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回未支付』知識付費,下班該不該回復消息呢

2021-02-07 憤怒的小鳥在奮鬥

昨天有一集奇葩說,反方子寅的話讓我們爆笑,但是好像說的也不無道理。

論點:下班後的工作消息該不該回呢?

怎樣說呢?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看法,正方反方

【正方】

蔡永康老師觀點如下:

工作是大家相互連累的,這個題目有講,是老闆發給你的工作消息嗎?

沒有吧,這人可能是你的同事們發的消息、是別家公司人被逼的給你發的消息,

你不回訊息。那個人能夠安穩嗎?那個人是被他的老闆逼得發訊息給你、那個人是被他的客戶逼得、是被他的廠商逼得、被他的同事逼得,然後你一個人守住了你的下班時間,然後那個人在焦慮中。

我認為不管在任何立場而言,這都不是一個好的處理方法,所以要體諒對方的處境,你的不回,可能會導致在此事中的四五個人,在當晚都無法得到安寧。在工組中大家都是相互連累的,你的原則可能會影響別人的處境。

蔡永康老師的觀點:回消息

【反方】

讓我印象最深刻的一句話就是,我覺得你有事,你就不應該被打擾,因為如果我有事了,我也不希望被打擾。

所以今天這個消息我不回,不是我想站在你的對立面,而是我想告訴你,如果你下班了,你也可以不回消息。

如果你下班了,你也有不被打擾的權利,這條消息我不回,是我覺得,我們值得擁有下班自由。

所以下班之後,一切不帶報價的工作消息都是耍流氓。

確實,現在好多軟體有個功能就是:已讀未回,

子寅說不如再加個功能叫:已回未支付。這叫知識付費,大家看到都不禁,哈哈哈哈,大笑。

所以這就是今天微博熱搜第一的 「已回未支付」

反方觀點:下班後不應該回復消息

其實好像每個人的觀點都是不一樣的,

部分打工人:下班了,就應該是休息的時間,實在是不想聊工作上的事情。

創業者:沒有下班時間,24小時都是上班的。

不同身份的人對於此看法都是一樣的,所以沒必要跟風之類的,看自己了。

但是一般別人給我發消息:在嗎 。就這兩個字,也不會什麼事情,我一般都是不回復的,因為你要是有緊急的事情的話,首先是電話,其次發消息也不可能是個 『在嗎』這簡單的兩個字。

這就是社會

相關焦點

  • 下班後工作消息該不該回?《奇葩說》辯手真相了
    看到拼多多旗下「多多買菜」的女員工,」年僅23歲,就猝死在下班的街頭。看到程式設計師在向女朋友求婚的時候還在回復著客戶的請求,看到有女性在進產房的前一秒還在手機上確認合同。作為弱勢的打工群體,很多事情不是我們想不想、該不該。在自我意願上面,別說回工作消息,我們連班也不想上呢。可現實是殘酷的,更多的選擇主動權其實掌握在老闆手裡。
  • 下班後的工作消息要不要回?有人說:「回復可以,但付費看!」網友吵翻丨天亮說早安
    可是我也知道在工作中遇到的更多的是挫敗,這種熱愛遲早都會磨滅完的,如果這種熱愛遲早會磨滅完,能不能把它灑向更值得灑下的地方,而不是一次下班後無謂的屈服,我只希望能夠把這些熱愛發揮到對這個事業的理想上,而不是發揮在一條信息上。」辯手子寅建議將辦公軟體設置一個「已回未支付」功能——「要想看消息,就得先付錢,這叫知識付費」。
  • 奇葩說高能時刻,下班後工作信息該不該回?他戳中了打工人的心聲
    奇葩說高能時刻,下班後工作信息該不該回?他戳中了打工人的心聲 文|閒雲 不就是條工作消息嗎?你回一回又怎麼樣? 相信眾多的上班族對這句話再熟悉不過。
  • 【職場管理】下班後的工作消息該不該回?
    突如其來的工作消息讓你心生煩躁,如果你回復了這條微信,那可能就意味著接下來發生的事,是你必須打開電腦,又或是因為這條微信,你要打擾更多和你一樣已經下班的人。 「下班後的工作消息,該不該回?」上周六《奇葩說》第七季最新一期節目,就拋出了這個辯題。
  • 下班後工作消息該不該回?《奇葩說》蔡康永的一句話,真相了
    女同事說:《奇葩說》最新一期的辯題是:下班後的工作消息該不該回?戳中了無數職場人的軟肋,程式設計師辯手的一句「已回未支付」更是在周末霸榜熱搜。到底該不該回?如果要回,又該如何回?不回是我們的權利,但及時回復也許能打開另一番天地。
  • 小坡島職場 | 在新加坡下班後的工作消息該回嗎?
    有一期辯題是:下班後的工作消息該不該回?今天,小編想和各位來聊聊這個話題以及在新加坡下班後可以不回工作消息嗎?Norah:真正想要佔用你時間的人,都會在一開始,把這個時間形容的好像可以忽略到不用計算。真正高明的入侵就是無聲無息蠶食你的生活,一點一滴消耗你的時光。
  • I can I BB | 在新加坡下班後的工作消息該回嗎?
    最新的一期辯題是:下班後的工作消息該不該回?今天,職場君想和各位來聊聊這個話題以及在新加坡下班後可以不回工作消息嗎?Norah:真正想要佔用你時間的人,都會在一開始,把這個時間形容的好像可以忽略到不用計算。真正高明的入侵就是無聲無息蠶食你的生活,一點一滴消耗你的時光。
  • 下班後工作消息該不該回?蔡康永的一句話,真相了!
    不久前,《奇葩說》的辯題——下班後的工作消息該不該回,擊中了無數打工人的淚點。我有一個朋友,上周日陪老人看病。清晨6點,天還是灰濛濛的,他就帶著70歲的老母親,在寒冷的醫院門口哈著氣排隊拿專家號。好不容易10點看上醫生了,微信上收到了「一條@你的消息」,讓他背後一涼。信息是領導發的,要他緊急改一份合同,12點就要用。
  • 對象總是不回復自己的消息,該怎麼辦?
    那麼,如果自己經常遇到自己的另一半,消息不回復,或者不及時回復,自己該怎麼辦呢?或者說,該怎麼解決呢?與其說該怎麼解決,不如說該怎麼面對,因為世上有太多太多的事情不能夠順著自己的心意,另一半不回復就是其中之一;因為作為一個獨立自主的人來說,對方可以選擇秒回,也可以隔一段時間回復,亦或者不回復,都是對方的選擇,對方也有這樣選擇的權利;
  • 下班後應不應該回消息,奇葩說劉擎一劍封喉薛兆豐
    我在觀眾席上看到了王穎飛和劉煜成,他們都是有名有姓有粉絲的人,不太可能是節目組請來的託兒。 奇葩說的辯題還可以更現實、更尖銳一點。這樣才能讓更多不同的聲音,被更多人聽見。 本期辯題是:「下班後的工作消息,該不該回?」
  • 消息已讀,卻不回復?
    但是,當你的消息在「被閱讀」後的幾分鐘裡都沒有得到任何回復,你就處於一種「被晾著」的狀態了。這時候,就連最自信的人都要懷疑自己的價值和存在感了。難道是你說錯話了嗎?你覺得沒有,但顯然是自己哪裡做錯了,不然為何他們讀完了消息卻不回復呢?你從未想到過,他們可能在開車,洗澡,或是和不喜歡邊吃飯邊玩手機的親戚在一起。
  • 下班後不回工作消息的,都是什麼樣的人?
    「下班後的工作消息,該不該回?」 這個場景其實無時無刻不在生活中發生,有些甚至讓人無法察覺,比如:下班之後,公司群裡要求轉發文案,你要不要回呢?下班之後,同事諮詢你業務上的事情,你要不要回呢?下班之後,客戶想跟你討論下合作的具體方案,你要不要回呢?
  • 知識付費二次起風?
    而知識付費的興起就是針對那些有學習需求、但想節省這個時間成本的消費者。最後,行動支付的普及為知識付費的大肆興起添了最後一把火。2013年,我國第三方行動支付的交易規模僅為1.2萬億元,到了2018年,我國第三方行動支付交易規模就達到190.5萬億元,6年的時間增長了百倍以上,而行動支付的普及就為知識付費提供了便利。
  • 她總是不回我的消息,或者回復死亡微笑表情,那該怎麼辦呢
    成人的世界裡,不主動就是拒絕低配版情商我們在剛剛接觸社會的時候,或者在學校裡,就開始知道了,有一種東西叫情商,那東西比智商還要重要很多。現在不是有句話叫,成人的世界裡,不主動就是拒絕嘛。以前啊,很多小粉絲跑過來問我,為啥女哈子不回我消息呢,為啥她只回復我微笑表情呢。我只想說,這還用問嗎。人家就是不喜歡你啊,又礙於面子,覺得直接拒絕你,有辱自己的情商。所以各種不搭理啊,回覆你個死亡微笑表情,讓你早點死心啊。
  • 觀點| Free Solo資源已出,我該免費下載還是付費正版?
    iTunes正版購買頁面即使我們抱著尊重的態度,想要去付費購買觀看過去戶外類影視資源:攀登梅魯峰、Reel Rock系列、攀登浪子、Uprising Valley…… 但是那些更早以前的那些老電影呢?對於大部分戶外愛好者群體來講,很難真正「翻山越嶺」地去外網尋找到正規的觀看渠道。
  • 「下班後回不回工作消息?」我看到了打工人最後的體面...
    新一期《奇葩說》的辯題就是:下班之後的工作消息,該不該回?相信很多職場人看到這個話題,都忍不住想要吐槽一番。誰知道這消息回了之後,會不會後面還有一大堆的事情找你?回個消息就幾秒的時候,但是有來有回,這就不是幾個小時可以解決的事情了。
  • Free Solo資源已出,我該免費下載還是付費觀看正版?
    即使我們抱著尊重的態度,想要去付費購買觀看過去戶外類影視資源:攀登梅魯峰、Reel Rock系列、攀登浪子、Uprising Valley…… 但是那些更早以前的那些老電影呢?對於大部分戶外愛好者群體來講,很難真正「翻山越嶺」地去外網尋找到正規的觀看渠道。
  • 成本VS質量 醫院該如何適應DRGs付費模式?
    近一段時間以來,DRGs付費在整個醫療圈引起了熱議。2019年6月,國家醫療保障局確定30個城市作為DRGs付費試點城市,計劃2020年模擬運行該付費方式,2021年啟動實際付費。2019年10月,國家醫保局又公布了《國家醫療保障DRG分組與付費技術規範》和《國家醫療保障分組方案》兩個技術標準,標誌著2019年頂層設計初步完成,接下來2020年重點任務和目標已逐步清晰,就是推進全國試點城市按DRG付費的模擬運行。醫療成本和醫療質量的博弈最初DRGs設計的目的是控制成本。
  • 知識付費,死於2020
    作為知識付費的兩大(「懂王」)IP,無論是吳曉波還是羅振宇,都已陷入了用戶口碑倦怠的困局。快手上的知識作品數量已超1.2億,9塊錢的課程內容包括了從數學物理到擺攤腹語和嗩吶,包羅萬象。而B站自2019年上線付費課程後,除了原有知識區up主外,合作引入了小鵝通、十點課堂、豆瓣時間等課程機構,極力擴大知識付費內容庫的規模。
  • 流量分發+社交裂變,小程序構建知識付費閉環生態
    隨著經濟的發展和年輕群體消費觀念的轉變,知識付費行業快速崛起,據「2018我國知識付費平臺行業用戶數量戶付費意願分析」數據顯示,自2016年來,願意為知識付費的用戶增長近5倍,而小程序的出現可以說功不可沒。 知識付費哪些行業被小程序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