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時評丨《奪冠》爆紅 用「永不言敗」詮釋英雄主義精神

2020-09-28 東方網

《奪冠》上映僅兩天,票房就已破億。26日晚9時許票房數據(圖據貓眼電影)顯示,《奪冠》目前豆瓣評分7.4,貓眼電影評分9.2。與《奪冠》有關的話題,也在微博熱搜上引起了廣泛討論。

這部電影,到底在傳達什麼?在筆者看來,就是用「永不言敗」詮釋英雄主義精神。這種精神不再是改革開放之初「為國爭光」「振興中華」那麼簡單地體現在拼搏上,而是通過40年的改革開放,讓人看到,我們之所以還在拼搏,是因為我們不服輸。冠軍的獎盃更像是一種象徵,立在心頭首位的,仍是永不言敗。就像郎平所說,女排精神不是贏得冠軍,而是明知道不會贏,也會竭盡全力,是你一路即使走得搖搖晃晃,但依然堅持站起來抖抖身上的塵土充滿堅定。

這種精神在郎平身上得到了典型體現。片中有個細節,退役後的郎平在美國生活,因為有次把車停在殘疾人車位而被別人誤會。事實是郎平做過近20次手術,頭部以下沒有一塊骨頭是完好的。在美國旅居期間,郎平不得不申辦了殘疾人證件。但郎平並沒有覺得這是一枚個人英雄的勳章,而是考慮如何用科技賦能,用團隊精神為英雄助力。

郎平成為主教練後,首先就是給女排姑娘們「減壓」,不僅給姑娘們配備了完備的體能師、康復師團隊,也放棄了過去那種透支身體和精神的訓練方法。而電影《奪冠》上映當天,郎平在與中國女排隊員的一場直播中回憶奪冠細節。郎平哽咽著說 「當時我們報了16名隊員,最後卻只能有14個人站上領獎臺。這是個極其艱難的選擇, 無論把誰放在臺下都不太公平。」好在與組委會商量之後 她們全都站了上去「我的內心也釋放了一點兒。」這既是對英雄的敬重,更是對團隊英雄的崇尚,這樣的英雄主義精神才永遠不會過時。

片中郎平的扮演者——女兒白浪接觸到中國女排精神後,不僅對自己的洗禮和啟發極大,也讓她非常希望找到人分享她的感受。不少人在聊到這一代青少年時紛紛嘆氣,女排精神能不能成為孩子們心中的英雄呢?白浪認為,答案是:能。

聰明的陳可辛在《奪冠》中以三個歷史階段反映中國女排40年來的發展,分別是1981年第三屆女排世界盃、2008年北京奧運會、2016年里約奧運會。這三個歷史階段在某種意義上說,就是中國改革開放的拼搏之路。

1981年,媒體首次提出「向女排姑娘學習,在現代化建設中發揚女排精神,振興中華」;2008年北京奧運會,中國女排惜敗美國女排,已經是美國女排主教練的郎平,雖然私心希望中國女排獲勝,但更希望中國女排能從科技助力的美國女排那裡多學到一些東西;2013年,郎平重新擔任中國女排主教練,用國際眼光和科學訓練精神重塑中國女排,2016年里約奧運會上,中國隊3:1戰勝塞爾維亞隊獲得金牌。電影中郎平說,「曾經一位外國記者問我,你們中國人為什麼這麼看重一場排球比賽的輸贏呢?我說,因為我們的內心還不夠強大,等有一天我們內心強大了,我們就不會把贏,作為比賽的唯一價值。」

事實也正是這樣。隨著中國在世界舞臺佔有越來越重要的位置,我們向世界展示的能量越來越多,我們已經不再需要通過一場比賽、一個冠軍來證明自己,但是面對仍然存在的卡脖子的短板,我們仍然不服輸。如果說多年前我們贏了一起狂,輸了還有些喪,那麼今天則是,贏了我們一起狂,輸了我們一起抗。不服輸不是不認輸,不是拿曾經的輝煌來照耀輸後的黯淡,而是用調整後的繼續拼搏再創輝煌。

今天,面對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我們都遇到了一些困難,甚至是前所未有的困難,不管是國家、集體還是個人,都需要繼續發揚永不言敗的英雄主義精神,認清世界真相後,依舊熱愛祖國,認清生活真相後,依舊熱愛生活。(作者:丁慎毅

相關焦點

  • 劉德華成就了一種精神—永不言敗
    我的水準整體上很平均,我是這種類型的藝人,我只能把所有事情都做好,才能穩定自己在娛樂圈裡的成績」劉德華是一個全能型的藝人,在各個方面都不算最好,不過他在各個方面都在用心去做,得到了一致好評,他成就了一種精神—永不言敗!
  • 中國女排《奪冠》最全素材彙編,素材解讀+女排精神+金句+標題+時評...
    今天推出中國女排《奪冠》最全素材彙編,素材解讀+女排精神+金句+標題+時評+作文+範文,一網打盡,快速收藏! 話題導語 中國女排奪冠,除了造就驚人的數據神話,教練郎平以及女排隊員,還像精神圖騰一樣被國人極力稱讚,一時間,「女排精神」再登話題榜:祖國至上、團結協作、頑強拼搏、永不言敗……人們需要英雄,生活需要榜樣,青年人應該在今後的學習生活中把女排精神作為一面旗幟、一種信念和一份力量,竭盡全力去演繹自己的青春年華
  • 全職高手:葉修是一份信仰,是熱愛,是陪伴,是永不言敗的精神!
    我們對於葉修的喜愛,也不外乎於此,當我們遇到困難的抉擇和處境時,請記得,葉修曾用實際行動向我們詮釋:一個人最難得的品質,是敢於從頭開始!沐秋和葉修《全職高手》是一部真正優秀的良心動漫,葉修在這部動漫中,是一份信仰,是熱愛,是陪伴,更是永不言敗的精神。我一直都認為,一部優秀的動漫,一定有其想要表達的精神、信念與信仰。
  • 女排電影正片無雞腿情節 片頭用16字詮釋女排精神
    網易體育1月19日報導:今天傍晚,電影《奪冠》(原名《中國女排》)首映禮在北京舉行。這部時長135分鐘的電影裡,曾在預告片中出現的「吃雞腿」鏡頭並沒出現在正片中。
  • 球迷:德國足球代表的是永不言敗精神
    然後就是98止步八強,2000歐洲杯小組賽出局,即使是2002年走入決賽,也沒有特別好的陣容,靠的是巴拉克和卡恩的精神支柱。在德國隊從1996到2006這段長達十年的換血低谷徘徊期,怎麼沒見有這麼多德粉冒出來?聯賽的長期性和重複性靠的才是球隊硬實力和板凳深度的比拼,賽會制的杯賽的特殊性很多時候靠的並不是球員紙面上的硬實力而是在困境中爆發出的精神力。
  • 五華執行人——積極進取,永不言敗!
    五華執行人——積極進取,永不言敗!事實上,在五華法院,有很多和陳南松一般的年輕人,在前輩們的引領和指導下,在五華法院優良的精神傳承下,在工作中砥礪青春,書寫青春力量。他們去一線淬火,決心用如火的青春為司法事業貢獻力量,為五法精神續寫新的篇章。
  • 強烈推薦:看過電影《奪冠》後必看的書
    《中國女排:一種精神的成長史》的出版不僅能喚醒老一代人對女排的青春記憶更能激勵身處和平年代的年輕人頑強拼搏、永不言敗永不言敗、逆風翻盤中國女排《中國女排:一種精神的成長史》中不止有女排的高光時刻,更有困難時期的女排是如何面對傷病、質疑而做到永不言敗、逆風翻盤的,為讀者展現了更為真實、全面的中國女排。
  • 電影《奪冠》將角逐奧斯卡,總票房破8億
    按照計劃,《奪冠》原本計劃定檔在2020年春節,但因為疫情一拖再拖,最終於今年9月25日重磅上映。通過三場經典之作,展現中國女排的起起落落,很好地詮釋出了中國女排永不言敗的精神電影《奪冠》上映後,包括專家、媒體、行業人士給予高度評價,認為這是今年中國內地一部高質量、有代表性的影視作品,能夠代表中國內地角逐奧斯卡實至名歸。在80年代,中國女排開創了五連冠偉業,讓當時百廢待興、正追趕世界潮流並缺乏自信的中國揚眉吐氣,「女排精神」更是激勵著一代中國人自強不息、勇敢拼搏、奮起直追,讓世界對這個正在崛起的東方大國刮目相看。
  • 「讀書分享」鍥而不捨、永不言敗,才能闖過暗礁險灘——帶嶺站...
    儘管海明威筆下的老人是悲劇性的,但他身上卻有著尼採「超人」的品質,泰然自若地接受失敗,沉著勇敢地面對死亡,這些「硬漢子」體現了海明威的人生哲學和道德理想,即人類不向命運低頭,永不服輸的鬥士精神和積極向上的樂觀人生態度。帶嶺站 王寶偉《老人與海》是我最喜歡的一本書,告訴人們要有永不言敗、寧折不彎的精神。
  • 你追我趕,全速奔跑,奮力衝刺,這是永不言敗的體育精神
    這0.01秒,太快了,如銀河裡星光一閃,而對我來說,卻具有非同凡響的意義,它對任何人來說也許都是微不足道的,而對於我卻是一個神奇的、充滿力量的數字,它見證了堅韌不拔、奮勇拼搏的一瞬間,見證了永不言敗的體育精神。我將永遠銘記這一瞬間,並帶著勇氣和力量,繼續向前奔跑!
  • 名著薦讀《老人與海》,致骨子裡的不言敗——硬漢精神
    那雙眼睛樂觀而且永不言敗,色彩跟大海一樣。 「硬漢精神」深入解析 書中的老人聖地牙哥是一個充滿抗爭精神的硬漢形象,從「人盡可以被毀滅,但不能被打敗」、夢見獅子、追逐大魚等多處情節可以看到老人身上具有濃濃的個人英雄主義氣息。
  • 早報超有料丨徐帆等人出任監製百花獎公益短片 彭昱暢刺蝟樂隊獻唱《奪冠》推廣曲
    行業播播報丨百花獎公益短片9.24發布 徐帆姚晨趙薇出任監製9月23日,第35屆大眾電影百花獎特別策劃三個公益主題短片發布海報,短片分別由著名電影人徐帆、姚晨、趙薇監製,帶領三支精良的電影製作團隊,分別從「抗擊疫情
  • 《奪冠》:將夢想變為現實,詮釋女排精神,陳可辛的又一力作
    》,在春節時撤檔,現於9月25日上映,該片講述的是我國女排從首次奪冠到拿下第十個世界冠軍的故事,中間有許多不為人知的淚水和汗水,以及女排一直堅持的精神,我們稱之為&34;。很多演員都害怕自己因為不能完美詮釋角色而拒絕陳可辛導演的邀請,但陳可辛導演並未放棄,連續邀請3次以上才有了現在《奪冠》的強大陣容。
  • 《平凡的榮耀》不忘初心,堅持自我,永不言敗,砥礪前行
    即使疲憊不堪,面對工作困境依然咬緊牙關,打起十二分精神,努力做到最好。我想這就是平凡的我們,在逆境中生存,面對困難不拋棄,不放棄,渾身充滿正能量;這就是平凡的榮耀,也正是本劇向觀眾所呈現的積極向上的正能量風貌,鼓舞人心。
  • 中國女排電影《奪冠》提檔 影片開頭16個字內容揭秘
    中國女排電影《奪冠》提檔 影片開頭16個字內容揭秘  《奪冠》首映禮昨天在北京舉行,導演陳可辛攜主創來到首映現場和觀眾進行交流。而在今天,《奪冠》又發布了新版海報,宣布提前一天上映,從原本的農曆鼠年大年初一提檔到豬年的除夕上映。
  • 一年又一年 女排精神激勵一代又一代
    20世紀80年代前期,處於改革開放初期的中國百廢待興,中國女排的奪冠極大振奮了人們的精神。那種頑強拼搏、團結奮鬥、勤學苦練、同甘共苦、無私奉獻、為國爭光的體育精神,逐漸成為女排精神的核心,更激勵和鼓舞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國人。  在創造了「五連冠」的驕人成績後,中國女排曾經遭遇了一系列的坎坷與失利。
  • 《奪冠》口碑引爭議,一部並不完美,但2020必看的影片
    如果你問我2020年必看的電影是哪一部,我的回答是《奪冠》。這部電影很完美嗎?其實並沒有,甚至因為要表達的內容太多,而顯得有點流水帳,又因為試圖要講的道理太多,而略微空洞。即使這樣,我在整個觀影過程中依然淚流不止。而且,不僅我,整個影院都時不時傳來抽泣的聲音。
  • 「七殺格」幹透財官印三奇,頑強拼搏永不言敗,逢兇化吉富貴可得
    這個世界沒有人可以一帆風順,平凡者所取得的成功,過程中多是一步一坎,用無數淚水和汗水澆灌而成。不要去羨慕別人的成績,當你擁有一顆堅強的心,也會像小草一樣在烈火中重生,成就一段屬於自己的傳奇。官財印三奇格陳喆(筆名瓊瑤),四川成都人,生於一九三八年三月廿丑時坤造:戊寅,丙辰,壬午,辛丑(申、酉空亡)五行性格1、天資聰穎。
  • 時評|8歲女孩起步摔跤,比奪冠更重要的是永不言棄的拼搏精神
    ……這位8歲小姑娘身上所展現的永不言棄、頑強拼搏的體育精神,深深打動了網友們。哪裡跌倒就從哪裡爬起。道理誰都懂,但真要做到,殊為不易。不要說是一個8歲的小姑娘,就是成年人遇到這樣的突發意外,一下子被搞懵了也是大概率事件。即便回過神重新開始,也很可能因為心態波動而影響發揮,情急之下甚至頻頻出錯。
  • 《奪冠》口碑引爭議,一部並不完美,但2020必看的影片
    ▸如果你問我2020年必看的電影是哪一部,我的回答是《奪冠》。▸這部電影很完美嗎?其實並沒有,甚至因為要表達的內容太多,而顯得有點流水帳,又因為試圖要講的道理太多,而略微空洞。▸即使這樣,我在整個觀影過程中依然淚流不止。而且,不僅我,整個影院都時不時傳來抽泣的聲音。▸那些我們曾經親歷過的失落與狂歡,那些真實存在的人和精神,鈍重有力地擊打在每個人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