鍛鍊三角肌前束,做推舉和前平舉,是最常見的動作。推舉常用槓鈴、啞鈴、史密斯架和固定器械進行鍛鍊。三者主要區別是器械重量、器械運動軌跡、對三角肌前束的孤立程度的區別,在鍛鍊效果上也有一定差別。
用槓鈴做推舉和用啞鈴做推舉的區別,有些類似鍛鍊胸肌時用槓鈴做臥推和啞鈴做臥推的區別。槓鈴和啞鈴在鍛鍊時的區別基本上都是大同小異的。
用槓鈴做推舉,不管是站姿,還是坐姿,重量都要比用啞鈴做推舉要大一些,相對來說重量越大,對肌肉的刺激效果越好。因此用槓鈴做推舉,更適合三角肌前束整體增肌,對三角肌中束也有一定鍛鍊效果。
用啞鈴做推舉,推舉的動作幅度可以更大,但重量比槓鈴推舉略低,總的來說鍛鍊效果也比較好。啞鈴在低點的位置比較低,也可以和槓鈴推舉一樣高,在頂點時,兩個啞鈴在頭頂會和,動作幅度整體上要大於槓鈴推舉。如果有一定鍛鍊基礎,想將三角肌前束和中束進一步分類鍛鍊,可以多做啞鈴推舉。啞鈴推舉時需要使用比槓鈴推舉更多的力量去控制器械,對全身力量的增長效果要略好一點。
因為槓鈴推舉使用的重量比啞鈴推舉要大,對鍛鍊者核心力量要求更高,對上肢力量要求也比較高。鍛鍊時腰部不能過度向前,尤其是坐姿腿舉時,更要注意控制好腰部。
槓鈴推舉時,除了控制好腰部,還要注意槓鈴的運動軌跡,從鎖骨和上胸附近一直推到頭頂,不要推舉到頭前方。啞鈴推舉時啞鈴從身體兩側推舉至頭頂。
從動作安全角度來說,槓鈴推舉和啞鈴推舉做哪個,主要靠肩關節活動度,活動度好的可以做啞鈴推舉,差一點的可以做槓鈴推舉。有肩傷的鍛鍊者,除了降低器械重量,還要注意動作幅度,也可以用前平舉等動作代替推舉。
固定器械推舉也是一個非常好的鍛鍊三角肌前束的動作,因為器械運動軌跡是固定的,不需要太多的力量去控制器械,對三角肌鍛鍊效果較好。但也因為省去了控制器械運動軌跡的力量,對整個身體的力量增長略顯不足。
固定器械推舉和啞鈴推舉,在握啞鈴時一般掌心向前,也可以掌心相對握啞鈴。兩種握法中,我認為掌心對握對三角肌前束鍛鍊效果略好一點。
總之,選擇什麼器械,選擇多大的重量,選擇什麼動作,完全取決於鍛鍊者的鍛鍊目的、經驗和肌肉發力感,從動作多樣性角度來說,各種動作都要嘗試,每隔兩三個月就要更換一兩個動作,不能長期只做固定的幾個動作。
對新手來說,想掌握動作細節,槓鈴、啞鈴和固定器械推舉都要做,有一定鍛鍊經驗後,在整體增肌階段儘量多用槓鈴,也可以多用固定器械,有一定基礎之後可以用啞鈴。嚴格的說,用哪個器械進行鍛鍊,差異並不是想像的那麼大,只是一些細小差別。對普通人來說都差不多。只有長期鍛鍊,想練成大塊頭,才需要注意這些細微差別。
最後還是要長期堅持鍛鍊,別想著做哪個動作最有效,就拼命練,不管做什麼動作,沒有哪個動作是最好的,只有最適合自己的動作才是最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