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安琪:音樂教育將是我一生的工作 出版了一套用來玩音樂的教材

2020-12-27 視界World

唐安琪 (TT老師),世界鋼琴協會(中國區)副主席,活躍於中國、美國的音樂教育工作者。現就讀於美國羅格斯大學師從Stephanie Cronenberg攻讀音樂教育博士學位並擔任在校助教。2013年畢業於香港浸會大學獲碩士學位;2012年畢業於中央音樂學院獲學士學位。曾先後師從著名鋼琴家、鋼琴教育家陳曼春教授、陳漪漣教授及Edna Golandsky教授學習鋼琴演奏及鋼琴教學法。曾師從瑞士籍Dalcroze學院院長Silvia Del Bianco教授學習體態律動;師從德國 Wolfgang Hartmann教授學習奧爾夫音樂教學法;曾赴匈牙利柯達伊音樂研究所師從Laszlo Norbert Nemes 院長學習柯達伊教學法及合唱指揮;於2015年12月應邀赴美國參加Alfred Music出版公司交流研討兒童鋼琴基礎教程教學法並獲美國Alfred Music官方認證培訓講師。

自2007年起多次擔任外教翻譯;自2015年起多次邀請國外鋼琴家、音樂教育家到中國進行學術交流及講學。曾發表論文數篇,於2012年出版了由著名作曲家、音樂教育家王震亞教授指正,著名鋼琴家、音樂教育家周廣仁先生寫序的鋼琴曲集:《龍船調的故鄉—中國.恩施土家族傳統民歌鋼琴小曲 65 首》;於2019年出版了中國首套節奏創意書籍:《杯子遊戲@節奏探索》系列叢書;於2020年出版音樂點讀繪本《TT老師全能趣味音樂》系列教程。

一、音樂學習之路

記者:介紹一下你自己學習音樂的一個經歷過程

唐安琪 :提到音樂學習經歷,我覺得要從音樂天賦說起。我從小隻要一聽到音樂,就會手舞足蹈地跟著音樂動起來,我從小受少數民族風俗習慣的薰染,也非常喜歡跳舞。我覺得我的音樂興趣就是這樣日積月累,慢慢成為了我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我4歲開始學電子琴,5歲正式學鋼琴。那時,我家離老師家的路很遠,我記得我父母都會輪流背我去老師家裡,媽媽每周都會作為我的陪練,幫我記筆記,回到家裡陪我一起練習。我記得我的啟蒙老師—以為慈祥的老爺爺,他會要求我邊彈邊唱,我想這就是訓練固定音高的方法吧。每周會有一定量的彈奏、視奏作業,久而久之也培養了學習和練習鋼琴的好習慣。

剛開始我沒想著會考音樂學院,「大山頂「的孩子雖然也有夢想,但是不敢想。我只是把學琴作為一個興趣愛好,初中之後我發現自己會越來越喜歡音樂,我覺得我的生活中離不開它了。機緣巧合加上大膽地嘗試,我在2004年考入中央音樂學院附中,跟隨中央音樂學院附中陳曼春教授學習鋼琴,隨後於2007年考入中央音樂學院音樂教育系,並跟隨陳漪漣教授繼續學習鋼琴。畢業之後我去了從北向南,去往香港浸會大學攻讀碩士,在那裡,我學習了我喜歡的方向「兒童音樂教育」和「合唱指揮」,畢業後我沒有繼續讀書,而是選擇了工作,我選擇了我喜歡的「教書」,我喜歡和孩子們在一起,慢慢的,我又攝入到網際網路音樂教育、教師培訓的領域。

在工作過程中,給了我很多啟發,我也越來越清楚自己未來的學術研究方向,工作4年後,我順利被美國羅格斯大學音樂學院錄取,成為當年音樂教育系唯一一個中國學生,我認為這是我的新的開端,未來必須更努力才能夠為中國的音樂教育事業做出自己畢生的貢獻。

記者:父母都是少數民族,那作為少數民族的你為什麼會選擇學習鋼琴?父母有建議你學習民族樂器嗎?

唐安琪 :我爸爸是侗族,媽媽是土家族,我是在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長大的。家鄉的民族樂器主要以大鼓、銅鑼和嗩吶為主。

我會選擇學習鋼琴,因為我有十個鬥,哈哈~當時我媽媽就在想,女孩子嘛,應該學一門樂器,提升自我修養,那什麼樂器可以把十個鬥都用上呢?於是選擇了學習鋼琴。在我那個年代的恩施,只有極個別的人學鋼琴,算的上是稀有樂器吧。另外,學習鋼琴是媽媽從小的夢想,她曾幻想在桌子上彈奏,但是那會兒她都沒見過鋼琴,直到我開始學鋼琴的時候她才近距離見鋼琴、觸摸鋼琴。

當然了,父母也有建議我學古箏,覺得古箏比較適合女孩子,但可能由於師資方面的欠缺,並沒有繼續學下去。

記者:為什麼會選擇音樂教育專業?

唐安琪 :從本科到碩士,再到博士,我一直都是音樂教育專業。讀高中的時候,我了解到中央音樂學院的音樂教育系引進了國際上先進的音樂教學體系(達爾克羅茲、柯達伊、奧爾夫),我感覺非常有趣,很吸引我,覺得可以讓我的綜合能力得到提高,這也是國內現在比較欠缺的一塊,於是我就選擇了音樂教育專業。當我真正接觸音樂教育的時候,覺得這個事情更有意義了。

其實音樂教育主要是在學校進行的活動,是一門研究教育和音樂的邊緣學科,包括教育課程設置、教學方法、幼兒教育、小學教育等各個階段的教育,涵蓋面很廣,是普及中國音樂教育不可缺少的一個專業。

本科學習的過程堅定了我對音樂教育方向的探索和研究,研究生階段集中於兒童音樂教育,攻讀博士期間又回歸到兒童音樂教育和成人音樂教育,將教學方法和教育理念分享給其他音樂教育者一起學習,這也是我作為一個音樂教育工作者的小小貢獻。音樂教育將是我一生的工作。

二、音樂啟蒙小知識

記者:音樂啟蒙這個階段,中美存在哪些共性和差異?

唐安琪 :隨著經濟的發展,中美對音樂教育的關注度都越來越高,音樂教育特別是音樂啟蒙教育已經成為義務教育中不容忽視的一部分,課外的音樂教育也成為必不可少的補充。

對於中美音樂啟蒙教育存在的差異,每個人都會有不同的見解,就我而言,我想從這四個方面來說一下:

第一、師資。啟蒙教育非常關鍵,啟蒙階段的老師非常重要。在美國教孩子的老師都很重視、很熱愛音樂啟矇事業,在美國,你會發現美國一流大學畢業的音樂教育碩士、博士甚至是資歷很深的教授都會去從事音樂啟蒙教育,他們真的是熱愛孩子、熱愛教育,我感覺他們是用盡全身心去鑽研教學,投入到教學中,我覺得就這一點,我們都值得去學習。

第二、班級人數。美國多為小班教學,精準教育針對性強;而中國從幼兒園到小學的課堂,大部分地區人數會相對多一些。小班教學的好處是老師可以關注到每一位學生,但是人數太多的話,在一節40分鐘的課堂很難把注意力投給每一位學生。

第三、教學內容。中國的音樂教材相對固定,教學內容單一。美國的音樂教育內容更加靈活,學校音樂教育非常豐富,每一位音樂老師會在遵循國家和各個州的音樂教育大綱基礎上,設計自己的教學內容,並根據學生的不同進行調整,為每個班的學生設置專門的教學內容。

第四、教學方式。中國的音樂教學方式比較傳統,以歌唱為主,結合律動、遊戲或者其他小樂器(如直笛、奧爾夫樂器)比較少;美國的教學方式更自由一些,老師也會在課上讓學生玩各種小樂器,而不只是教唱歌,整個課堂氣氛的參與感和互動感會更強。

記者:你認為幾歲開始進行音樂啟蒙比較合適?家長應該做些什麼?

唐安琪 :說到這個話題,我覺得音樂啟蒙應該從胎教開始,在6歲以前都可以進行音樂啟蒙。當然,不同的年齡會有不同的啟蒙方式,越早進行音樂啟蒙教育對孩子的大腦發育、肢體協調、思維等方面是越好的,那麼每個階段具體的音樂啟蒙內容也是循序漸進,由簡至難的。

0-1歲以聆聽音樂為主,爸爸媽媽可以幫助他跟隨音樂進行一些簡單的律動。小朋友會走路之後,就可以慢慢加入一些大肌肉的體態律動、還有唱歌。

2-3歲時小朋友的肢體發展越來越好,可以進行更多的音樂律動,跳跳小的集體舞。在美國,小朋友們會從兩歲開始進行話劇課的表演,讓孩子大膽地說出自己的想法,展示自我。如果小朋友手指機能發展比較完善的話,可以讓孩子們做空中手指操,為學習鋼琴等樂器做鋪墊。到了4歲就可以開始鋼琴的學習了。

4-6歲是樂器學習的初級階段,認知樂器的基礎知識。通過學習樂器,小朋友會越來越喜歡音樂,用樂器來表達和表現音樂。

在孩子的音樂啟蒙階段,家長更多的是需要陪伴孩子,關注到孩子的成長,你會發現陪伴孩子一起學習、一起發現身邊的事情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切記學習音樂不要功利性太強,而是讓孩子覺得音樂很美好、很快樂就可以了。同時,我也特別鼓勵家多多參與到孩子的音樂學習中,和孩子一起唱唱歌,做一些小遊戲,甚至一起演奏,建立良好的親子互動關係。

記者:對於國內音樂教育尤其啟蒙階段,你認為我們有哪些可以提升的空間?

唐安琪 :在國內音樂教育,尤其是啟蒙階段,音樂老師可以嘗試根據必教知識點去設計屬於自己的教學內容,多一些創造性思維,而杜絕生搬硬套;多關注音樂教育類書籍,以理論指導實踐,又需要在不斷地實踐中發現不足,總結經驗,成為一名富有創造性的音樂工作者。在理論和實踐中總結教學方法,不斷提升老師的自身能力,以達到更高的層次。

三、揭秘音樂啟蒙教學法

記者:能介紹一下三大教學法 及其不同之處嗎?

唐安琪 :三大教學法包括:達爾克羅茲體態律動學、柯達伊教學法和奧爾夫教學法

達爾克羅茲體態律動學所涉及的教學內容與基本樂理、視唱、練耳大致相同,但在教學手段上有很大區別。它不以講授為主,而是讓學生直接通過身體動作來表現音樂,把音樂的音響和音樂的符號聯繫起來,體驗節奏感,從而激發學生的想像力和創造性。

柯達伊教學法以集體歌唱為主要教學形式,以五聲音階、四分音符和八分音符節奏為視唱教學的基礎,教材大多取材於匈牙利民歌或以本民族風格創作的多聲部合唱;節奏名以及可移動do為視唱練耳教學為教師提供了有效的教學手段。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教師以培養學生的思維和獨立思考的能力。

奧爾夫教學法提倡「回歸自然」「原本性」,採取音樂與舞蹈結合的新思路,注重培養節奏感和創造力(即興性)。「元素性音樂教育」是該體系的獨創的風格和特色,人們不是作為聽眾,而是作為表演者參與到音樂中去。

在了解了三大教學法之後,更重要的是根據教學知識點設計教學內容,將教學法運用到實際的教學之中。

記者:如何看待集體課?集體課的有哪些益處?

唐安琪 :我認為集體課是非常有必要的。集體課可以讓小朋友避免孤單膽怯的童年生活,讓他們在學習的過程中增進友誼,鍛鍊孩子身心與思想的發展,提高集體互動性、主動性以及學習效率。

想看集體課點這裡:

記者:遊戲化玩音樂的方式適用於什麼階段的學生?

唐安琪 :首先說一下「玩音樂」,英文叫play music,也就是說我們的初衷是「我要玩音樂」,在學習音樂的過程中感到輕鬆愉悅。

「遊戲化」是指用遊戲的形式去教學,看似在玩,但是其教學目的是—教音樂知識。遊戲的設置要根據學生心智和身體能力來進行安排,根據不同的知識點設置不同難度係數和不同內容的遊戲。它適用於各個階段,但是具體如何使用,我認為這是老師們值得去思考的一個問題。

記者:為什麼會想到出版一套遊戲化用來玩音樂的教材?初衷是什麼?

唐安琪 :出版這套教材的初衷,是想把我學到的一些知識以及實踐中獲得的經驗分享給大家。我認為人們在社會中所參加的真實生活,才是身心成長和改造經驗的正當途徑。所以音樂教師要把教授知識的課堂變成兒童活動的樂園,引導兒童積極自願地投入活動,從活動中不知不覺地獲得知識。

節奏是音樂的核心,是音樂的基本要素,

是音樂的骨骼, 是掌握旋律的基礎!

任何音樂都離不開節奏,

無論學習任何一門樂器,首先要面對的就是節奏。

節奏的學習不只是記住「四分音符」「八分音符」等就可以了,

更重要的是--運用!

節奏掌握的程度直接影響到音樂的教學和創新。

本套書叫做:《杯子遊戲@節奏探索》系列教程,這是中國首套節奏創意書籍,共分為上、中、下三冊,是繼我原創的「杯子遊戲」之後,推出的一套節奏專項訓練書籍。本套書使用國際先進的「節奏名教學法」和「遊戲化」教學方法,系統性、科學性地進行節奏教學,以闖關的形式呈現每一單元。書中的節奏名是基於國際先進的「rhythm syllable」教學法,然後我選擇了適合中國人發音的音節,循序漸進地帶領大家進入節奏的課堂。

其教學目的在於培養學生的節奏感、音樂感。創意杯子遊戲可以讓「遊戲化」真正融入到節奏學習中,使整個課程都在「玩」的過程中進行。它的使用人群可以是初學的孩子、成人,也可以是已經有音樂基礎的人群。該套書在節奏學習的安排上循序漸進,從最簡單的基本拍開始,杯子的玩法也是由簡至難,讓使用者容易接受,並且享受「挑戰」的樂趣。另外,每一條練習都會配有三種速度的背景音樂,讓使用者良好的掌握恆拍,感受音樂的律動。

課程優勢:

1. 原創背景音樂、幫助孩子穩定恆拍

2. 為鋼琴學習做鋪墊、快速掌握節奏、牢記不忘

3. 集體課教學、寓教於樂

4. 讓你的音樂會節目更豐富多彩

5. 讓學生更喜歡的音樂課堂

6. 教學邏輯性、科學性、系統性

新書長這樣

↓↓↓

【TT老師小貼士】歡迎大家多多創編節奏、創編杯子的玩法,一起快樂學習!

相關焦點

  • 2020 年教材教輔出版行業報告
    尤其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在中小學教材出版招投標實行了十幾年之後,仍然佔據全國教材市場的絕對優勢。國家級和省市級出版集團控制 K12 教材教輔出版行業,民營企業與出版社合作參與教材教輔圖書的出版。省市級出版集團多通過國有資產重組的方式延伸到下遊產業鏈,直接將發行端的省市內新華書店合併。出版社可以延申內容策劃及版權開發進行內容增值,打通上遊產業。多省級出版社已經打通上下遊產業鏈,成為全產業鏈集團。國內高校教材出版社排名前三名的是高教出版社,科學出版社,機械工業出版社。
  • 兒童鋼琴啟蒙教育,選好教材最重要!
    《兒童鋼琴啟蒙教程》正是這樣一套極為適合中國兒童的鋼琴入門教材!這本教材是謝耿教授65年教學經驗的結晶,傾注了他對鋼琴教育一生的心血和熱愛。1993年謝耿教授編著了暢銷全國的《幼兒鋼琴啟蒙教程》(本教材的前身),在那個年代像及時雨一樣惠澤了百萬琴童。
  • 韓紹祥、魏國棟:回顧我們所經歷的第十套人教版教材的編寫出版
    只要大家同心同德,凝心聚力,群策群力,我們人教人一定既要完成舊教材的修改任務,也要編寫出一套令中小學師生滿意的新教材。同時,我們也要正視現實,只靠社內員工的力量,既要修改舊教材,又要編寫新教材確實時間緊、任務重、難度大。
  • 我與人民教育出版社的故事
    70年來,人教社風雨兼程,與時俱進,用心做好每一本教材。作為中國教育出版行業的領頭雁,人教社在教材建設過程中,將天南海北的教育學者融合在一起。無數優秀的專家學者和人教社編輯一起,兢兢業業、盡心盡力編寫出了一部部高質量的教材,成就了教科書中的經典。那些記憶,讓人感動,使人難忘。
  • 全國老年大學將有統編教材 教材將跟上時代潮流
    4日,記者從中國老年大學協會獲悉,為提升老年大學教材質量,將在年內推出全國老年大學統編教材,這意味著全國老年大學30多年來沒有統編教材的歷史即將終結。新教材長啥樣?書中的知識是否實用?是不是入學者人手一套?
  • 唐安琪發文 SNH48唐安琪近況如何?唐安琪被燒傷事件真相曝光(2)
    唐安琪被燒傷事件始末回顧 唐安琪被燒傷真相是什麼?3月1日,snh48唐安琪燒傷事件震驚娛樂圈,兇手被曝後臺太硬,唐安琪最新消息引發網友關注。對此,唐安琪身邊的工作人員表示:「現在說什麼都沒有意義,好多東西都是單方面說法,不如等她康復之後讓當事人來說。」
  • 全國首本俄文版創新創業教材《大學生創新創業理論與實踐》出版
    全國首本俄文版創新創業教材《大學生創新創業理論與實踐》出版 發布時間:2020-12-20 01:37:31      來源:中國新聞網
  • 唐安琪燒傷首發聲 唐安琪燒傷照片流出
    今年3月1日,唐安琪燒傷首發聲,女子偶像團體SNH48成員唐安琪在上海某咖啡店就餐時遭遇意外,全身大面積燒傷,引發輿論熱議。今天(5月19日),唐安琪燒傷首發聲,唐安琪通過視頻首次對外發聲。唐安琪燒傷首發聲視頻中,唐安琪未露正臉,語氣哽咽,她稱感謝一直支持自己的親人和粉絲,並透露自己「恢復得很好」,希望早日和大家見面。
  • SNH48女團燒傷成員唐安琪恢復情況 唐安琪燒傷事件疑點重重(2)
    還有就是大家請放心,我已經完成大部分的前期治療從上海離開了,雖然也沒回湖北,但是在一個大家都不知道的地方默默做康復和鍛鍊,我在暗中觀察大家的,頭髮已經能扎小辮子了。」2016年3月1日,SNH48成員唐安琪在一家咖啡館內遭遇意外,全身80%被燒傷,隨即被送往醫院重症監護室。此後長達半年時間裡,事發當天的詳細經過依舊成謎。
  • Music Together — 音樂教材完全使用指南
    Music Together音樂課必備神器!2019秋季音樂課教材來啦!音樂課必備神器!建議在wifi環境下觀看美吉姆音樂教材正確使用方法每一套家庭音樂教材CD中所收錄的歌曲都是小朋友在課堂上跟老師和家長共同參與過的歌曲
  • 俄羅斯兒童鋼琴教材概述(二)
    蘇聯出版的第一部鋼琴教材為1932年由舍爾曼(Н.Шерман)編寫的《初級鋼琴自學、鋼琴俱樂部或音樂學校啟蒙教材》[11]。該教材在出版前言中批評之前的兒童教材不適合新一代的孩子,由於受到當時政治空氣影響,教材裡沒有選用浪漫主義音樂(比如舒曼、柴可夫斯基等),只有不多的古典音樂和大量民族性、革命性歌曲的改編。
  • 中南傳媒向南蘇丹交付援外教材 向世界展現湖南出版擔當
    紅網時刻8月22日訊(時刻新聞記者 蔡娟 瀟湘晨報記者 徐海瑞 攝影 陳杰 通訊員 餘軼)為「世界上最年輕的國家」量身打造國家教育體系,這是中國教育援外模式的首創,也是湖南出版「走出去」的重大成果。今天下午,在第25屆北京國際圖書博覽會湖南展館,「中南傳媒援南蘇丹教育項目教材交付暨結項儀式」如期舉行。
  • 外研社的多語種出版之路(下)
    外研社的日語出版在立足於組織國內作者隊伍的同時,還較早地與推行日語教育國際化的日方洽談合作,將先進的教材引進中國,形成了教材、讀物、詞典、工具書等門類的體系化出版格局。1997年,外研社成立了日語工作室,是最早成立的非英語語種工作室。
  • 小學語文教材被指失實:愛迪生救母親純屬虛構
    而此前,今年9月,由長江文藝出版社出版的《救救孩子:小學語文教材批判》一書也將矛頭對準了小學語文教材。  該書以教材點評的方式,刊發了一個名為「第一線教育研究團隊」的民間研究團體的研究報告——他們以目前使用最廣的人民教育出版社、江蘇教育出版社和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小學語文教材(以下分別簡稱「人教版」教材、「蘇教版」教材和「北師大版」教材)中涉及母親與母愛的文章為研究對象,認為存在「四大缺失」,分別是經典的缺失、兒童視角的缺失、快樂的缺失和事實的缺失。
  • 唐安琪意外燒傷後,SNH48的48小時
    官方消息稱唐安琪目前已情況穩定,今日其受傷程度較輕的四肢部位將進行第一次手術。「安琪現在還尚未脫離危險期」。今日下午,新京報記者從絲芭文化公司相關負責人處獲悉,目前,唐安琪意識已清醒,但仍然在重症監護室,「醫生說要7天之後,再看她可不可以出重症監護室,現在她開了喉管,無法講話。
  • 「美少女」唐安琪不幸在咖啡館大面積燒傷·都市快報
    身上突然著火 衝到樓梯口大喊救命 據說事發前當事人心情不好 有目擊者稱:只有幾秒鐘火就從頭髮蔓延到全身 記者 杜青寶 陳淑芝 「因為你們,我變成了很棒的人,沒有誰比你們更懂得珍惜愛護我。」看著被唐安琪置頂的這條微博,許多粉絲感受到鑽心的疼痛。誰都沒想到,1992年出生的唐安琪,前天晚上竟在上海某咖啡館被火燒傷了80%的皮膚。
  • 簡文秀:我一生得到太多,用音樂來回饋
    在此之前,她已經協助各大公益慈善組織策劃籌辦了數十場公益募捐活動,但這一次,她獨立完成一場公益演出,將個人公益推向了大眾視野。這種轉變代表了一種進步,也預示著未來的責任。也是在這一年,她將公益事業作為自己唯一的工作,搭建了醫療救助和法律援助兩個平臺,免費幫助亟需幫助的人……她說:「我是一個幸運者,沒有道理要求再多。」
  • 葉寧慶:繼承與發展——我對幾套人教版英語教材的一點認識
    80年代末,我走上了中學英語教學的講臺,從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簡稱「人教版」)初級中學課本《英語》教到人教版高級中學課本《英語》。新手上路,跌跌撞撞,從初一一路教到高三,學生的應試能力尚可,中高考均分和高分在本地區都名列前茅,但學生的英語實際運用能力不盡人意,這是那個時代的共性。
  • 唐安琪意外燒傷!現狀:仍需觀察是否脫險
    據醫生透露,唐安琪已經甦醒,由於體表燒傷面積達80%左右,仍需觀察48小時才能確定是否脫離危險,七天之後才能決定是否可以出重症監護室。在病房外等候間隙,有醫生出來詢問唐安琪的親友是否有她的手機或者ipad,透露病人希望可以聽音樂。由於親友目前不得入內,唐安琪所屬經紀公司的工作人員均在病房外守候。
  • 甘肅教材出版中心、讀者文化傳播公司召開全體員工會議,學習傳達...
    12月14日,甘肅教材出版中心、讀者文化傳播有限責任公司召開全體員工會議,學習傳達習近平總書記給人民教育出版社老同志重要回信精神;學習傳達了人民教育出版社第32次全國中小學教材工作會議精神;集中觀看了《敬禮,以教材的名義》宣傳片並安排貫徹落實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