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侵害消費者權益 一壽一財倆險企被監管部門狠批

2021-01-14 新浪財經

誤導銷售,一直是保險行業被消費者詬病的痛點。

明明是想去銀行存個錢,銀行銷售人員卻「熱心」地介紹某款分紅型保險產品,並承諾「這是一款收益保證型產品,年化綜合收益率可達3.2%-3.4%」,但實際上,該產品的分紅是不確定的。

這種行為最近被銀保監會「抓個正著」。

9月2日,銀保監會在官網上發布了關於三家銀行、保險機構侵害消費者權益情況的通報,其中涉及1家財險公司、1家壽險公司、1家商業銀行。

監管方面表示,上述三家機構的行為侵害了消費者的知情權、公平交易權、依法求償權等基本權利,損害了廣大消費者合法權益。

1

承諾收益欺騙消費者

根據通報,監管方面隨機抽取某壽險公司2017年1月1日至2018年6月30日期間的電話銷售保單發現,部分保單存在欺騙投保人及隱瞞合同重要內容的問題。同時,部分坐席在電話銷售過程中以銀行存款名義宣傳銷售保險產品、未向投保人告知免除承保機構責任條款或告知不全等。

這邊是保險公司假借銀行存款名義欺騙消費者,那邊是銀行銷售人員代銷保險產品時不合規。

部分可回溯視頻資料顯示,該銀行某支行銷售人員介紹某款分紅型保險產品時承諾「這是一款收益保證型產品,年化綜合收益率可達3.2%-3.4%」,但實際該產品的分紅是不確定的。

此外,據視頻資料,該銀行代理銷售保險產品存在違反保險銷售行為可回溯管理制度的問題。錄音錄像過程中,銷售人員未出示投保提示書、產品說明書、投保單、保險合同條款等材料,無消費者籤字過程等。

2

虛假宣傳

無理拒賠

此次被監管部門批評的還有一家財險公司,除了網銷業務欺騙投保人之外,還無理拒賠或拖延理賠。

根據通報,2017年6月21日至2018年12月10日期間,該公司在其官網和APP銷售的「尊享e生醫療險2017」、「尊享e生旗艦版」、「女性尊享百萬意外險」等5種產品的銷售宣傳用語與合同條款或事實不符。

其中,該公司在官網銷售的「尊享e生醫療險2017」產品銷售宣傳頁面稱「只要確診癌症,從此無免賠額」、「100%賠付比例」,與合同條款不符。

同時,通報顯示,該公司以提供資料不齊全為由將部分理賠案件作拒賠處理,超出《保險法》規定期限作出核定、支付賠款和發出拒賠通知。

3

網銷平臺「中槍」

監管方面沒有點出具體的保險公司名稱,但兩家網際網路銷售巨頭的名字卻赫然在目。

被批評的壽險公司在支付寶平臺上存在虛假宣傳。

該壽險公司通過支付寶平臺銷售「100萬自駕車兩全險」和「媽媽樂少兒疾病住院險」,其中「100萬自駕車兩全險」的「非意外身故/全殘」保險責任描述的部分內容在合同條款中並無規定,「意外住院津貼補助」的保險責任與合同條款不一致。

而前述財險公司則是在「滴滴出行」平臺上突破了備案的保險費率上下限。2017年8月18日至2018年12月22日期間,該財險公司在「滴滴出行」APP司機端銷售「拉活寶」車主保障計劃和乘客端銷售重疾保障計劃時,突破了向原保監會備案的保險費率表上下限收取保費。

網銷平臺出現上述違規現象,保險公司和網銷平臺誰該負責?

《國際金融報》記者通過採訪了解到,這取決於誰是銷售主體。

保險專業律師李濱表示,如果網銷平臺是實際的銷售主體,其在銷售時進行了誇大和誤導性銷售,那網銷平臺所負的責任應該更大。而保險公司的責任,在於對第三方宣傳頁面的放任,沒有糾正。

對此,支付寶方面相關人士回應記者稱,支付寶只是保險公司的一個代售渠道,保險公司入駐來銷售自己的保險產品,「粗略地理解,相當於在支付寶上開了一個店」。

銀保監會方面指出,各銀行保險機構要結合侵害消費者權益亂象整治工作,圍繞違規收費、銷售誤導、惜賠拖賠等侵害金融消費者八項基本權利的各類違法違規行為開展自查自糾,嚴格按照相關法律法規和監管規定,依法合規開展經營活動,切實保護廣大消費者合法權益。

記者 唐燁

相關焦點

  • 這家險企被抓典型,為何受罰338萬?
    3月18日,銀保監會披露罰則通報,三家銀行及保險公司因為侵害消費者權益被罰618萬元,主角分別為人保壽險、農業銀行和郵儲銀行,其中人保壽險受罰最重,金額338萬元。在3·15期間,各地銀行保險監管部門都在大量推行權益保護,以及各金融機構都在想方設法做好服務不斷升級,關於侵權曝光事件並不多。
  • 銀保監會:安心保險等險企欺騙消費者
    12月18日,中國銀保監會消費者權益保護局發布了關於安心財險、輕鬆保經紀、津投經紀、保多多經紀侵害消費者權益案例的通報。檢查發現,上述機構在宣傳銷售短期健康險產品中,存在「首月0元」「首月0.1元」等不實宣傳(實際是將首月保費均攤至後期保費),或首月多收保費等問題。上述行為涉嫌違反《保險法》中「未按照規定使用經批准或者備案的保險條款、保險費率」「欺騙投保人」等相關規定。
  • 明年險企權益類投資預計增加3000億元 將優先配置股票資產
    新華財經北京12月23日電 多位險資人士向記者透露,明年險企會隨保費增加而同比例增加權益投資規模,預計明年全年險資權益類投資增加3000億元左右。優先配置股票資產業內人士認為,今年以來,監管部門對擴大險資投資範圍和比例均出臺了相關文件,明年險資投資將會是從政策落地「嘗試期」到「明朗期」。對於明年險資投資的重點和機會,光大永明資產相關人士認為,明年一季度之前,很難看到利率水平的顯著變化。展望明年一季度,險資在大類資產選擇上的排序是:股票、商品、債券。
  • 4家網際網路保險機構因侵害消費者權益被...
    12月18日,銀保監會點名通報4家保險機構侵害消費者權益!稱其在宣傳銷售短期健康險產品中,存在「首月0元」「首月0.1元」等不實宣傳(實際是將首月保費均攤至後期保費),或首月多收保費等問題。上述行為涉嫌違反《保險法》中「未按照規定使用經批准或者備案的保險條款、保險費率」「欺騙投保人」等相關規定。
  • 侵犯消費者權益!你喝過嗎?
    根據長三角地區三省一市的市場監管部門今天對外公布的侵害消費者合法權益典型案例,市場監管部門對上海賢悅餐飲管理有限公司奶茶門店多款「無糖」奶茶檢測,總糖含量均在3.6g/100g-6.1g/100g 之間,與宣稱的「無糖」不符。根據上海市企業查詢與天眼查共同顯示,上海賢悅餐飲屬茶飲品牌CoCo都可。
  • 今日視點:險資權益類投資政策「扇動翅膀」資本市場能收集到多少...
    筆者認為,國務院常務會議對險資分類監管作出部署,重點在於對保險機構發揮資本市場重要機構投資者作用進行「頂層引導」,以及提升優質險企對於險資運用的自主決策空間,從而在提升險企發展質量的同時,推動資本市場高質量發展。首先,「最高至45%」的權益類資產監管比例是對於風控表現優異險企的特別授權,為其加速成長提供更大空間和可能。
  • 勢必要增加權益投資了!利率下行 上市險企淨投資收益率悉數下滑
    上市險企的上半年投資業績,正在顯示出提升權益投資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儘管險企追求穩健收益、有七八成資產配在了固收資產上。  今年上半年,隨著利率下行,保險公司息類收益口徑下的「淨投資收益率」直接受到影響,上市險企「淨投資收益率」悉數走低。而若算上權益投資的收益,在「總投資收益率」指標上,多數險企則實現提升。
  • 「二選一」,不能無視消費者的權益
    【天極網IT新聞頻道】雙十二雖然已過,但是雙十一之前已經開始的「二選一」仍沒有結束的意思。媒體之前報導過,電商平臺要求合作商家只能選擇參加一家平臺促銷活動的情況。如京東、拼多多、唯品會告天貓實施「二選一」,格蘭仕狀告天貓「二選一」,特別有意思的是,唯品會一邊告天貓「二選一」,另一邊被愛庫存舉報實施「二選一」。
  • 銀保監會點名通報安心財險、輕鬆保等四機構侵犯消費者權益
    經濟觀察網 記者 姜鑫 短期健康險產品首月0元,首月0.1元的宣傳屢見不鮮,但這並沒有真正給消費者帶來實惠。12月18日,中國銀保監會消費者權益保護局針對這一現象進行了通報,安心財險、輕鬆保經紀、津投經紀(第三方平臺為京東金融)、保多多經紀(第三方平臺為水滴保險商城)因侵害消費者權益被點名。
  • 借唄、微粒貸、金條被銀保監會消費者權益保護局點名
    一、保護金融消費者權益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具有全局性和極端重要性金融是現代經濟的核心,是國家重要的核心競爭力。金融消費者是金融的微觀基礎,與金融服務供給主體構成金融交易的一體兩面。如果沒有金融消費者,廣大人民群眾不參與存款、理財、股票、基金等金融活動,經濟社會發展所需要的資金就缺乏來源,金融和經濟活動不可能有效循環。
  • 莫文蔚愛動物的12件事,守護貓狗權益而被網民狠批
    莫文蔚本身是位貓奴,過去曾經領養不少流浪貓狗,並致力爭取動物權益,不過早前就因為反對食貓狗肉而遭網民狠批。MV故事中,小女孩因應防疫在家裡隔離,貓咪看見小主人鬱鬱寡歡希望能讓她重拾歡笑,用「貓步」彈出動聽旋律,將象徵「愛」的音樂傳遞到每個人家裡。
  • 人保財險回應侵害消費者權益通報:信保業務已於2019年停止承保...
    原標題:人保財險回應侵害消費者權益通報:切實予以整改   針對《中國銀保監會消費者權益保護局關於人保財險侵害消費者權益的通報》(以下簡稱:《通報》),1月6日晚,人保財險對外回應稱,通報提及的相關業務公司已於2019年下半年停止承保,並針對前期檢查中指出的問題逐條制定整改方案,切實予以整改。
  • 更高比例權益投資成「好險企獎品」 資本市場聽得懂
    而銀保監會對保險公司權益投資比例實施差異化分類監管的政策,影響的是「願意來」的前置節點——「可以來」。數據顯示,目前,保險資金權益類資產配置較為穩健。截至2020年一季度末,保險公司權益類資產餘額為4.38萬億元,佔保險資金運用餘額的22.57%。離新政策的「可以來」基準線尚有距離。按照最新的險企權益類資產監管比例,最高可佔到上季末總資產的45%,未來險資權益投資的空間還很大。
  • 盤點|2019年消費者權益保護工作大事記
    一月1日,《電子商務法》實施,我國的電子商務市場進入一個更加規範有序的新時代,消費者權益保護得到加強。8日,多部門聯合部署整治「保健」市場亂象百日行動電視電話會議在京召開,全國加大對「保健」市場重點行業、重點領域、重點行為的事中事後監管力度。
  • 侵害消費者權益,4家保險機構被點名!
    近日,安心財險、輕鬆保經紀、津投經紀和保多多經紀4家保險機構被銀保監會點名,其原因就在於虛假宣傳,欺騙消費者權益,具體情況究竟如何?一起來看: 1.欺騙投保人,4家機構被點名 2.買保險後發現上當了,怎麼辦? 3.哪些優惠是真的?
  • 動漫之家侵害用戶權益被通報 曾被行政處罰8次經理楊彥才知道嗎
    運營商財經網 蘇佳/文近日,工信部發布了關於侵害用戶權益行為的APP通報(2020年第五批)名單,其中動漫之家APP的2.7.034版本名列其中。通報顯示,動漫之家APP違規收集個人信息,強制用戶使用定向推送功能。
  • 張赫曦: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
    一保護金融消費者的必要性金融消費者相較於金融服務提供者或者金融產品的銷售者而言,處於弱勢地位。二我國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現狀及問題(一)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現狀我國現有的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的法律法規分為三個層面,第一個層面是國家基本法律規定;第二個層面是行政法規,即國務院發布的規範性法律文件;第三個層面是專業的金融監管部門發布的規章以及其他規範性文件。
  • 帶你讀懂《消費者權益保護法》(附全圖文)
    消費者因其合法權益受到侵害,可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請求法院依照法定程序進行審判。 小編在這裡著重介紹 投訴調解維權方式的相關規定 什麼是投訴?
  • 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實施辦法:讓子彈飛一會!
    與金融機構相比,消費者缺乏專業知識與經驗、信息嚴重不對稱、學習研究精力不足、風險承受能力有限,在交易中往往處於弱勢一方。 而金融產品的高度專業性又加重了這種弱勢,致使消費者容易遭受侵害。弱勢就會導致不公平,比如存單變保單、貸款被挪用、股票被低價賣出等等情況。
  • 銀保監會:引導消費者樹立理性投資、價值投資觀念
    一、據了解,這是四家單位第二次聯合開展金融宣教活動。那麼今年活動的預期成效有哪些?  一是提升城鄉居民金融素養和風險防範意識。所以,今年我們加強了對偏遠落後、金融生態較脆弱地區的金融知識普及力度,加強正面引導,向群眾講政策、作解釋,提高群眾識別和防範非法活動侵害的意識和能力,讓群眾明白存款受法律保護的道理,切實保護金融消費者合法權益。同時,在此提醒廣大群眾,要不信謠、不傳謠,相信官方發布的權威信息,避免蒙受不必要的經濟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