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律宗初探
第八節 菩薩戒的源流和它的戒相
(四)《梵網經》十重戒相
第一殺戒,佛言,佛子若自殺,教人殺,方便殺,讚嘆殺,見作隨喜,乃至咒殺,殺因,殺緣,殺法,殺業,乃至一切有命者,不得故殺。是菩薩應起常住慈悲心,孝順心方便救護一切眾生,而反自恣心快意殺生者,是菩薩波羅夷罪。
第二盜戒。若佛子自盜,教人盜,方便盜。咒盜,盜因,盜緣,盜法,盜業,乃至鬼神主劫賊物,一件財物,一針一草,不得故盜,而菩薩應生佛心,孝順心,慈悲心,常助一切人生福生樂。而反更盜人財物者,是菩薩波羅夷罪。
第三淫戒,若佛子自淫,教人淫,乃至一切女人,不得故淫。淫因,淫緣,淫法,淫業,乃至畜生女,諸天鬼神女,及非道行淫,而菩薩應生孝順心。救護一切眾生,淨法與人,而反更起一切人淫,不擇畜生,乃至母女姊妹六親行淫,無慈悲心者,是菩薩波羅夷罪。
第四妄語戒,若佛子自妄語,教人妄語,方便妄語,妄語因,妄語緣,妄語法,妄語業,乃至不見言見,見言不見,身心妄語。而菩薩應常生正語正見,亦生一切眾生正語正見,而反更起一切眾生邪語,邪見,邪業者,是菩薩波羅夷罪。
第五酤酒戒,若佛子,自酤酒,教人酤酒,酤酒因,酤酒緣,酤酒法,酤酒業,一切酒不得酤。酒是起罪因緣,而菩薩應生一切眾生明達之慧,而反更生一切眾生顛倒之心者,是菩薩波羅夷罪。
第六說四眾過戒,若佛子口自說出家、在家菩薩、比丘、比丘尼罪過,教人說罪過。罪過因,罪過緣,罪過法,罪過業,而菩薩聞外道惡人,及二乘惡人,說佛法中,非法非律,常生慈心,教化是惡人輩,令生大乘善信,而菩薩反更自說佛法中罪過者,是菩薩波羅夷罪。
第七自贊毀他戒,若佛子,自贊毀他,亦教人自贊毀他,毀他因,毀他緣,毀他法,毀他業,而菩薩應代一切眾生受加毀辱,惡事向自己,好事與他人。若自揚己德,隱他人好事,令他人受毀者,是菩薩波羅夷罪。
第八慳惜加毀戒,若佛子自慳、教人慳、慳因、慳緣、慳法、慳業,而菩薩見一切貧窮人來乞者,隨前人所須,一切給與,而菩薩以噁心,嗔心,乃至不施一錢一釘一草。有求法者,不為說一句一偈,一微塵許法,而反罵辱者,是菩薩波羅夷罪。
第九嗔心不受悔戒,若佛子,自嗔,教人嗔,嗔因,嗔緣,嗔法,嗔業,而菩薩應生一切眾生善根無諍之事。常生慈悲心,孝順心,而反更於一切眾生中,乃至於非眾生中,以惡口罵辱,加以手打,及以刀杖,意猶不息。前人求悔,善言懺謝,猶嗔不解者,是菩薩波羅夷罪。
第十謗三寶戒,若佛子,自謗三寶,教人謗三寶,謗因,謗緣,謗法,謗業,而菩薩見外道以及惡人,一言謗佛音聲,如三百矛刺心,況口自謗,不生信心,孝順心。而反更助惡人邪見人謗者,是菩薩波羅夷罪。
《佛法概要》第八章
明暘法師著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