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月0元」、「首月0.1元」、「會員日補貼」、「限時特惠首月立減**元」……
購買保險時,千萬別被這些所謂的「優惠」蒙蔽,這很有可能是錯覺、是誘導、是虛假宣傳!
12月18日,銀保監會點名通報4家保險機構侵害消費者權益!稱其在宣傳銷售短期健康險產品中,存在「首月0元」「首月0.1元」等不實宣傳(實際是將首月保費均攤至後期保費),或首月多收保費等問題。
上述行為涉嫌違反《保險法》中「未按照規定使用經批准或者備案的保險條款、保險費率」「欺騙投保人」等相關規定。
某資深保險經紀人向《國際金融報》記者透露,其實業內早有類似的「低價購」、「少交一年保費」的套路在,只不過網際網路平臺把這事情公開宣傳了而已。
中國社科院金融所保險與社會保障研究室副主任王向楠在接受《國際金融報》記者採訪時表示,保險繳費方式可以高頻化,這也是網際網路平臺一種常見的做法,其本身並沒有問題,重要的是保險機構一定要讓消費者知道保險合同的本質,不然很容易引起誤解和合同糾紛。
均為網際網路平臺
據銀保監會透露,為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落實依法監管理念,切實維護銀行保險消費者合法權益,其對安心財產保險有限責任公司(下稱「安心財險」)開展了專項檢查,並根據檢查線索,對廣東輕鬆保保險經紀有限公司(原名廣東宏廣安保險經紀有限公司,下稱「輕鬆保經紀」)、天津津投保險經紀有限公司(下稱「津投經紀」)、保多多保險經紀有限公司(下稱「保多多經紀」)開展了延伸檢查。
檢查發現,上述機構在宣傳銷售短期健康險產品中,存在「首月0元」「首月0.1元」等不實宣傳(實際是將首月保費均攤至後期保費),或首月多收保費等問題。上述行為涉嫌違反《保險法》中「未按照規定使用經批准或者備案的保險條款、保險費率」「欺騙投保人」等相關規定。
《國際金融報》記者注意到,上述4家機構均為網際網路保險公司或網際網路保險經紀公司。
安心財險為全國首批創新型網際網路保險公司,成立於2015年12月31日,總部在北京,公司註冊資金為12.85億元。根據安心財險2019年年報,該公司全年保費收入 27.21億元,同比增長77.74%。保費收入增長的主要原因是健康險保費收入較高,佔總保費收入8成以上。但健康險也是承保虧損最大的險種,全年達1.12億元。
官網公開信息顯示,津投經紀是由京東集團設立的全資子公司,是一家全國性保險經紀公司,並於2015年5月在原中國保監會進行開展網際網路保險業務登記。
輕鬆保經紀和保多多經紀也均為全國性網際網路保險經紀平臺。
王向楠指出,保險費及其繳納方式是保險法中明確規定的,要在保單中明確填寫的內容,我國的產品和市場行為監管中,新開發的人身保險需要審批,即使是後面更新也需要備案。所以這種首月為零的繳費方式應該沒有被正式審批或者備案。
消費者真實支付的保費,比如首月零元或者一元,其對應到保險合同中,應該是有平臺提供了墊付或者融資服務。「也就是說,保險機構應該讓消費者清晰明確感知到其提供了什麼服務」。
王向楠表示,很多短期健康險在市場營銷中都會利用消費者心理,來提高保險機構接觸消費者的頻次,一來可以提高教育的頻次,二來也容易讓消費者低估未來的成本。這是網際網路平臺比較常見的做法,保險繳費方式高頻化本身無可厚非,但保險機構一定要讓消費者明白保險合同的本質,不然很容易引起誤解和合同糾紛,
涉及保費收入近1.9億元
銀保監會指出,上述4家保險機構存在「欺騙投保人」和「未按照規定使用經批准或者備案的保險條款、保險費率」兩項違規問題。
一是欺騙投保人問題。
安心財險:經查,2019年1月至6月,安心財險通過輕鬆保經紀微信平臺公眾號「輕鬆保官方」銷售「安享一生尊享版」產品時,宣傳頁面顯示「首月0元」「限時特惠首月立減**元」等內容,實際是首月不收取保費,將全年應交保費均攤至後11個月,消費者並未得到保費優惠。涉及保單16879筆,保費收入396.34萬元。
輕鬆保經紀(第三方網絡平臺為輕鬆保):
經查,2019年4月至10月,輕鬆保經紀在微信平臺公眾號「輕鬆保官方」銷售眾惠財產相互保險社「年輕保·600萬醫療保障」產品時,銷售頁面顯示「首月0.1元」「首月3元」「會員日補貼」等內容,實際是將全年應交保費扣除首月0.1元或3元的保費後,將剩餘保費均攤至後11個月,消費者並未得到保費優惠。涉及保單377489筆,保費收入5188.97萬元。
上述通過「限時特惠」「會員日補貼」等宣傳,以「零首付」等方式,給投保人優惠(豁免或減少)應交保費錯覺、誘導投保人購買保險的行為,屬於虛假宣傳、欺騙投保人。
二是未按照規定使用經批准或者備案的保險條款、保險費率問題。
津投經紀(第三方網絡平臺為京東):
經查,2018年10月至2019年6月,津投經紀在京東金融APP銷售華泰財產保險有限公司「京英百萬醫療險(福利版)」產品時,宣傳頁面顯示「首月1元」等內容,實際是將首月應交的其餘保費均攤到剩餘的11期保費中收取,涉及保單16874筆,保費收入417.72萬元。
2019年1月至2019年6月,津投經紀在京東金融APP銷售華泰財產保險有限公司「京享重疾輕症險(福利版)」時,宣傳頁面顯示「首月1元」等內容,實際是將首月應交的其餘保費均攤到剩餘11期保費中收取,涉及保單3601筆,保費收入30.74萬元。
保多多經紀(第三方網絡平臺為水滴):
經查,2019年3月至2019年6月,保多多經紀在微信平臺公眾號及「水滴保險商城」APP銷售太平財產保險有限公司「太平綜合醫療保險」產品時,首期保費按「首月3元」活動收取,但該產品在銀保監會報備的條款費率表中僅有「按月繳費(首月投保0元,其餘分11期支付)」描述。該行為涉及保單1547267筆,保費12682.91萬元。
銀保監會最後強調,安心財險、輕鬆保經紀、津投經紀、保多多經紀等保險機構的上述行為,嚴重侵害了消費者的知情權、公平交易權等基本權利,損害了消費者的合法權益。
其將嚴格依法依規進行處理。各銀行保險機構要引起警示,圍繞營銷宣傳、產品銷售等方面侵害消費者權益亂象開展自查自糾,嚴格按照相關法律法規和監管規定,依法、合規開展經營活動,切實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
(文章來源:國際金融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