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導語:在前幾篇文章中,作者就體驗價值的形成、定義和起點與我們進行了討論。在本篇文章中,作者又就組成或者構建的具體方法,對新零售的體驗價值進行了深入地展開。
4. 體驗價值的七種武器
在《未來簡史》中,將體驗分為知覺X情緒X想法;近年,各個新零售的實踐者、創新者也從各個層次對體驗價值進行定義和劃分,品牌猿則從品牌和新零售構建的角度對體驗價值進行簡單規整。
品牌猿認為,數字時代,新零售的體驗價值由新美學、新效率、新信用、新愉悅、新社交、新連接、新生活賦能七部分組成。
4.1 七種武器之——新美學價值
新美學價值是對用戶心智洞見和需求的重構,是設計與藝術,功能與美學,顏值與文化,場景與情感的融合,進而設計出超越用戶期待的感受。
新美學價值具體表現為三個方面:【新美學設計】、【更細節設計】、【文化力設計】。
4.1.1 【新美學設計】
這一輪消費升級中,新美學設計成為升級的核心方向之一,除了顏值(工業設計、包裝設計、空間設計等),還有「五感」設計,直到美之於內心的意義所在。
有如新消費升級中的「顏值即正義」:蘋果、戴森、完美日記、言幾又等;也有如近年設計領域提出的「五感」設計,認為一款產品、服務和空間,不僅要視覺上,還有觸覺上,更應融合視覺、聽覺、嗅覺、味覺,觸覺,五種感受,才會帶來更為驚喜而美妙的體驗:KKV精品超市、盒馬生鮮、超級物種等;再如色彩,黃色在過去僅是輕快、明亮的色彩(明亮舒服),代表一定意義(大膽、積極、活力、希望),融合一些情感(青春活力的蓬勃朝氣);在新美學設計中,擁有了設計師的個性和態度(驅散黑夜,迎來光明),更能為用戶生活賦予一定的意義(積極向上的生活態度)。
KKV新零售連鎖超市
另一方面:新美學設計,讓過去神壇之上的傳世作品和遠離普通人的設計師們與生活中的產品相融,與不同的生活場景相交,與不同生活用戶相連,讓「美」真正滲透、成為生活的一部分。
有如故宮、敦煌、大英博物館、莫奈等的各種文創作品;也有如以生活為導向的各種設計師原創作品、聯名款作品、有態度的作品;還有如成為各個新零售商場、文化中心、快閃店的必備、必須的如火如荼策展商業。「五感」的美學,用戶溝通和對話的可視化,藝術之美與美好生活的融合,我們稱之為【新美學設計】。
4.1.2 【更細節設計】
設計的功能(產品/服務/流程),正在從關注功能,關注人性,到關注個性,直到現在關注【更細節】。品牌猿無法找到一個合適的詞來形容這種升級,只能暫時借用《新物種爆炸》中的概念。
更細節不是細節比較級,不是比細節更細,而是用戶角度的產品哲學。——《新物種爆炸》
【更細節】不僅是各個細節上優化、創新,豐富多樣的使用和互動,還包括來自細節之美帶來的參與感、沉浸感、代入感。
早期的三隻松鼠僅依靠外包裝箱子上貼心送一個割開封條的塑料刀,就贏得了無數用戶認可;誠品書店、言幾又、西西弗書店、亞馬遜線下書店等新零售書店,從閱讀空間擴大、封面外擺、到賣咖啡,賣文創,做策展,這些行動中,都是無數「更細節」的挖掘;星巴克開創,喜茶發揚,個性「多一點,少一點」的點單模式,讓你我參與到製作過程中,也是一種「更細節」;茶顏悅色每一個店員實實在在幫助用戶薅自己的羊毛,也是一種「更細節」的體驗;「海底撈你學不會」超預期的服務體驗更是建立在站在用戶角度一個個「更細節」之上;當然,如果要深入理解【更細節】,就必須去迪士尼看看,品牌猿認為,每一個品牌人、產品開發者、創業者,甚至是董事長,都應該去迪士尼樂園體驗某一個作品。
上海迪士尼樂園的加勒比海盜項目
更細節不是產品與服務的升級,而是產品與服務的核心價值,更細節本身就是用戶需求。——《新物種爆炸》
4.1.3 【文化力設計】
所有的新美學設計和更細節設計,都要服從頂層的文化屬性,沒有文化力的美學和細節是單薄的、脆弱的,沒有生命力的。
無印良品持久的設計力,從產品/服務/空間,到企業理念/品牌態度/設計師都服從於頂層的「禪」文化;星巴克則是處處體現出當年的美國文化力的影響和滲透;借中國文化勢能(中國崛起和年輕人認同)的李寧,已經成為國潮品牌的代表。中國文化的這一波紅利,讓國潮與嘻哈、匠造、先鋒、二次元等各種文化融合在一起,成為無數新銳國潮品牌崛起的底層邏輯。
完美日記、花西子各種國貨新銳品牌的崛起;大白兔、飛躍的二次認可;故宮、敦煌文創市場的繁榮,都得益於他們持續汲取文化力,而迸發出的無限活力。
當然,最後,誰的文化力能與用戶情感交融,誰就能最先獲得「紅力」。
花西子持續推出蘊藏中國文化的產品
所以,新零售體驗價值七種武器之新美學價值,不是單一的顏值,國潮,而是一個系統的新美學構建、體驗和進化的過程。
不同的環節決定著用戶後續體驗的行動力深度:以一個新零售餐廳來說,餐廳的【顏值】決定了值不值得去體驗,餐廳的【新美學設計】決定了應不應該被分享,餐廳的【更細節】是不是被驚豔而點讚,而餐廳的【文化力】則是值不值得被圈層朋友討論和吸引他們持續忠誠的基礎。
這個過程也許是,起於顏值,完於五感,創於設計師,融於生活,興於更細節,久於文化力,這才有可能構成了一個新美學價值的閉環。
「所以我說的第一種武器,並不是劍,而是笑,只有笑才能真的徵服人心。所以當你懂得這道理,就應該收起你的劍來多笑一笑!」——《七種武器》古龍
未完待續…
#專欄作家#
品牌猿,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專欄作家。新商業生態的窺探者,達爾文進化論品牌接棒人。
本文原創發布於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於CC0協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