區小編就和大家說說因
  • 梁靜茹:給了所有人愛的勇氣,也給了自己不愛的勇氣
    專輯同名主打歌《勇氣》更是入圍了第12屆臺灣金曲獎最佳音樂錄影帶獎、並獲得馬來西亞娛協獎十大原創歌曲獎、馬來西亞娛協獎新人推薦獎銀獎。愛真的需要勇氣,來面對流言蜚語只要你一個眼神肯定我的愛就有意義我們都需要勇氣去相信會在一起彼時,梁靜茹剛剛嘗到愛情的甜蜜,沉浸在熱戀中。因此在她的歌聲中明顯可以聽到她對愛情的執著、熱烈和大膽的表達。
  • 深網觀察 第260期|數字人民幣從深圳成功起跑
    深網評論員 婧歆「恭喜您參與的『禮享羅湖』活動已中籤,安裝『數字人民幣APP』即可領取。」10月18日24點,由深圳市人民政府聯合中國人民銀行開展的數字人民幣試點工作已圓滿結束,收到上面這則簡訊的筆者有幸成為「錦鯉」之一,參與體驗數字貨幣在深圳的首次內測活動。如今許多人早已習慣出門不帶現金,大部分時候都可以用支付寶和微信進行消費。
  • 愛真的需要勇氣,情歌天后梁靜茹承認與56歲總裁的戀情
    對於70、80後的人來說,梁靜茹的歌聲一定不陌生。很多歌直到現在聽來都是那麼的好聽,不愧為情歌天后。去年九月梁靜茹首次承認與趙元同離婚,九年的婚姻劃下句點。至於婚姻中的對錯,旁觀者誰也無法去評價對錯。也是錯過對的人,才能夠與對的人相遇吧!
  • 2019年周年大事記 | 道禾深圳三代塾
    >吳商齊-道禾深圳孺子茶道導師01時間:2019年7月5日事件:茶言真語 | 如何在自然中打通孩子學習的任督二脈嘉賓:林真-道禾深圳三代塾傳習館館長顏水蛭-道禾深圳山水學導師*點擊圖片即可了解內容詳情02時間:2019年7月8日-12日事件:孺子茶道生活營03
  • 《被討厭的勇氣》:真正厲害的人,都懂得接納自己
    二、缺乏改變的勇氣和被討厭的勇氣成天擔心有沒有說錯話做錯事,學習如何做一個高情商的人……稍微聽到有點別人對自己評價不好的風聲就會失落難過,如果知道有人討厭自己便更加抑鬱,開始記恨別人或者質疑自己—難道我做的還不夠好嗎?我們質疑自己的同時,又同樣質疑和評價著他人,人海茫茫或許我們每個人都一樣,認為自己都活在他人的眼中,過著謹小慎微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