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C紀錄片《細胞戰場 》,講的就是病毒和細胞之間的戰爭,豆瓣9.4分

2021-02-21 56寨主

雖然現在「談疫色變」,但是對於「病毒究竟是入侵人體的」這個問題,恐怕沒幾個人真正明白。正所謂知己知彼百戰不殆,想要真正防治病毒,就要了解其入侵的過程——所以今天特地為大家找了一部講述病毒與人體細胞抗爭的高分紀錄片,用最生動的方式為大家解惑。

片長42分鐘,建議wiff,橫屏觀看。

電影簡介

病毒軍團悄然來襲,面對重重防禦,藉助特洛伊木馬成功潛入,人體細胞又黑化為病毒所用。細胞土崩瓦解之際,預警信息乘坐動力蛋白逃走,捨命發出警報,免疫系統終於放出最終兵器WBC號. 一場進行了30億年的戰爭,最後鹿死誰手?

精彩影評:

1,細胞和病毒互相影響和進化,從以前一直持續到現在。我只想說:真是太神奇啦,生命簡直就是奇蹟。

2,看完了想說:細胞同志們,辛苦啦!

3,從武漢疫情看過來的,人與病毒的戰爭真是生生不息,想要人定勝天屬實不易,繼續在家隔離為國做貢獻。

4,為了發展而分裂,導致雙方抗爭和進化.看完得到的啟示,彈幕裡刷的很感人的一句話——你不是一個人在戰鬥。每時每刻,都有無數細胞在為你奮戰在第一線,直至死亡。所以你必須無所畏懼!

5,又名三十億年的戰爭 很棒的製作與展示,病毒的終生任務(大過意義的存在)就是複製,而人類已經度過需要喪心病狂地繁衍的階段,科技樹被點亮到一定高度足夠不被水淹

6,絕對的史詩級大片的感覺,生命的魅力就在於此。正是因為跟宿敵永無休止的戰鬥,改進彼此,成就彼此

7,和我們同源的病毒,已經一同進化了30億年,相愛相殺,不過如此

8,由一個腺病毒入侵一個細胞的三道防線,再到擴散,再到身體白細胞的無情捍衛。我們最習以為常的身體每天都在進行史詩級的對決和較量,整整三十億年來從單細胞的進化到彼此的博弈和進化有了我們今天的模樣。該片用好萊塢第一視覺讓我們一起探秘了身體細胞的千萬奧秘,也對病毒有了更新的認知和了解

9,科普片拍出了星球大戰即視感!好燃啊!我們的身體裡,每時每刻都正在發生著一場堪比人類歷史上任何一場戰爭都精彩的史詩級戰爭。這場戰爭已經持續了三十億年,並將永不停歇。每時每刻,都有無數細胞在為你奮戰在第一線,直至死亡。所以你不是一個人在戰鬥,你必須無所畏懼!

10,對於木有學過細胞生物學的人來說是個很棒的科普。對於學過的,看看也不錯,相當於將自己當年腦補的畫面具象化了,還是個大片。

11,病毒到底有沒有智慧呢 覺得它好奸詐 ,看到自身細胞內部成員的奮力抵抗,最後不惜自裁來保護整個機體,簡直太悲壯了!而這樣的戰爭在我們的體內無時無刻不在進行著,人體或者說生物實在是太神奇了。突然有種要好好養生的覺悟,有這麼多為了自己拼命的細胞在戰鬥著,還怎麼能棄自己的健康於不顧咧。

12,致敬生命,我們的每一個細胞都是無與倫比的智慧的結晶。30億年來,生命和病毒都在不停地演化…很震撼的紀錄片。

13,生動的科普視頻。病毒感染、入侵人體是非常複雜的博弈,免疫系統時刻都在備戰、戰鬥。生命如此精細,卻又那麼偉大。

14,拍得跟部科幻片似的 科學地提醒我要健身 要對得起我的細胞們!病毒入侵人體的幾道防線:抗體-細胞膜-核內體-特殊蛋白和蛋白酶體-細胞核膜-抗體重組-受損細胞對免疫系統示警然後白細胞聚集吞噬

15,「動力蛋白」「蛋白酶」「白細胞」。爸爸們,好。我以後在家裡給你們立幾個碑,希望你們好好保護我,宿主拉稀了,你們也都會莫得的。人類還是太渺小了,在沒有發展出再生醫學,合成生物學之前,我還是先認幾個微生物大哥吧,照著小弟,你們想吃什麼我趕緊去吃,保護我別再生病就好

16,科普誠意滿滿,畫面效果很棒。BBC的紀錄片真的值得膜拜。三十億年的戰爭,彼此戰爭也彼此成長,這也不僅是這部劇的內核吧。另外,這幾百億的細胞在這麼不遺餘力的保護我們,我們更要好好愛護自己,愛護他們啊。所以為了他們也要努力呢…

17,每一天每一分鐘,這場和細菌的戰爭,在地球上的每個人身上都在上演。雖然我們意識到了這點,雙方之間隨時隨地不停博弈,改變自己,改變對方,完善自己,完善對方。

18,仿佛在看一群外星生物在一個沒有物理定律的空間內部戰鬥。音效和龐大的畫面製作給人帶來了奇妙的陌生感。戰爭是互相進步的階梯。從人類社會到個體人,再到微小的細胞和病毒,敵人的存在不可或缺。

  

本公眾號二維碼         寨主個人微信號

相關焦點

  • BBC震撼紀錄片:人體細胞大戰!面對病毒,我們的細胞戰士真的很拼!
    比如支撐細胞的內部骨架,會根據受力的改變而不斷的調整。 自建或重建,賦予細胞形狀和堅韌度。 如果把人體內所有的DNA連成直線,可在地球月球之間折上幾千來回。
  • BBC這部紀錄片告訴孩子人體細胞是如何應對病毒的
    今天分享一部記錄片,就是講述人體細胞是如何應對病毒的,孩子也能看。2012年BBC拍過一部紀錄片《人體奧妙之細胞的暗戰》,堪稱是一部人體保衛戰的史詩。每個人的身體裡面都有超過1200萬億個細胞,它們功能和形態各異,各司其職維持人的生命和健康,每一個細胞也是一個獨立的小世界。
  • 最震撼的紀錄片 | BBC:人體的奧妙(細胞暗戰)
    比如支撐細胞的內部骨架,會根據受力的改變而不斷的調整。自建或重建,賦予細胞形狀和堅韌度。以細胞骨架為道路搬運營養物質,送至需要地方的是——馬達蛋白(分子搬運工)。為此提供能量的就是細胞的「發電廠」,是這些被稱為「線粒體」的組件。
  • BBC紀錄片《人體奧妙之細胞的暗戰》| 一部堪稱免疫細胞大戰病毒的科幻大片
    比如支撐細胞的內部骨架,會根據受力的改變而不斷的調整。自建或重建,賦予細胞形狀和堅韌度。為此提供能量的就是細胞的「發電廠」,是這些被稱為「線粒體」的組件。每個細胞就像是一個社區,社區與社區之間也需要交流互動。
  • BBC紀錄片丨《人體的奧妙(細胞暗戰)》,新型冠狀病毒是如何入侵的?
    比如支撐細胞的內部骨架,會根據受力的改變而不斷的調整。自建或重建,賦予細胞形狀和堅韌度。病毒大軍揮師北上,像洪水一般湧向周圍的細胞,準備給身體以致命的重創。但是真正的戰爭才剛剛打響!在病毒在細胞核內造軍隊時,我們的抗體也已經完成了針對這種病毒的改造。並重返戰場!
  • BBC紀錄片|病毒與人體細胞大戰
    BBC紀錄片|病毒與人體細胞大戰
  • 史詩級的病毒大戰細胞場面,這部9.4分的科學紀錄片震撼人心
    每一天,你的身體都是戰場 120萬億個細胞軍團在戰鬥 這場戰爭可以追溯到史前時代 已經持續了四十億年 在影片中我們可以看到 細胞世界非常繁忙有序 蛋白質組成各種令人驚奇的結構
  • 豆瓣評分9.4!這部關於細胞的老電影,你需要看看了
    豆瓣評分9.4,導演Michael Davis 2012年的紀錄片《細胞戰場》。在這個特殊時期,是時候翻出來給小夥伴們安利一下了。代表作品《實習醫生格蕾》、《錯位青春》、《初代吸血鬼》,還有本篇介紹的紀錄片《細胞戰場》。但是當時上映時,作為一部冷門紀錄片鮮有人知道,站在2020年的視角看2012年,導演還是很有前瞻性的。
  • 歷史是最好的老師,9.4高分紀錄片《非典十年祭》現在看來得及嗎
    「出門不放心,在家閒不住」成了很對網友現在的狀態,在這裡給大家安利4部適合在這段期間觀看的8分以上的高分紀錄片,不僅能幫大家渡過無聊時光,還可以因為漲知識而不再那麼心慌慌
  • 《人體細胞大戰》感人紀錄片——自愈力的秘密!
    比如支撐細胞的內部骨架,會根據受力的改變而不斷的調整。自建或重建,賦予細胞形狀和堅韌度。以細胞骨架為道路搬運營養物質,送至需要地方的是——馬達蛋白(分子搬運工)。為此提供能量的就是細胞的「發電廠」,是這些被稱為「線粒體」的組件。其內部有個每分鐘旋轉一千多萬次的渦輪。以此給數十億的「化學電池」充電。
  • 一部關於病毒入侵的影片《細胞的生死之戰》
    這是一部關於病毒入侵的影片---細胞的生死之戰。這部影片從細胞的內部世界揭示了人體細胞系統的精細機制:從狂熱的、扮演著針對進出細胞的每個物體的安全防禦系統的細胞膜,貫穿細胞的輸送物質顆粒的細胞架,以及保持整個細胞世界運轉的線粒體,到保存著DNA的細胞核和成千上萬種各自擁有不同的蛋白質的合成。而病毒正是旨在劫持這套系統以為其所用:製造更多的病毒。
  • 病毒與細胞的區別
    病毒是非細胞形態的生命體,是迄今為止發現的最小、最簡單的有機體。細胞是生物體基本的結構和功能單位,但是所有的病毒必須要在細胞內才能進行繁殖並表現出它們的基本生命活動。因此病毒離開了宿主細胞,就成了沒有任何生命活動、也不能獨立自我繁殖的化學物質。實際上在自然界中,細胞和病毒是相互共存的關係,既是競爭也是合作。在漫長的進化史上,細胞和病毒好比兩個都想致對方於死地的兩個人,只是誰也奈何不了對方,最終形成了一個平衡。
  • 《人體的奧妙(細胞暗戰)》,新型冠狀病毒是如何入侵的?
    看了那麼多部紀錄片,第一次被震撼到流淚。 是一部紀錄片,也是一部科普片,再次刷新了我的認知。 這部片子關於你,關於我,關於地球上生活的每一個人。
  • 豆瓣9.4分BBC紀錄片《二戰全史 The World At War》:一個新的德國
    BBC紀錄片分為三個系列的專題目錄,BBC自然,BBC文史和BBC科技。
  • 豆瓣9.2,你的細胞都戀愛了,可你還單身!
    而是一匹不起眼的小黑馬——《工作細胞》。 《工作細胞》目前剛出到第二集,在B站評分9.8分,排在新番榜第一名。 在豆瓣上的評分更是高達9.2分。  從已經放出的兩集來看,《工作細胞》是走單元劇形式,每集一個新主題,來介紹人體內的細胞在各種情景下的工作狀況。雖然科普味濃厚,但架不住編劇功力高深,不到半小時的時間裡,劇情依然能一波三折還不令觀眾覺得套路,真正做到了趣味性和科教性並重,寓教於樂。
  • 《工作細胞:細胞大作戰》4月9日高萌來襲!
    4月9日全國上映。 釋放超強治癒力傳遞熱愛生活價值觀憑藉原作積累的超高人氣和口碑,加上中文配音版在央視春節期間播出收穫諸多喜愛與好評,電影版《工作細胞》自定檔後便收穫大量關注,不少觀眾留言期待,表示「等上映首日就去看」。
  • 最震撼的紀錄片 BBC:人體的奧妙
    看了那麼多部紀錄片,第一次被震撼到流淚。 是一部紀錄片,也是一部科普片,再次刷新了我的認知。 這部片子關於你,關於我,關於地球上生活的每一個人。
  • 最震撼的BBC紀錄片:新型冠狀病毒是如何入侵的?
    看了那麼多部紀錄片,第一次被震撼到流淚。是一部紀錄片,也是一部科普片,再次刷新了我的認知。
  • 病毒面前細胞如何自救?這部高分動漫《工作細胞》告訴你
    工作細胞製作國家:日本豆瓣評分:9.1這部日漫與其他日本動漫不同,它不僅僅有其他日本動漫的趣味性,而且還用動漫的形式花樣向人們介紹了人身體內的37兆2千億個細胞。在這部動漫裡,人的身體變成了一個巨大的城市工廠,每根血管都變成了寬闊的道路,上面每天都有上千萬個細胞在此來回穿行。這些細胞有著不同的身份,它們每天每時每刻都在工作著,只為支持人身體的平衡。只是有的時候,人的身體會受到外部細菌的入侵,造成身體的損害。
  • 小膠質細胞是如何參與大腦抗病毒感染的?
    VSV病毒如此猖獗,免疫系統當然不會袖手旁觀,鼻腔中的病毒侵入會導致大量的免疫細胞過來殺敵,感染到第三天時,中性粒細胞(Neutrophil)和自然殺傷細胞率先趕來幫忙,第四天時CD4+、CD8+和Ly6Chi細胞也趕到了戰場。同時病毒感染區和免疫器官中的病毒特異性T細胞也在迅速增殖。圖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