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美劇《后翼棄兵》:天才的救贖

2020-12-23 寧龍的娛樂事

前段時間有一部高分美劇刷爆屏幕,那就是《后翼棄兵》,又叫做《女王的棋局》。因為在網上不斷地看到各種各樣的安利和推薦,於是我熬了兩個晚上的夜看了全劇。女主角擁有著一副精緻的臉龐,衝著女主角的顏值和衣品,就算是對劇情無感的人,應該也會忍不住地把劇完。

故事的背景是美國的二十世紀五六十年代,年幼的貝絲·哈蒙被送到了肯塔基州的孤兒院。她和那裡的技工薛波先生學習下象棋,很快地發掘出自己的驚人天賦。哈蒙由於常常大量地服用鎮靜劑來幫助自己腦內下棋,久而久之便對藥物上癮。之

後哈蒙被一對夫婦領養走,在養母的陪同下,她參加了很多的西洋棋大賽,很快便成為了赫赫有名的全美冠軍。但隨著養母去世,哈蒙也陷入了困境,藥癮和酒癮纏住了她,精神一蹶不振,生活也一塌糊塗。

也許是上天不肯讓這位天才就此墮落和埋沒,哈蒙得到了朋友的幫助,最後打敗蘇聯的博戈夫,成為國際冠軍。

這部劇有一個很明顯的主題,就是要打破男性主導的西洋棋傳統,而對於女性獨立與社會地位的宣揚也貫穿於整部劇。

哈蒙從孤兒院裡,就表現出了和同齡孩子的區別。當其他孩子乖巧地坐在教室裡聽課時,哈蒙卻跑到地下室去和技工下棋,並在課上偷偷鑽研西洋棋的書籍。也正因為如此,哈蒙很快為自己的人生打開了另一扇窗。

長大後的哈蒙早已是小有名氣的州冠軍,同齡的女孩兒邀她去玩,哈蒙從中感到的是自身的格格不入。

其他女孩兒喜歡精緻可愛的洋娃娃,而她卻曾毫不留情地把洋娃娃丟進垃圾桶裡;其他女孩兒跟著那個年代最流行的歌曲手舞足蹈,而她卻在嘈雜的人群中局促不安的坐著;其他女孩兒關心的是社交和約會,哈蒙的世界裡卻始終都是棋盤和棋局。

那個年代,下棋的幾乎是男性,在比賽中獲勝的也幾乎是男性。哈蒙的橫空出世打破了男性主宰棋賽的狀況,擴大一步講,則是打破了男性對整個社會的主宰。

這部劇的主角可以說是唯一的,那就是貝絲·哈蒙,雖然說劇中不乏男性角色,但他們扮演的大多是被哈蒙打敗的選手,或者是哈蒙成功路上的推手。

對男性角色的弱化、模糊甚至剔除正反映了這部劇的女性主義題材。劇裡多個地方都可窺見那個時代的女性地位,如開頭薛波先生以「女孩兒不下棋」為理由拒絕教小哈蒙下棋;哈蒙成名後,媒體在報導中也把關注點聚焦在「她是一個女孩兒」,而不是因為她的棋藝。

正因為這些社會現狀,哈蒙的天賦和成功才具有絕地反擊的社會意義。

哈蒙的成功之路具有傳奇色彩。不幸的童年給她帶來的心理陰影使她成了一個孤僻、薄情的人。

在西洋棋64方格的世界裡,她感覺很安全,因為她自己可以控制和主宰這個棋局的世界,她可以通過自己的力量獲得勝利、變得強大,因此在現實生活裡漂泊無依的心靈便在象棋的世界裡得到了重建和鼓舞,這也是她每一場比賽必贏的原因,她把自己的全部力量和精力都傾注於象棋裡,她的生活只有棋!

從小到大,哈蒙始終未變的就是那雙嚴酷、冷峻和專注的眼睛,裡面寫滿了仇恨、憤怒和對勝利的渴望。這是原生家庭在她身上留下的傷疤。

由於不幸的家庭背景,哈蒙不得不過早地成長。但這種成長,是一種畸形的成長。

在這段成長之路上,她缺失了太多太多必要的環節,如親情、友情與愛情,她始終學會的僅是如何適應只有自己一個人的生活。

而這些東西的缺失使她在後來的人生裡成了一個眼神裡透露著警覺與冷漠、對社交敬而遠之的人。因此第一次月經來臨時的驚慌失措、對性生活的好奇與嘗試以及糾纏她已久的藥癮、酒癮都使得哈蒙看起來像一個未完全長大的人。

養母是哈蒙獲得第二次成長的人。養母善於交際的性格也無形之中影響並改變著哈蒙的生活。養母告訴她「生活不只有棋」。因此哈蒙開始跳出棋的世界,參加聚會、做美容、到各地旅遊,做著各種她從未有過的新鮮嘗試。

作為全劇的唯一女主角,也是英雄形象的主角,貝絲·哈蒙並不是一個完美的人,甚至是一個有著很多不足和缺陷的人。

她的眼神總是凌厲無比,常常現出冰山一樣的冷漠;她看起來似乎只愛她自己;她有著極強的好勝心,很難接受失敗;她無法做到像天才一樣的自律以至於在比賽的前一晚宿醉;她有令人恐懼的藥癮和酒癮......她唯一完美的,可能只有下棋的天賦和直覺了。

但這一切都使哈蒙更貼近一個真實的人,都與哈蒙所受到的童年創傷相呼應,也使我們每一個人都能從哈蒙身上找到自己的影子並得到治癒和鼓舞。

毋庸置疑,哈蒙是西洋棋領域的天才。但是別人對她的幫助也同樣不能忽視。

孤兒院技工是她在象棋路上啟蒙老師和引路人;養母的陪伴和撫慰;孤兒院同伴的鼓勵和經濟支柱;還有曾被她打敗的男性選手們在最後至關重要的節點上,集體為他出謀劃策;甚至是賣雜誌的老闆的暗中幫助,他明知道哈蒙偷了雜誌,卻沒有揭穿並阻攔她。

這些人都在無形之中充當了哈蒙成功路上的推手。

全劇對我來說沒有什麼淚點,唯一讓我淚崩的就是孤兒院地下室的牆壁上貼著的關於天才少女貝絲·哈蒙的各種報紙報導,還有技工和小哈蒙的合照。

哈蒙是個孤獨的人,但在這一路上,陪伴他的人不在少數,孤兒院的人都在默默地關注著她的比賽,大家都渴望這位天才少女站上屬於她的位置,而這一切哈蒙都不甚了解,直到看到牆上的報紙和合照,她大概終於知道原來自己並不是孤身一人。

看完這部劇,除了感受到「女性應該取得與男性並肩作戰的同等地位」以外,我的更多共鳴則存在於哈蒙孤僻的性格和孤獨的內心。

我欣慰於哈蒙一路上能遇到那麼多善良的人,也感動於哈蒙終於在經歷了恐懼、孤獨和迷茫後露出了釋然的笑容,對著同樣熱衷於下棋的俄羅斯老爺爺,輕鬆而愉悅地說:「Let’s play chess.」

相關焦點

  • 《后翼棄兵》火爆,秋季檔美劇也能「不政治」
    【環球時報綜合報導】「《后翼棄兵》讓每個人都去買象棋!」據美國《名利場》23日報導,火爆秋季檔的美劇《后翼棄兵》不僅創下網飛非虛構限定劇觀看用戶數量的新紀錄,還帶動人們對於西洋棋的極大興趣——「如何下西洋棋」的搜索量達9年來峰值,西洋棋的網購銷量大幅飆升,就連西洋棋聯合會發言人大衛·拉達都大加讚賞。
  • 美劇《后翼棄兵》裡的冠軍方法論
    ——美劇《后翼棄兵 The Queen's Gambit》。「后翼棄兵」是一種開局方法,意思是開局時將王后旁邊的、象前面的兵讓給對方吃掉,以換取己方王后和象可以迅速走出的優勢。作為開局方法的「后翼棄兵」,本質上就是用丟掉一個小角色來換取開局大優勢的策略。
  • 安雅《后翼棄兵》定妝照曝光 靈動演繹天才棋手
    | (1/4) 1905電影網訊 美劇《后翼棄兵》(又名《女王的棋局》)自開播以來熱度居高不下。《后翼棄兵》由斯科特·弗蘭克執導,安雅·泰勒-喬伊、伊斯拉·約翰斯頓、瑪麗埃爾·海勒等領銜主演,講述了天才少女棋手貝絲·哈蒙的成長之路,並探索天才背後真正的代價。
  • 《后翼棄兵》:享受天才施虐的快感
    《后翼棄兵》中,西洋棋天才貝絲·哈蒙(右)憑藉驚人的天賦和技藝橫掃由男性主導的西洋棋界。(資料圖/圖)2020年10月最火的一部美劇,毫無疑問是Netflix推出的新作《后翼棄兵》。即使你沒看過這部劇,大概也曾在公眾號的封圖看見過這樣一張照片:棕色短捲髮的女主演安雅·泰勒,像一位端坐在棋盤前的年輕女王,用小鹿般的大眼睛專注地凝望著你。片子的口碑不錯,豆瓣評分9.2,總共七集,一集六十多分鐘,劇情極為流暢。
  • 最近最火的美劇是什麼?美劇《后翼棄兵》講述了什麼
    美劇《后翼棄兵》首曝安雅·泰勒-喬伊主演,本劇根據沃爾特·特維斯的小說改編,講述冷戰時期,象棋神童孤兒貝絲·哈蒙從8歲到22歲一直在與鎮靜劑和酒癮作鬥爭,但同時她也在努力成為世界上最偉大的棋手。10月23日開播。
  • 豆瓣高分美劇《后翼棄兵》來襲,女主又酷又燃,值得一夜肝完
    這段時間接連上映了兩部關於棋的電視劇,一個是講圍棋的真人版《棋魂》,之前已經有寫過, 今天要說的是講西洋棋的美劇《后翼棄兵》(The Queen's Gambit)。這部美劇是網飛出品,網飛出的各種劇,不說部部精品,但也差不多啦,《后翼棄兵
  • 終於看了《后翼棄兵》
    身體抱恙,周末窩在家裡刷了一部美劇《后翼棄兵》,嗯,我似乎總是與熱點脫節,眾人關注的東西換了一茬又一茬,我遠遠的拾著點尾巴。今年總共看了兩部劇,年頭一部《想見你》,年尾一部《后翼棄兵》。扯遠了,回到《后翼棄兵》,只有7集,單集50分鐘,兩部電影時長,我很喜歡這種節奏。這部劇又翻譯為《女王的棋局》,前者是西洋棋中的一種開局方式,後者則帶點雙關,畢竟是大女主戲。
  • 美劇《后翼棄兵》女主登上美國象棋雜誌封面
    近日,網飛(Netflix)推出的迷你劇《后翼棄兵》(The Queen’s Gambit,又名《女王的棋局》)走紅網絡,口碑爆棚,目前在豆瓣的評分高達9.2分,在iMDB上也獲得了8.9的高分。這是一部根據1983年出版的同名小說改編的年代劇,講述孤女貝絲·哈蒙在1950-1960年代一步步成長為西洋棋特級大師、不斷挑戰頂級高手的故事。
  • 豆瓣評分9.2,《后翼棄兵》口碑炸裂,套路化的驚豔之作!
    10月下旬,《后翼棄兵》開播以來豆瓣評分居高不下,在豆瓣排行榜中長達半個月的時間高居榜首。截至目前,豆瓣上超8萬人打出了9.2的高分,無疑成為2020年高分美劇。對於《后翼棄兵》來說,講述的是一個天才棋手的故事。
  • 《后翼棄兵》為什麼讓人感覺「爽」?
    作者:式微近來,網飛推出一部大女主劇《后翼棄兵》,甫一推出便贏得了極高的口碑。這部只有七集的迷你劇,能在爛番茄贏得雙滿分,在豆瓣獲得9.2的高分,自然有其獨特的魅力。女性、象棋、天才、偏執,這幾個關鍵詞,或許可以概括這部劇的女主——伊莉莎白·哈蒙。
  • 豆瓣9.1的《后翼棄兵》,讓我看懂了成為天才的代價
    最近,Netflix這一季的新劇《后翼棄兵》,在豆瓣一開局就是9分高分,獲得不少好評。
  • 豆瓣9.3分,網飛新美劇《后翼棄兵》,天才的代價是孤獨與瘋狂
    但或許很少有人想過,若自己的孩子真是個天才,在他/她的成長道路上或許要承受比普通人更多的痛苦,人生也未必會比普通人更幸福。若你還不信,可以去看看網飛的新晉封神之作《后翼棄兵》。該劇用一種手術刀似的視角剖析了天才少女伊莉莎白(暱稱:貝絲)在巨大的聲名背後一塌糊塗的人生。作為天才當然是指那些極具天賦的男人和女人。可僅有天賦卻不足以讓人成為真正的天才。
  • 做我所愛成為冠軍——《后翼棄兵》
    今天聊聊美劇《后翼棄兵》。
  • 《后翼棄兵》原型是男性!6歲自學西洋棋 世界冠軍卻被全球通緝
    記者蕭採薇/綜合報導美國迷你影集《后翼棄兵▲《后翼棄兵(圖/劇照)《后翼棄兵》改編自Walter Tevis於1983年出版的同名小說,原劇名(The Queen's Gambit)指的是西洋棋的一種封閉性開局方式
  • 《后翼棄兵》的藝術魅力與思想意義
    作者:葉路加近期熱播的美劇《后翼棄兵》改編自沃爾特•特維斯的同名小說,講述了一個天才少女在西洋棋界的成長故事,有著電影般的精妙質感。劇作力求將故事性與專業性加以平衡,採取長鏡頭、分屏等不同方式,對原著中大量的專業象棋場面做了巧妙處理。這樣,即使觀眾不了解西洋棋,也能獲得連貫、舒適的觀劇體驗。
  • 《后翼棄兵》(女王的棋局)是安雅·泰勒-喬伊的紀錄片?
    》的美劇十分熱火,主演安雅·泰勒-喬伊(後簡稱為「安雅」)也因此成就了演藝事業的又一巔峰。而這部劇的火爆程度是意外的,本以為會在《新變種人》這種超級英雄題材的電影中獲得演繹事業的突破和認可,卻沒想到是因《后翼棄兵》得到了蛻變,從「小公主」到「女王」,安雅也如願擺脫了在《女巫》《分裂》等恐怖片中的標籤。
  • 豆瓣9.1的《后翼棄兵》,讓我看懂了成為天才的代價
    最近,Netflix這一季的新劇《后翼棄兵》,在豆瓣一開局就是然而,天才的人生真的是一路開掛、一爽到底嗎?或者說,僅僅是爽劇就值得它如此高分嗎?比賽不斷掙來收入,也為她帶來「天才」的光環。或許這也是劇名「后翼棄兵」的另一種含義,在棋盤上意味著先棄一兵以贏得全盤,而在貝絲的人生中,意味著失去一些東西才換來某種成功。
  • 《后翼棄兵》掀起西洋棋風暴,奈飛再次提價引爭議
    「后翼棄兵」是西洋棋中的一種開局方式。通過捨棄皇后側翼的兵,換取棋盤中心位置,將皇后出路打開,獲得局面優勢。《后翼棄兵》(又名《女王的棋局》)是奈飛日前熱播的7集美劇,片名昭示了劇集的主題,同時也隱喻了主人公貝絲·哈蒙的人生。貝絲·哈蒙在遭遇了家庭悲劇之後成為孤兒,在肯塔基州一家孤兒院的地下室裡,向校工習得西洋棋的技能並展現出驚人天賦。
  • 后翼棄兵:希斯萊傑去世前想執導電影版
    早在1992年,蘇格蘭編劇艾倫·斯科特就想要把《后翼棄兵》的小說改編成長片電影。近日隨著新劇的成功,艾倫·斯科特2008年的一段採訪浮出水面,他當年表示,希斯·萊傑去世前,曾經想要執導這部電影。  「每個人都知道希斯是要使用處方藥的,他年輕的時候也有藥物成癮問題,」艾倫·斯科特2008年的時候在採訪中說,《后翼棄兵》小說女主角Beth Harmon的嗑藥問題這一題材,讓也在與藥物成癮做搏鬥的希斯備受吸引。「電影行業失去了一位真正的天才,我覺得他肯定可以成為一位傑出導演的。」
  • Netflix高分影集推薦!《后翼棄兵》、《保姆俱樂部》
    網站上比對2020年Netflix上線發行的影集,結果共有6部獲得滿分好評,分別是《后翼棄兵》、《保姆俱樂部》、《我要開心》、《戀愛挑戰書》、《宙斯之血》及《蠻戰之森》,如果想看高分評價的歐美影集,這幾部可以作為追劇參考。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