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圖片查看視頻
「一聲同學最親,一生朋友最懂,即使從此遠離,心還會在一起……」美國史丹福大學胡夫塔下,綠草如茵,一位笑容甜美的女孩坐在草地上自彈自唱,草坪上的人們被歌聲吸引,紛紛圍坐在一起。
唱歌的女孩是劉雪瑩,史丹福大學研究生畢業,現在是甲骨文公司總部(美國矽谷)的一名軟體工程師。
畢業兩年的她,第一次聽到《再見同學》這首歌,就抑制不住內心的激動,拿起心愛的吉他,用婉轉的歌聲演繹了母校的版本。
「參加斯坦福校友畢業典禮時聽到這首歌,當時就被優美的旋律吸引,想要翻唱。」於是,胡夫塔、拉根尼塔湖、棕櫚大道……校園美景被劉雪瑩悉數寫進歌詞,「一塔一湖,沐浴朝陽,鐘聲敲醒沉睡的夢想……棕櫚樹下,寫滿回憶,拼搏的故事還在繼續。」
在地球另一端,更多版本也在校園間傳唱。
《再見同學》這首歌經團中央學校部、中華全國學生聯合會官微發布後僅三天,就引發高校學子集體創作熱潮,目前已有十餘所高校學子進行改編改編歌詞,推出本校特色版本。
作為《再見同學》首唱之一,中國傳媒大學畢業生劉美麟用純淨的嗓音唱出中傳的特色:「一橋一湖,銀杏變老,還有我們的歌聲飄搖。」
劉美麟說,這首《再見同學》表達了她當下的感受,「聽到歌曲時能聯想到學校每一個充滿回憶的地方,就像一本畢業手冊一樣值得回味。也許,多年以後回顧大學生活,聽這首歌就會感覺自己還在校園裡面沒有離開過。」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版的《再見同學》MV,展示了青春校園最美的樣子。朱宸賢是對外經濟貿易大學金融學專業的大二學生,雖然不是畢業生,她依然感受到了畢業的氛圍:「視頻裡出現了穿著學士服拍照的師兄師姐,這其實是一個美好的『小意外』。」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朱宸賢
原來在拍攝自己學校的版本時,一群畢業生誤入了鏡頭,卻不曾想到這也讓視頻更加有意義。
北京大學的同學告訴記者,雖然目前正是考試周,但他們還是集合到一起對這首歌進行了演繹。變換不同的場景進行拍攝,甚至連夜完成視頻的剪輯,北大版《再見同學》便應運而生。
「畢業時一直想寫一首和畢業有關的歌曲。」《再見同學》的詞作者孫湧智覺得,在畢業季推出這首歌圓了自己多年的心願。
「每個人都有一種社會關係叫同學,同學意味著共同經歷過的美好的時光,代表著很純粹的情誼。」
有人認為歌詞有些長,孫湧智卻覺得,歌詞還沒能寫盡校園的點點滴滴。「要寫儘是很難的,我只能儘量多的把想表達的東西寫進歌詞。」而那一句「不曾向你表露的情意」包含了同學間許多道不盡的情感。
向全國高校推介這首歌並倡導大家改編成自己學校的版本,是校園文化非常好的展現形式。在《再見同學》曲作者唐軼看來,歌曲是最易於傳播的一種文化載體,把校園文化的精髓融入到歌詞中,唱出來、拍出來,生動鮮活,可以將校園的美好定格成永恆的記憶。
就如歌詞中唱的:「一聲同學最親,一生朋友最懂,即使從此遠離,心還會在一起」。劉雪瑩說。
點擊圖片查看視頻
《再見同學》中國傳媒大學版
演唱:劉美麟/郭子揚
作者 / 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 王菀
編輯 / 袁瑞
微信編輯 / 張浩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