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研社的多語種出版之路(下)

2021-01-09 光明數字報

    實力雄厚的日語出版

    外研社的成立恰逢《中日和平友好條約》籤訂,各項對外交流合作對日語人才的需求與日俱增;另一方面,日本的文化戰略也把推進日語教育國際化作為重要內容,我國迎來了中日建交以來第二輪日語學習熱,日語成為國內僅次於英語的第二大外語語種。

    外研社的日語出版在立足於組織國內作者隊伍的同時,還較早地與推行日語教育國際化的日方洽談合作,將先進的教材引進中國,形成了教材、讀物、詞典、工具書等門類的體系化出版格局。1997年,外研社成立了日語工作室,是最早成立的非英語語種工作室。

    在日語專業教材方面,影響廣泛的有上世紀90年代的《日語會話》《基礎日語教程》《新日語基礎教程》以及新世紀的《日語精讀》《新編日語泛讀》和《新經典日本語》。其中2014年出版的《新經典日本語》是國內目前為止體系最為完整的一套日語專業教材。以此為契機,全國日語專業教學改革與發展高端論壇和暑期教學法研修班拉開帷幕,高校日語教師有了自己的交流平臺。

    在培訓及自學教材方面,最負盛名的有「日語新幹線」叢書、《日語,你好》《大家的日語》等。1996年推出的《日語,你好》(包括圖書、錄音帶及錄像帶)是由日本放送協會(NHK)製作,外研社與中國教育電視臺合作,精心加工改編後推出的一部大型日語教學節目。《日語,你好》推出後,收視率居高不下。《大家的日語》是日本3A出版社出版的一套日語學習教程,2002年被外研社引入中國大陸後迅速成為培訓市場最受歡迎的教程之一,國內累計銷量已逾百萬。2015年,在時任外研社黨總支書記徐秀芝和綜語分社社長彭冬林的積極爭取下,《大家的日語》第二版也順利在外研社出版。

    在引進原版教材外,外研社還同時啟動了第二外語教材編寫。《新世紀日本語教程》就是清華大學社會人文科學院的馮峰教授為二外學生編寫的一套日語教材,課文精煉紮實,話題清新親切,被評為教育部大學外語類推薦教材、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國家級規劃教材、北京市精品教材。

    在詞典方面,外研社從日本知名出版社引進了數本家喻戶曉的日漢詞典如《外研社日漢雙解學習詞典》《新明解日漢詞典》《現代日漢例解詞典》和《新世紀日漢雙解大辭典》等。《新世紀日漢雙解大辭典》是國內第一部大型日漢雙解辭典,歷時16年編纂完成,總收詞近17萬條。中方主編邵延豐甚至為了日漢雙語辭典對排版技術的高要求,賣了北京的一套房子建了排版廠,還在詞典出版的最後階段招聘了三名編輯校對稿件。邵主編希望這部凝聚了眾多專家學者的心血之作,能夠對讀者在學習、翻譯時真正有所助益。

    基於市場調研的德語出版

    德語是重要的通用語種,德國文學、文化在中國讀者中有著不小的關注度。外研社20世紀90年代就出版了一批高質量的德語圖書。北京語言學院教授肖佩玲等編寫的「目標·強化德語教程」和汪溥、邵康文編寫的《現代漢德詞典》都廣受歡迎,是當時德語學習者的首選。

    新世紀之初,在時任德語部主任王芳的帶領下,外研社基於市場調查而進行教材建設成果頗豐。2002年,外研社出版了大學德語專業教材《當代大學德語》和面向非德語專業學生的《新編大學德語》。這兩套教材被數十所高校廣泛使用,同時入選了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十一五」「十二五」國家級規劃教材。2007年,《新編大學德語》榮獲「上海普通高校優秀教材一等獎」和「中國大學出版社圖書獎第二屆優秀教材二等獎」;2011年《當代大學德語》榮獲「教育部普通高等教育精品教材」和「北京市高等教育精品教材」。這兩套教材的編者都是德語的知名專家。《當代大學德語》的中方主編是北京外國語大學的梁敏教授,德方主編是DAAD(德國學術交流中心)的聶黎曦(Michael Nerlich),他們在中國高校德語教學界有很高的知名度。《新編大學德語》的主編是同濟大學的朱建華教授,朱教授是首位擔任國際日耳曼學會主席的中國學者。

    2016年,為了填補我國德語專業高年級方向課程教材方面的空白,外研社又啟動了「新經典高等學校德語專業高年級系列教材」的開發工作,這套教材在提升學生語言技能的同時,更加注重提升學生的思辨能力、創新能力和自主學習能力。

    在詞典方面,2000年,外研社邀請著名德語教育專家葉本度教授作為主編譯,推出了《朗氏德漢雙解大詞典》。這是中國首部德漢雙解大辭典,出版十年印刷15次,銷量超過10萬冊。2010年,外研社又推出了《朗氏德漢雙解大詞典(修訂版)》。此外,外研社還陸續出版了從國外公司原版引進的《德英漢圖解詞典》《德漢雙解·德語學習詞典》《杜登·牛津·外研社德英漢·英德漢詞典》,以及《新編德漢詞典》《現代德漢漢德詞典》《精編德漢漢德詞典》等十餘本德語學習工具書。

    在教材和辭書外,值得一提的還有外研社1995年出版的《行動起來,為了德國——走出困境》。該書作者為曾任德意志聯邦共和國總理的赫爾穆特·施密特。因為作者聲名遠揚,內容嚴肅深刻,譯文流暢精準,該書出版後引起不少讀者關注,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及經濟效益。在外研社建社十五周年時,施密特總理專門寫賀信祝賀。

    最專注的韓語教材出版

    自1992年中韓建交後,外研社成為最早出版韓語教材的出版社。1995年出版的《韓國語入門》是上個世紀最受歡迎的韓語教材,累計銷量超過60萬冊。進入新世紀,外研社引進了《新標準韓國語》《首爾大學韓國語》等一系列廣受歡迎的韓語教材。

    外研社與韓國出版社的合作並非一帆風順。中韓建交初期,不少中國出版社尋求與韓國出版機構的合作,但經常在支付完第一筆版稅後再無後續動作。外研社也曾嘗試與韓國出版社接觸,鮮有回應。

    直到2005年,在北外韓語專業金京善教授的牽線下,外研社從韓國慶熙大學引進了知名韓語教育專家金重燮教授主編的《新標準韓國語》。這是外研社引進的第一套韓語教材。慶熙大學是韓國最著名的高等學府之一,同時也是韓國指定的韓語教師培訓機構,中國幾乎所有的韓語老師都曾到慶熙大學接受過暑期短期培訓。《新標準韓國語》這樣一本在韓語圈可謂家喻戶曉的教材一經出版,便在高校和培訓機構廣泛使用。

    此後,外研社又陸續與韓國時事出版社、多樂園出版社、成均館大學、高麗大學等教育出版機構合作,引進了一系列優秀的培訓、自學類韓語教材。其中,時事出版社是外研社最重要的合作夥伴之一,在時事出版社老社長嚴鎬烈先生的大力支持下,外研社與其建立了十分穩固的合作關係,引進出版了《快樂韓國語》《韓國語初級語法100》等教材。

    除了引進教材外,外研社還出版了由北外外教鄭政德老師專門為中國學生編寫的《無師自通韓國語》,該書榮獲了2004年國家優秀暢銷書大獎。2007年出版的韓語專業教材《綜合韓國語教程》被列為「十一五」國家級規劃教材。2009年出版了山東大學和韓國延世大學合作編寫的《新世紀韓國語》系列教程。這是教育部韓國語特色專業建設點項目,也是第一套由中韓兩國長期從事韓語教育的教師共同編寫的教材。

    外研社的韓語教材建設,二十餘年一如既往,只做最專業、最專注的韓語出版。

    站得住、有價值的

    非通用語種出版

    自從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急速增長,與其他國家的合作越發密切,對非通用語種人才的需求逐步增加。然而,我國的非通用語種教育相比於英語、日語等大語種,受到專業、師資力量的限制,語種覆蓋率低,教學質量難以提升,在培養高端人才的道路上困難重重。

    為應對這些困難,北京外國語大學開設了近百個語種的課程,尤其針對瑞典語、捷克語、緬甸語、僧加羅語、斯瓦希裡語和豪薩語等非通用語種專門開設了課程。這些語種在全國使用者寥寥無幾,教材圖書印數少,虧損嚴重。據統計,為了支持這些語種的教學需要,外研社平均每年要出資1200萬元去為每個語種出版一套基礎教材及配套教材,有的還需配備工具書和參考書。

    對此,李朋義社長堅定地說道:「我們沒有動搖過,因為大學出版社的辦社宗旨就是為高校的教學和科研服務。堅持這個宗旨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他堅信,所出版的這些教材,雖然在經濟上是虧損的,但卻能在書架上站得住,有價值、有生命力,經得起時間的考驗。這不僅是對中國外語教育事業的支持,也是一種文化積累。

    多語種圖書的出版,是外研社外語出版優勢的集中體現。除此之外,外研社與時俱進,策劃了多語種的網課、測評、詞典APP和漢外外漢詞典資料庫,組織了多個多語種教師和學生培訓項目,密切了與終端客戶的關係,積累了大量優秀的作者資源和渠道資源,穩步向多語種教育服務解決方案轉型。在外研社的推動下,2017年11月,全國外國語特色校高端論壇首次增設多語種分論壇。2018年10月,「全基中心中學多語種教育發展研究分中心」正式成立。這也是外研社響應「一帶一路」這個偉大倡議的具體舉措。

相關焦點

  • 一加一大於二——北外音像社的創立與外研社的合併
    創社初期,雖缺乏相關經驗,又面臨種種困難,但憑藉北外豐富的多語種資源和雄厚的師資隊伍,音像社逐漸打開了局面,出版了一大批外語學習音像製品,創造了良好的銷售業績。    1988年,音像社的整體資產達到兩三百萬元。
  • 多語種《六祖壇經》出版:中國佛教經典首次規模化走出國門
    1月19日下午,多語種《六祖壇經》出版座談會在北京中國政協文史館舉行。(攝影:劉夢陽) 中國日報網北京1月20日電(記者劉夢陽) 1月19日下午,多語種《六祖壇經》出版座談會在北京中國政協文史館舉行。
  • 海南將出版多語種日常用語讀本 全面提升公民外語水平
    一、將外語學習納入公務員培訓內容根據工作部署,我省相關部門將結合海南實際編輯出版或選用《英語300句》(普及版)《英語900句》(公共服務行業版)等日常用語讀本,條件成熟時編輯《日語300句》《俄語300句》《韓語300句》《法語300句》等日常用語讀本,推動全民外語普及。
  • 「永旺杯」多語種全國口譯大賽線上線下結合舉辦
    10月24日,由中國翻譯協會與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聯合主辦的「永旺杯」第十三屆多語種全國口譯大賽在二外落下帷幕。今年,結合防疫工作,該比賽首創線上結合線下的模式,比賽部分試題還與新冠肺炎疫情有關。本屆口譯大賽涉及日語、法語、俄語、德語、朝(韓)語、西班牙語、阿拉伯語共7個語種,分「外譯中」和「中譯外」兩個環節。各語種賽事分初賽、複賽和決賽三個階段,內容包括時政、經濟、科學及人文交流等多個領域,從職業素養、技巧運用、信息傳遞等多方面考察參賽選手的綜合水平。
  • 中國外文局發布《中國關鍵詞:精準脫貧篇》多語種系列圖書
    中國網/中國扶貧在線訊 (記者李佳)11月24日,在2020全球減貧夥伴研討會上,中國外文局正式發布《中國關鍵詞:精準脫貧篇》多語種系列圖書。    11月24日,在2020全球減貧夥伴研討會上,中國外文局發布《中國關鍵詞:精準扶貧篇》多語種版本、《中國扶貧案例故事選編 2020》英文版。
  • 昆明南亞東南亞語種翻譯發展論壇開幕
    人民網昆明12月24日電 (程浩)12月24日,2020首屆昆明南亞東南亞語種翻譯發展論壇在昆開幕,來自南亞東南亞多國駐華大使館的外交官、眾多高校代表及翻譯科技企業代表共聚一堂,探討南亞東南亞語種翻譯的發展與合作。
  • 黑龍江大學教學團隊獲外研社「教學之星」全國總決賽冠軍
    央廣網哈爾濱12月17日消息(記者遲嵩 通訊員董捷)12月16日,2020年外研社「教學之星」大賽全國總決賽在北京舉行,黑龍江大學西語學院教師團隊(周蘋、朱丹、劉穎、黃萍、徐文培)摘得外研社「教學之星」全國總冠軍。
  • 多語種+時代,怎樣才能拿到令人心動的offer?
    隨著英語的普及,熟練掌握英語的優勢不如以往,而在出國留學、貿易往來、法律行業以及國際文化交流等領域,學習小語種的現實意義正在不斷放大,「多語種+」 成為了未來卓越國際化人才的成長目標。嚴謹厚重的德語、浪漫優美的法語、熱情奔放的西班牙語,旋律曼妙的義大利語,新潮流行的日語,隨韓劇廣泛傳播的韓語,戰鬥民族的俄語都逐漸進入大家的學習日程中,學多語種,做最in的語言達人的flag變得越來越常見。如今,「多語種+」已經成為精英人士標配。隨著「一帶一路」合作發展的理念和倡議的提出,國家駐外機構、國家機關、企業和外資外企對小語種人才的需求也明顯增加。
  • 西南交通大學學子在2020「外研社」全國英語挑戰賽中獲一等獎
    12月20日,2020「外研社·國才杯」全國英語系列挑戰賽決賽成績公布,西南交通大學外國語學院英語專業大二年級的黃婉儀同學通過校級初賽、省級複賽,從全國的90位選手從共近25萬參賽者中脫穎而出,喜獲2020「外研社·國才杯」全國英語寫作大賽全國一等獎第一名,該校張舉燕老師榮獲優秀指導老師獎
  • 訊飛聽見同傳兼顧多語種翻譯和轉寫,實用性更強
    科大訊飛作為一家專注智能語音技術發展的科技企業,敢於直面挑戰,在新冠疫情肆虐的形勢下,「訊飛聽見同傳」也以全新的品牌名稱亮相第十三屆中國會議產業大會(CMIC2020),並再次斬獲「最值得信賴服務商」稱號,引發了行業關注。
  • 外研社、喜馬拉雅、輕鬆調頻EZFM聯合舉辦第三屆莎士比亞聲音秀...
    近日,外研社、喜馬拉雅、輕鬆調頻EZFM聯合舉辦第三屆莎士比亞聲音秀。今年該活動首次在喜馬拉雅開設線上選區,互動性更強,也吸引了大批英語愛好者和莎翁鐵粉的參與。即日起至4月12日,參賽者可登錄喜馬拉雅App,搜索「莎士比亞」進入選區,選取感興趣的篇目,朗讀並上傳音頻。每位參賽者均可獲得由喜馬拉雅提供的英語學習禮包。
  • 主題出版:向精品化行進 - 中國出版網
    2003年,國家出版行政管理機關提出了主題出版的工作思路,用以指導創作者與出版單位配合國家重大活動、重點宣傳開展圖書創作出版工作,服務黨和國家工作大局。多個語種,覆蓋160多個國家和地區;上海人民出版社的《中國震撼》推出7個語種,其英文版被美國華盛頓大學選為國際關係課程的參考教材;「
  • 2020首屆昆明南亞東南亞語種翻譯發展論壇在昆開幕
    12月24日,由中國外文出版發行事業局指導,中國翻譯協會、市政府主辦,市政府外事辦公室承辦的2020首屆昆明南亞東南亞語種翻譯發展論壇在昆明開幕。
  • 中國新聞出版研究院課題組:2019年中國出版業發展報告
    2019前三季度少兒圖書暢銷榜前10的圖書(或系列圖書)分別為《夏洛的網》《窗邊的小豆豆》《猜猜我有多愛你》《沒頭腦和不高興》《狼王夢》《小豬唏哩呼嚕》(上)(下)《草房子》《米小圈腦筋急轉彎》(腦力挑戰賽和機靈小神童)這幾款圖書(或系列圖書)。從榜單來看,經典圖書仍然是榜單「常青樹」,暢銷系列仍然佔據榜單多數席位(米小圈、小豬唏哩呼嚕等)。
  • 作家阿乙新長篇年內出版,小說未出版已賣出外文版權
    作家阿乙新長篇年內出版,小說未出版已賣出外文版權 澎湃新聞記者 高丹 2017-08-25 16:40 來源:澎湃新聞
  • 多語種版中國優秀影視劇促進中外影視合作
    多語種版中國優秀影視劇促進中外影視合作 原標題:   國際在線消息(記者:王全文):為期三天的第八屆北京國際電影節 電影市場活動18日在北京國際飯店拉開帷幕,作為第八屆北京國際電影節的核心版塊之一,本屆電影市場分為招商展會、項目創投、行業對話、特約活動、籤約儀式五大版塊
  • 「永旺杯」第十三屆多語種全國口譯大賽在北二外舉辦
    大賽現場中國網10月26日訊(記者 戚易斌)由中國翻譯協會與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聯合主辦的「永旺杯」第十三屆多語種全國口譯大賽24日在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落下帷幕。今年大賽首次採用的線上結合線下的比賽模式受到關注。本屆口譯大賽涉及日語、法語、俄語、德語、朝(韓)語、西班牙語、阿拉伯語共7個語種,外譯中和中譯外兩個環節。各語種賽事分初賽、複賽和決賽三個階段,內容包括時政、經濟、科學及人文交流等多個領域,從職業素養、技巧運用、信息傳遞等多方面考察參賽選手的綜合水平。
  • 2020「外研社•國才杯」大學生英語挑戰賽圓滿落幕_新聞中心...
    12月20日,由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和中國外語與教育研究中心聯合主辦,北京外研在線數字科技有限公司和中國外語測評中心聯合承辦的2020「外研社·國才杯」(Uchallenge)大學生英語挑戰賽在北京圓滿落幕。歷經重重選拔,從全國52萬參賽者中披荊斬棘而出的362位選手分別在演講、寫作、閱讀三大舞臺上展現風採。
  • 「雲」享京版好書 北京出版集團參展第27屆北京國際圖書博覽會
    北京出版集團1000餘種內容豐富、可讀性佳的各類精品出版物、重點版權貿易圖書,通過圖博會官方「雲書展」網站、APP和「BIBF北京線上精品展平臺」集中展示。同時,在北京圖書大廈「實體北京館」設立線下實體展區,30餘種圖書入選本屆圖博會線下「精品出版物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