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息已讀,卻不回復?

2021-02-13 文談
「已讀回執」(Read receipts)是數字時代交流最具代表性的雷區——但只要讀完此文,你就能安全通過這片雷區。

「已讀回執」到底是什麼?怎樣才能阻止它繼續摧毀我的生活?

呵,「已讀回執」這個磨人的小妖精足以將你從信息交流的快樂中拉回現實。

多數社交平臺在發出的消息被閱讀後都會立刻通知發送者:在Facebook Messenger(臉書發布的即時聊天應用)上,聊天列表右側會出現接收者的頭像;Snapchat(一款「閱後即焚」照片分享應用)上,箭頭顏色會由不透明變為透明;WhatsApp和推特中,「√」會變為藍色;在iMessage上,「送達」會變為「已讀」,甚至還會告訴你接收者閱讀的精確時間。

聽上去十分直白,甚至可以用「簡單」來形容。如果這只是一來一回的的信息交換,那也確實如此。但是,當你的消息在「被閱讀」後的幾分鐘裡都沒有得到任何回復,你就處於一種「被晾著」的狀態了。這時候,就連最自信的人都要懷疑自己的價值和存在感了。

難道是你說錯話了嗎?你覺得沒有,但顯然是自己哪裡做錯了,不然為何他們讀完了消息卻不回復呢?

你從未想到過,他們可能在開車,洗澡,或是和不喜歡邊吃飯邊玩手機的親戚在一起。此時此刻,你只會懷疑他們私下裡對你反感,或擔心對方的回覆很可能讓你失望,儘管真實情況沒那麼嚴重。

反之亦然:若是你收到了一則不能或不願立即回復的消息,倒計時也就開始了。你讀完信息卻不回復就是間接說明你在忽視對方——即使你們最終展開了對話,這種行為也顯然不能作為一段對話的良好開端。

「被晾著」的焦慮雖然看似有點傻,但卻十分真實,這是數字時代特有的焦慮,沒有其他任何情感與之相似。這就像你出門順便拜訪友人,而且確定他們就在家裡,卻莫名其妙地沒人為你開門——那樣的話,我倒覺得你不如幫他們找點藉口,比如他們可能在洗澡時摔倒了之類的。

在Web 2.0時代,人們不再這樣善解人意。人人都應該隨時在線,誰不在線,那就是他的問題。想想現在社交工具總是在提醒你朋友的「最近活躍時間」(最近一次上線時間)和「對方正在輸入」(開始回覆你的消息),你就不會疑惑Y世代的焦慮為何如此普遍了。

人們對「已讀回執」的恐懼如此之深,以致於想出了一些對策,極力避免這種情況。為了避免被人發現自己閱讀了消息,人們情願多繞些圈子。在Snapchat和Facebook上,只要下載消息,然後在飛行模式下閱讀,就能逃過「打開」消息這一劫。

很多時候,不用打開社交軟體,只看鎖屏上顯示的前幾個字就足夠了解一條消息的大意了(比如,「我想我們該分……」)。iPhone用戶可以將通知欄的「信息」設置為「顯示預覽」打開這一功能。

有人折騰自己,只是為了悄悄地看消息;而有人卻為了個人目的,故意讓他人焦慮。(更複雜的是,沒人知道「read receipts」中的「read」究竟是「已讀」還是「在讀」。)尤其是那些打開「已讀回執」功能就是故意想讓對方擔心的人,更證明了焦慮存在的真實性。

Tinder(交友軟體)已將用戶的「最近活躍時間」移至個人信息中。我問過Tinder,這樣做的原因可能有二:一是先發起會話卻未得到回覆的用戶會很有壓力,這對Tinder「有趣的交友平臺」的形象非常不利;二是這樣可以幫助用戶欺騙好友,說自己最近沒登陸。

我更傾向於第二種解釋,大概是因為人們在「已讀回執」上耍的花招太多,多到讓我失去了對人的信任。

這些貨真價實的事例表明,人類之間的交流質量儘管表面上看起來有所進步,但其實已經在走下坡路了。我們已經習慣了各種突如其來的好消息,花太長時間斟酌出一個深思熟慮的回覆反而顯得不太真誠。我怎能告訴你,我已將你的消息來來回回看了千百遍,苦苦思索如何回復,反覆刪刪改改,才點了「發送」!

就個人而言,我想取消「已讀回執」功能。忽略有時是種幸福,尤其是忽略你讀取我消息的具體時間和你暫不回復的決定。

我已經關閉了推特、WhatsApp和iMessage的「消息已讀」提醒,可這個功能已是Facebook和Snapchat的一部分,選擇關閉此功能似乎意味著你在掩飾什麼。

或許正因為「已讀回執」給人們帶來的焦慮,有些人將打開這一功能視為交流透明化的一種延伸,甚至是一種承諾的體現,可見現代社會中所謂「承諾」的標準有多麼低。

一個折衷辦法是,社交媒體讓用戶自主選擇「已讀回執」的發送對象,如果有人要求或值得你這麼做的話,那就給他看好了。iMessage的最新版本就能讓你自主選擇「已讀回執」的開啟對象:點擊右上角的「i」,選擇「發送已讀回執」即可。

原文選自:衛報(點擊閱讀原文查看)

作者:Elle Hunt

譯者:孫雨

相關焦點

  • 網絡社交新技能:已讀即回復
    看到消息會下意識用「意念」回復對方,並誤以為自己已經打字回復了,直到對方來質問:「你為什麼不回復我?!」打開對話框一看發現:原來真的沒有回啊!而發消息的人也會因此忐忑不安或急躁憤怒:為什麼不回消息呢?別擔心,這不是什麼靈異事件,更不是什麼絕交信號,這只是當代最常見的社交行為之一:意念式回復。
  • 可愛的QQ自動回複句子‖您的消息已送達,已讀,就是不想回
    你好,我是自動回復。您的聊天對象暫時不在,您可以和我聊天,但是我也只會這一句。Hello, I am replying automatically.您的消息已送到,已讀,就是不想回。Your message has been delivered and read, but I just don't want to reply.您的好友因洩露了蟹堡王的祖傳秘方,海洋監管局已將她抓獲,待釋放之時她會主動與您聯繫。
  • 最冷漠的是已讀不回復,回復別人信息,是做人最起碼的禮貌與素養
    也許最冷漠的回應方式,就是已讀不回復了吧。這是對他人的不尊重,也是最傷人的。對於發信息的那個人來說,就算是一個最簡單的回覆,即使受到的是拒絕,也不願意等不到回應。網上有一句話不是說得好嗎:「沒有收不到的信息,只有那些不想回復的人」 。
  • 如果微信可以顯示「消息已讀」…… | 地道英語
    如果微信可以顯示「消息已讀」,那不愛回復消息的人會怎麼樣?
  • 十二星座微信不回你消息的原因,雙魚座:已讀,不回!
    十二星座微信不回你消息的原因,雙魚座:已讀,不回!十二星座各有各的脾氣性格,生活習慣也不盡相同,就拿不回微信,不回覆你消息來說吧!看看十二星座星座都是什麼原因,你就能夠大概知道了,他們的性格還真是天壤之別,夠迥異!
  • 微信消息過期已讀不回合適嗎?
    收到微信消息後一時沒來得及回復,後面閒下來你會回復嗎?最近,27歲的陳雪嬌就因為閨蜜李女士常常不回復她的消息而感到很鬱悶,雖然閨蜜解釋了原因,但她還是很傷心:「偶爾一次忘了回可以理解,但經常不回就只能認為自己沒被重視。」
  • 對方回消息很慢,或已讀不回背後的含義
    就在這些一來二去的消息之中,曖昧的情愫一觸即發。但有時候你的心裡也許納悶兒,明明一開始的時候兩個人都聊得好好的,卻不知道為什麼,突然對方的相應速度就變了。有時候,消息要很久才回復,有時候甚至慢慢就不回復了。一些軟體上,你能看到對方已經看過了你的消息,可回音卻遙遙無期。這都是為什麼呢?自己到底哪裡做得不對了?對方的心裡想的又是什麼呢?
  • 『已回未支付』知識付費,下班該不該回復消息呢
    論點:下班後的工作消息該不該回呢?怎樣說呢?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看法,正方反方【正方】蔡永康老師觀點如下:工作是大家相互連累的,這個題目有講,是老闆發給你的工作消息嗎?沒有吧,這人可能是你的同事們發的消息、是別家公司人被逼的給你發的消息,你不回訊息。那個人能夠安穩嗎?
  • 青聽|已讀即回復?網絡社交新技能
    看到消息會下意識用「意念」回復對方,並誤以為自己已經打字回復了。直到對方來質問「你為什麼不回復我?」打開對話框一看發現,原來真的沒有回。同時發消息的人也會因此忐忑不安或急躁憤怒,為什麼不回消息呢?別擔心,這不是什麼靈異事件,更不是什麼絕交信號。這只是當代常見的社交行為之一:意念式回復(釋義:現代人回復新技能,已讀即回復)。
  • 秒回消息?已讀不回?5個表現,看穿他對你的心意
    孩子之間口耳相傳著一件事:男人喜歡你的程度,跟他回覆你消息的速度成正比;如果你的男人回你消息的速度變得越來越慢,有可能他已經分神在其他東西或其他人身上,你很有可能被取代了,甚至,你可能正從他心中消逝。可是,這就是事實嗎?
  • 忍不住,已讀,忍住,不回.
    這次,蘇妙玲聯手馮翰銘,推出全新國粵雙語專輯,其中粵語主打歌曲就是這首《已讀不回》。在專輯介紹中,很難得看到了一句官方文案寫得那麼走心:「忍不住,已讀,忍住,不回」。《已讀不回》這首歌很符合多數人的糾結的心境,誰都不想別人不回自己信息,但自己也有時不想回某些人的信息,「無需多講廢話 回復都不應是嗎 回復就有感情 已讀即可 再不需附和」。
  • 追不回的「已讀不回」
    ——周華健《已讀不回》微信裡面一直沒有加入這個「已讀」功能,產品經理張小龍說,給人一個「撒謊」的機會,這是人性。但是他還是加入了一個「對方正在輸入……」公司內部溝通都用釘釘,對我這種只需要跟身邊同事溝通一下的基層工作者來說,用釘釘的效率還不如抬頭說一句來得痛快。
  • 經常已讀不回的星座!
    在生活中,當我們給別人發消息的時候,總是期待對方能夠及時回復自己,畢竟沒有誰願意被冷落,不怕對方沒看到自己的信息,已讀不回才是最氣人的!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看看哪些星座經常已讀不回吧。,但是不知道要怎麼回復,甚至是就是不想回復,秒回也是不存在,即便是很久後看到了,覺得回復了也沒什麼意思,所以就乾脆不回了吧。
  • Day 17 已讀不回——一種可怕的暴政
    寫它的目的,除了告訴被不回者還有很多人跟你一樣以外,還希望不回者能知道被你不回的人是怎麼想的。假裝不看到我未明白怎麼做已讀不回是指對方已經收到且閱讀了你的消息卻不給予回復的行為。現在的iPhone傳訊息、WhatsApp、微博、Ins等社交軟體的聊天界面都標有已讀的記號。微信雖然沒有這個功能,但也可以通過對方的動態或行為判斷對方是否已讀。百度上打出「已讀不回」的關鍵詞,搜索出來的結果是各式各類關於已讀不回現象的原因分析的文章和對這個現象的求助。確實,已讀不回這個問題普遍存在,且不論對方是誰,都是一件讓人惱火的事情。
  • 巨蟹座已讀不回究竟是什麼意思?
    巨蟹座已讀不回究竟是什麼意思?巨蟹其實都會認真的回覆別人的消息,每個回復都會儘量的保持優雅和禮貌~若是巨蟹無視你的消息,那麼就是因為你太煩人了,即便是巨蟹座也扛不住你的糾纏。要是很久才回復消息,千萬別覺得緊張,因為可能是巨蟹犯瞌睡症了。4.
  • 有種消息叫已讀不回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早安晚安語錄,ID:zaowanyulu】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有種消息叫已讀不回,沒有不想回的消息,只有不想回的人,都是手機不離手的人,有時候不回,就是答案。
  • 80%的聊天,死在「已讀不回」
    01 那些聊天突然不回復的人 曾有傳言:微信將會推出「已讀」狀態功能。因為有了已讀功能,大家連「裝死」的空間都沒有了。黃子佼曾在節目上說,Hebe(田馥甄)也是個已讀不回的人。他和小S「世紀大和解」時,Hebe跟他發了一句:「感動。」
  • 會有人已讀不回,那社交軟體裡設置了已讀功能,你怎麼看?
    在這一個網際網路社交時代,很多時候我們都會在社交軟體上裝作不在或者很忙沒時間回信息的樣子,避免不必要的麻煩和尷尬,但是很多社交軟體有已讀功能,這個功能可以避免聊著聊著對方突然失聯,不知道他究竟看沒看到的情況。
  • 朋友圈三天可見不可怕,微信有「已讀」才可怕.
    她說,對上暗號的時候,真的有種隔著屏幕找到親人的感覺,而要是互相的暗號牛頭不對馬嘴,就會覺得蠻失落的。 我覺得挺有意思,還自己去嘗試了一下,但是消息上的「已讀」讓我有種被扒光的感覺,而且每次在我還在搜索那些暗號的意思,來不及迅速回復的時候,往往不出十秒,屏幕上就會顯示「對方離開了」。
  • 社交軟體即將要推出已讀功能?社交恐懼症用戶,能不逼我們了嗎?
    那些被所謂的各種已讀,所支配的恐懼在職場工作很久的人,也許都有曾工作消息所轟炸的焦慮,比如晚上12點多,突然群裡面傳來了領導的一句指示,本來自己海內打算回的,可是剛剛打開看的一瞬間,上面卻顯示已讀,都看了居然不回復?你還把領導放在眼裡嗎?上班最怕的就是,群裡面突然出現一長串的信息,然後最後來一句收到請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