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老變虐老?香港安老院老人之死,惹出多少風波……

2021-12-26 橙新聞

點擊關注橙新聞

帶你認識一個真實的香港

圖:香港經濟日報

最近,香港的申訴專員公署發布了一份本地安老院服務監管的主動調查報告,發現竟有安老院涉嫌虐待老人的情況!

根據這份調查報告,揭示有安老院的院友,在2016年1月,因低血壓及排黑色糞便送院後,醫院發現其肛門有布塊及尿片膠紙,揭發疑涉及虐老,該院友送院2日後去世。

牛頭角定業街劍橋護老院。圖:星島

這件事發生在牛頭角定業街劍橋護老院,事主為一名60歲智障男院友,當時因為嘔吐腹瀉被送入聯合醫院,其間院方發現事主的肛門有紗布、尿片膠貼及棉花等異物,認為事件不尋常,於是通知家屬,家屬於2月1日決定報警處理,而死者於家人報警第二天去世了。

不過牛頭角劍橋護老院事後曾發表聲明,否認曾對院友虐待。聲明指該院友曾接受腸道手術,左手強而有力,有撕爛尿片習慣,需佩戴波板手套(就是約束手套),但到醫院時一度脫去,其間有撕爛尿片膠貼及棉花的可能。

聲明又指,院友肛門內的異物是在送院近10小時後才被發現,換言之異物是在腸道深處,院舍職員不可能,也沒有「技術」將異物塞進死者腸道深處。

申訴專員劉燕卿。圖:申訴專員公署

申訴專員公署指,有關院舍並沒有應社會福利署要求在事發後3天內提交報告,而社會福利署職員翌月到院舍巡查後,發現該院舍值勤記錄涉嫌失真,有人代休假職員代籤,最終僅對院舍作出建議改善。

社署還發現該院舍在一周內,有4日人手不足,但社署只在5個月後給予警告。

就此,申訴署批評社署跟進虐老個案不夠積極及執管不嚴。

其實,上述涉嫌虐老事件並非首例。

2015年,大埔有私院被揭發安排長者於露天平臺「剝光豬」全裸或半裸等待洗澡,社署其後不向該院舍續牌,該院終於三年前結業,但申訴署發現,社署早於2012年已發現該院舍同類違規行為,並在兩年多內發出11次警告及糾正指示……

於是,申訴署炮轟社署只重複地發出警告,毫無阻嚇作用,對不停嚴重違規者的執管明顯寬鬆。申訴專員劉燕卿強調,執管必須嚴謹才有足夠阻嚇力,令其他院舍有所警惕。

長者成為巡查不足的受害者,社署的安老院牌照事務處每年最少巡查三次私營安老院及一次津助安老院。

申訴署批評巡查次數明顯偏低,而且每次巡查只有1-2名督察負責,在半天或一天時間內,要完成20多項檢查,比如點算設施及人手、觀察用藥及用膳、翻查藥物管理紀錄等。

是的,不管院舍規模有多大,這個社署都只是派很少的人來巡查,讓人懷疑他們都是來走個過場而已,根本發現不了問題啊……

一般而言,社署若發現安老院違規行為,會發出警告、糾正指示或檢控等,2014/15年度至2016/17年期間,社署雖發出警告及糾正指示300多次,但檢控並獲定罪個案僅16宗,而過去4年沒吊銷過任何安老院牌照。

部分執管行動更是堅持貫徹「拖字訣」,有院舍被發現人手不足,但社署未有按程序在7個工作天內發警告,而是……5個多月後發出。

在香港,並非每位長者都可以有子女照顧安享晚年,更多的是百病纏身,孤立無援。

隨著身體機能退化,香港至少7成長者患有一種或以上長期疾病,包括糖尿病、關節炎和心臟病等,有20%長者肢體活動能力缺損,意味他們不能完全自理。

面對日漸嚴重的老齡化趨勢,長者安老服務在香港應運而生。對於體健長者,特區政府致力提供「積極樂頤年」和「老有所為」的環境;對於較體弱長者,則須按不同程度身體需要,提供所需的支援。

按照長者護理需要程度由低到高,香港的養老機構可分為安老院、護理安老院和護養院。

圖:社會福利署

安老服務以「居家安老」和「持續照顧」為基本原則,總體目標是協助長者儘可能留在社區中安享晚年。體弱長者如需要深切的個人和護理照顧卻別無他選,可接受院舍照顧服務。

全港有930多間安老院舍,約6萬名長者入住。現在,安老院舍質素參差已經引起了公眾關注。

在香港,安老院的運作受《安老院條例》及《安老院規例》監管,但相關法例由1996年實施至今22年都沒修訂過。

申訴署指,雖然目前已檢討修訂法例,但要落實還得好久,多項違規行為不受規管,如錯誤用藥、侵犯院友私隱、不當使用約束物品等,院舍漏洞處處,受苦的始終是長者。

對此,社署回應指,牌照處的督察數目已由40多名增至68名,過去三年該處平均每年巡查每間私院7次,針對津助安老院的巡查亦增至每年最少4次.

同時,檢控數字同樣有所上升,今年4月至11月共33宗,並在過去3年,不續牌及勒令停牌有三所院舍。該署正有意推出一個為期五年的計劃,全數資助所有私營安老院舍參加認證,以鼓勵院舍持續提升服務質素。

逐漸步入老齡社會的香港,如何兌現老有所依的社會需求是整個社會需要面對的問題。在社會政策和安老服務的逐漸完善下,但願安老院可以成為長者真正的「家」。

(文中圖片來自網際網路)

往期精選 點擊閱讀↓↓↓

《香港議員力挺華為:自己都會改用華為手機!》

《香港美容界又出人命了!身價2億富婆注射肉毒針致死……》

《千軍萬馬過獨木橋!香港的「公務員」為啥那麼搶手?》

《香港沒韓國瑜,但有陳凱欣,搞事情的反對派GG了》

更多香港新鮮資訊,盡在橙新聞

相關焦點

  • 《飛躍老人院》:老人院≠老人願
    這部電影主要描寫了三對老人的生活:被趕出家門的老葛、與女兒斷絕聯繫的老周以及被兒子扔在養老院的老錢。這是一場老人院之旅,以老人們的視角描繪出觀眾再也不能迴避的比死亡還要殘酷的父母養老問題。年老,被繼子不待見,親兒子也一直怨恨著自己,老葛的心裡難受至極,都說養兒防老,可是老葛養了兩個兒子,卻只能自己走到老人院。何其可悲!
  • 香港試水老人免租金居住計劃:如何低成本社區養老?如何讓無房者安家?
    要理解其吸引力來源,則需回溯香港養老體系歷史:其形成始於上世紀60年代,少數宗教團體以慈善形式為獨居老人提供有限度的住宿服務;上世紀70年代,隨著香港老年人口數量呈現上升趨勢,非政府機構開始營辦安老院,但當時的政府並未將院舍建設列入發展重點。
  • 《幸福院》:抱團式養老模式,真的希望老了能過上這樣的養老生活
    由劉佩琦領銜主演的電視劇《幸福院老齡化社會已經慢慢到來,那麼越來越多的老年人該怎麼辦,養老問題怎麼解決?這是值得我們每個人思考,即是為了我們父母,也是為了我們自己。電視劇《幸福院》將「抱團式養老「模式通過劇情演繹出來,影視劇中幾位老人的願望,也許也是現實中老人們的願望!
  • 《飛越老人院》:青春如此美好,可是誰都會老去
    《飛越老人院》:青春如此美好,可是誰都會老去。當我們老了,我們該怎麼度過餘生。中國越來越多的老年人撫養了兒女,還要帶孫子,我想這是不幸的,不像外國人,年老了可以得到兒女的支持去環遊世界,去做他們認為有意義的事情,去尋找生命的真諦。
  • 香港八旬老翁勒死癱瘓妻子,法官為何網開一面?
    死者遭被告勒死。最後他沒有自殺,是想到萬一自己殺妻後再自殺,大概親人、街坊只會以為自己因錢銀或其他問題輕生,沒人會明白雙老家庭的苦困。所以他留住性命,改為自首,希望在法庭審訊上,以自身苦困,讓公眾知道「雙老照顧」的困境。立法會議員張超雄批評,政府缺乏規劃,公營服務供應嚴重滯後,並將照顧責任推向單元家庭及私營市場。他又指,政府雖表示居家安老為本、院舍照顧為後援,只是「睜開眼講大話」。
  • 香港老人如何養老?
    到2041年,這個數字會增至近260萬,屆時,每三個香港人當中就有一個老年人。香港人長壽,根據最新數據統計,香港女性平均壽命為86.7歲,男性達80.5歲,稱冠全球。雖然長命,但香港的老年人卻不幸福, 三個老人中就有一個生活在貧困線以下,到了60歲本該退休享受天倫之樂的年紀,卻因為無錢養老,面臨困境。
  • 【網上影院】《飛越老人院》有尊嚴的老去
    電影《飛越老人院》講述了一群花甲老人為了實現自己的夢想集體從老人院「越獄」而出,踏上尋夢之旅的動人故事。老葛的老伴前不久去世了,由於他們是重組家庭,老葛不好意思繼續待在老伴家,拿了遺產後直奔孫子小葛的婚禮現場,將二十萬遺產全部交給小葛然後轉身離開。無家可歸的老葛便來到了老人院。
  • 電影《飛越老人院》觀後感
    帥 濤 劇情簡介:續弦的老伴去世後,老葛(許還山 飾)在非血緣關係的兒女家處境尷尬,而跟兒子(韓童生 飾)的關係也始終沒有鬆動。無奈之下,老葛輾轉來到關山老人院,尋找當年同在一個單位的好友老周(吳天明 飾)。為了實現各自人生最後的價值,這群老夥伴們毅然決定排練節目去天津參加比賽。
  • 「南京製造」《幸福院》描繪都市養老圖鑑 即將亮相央視
    如何實現老有所養、老有所樂、老有所為、老有所安?這既是社會焦點話題,也吸引了現實題材影視創作者的目光。「南京製造」的電視劇《幸福院》便是一部關注現實的養老題材劇,被列入國家廣電總局2018—2022百部重點電視劇選題片單,併入選「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七十周年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優秀劇目展播」,不久將亮相央視。
  • 尉氏縣探索創建養老新模式 困難老人有了「新家」
    1月17日中午,臘月二十三,也是俗稱的「小年」,在開封尉氏縣邢莊鄉葛莊村農村愛心院,隨著工作人員明美蓮一聲吆喝,院裡的老人們紛紛停下手裡的活兒,在打飯口排起了隊。「啥餡啊?」「妮兒,餃子煮軟一點。」「別盛太多,俺吃不完。」87歲的崔和運和比他「年輕」的老人們陸續端著一碗碗熱氣騰騰的餃子,在餐廳桌子邊坐下,有說有笑。
  • 香港如何紓緩養老壓力——「黑科技」在手 老來更好過
    曾經俊俏酷帥的「型男」,老來言語之間也流露出一種無助與落寞。  其實,身在資訊時代,謝賢「家中摔倒無人知」的擔憂在「黑科技」面前早已不是難題。面對人口老化,利用高科技解決老齡社會醫療、護理、安全等問題是全球大勢所趨。
  • 養老院爆雷致老人絕望投江:老無所依,是每個人不敢想的痛
    從傳銷、P2P,到現在的雲養動物、OFO小黃車、蛋殼長租公寓,只要騙子想像力夠豐富,你的衣食住行、生老病死,通通可以爆雷。對於普通人來說,不求世上沒有套路,只求一輩子平穩度過,能不被各種亂七八糟的套路找上,已經要感謝命運的溫柔了。然而,饒是人們的姿態已經如此卑微,依然會被一些喪盡人性的騙局,弄得義憤填膺。
  • 圖解《長命百二歲》,未老要為老準備
    平鑫濤先生於2019年5月23日過世,享年92歲(瓊瑤阿姨81歲),哀痛之餘,81歲瓊瑤阿姨發出感嘆:當初明明是你拼命追求我,長達16年,讓我受了多少委屈….道盡心中苦楚(追求16年,結婚40年,嚯36歲平先生追25歲瓊瑤阿姨)
  • 優雅的老年生活,從老吾老智慧養老開始!
    原標題:優雅的老年生活,從老吾老智慧養老開始!在大數據及智能技術發展的大背景下,中國居家養老剛需也全面升級。老吾老智慧養老的服務內容緊跟社會發展,為中國居家老人構建了專屬提供生活、健康、文化、安全關懷服務的超級APP平臺!全面為廣大老人提供惠老服務的優勢,完美擔當養老服務產業重塑重任。
  • 《飛越老人院》每個人都會有老去的那一天,但願包括我們自己在內所有老去或即將老去的人都能得到這世界最溫暖的愛. ​
    今天要說的這部就是關於人口老齡化問題的電影——《飛越老人院》電影講的是關山老人院裡一群老人為了實現各自人生最後的價值,尋找生命中純粹的快樂與意義的故事。電影《洗澡》劇照《洗澡》這部由姜文、濮存昕主演的電影是他的第二部作品,還算是新手的張楊卻能被提名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亞洲電影。而《昨天》更是他兼顧藝術家勇氣和商業賣點的成功之作。
  • 推薦一部老人應該看的電視劇《幸福院》
    推薦一部老人應該看的電視劇《幸福院》《幸福院》是由海頓執導,劉佩琦領銜主演,王麗雲、李光復、曹力、博弘、胡丹丹、楊峰、趙小川、佘南南等主演的都市劇 。該劇講述了於老樂為減輕兒子的負擔,與老同事崔裡田、趙精神決定「抱團養老」,一起外出考察老人院,由此發生了一系列令人啼笑皆非的故事 。
  • 年輕過,沒老過,強風吹拂的養老攻略撲面而來
    可面對老去這件事,誰都是新手啊,年輕過,沒老過,請問有那麼一顆珍視寶寶的心去珍視老人嗎?他們倒地的時候就如中空的大樹,突然僕倒,猝不及防。父母在,人生尚有來處;父母去,人生只剩歸途。以前無法明白,等真正失去時,才發現自己一直是小孩子,等那個替我擋住風雨、擋住死亡的人不在了,我才長大。上有老下有小的年紀,越來越想把老人安頓好,養老就是養自己。把父母養在哪裡好呢?
  • 【第十一屆全國老人院院長論壇】長期照護工作坊之系列五
    用多少錢?如何推行?如果。2、社工組織小區老年人活動的特性源由基於實證:老年學理論、小區調研,設定願景:協定方向、訂下目標,策略性介入:個案工作、小組工作、小區工作、促進聯繫、開拓資源 。3、組織小區老年人從活動到服務1)針對小區內的老年人的純粹康樂活動, 未能為他們帶來福祉;2)社工及地區人士, 需要的識別, 倡議及推動不同服務,以切合老人居家安老的期望;3)尊重長者之選擇的同時, 也延後長者入住院舍的時間。
  • 由《安家》遙想未來的四種養老方式
    就像《安家》中的江奶奶,她一心賣房就是為了給老伴看病,宋老師去世之後,江奶奶也沒有辦法獨自撐下去,孤獨就是老年人最大的敵人。杭州有養老院就推出了一項服務,名稱叫「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參與服務的年輕人,每天下班回到養老院,要抽出2小時去陪伴老人聊天,健身,下棋、練書法,換取的是每月繳納300元,就能入駐位於城區內設施齊全的單人公寓。
  • 沒有退休金、月薪四萬不夠養老……香港養老不容易!
    作為一個養老人,今天薇小九不談香港局勢,只想從香港的養老制度出發,與大家一起探討一下香港問題的根源。香港,地狹人稠,競爭激烈,人們工作壓力極大。然而,這裡的人們健康水平卻極高,人均壽命更是高居全球之首。據2017年日本厚生勞動省統計,香港連續三年蟬聯全球最長壽地區。香港男性平均壽命為81.7歲,而女性則為87.66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