獵鷹重型:登月以來最強火箭

2021-01-13 央視網
獵鷹重型:登月以來最強火箭

原標題:

  獵鷹重型火箭效果圖

  與火箭整流罩組裝、即將被獵鷹重型火箭發射升空的跑車。

  編者導讀

  據報導,美國SpaceX 公司計劃在明年1月發射其獵鷹重型火箭。

  今年以來,隨著SpaceX公司的拳頭產品——獵鷹9號火箭技術狀態的成熟,SpaceX的火箭發射迎來了井噴式的增長。獵鷹9號在年內進行了18次成功發射,比去年發射次數多了一倍多。然而,這種運載能力與國際主流重載火箭相當且具有可回收功能的火箭,並不能滿足SpaceX執行長埃隆·馬斯克徵服太空的野心。

  目前,SpaceX正在緊鑼密鼓地進行運載能力更加強大的兩種火箭的研發。其中,脫胎於獵鷹9號火箭的獵鷹重型火箭,將會成為人類自阿波羅登月之後擁有的最強火箭。而BFR火箭,可能將馬斯克移民火星的夢想變成現實。

  近地軌道發射能力飆升

  目前已經成熟的獵鷹9號火箭全推力版的運載能力與我國的長徵5號火箭相仿,近地軌道載荷的發射能力為22.8噸,地球同步轉移軌道的發射能力為8.3噸。這樣的發射能力雖然能夠滿足目前大部分太空飛行器的需求,但對於載人登月和大型深空探測器來說,其發射能力就捉襟見肘了。因此,在獵鷹9號火箭研發之初,SpaceX就同步開始了一個「獵鷹9號重型火箭」的研發項目。後來,它從獵鷹9的產品線中獨立出來,成為了「獵鷹重型」火箭。

  與「同門兄弟」獵鷹9號相比,獵鷹重型火箭最明顯的特徵就是在芯一級周圍捆綁了兩個龐大的助推器。通過助推器的推力「加持」,獵鷹重型火箭向國際空間站、神舟飛船等飛行器所在的近地軌道的發射能力飆升到了63.8噸,約是獵鷹9號火箭全推力版的3倍、太空梭的2倍。同時,其向通信衛星使用的地球同步轉移軌道發射載荷的能力提高到26.7噸,向火星發射載荷的能力為16.8噸,向太陽系邊緣的冥王星發射載荷的能力也有3.5噸。一旦發射成功,獵鷹重型火箭的運載能力將超越國際上所有的現役火箭。

  SpaceX在設計飛行器時,模塊化和通用化是其降低成本、提高可靠性的一大法寶。例如,在獵鷹9號第一級和第二級使用的都是同樣的灰背隼1D型發動機,而沒有像其他火箭一樣在一、二級使用不同的發動機。獵鷹重型火箭延續了這一思想。火箭的兩個助推器直接採用獵鷹9號的第一級,而芯一級也改裝自獵鷹9號火箭的第一級,使用的發動機同樣也是灰背隼1D。和獵鷹9號一樣,助推器和芯一級也具有回收重用的能力。

  工作更加「智能」

  和以往的火箭相比,獵鷹重型火箭的工作更加「智能」。在獵鷹重型火箭剛剛點火發射時,助推器和芯一級上的發動機均以最大推力工作。但在飛行進行一小段時間後,芯一級的推力會被調低以節省燃料。當助推器即將完成任務、與火箭本體分離時,芯一級的推力又會被調整回最大狀態。通過助推器和芯一級間推力的動態分配調整,可以使火箭的飛行效率更高。

  獵鷹重型火箭還有可能成為第一種使用「交叉輸送」技術的運載火箭,這種技術可以在火箭助推器和芯級之間實現推進劑的對流。在起飛前,可以在助推器中加注多於助推器本身工作需求的燃料。在火箭飛行過程中,助推器不斷給火箭芯一級進行「太空加油」。當助推器分離時,芯一級內仍然有相當多的燃料,支持之後的飛行。這種技術的採用,使得獵鷹重型火箭以兩極的構型實現了以往三級、四級火箭才能完成的任務。

  為了提高火箭的可靠性,獵鷹重型火箭在設計時採用了40%的結構冗餘,相當於使用承重能力10噸的橋梁通行重量為6噸的車輛,而一般火箭的結構冗餘只有25%。對火箭正常飛行至關重要的元器件,火箭都採用了三套器件互為備份。

  獵鷹重型火箭尾部

  大有大的難處

  在獵鷹9號火箭的技術狀態早就已經穩定的情況下,與獵鷹9號通用程度很高的獵鷹重型火箭貌似可以很快研發出來。然而,運載火箭這種複雜的工業品,並不是1+2=3那麼簡單。獵鷹重型火箭也面臨著一系列的挑戰。例如,火箭芯一級的大部分設計雖然能夠直接從獵鷹9號照搬,但是由於火箭的載重成倍提高,火箭芯一級的結構強度也就要相應地提高。在採用了鋁鋰合金這種高強度、低重量的先進材料後,提高芯一級的強度仍然不是一項容易的工作。

  此外,獵鷹重型火箭的高達兩萬多千牛的起飛推力,來源於芯一級和助推器上的27臺灰背隼1D發動機。發動機數量多,固然可以保證在某臺發動機出現故障的情況下火箭仍然能夠正常飛行。例如,2012年10月,獵鷹9號火箭在首次為國際空間站執行貨運補給任務時,就曾經發生過一臺發動機失靈的現象。火箭控制系統成功地關閉了故障發動機,並指揮剩餘8臺發動機多工作了30秒,最終使發射獲得了成功。然而,一枚火箭的發動機數量太多,會使得動力系統的複雜程度急劇提高,增加了火箭動力控制的難度。可以想像,指揮一匹馬拉車也許並不困難,但同時指揮27匹馬拉車就難免出亂子。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的載人登月競賽中,蘇聯打算用來載人登月的N-1火箭在第一級使用了多達30臺發動機,四次飛行測試全部失敗,葬送了蘇聯的登月計劃。因此,獵鷹重型火箭大量並聯推力不大的發動機來獲得較大的總推力的辦法,能否在實踐中取得成功還是未知數。

  目前,第一枚獵鷹重型火箭已經進入甘迺迪航天中心的水平總裝廠房中進行準備工作。當39A發射架上的其他前序發射任務完成後,獵鷹重型火箭將進行發射前的測試工作。除了進行兩次燃料加注測試外,火箭還將在發射臺上進行一次靜態點火試驗。在靜態點火試驗中,火箭的27臺發動機將按預定程序點火,但火箭並不起飛,而是固定在發射架上。一段時間後,發動機在控制系統的指揮下自動關機。目前,SpaceX是唯一一個採用這種測試方式的火箭製造者。如果一切順利,在經歷了數年的「跳票」後,獵鷹重型火箭有望在2018年1月發射。由於火箭的首次測試飛行存在較大風險,因此這次發射並沒有搭載任何常規載荷,而是將馬斯克的一輛「特斯拉」電動跑車作為測試載荷,發射到火星轉移軌道上。如果發射成功,這輛跑車也許會成為人類歷史上第一臺遨遊太空的汽車。

  延伸閱讀

  BFR火箭:星際旅行工具

  如果說獵鷹重型火箭是獵鷹系列火箭的升級產品的話,BFR則是SpaceX徹底的換代之作。BFR火箭設計來源於馬斯克在2016年提出的「星際旅行系統」。經過一年的研發後,馬斯克在今年9月的國際航天大會上宣布,用性價比更好的BFR方案代替了「星際旅行系統」,來實現殖民火星的目標。

  BFR火箭的直徑高達9米,長度則達到了106米。火箭由兩級組成,其中第二級採用飛船與推進器的一體化設計,與太空梭類似。火箭的兩級均具備回收重用的能力。但在回收時,運載能力會因為回收機構佔據的起飛重量而降低:在不啟用可回收功能時,向近地軌道發射載荷的最大能力為250噸,啟用可回收功能時則為150噸。去往火星的太空飛行,每個單程平均需要半年左右。因此,與目前短期在軌執行任務的現役飛船不同,BFR飛船的設計使之能夠經受住長期太空飛行的考驗。可以在經過漫漫旅途到達火星後,再從火星返回地球。

  BFR火箭分為載人、貨運和加注三種飛行模型。載人和貨運飛行分別用來向火星或月球輸送人員和物資,而加注模式,則是將一艘滿載燃料的飛船發射到近地軌道。在其他BFR任務發射時,載人或貨運飛船在近地軌道與燃料飛船對接,在軌道上補充燃料後再飛往目的地。這樣,可以減少起飛時攜帶的燃料,將更多的起飛重量分配給有用的載荷。

  BFR火箭的動力,均由同一種「猛禽」發動機提供。BFR的第一級將安裝31臺猛禽發動機,第二級則安裝6臺。猛禽發動機沒有採用它的前輩灰背隼發動機所採用的煤油-液氧燃料方案,而是採用了液態甲烷-液氧作為燃料。之所以做出這樣的改變,是為了真正實現殖民火星而做的長遠打算:飛船在飛往火星時,為了減輕重量只攜帶單程的燃料。返回時所需的燃料需要在火星上補給,才能不讓飛船有去無回。而在火星上生產甲烷的難度,比生產其他種類的火箭燃料要低不少。目前,BFR的大部分設想還處在方案設計階段,而猛禽發動機的樣機已經製造完成。截至今年9月,已經進行了42次各類測試。

  相關連結

  中國的重載火箭

  目前,中國的重載火箭「長徵9號」也在研製過程中。「長徵9號」具備140噸的近地軌道運載能力,高於獵鷹重型火箭,與BFR處於同一數量級。相比SpaceX並聯大量推力相對較小的發動機的方案,「長徵9號」採用了更加穩妥的辦法:由4臺480噸級大推力液氧-煤油發動機和4臺220噸級液氧-液氫發動機提供起飛動力。目前,發動機關鍵技術已經取得了重大突破,火箭整體上處於關鍵技術攻關、方案深化論證階段。「長徵9號」預計將在2028年進行首次發射。

相關焦點

  • 獵鷹重型首飛成功,獵鷹重型火箭結構大揭秘!
    獵鷹重型火箭與獵鷹9號有什麼區別?獵鷹重型火箭的發射成功又意味著什麼呢?特斯拉跑車鏡頭此次發射的獵鷹重型火箭,將該公司創始人馬斯克個人的一輛櫻桃紅特斯拉跑車送上天,這輛跑車最終目的地將是火星軌道,如果不出意外,它估計將在宇宙待上10億年之久。而隨獵鷹重型火箭送上天的跑車裡面播放的《太空怪人》"Space Oddity"是英國搖滾傳奇大衛·鮑威為人所知的第一首歌。
  • 熱議的SpaceX獵鷹重型火箭成功發射 它的偉大之處究竟在哪
    它正在重新定義「進入太空的成本」大家還記得SpaceX去年四次發射攜帶銥星獵鷹9號火箭嘛,第一批10顆二代銥星於今年1月送入軌道,第二批發射於1月25日,第三批發射於10月8日,第四批發射於12月23日。
  • 運力比長徵五號大3倍,我國載人登月將用這款火箭,並非長徵九號
    甚至有人稱就是受這種火箭結構的啟發而決定研製的(實際上研發意願要比重型獵鷹出現的時間早很多)。↑發射臺上的重型獵鷹火箭↑航展中展示的「921型火箭」從已有的消息來看,921火箭採用3級半的CBC構型,由芯一級火箭與兩枚助推器並聯而成,一級推力包含21臺YF-100K泵後擺液氧煤油發動機,根據最新的發動機試驗數據來看,每臺可產生約130噸的推力,一共可產生2730噸左右的推力。
  • 「重型獵鷹」送跑車升空,SpaceX太空夢能否成真?
    埃隆·馬斯克在社交網站上發布關於計劃用火箭發射Roadster跑車的圖像。  【難度大、有挑戰——「獵鷹」重型火箭將載跑車升空】  作為SpaceX和特斯拉的CEO,馬斯克將跑車與火箭激情碰撞,欲在2月6日這天完成一項史無前例的「壯舉」——用Space X的獵鷹重型火箭,將特斯拉Roadster超跑發射到火星軌道。
  • 「阿波羅11號」登月50周年 太空人柯林斯重回39A發射臺
    這是人類首次登月的起點。50年前的這一天,他與尼爾·阿姆斯特朗、巴茲·奧爾德林一起飛向月球。當地時間7月16日,在美國華盛頓的國家航空航天博物館,美國太空人阿姆斯特朗的登月太空衣向公眾展出。 當日,作為阿波羅11號飛船登月50周年紀念活動之一,阿姆斯特朗的登月太空衣在13年後重新在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博物館展出。
  • 新的人類最強現役運載火箭誕生!美國這方面遠遠的甩開了中國!
    ,雖然火箭芯級回收似乎並不順利,此外二級還需要5小時的長時間滑行測試,但是人類現役最強運載火箭的寶座已經易主的事實無可撼動。1年多前,我們成功發射了目前國內最強的「長徵5號」運載火箭,但它的運載能力,連這個「獵鷹重型」的一半都達不到……這次,美國人是用純粹的實力告訴了我們中國人,中美間的差距還有多麼巨大……用更直觀的數字來說,我們
  • 獵鷹9號運載火箭:開創人類航天事業新篇章
    為了避免COTS使用洛克達因等廠商昂貴的發動機,開放了阿波羅計劃的部分技術,以便SpaceX能夠按任務需求和總體設計研製合適的火箭發動機。「獵鷹」系列的「灰背隼」發動機就採用了登月艙下降級發動機的噴注器。而為了使SpaceX能夠進行試車,NASA還允許其使用測試臺架。當然,燒掉的大量航天級精煉煤油(RP-1)和液氧需要SpaceX自己搞定,只是這在美國並非什麼難事。
  • 世界各國火箭縱談:美歐
    但遺憾的是,由於在1973年之後,蘇聯就放棄了登月,所以沒有了對手的土星五號,就漸漸退出了歷史舞臺,據說,土星五號現在還有3枚現存的,不過應該是用不了了,而美國和NASA也在重新研製類似於土星五號這樣的重型火箭,但你放心,未來四年之內肯定搞不出來,因為美國現在是公知執政,民主黨講求節能環保,美國應該把更多錢,用在保護跨性別人士上,這一點值得我們學習一番。
  • 長徵九號首戰告捷:第一階段工程全線完工,載人登月時間表出爐
    下一代火箭芯級直徑可達10米 符合最大直徑10米的火箭唯有長徵九號,這是一款運力可以超越土星五號的重型火箭,自長徵九號項目公開以來也有不少信息流出; 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總體設計部牽頭研製出140mm大口徑一體成型彎管,攻克重型運載火箭大口徑管路一體成型技術; 大直徑重型火箭燃料貯箱新型隔熱層研發成功; 航天科技火箭院總體設計部三室成功完成「超長大口徑高耐壓氣囊預驗收試驗」,此為世界最大、耐壓最強的火箭分離氣囊……
  • 超越土星五號的SLS巨型火箭將在2021年首飛,美國版「長徵九號」
    SLS火箭是美國太空發射系統的簡稱(Space Launch System),其最終運力將達到143噸(一說165噸),超越歷史上最大運力的土星5號火箭,將是美國有史以來最大運力的超重型火箭。RS-25發動機SLS火箭將是美國未來重返月球及火星探測的主力火箭,雖然上世紀70年代美國就先後5次將太空人送上月球,但是近50年來卻沒有再上去過月球,其中一個關鍵原因就是沒有可以實施登月的重型火箭。
  • 中國頂級運載火箭,嫦娥幕後英雄胖五,竟落後美國火箭這麼多?
    可以看到,這些參數確實是挺厲害的了,但正所謂「天外有天,人外有人」,在大推力火箭技術上,咱們相比美國、俄羅斯還是有不小的差距。首先是美國的土星五號,從火箭近地軌道運載能力來看,它是人類歷史上運載能力最強的火箭,但到底有多強?首先是10米的芯級直徑,相當於兩個胖五一樣粗,然後是最高127噸的運載能力,這個更厲害,相當於5個長徵五號,不服不行。
  • 中國向載人登月又邁進了一大步
    北京時間今天凌晨 4:30,嫦娥五號月球探測器在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由中國最強火箭——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發射升空。中國最強火箭「胖五」另外值得一提的是,這次運載嫦娥五號上天的運載火箭「胖五」。四個月前 「胖五」就已經將天問一號送上太空。
  • 中國版獵鷹9號!我國首個可回收版本火箭長徵八號發射成功,首飛沒有...
    獵鷹重型火箭回收 長徵基本情況 長徵八號運載火箭是一款中型火箭,也將我國未來商業航天的主力軍,其主要參數如下:比如美國自家的ULA發射聯盟,就被獵鷹9號逼得快無載荷可發了,德爾塔家族僅剩的德爾塔-4重型火箭也將在2023年退役。 所以,為了應對上述問題和挑戰,長徵八號就應運而生了!
  • 你只看到馬斯克給上帝刷火箭跑車,卻不知他曾傾家蕩產被罵美國賈躍亭
    >美國東部時間,2月6日,15:46佛羅裡達州,甘迺迪航天中心伴隨著壯觀的煙霧、轟鳴和無數觀眾的尖叫歡呼SpaceX 公司的獵鷹重型(Falcon Heavy)火箭成功在此發射升空值得一提的是獵鷹重型是人類近30年來
  • 對標獵鷹9號的長徵八號可回收復用火箭準備發射了!
    只有SpaceX公司有非常成熟穩定的一級火箭回收復用技術和整流罩回收復用技術。獵鷹九號一箭60星,重型獵鷹一箭360星,極大地提高了發射效率,並將生產發射成本壓縮到極致。但是要到競爭對手手上買服務顯然不是明智的選擇。據了解,長徵八號將與獵鷹9號性能相近。
  • 美國重型火箭準備就緒,搭載神秘偵察衛星,3D投影爽爆眼球
    預計在美國東部時間8月27日凌晨2:12執行發射NROL-44任務的Delta 4重型運載火箭,有可能會再次推遲,因為發射小組報告了Delta 4重型運載火箭一個加熱器出現異常,該問題已經提交異常處理單位進行故障排除步驟。
  • SpaceX又直播炸火箭!馬斯克卻說成功了
    SpaceX又直播炸火箭了!當地時間12月9日,星艦飛船SN8原型機進行了12.5千米高空飛行測試。在最後即將垂直著陸的一瞬間,星艦原型機炸了。星艦,Starship,是SpaceX正在研發的、具有劃時代意義的太空飛船,直徑9米。它的最終設計目標是兩級火箭,總長122米。試飛的飛船部分,也是未來的火箭二級,高約50米。
  • 俄著名航天專家在美去世,曾為蘇聯巨無霸登月火箭設計發動機
    據俄塔社29日報導,俄羅斯動力機械製造科研生產聯合體(火箭發動機研發商)網站周一發布公告稱,俄羅斯科學家兼火箭發動機設計師阿納託利·達朗去世,享年95歲。達朗是R-7系列火箭所用RD-107和RD-108液體火箭發動機,以及UR-700重型火箭所用RD-270液體火箭發動機的主設計師。上世紀60年代初,美蘇在航天領域展開激烈競爭。當時,蘇聯急需一款大運載力火箭,能夠將更重的載荷送入空間軌道,同時,軍方也需要一種新型彈道飛彈,搭載大當量核彈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