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人專輯|拉斯·馮·提爾

2021-02-21 800號電影社

    「純潔誓言」類似《聖經》中的十誡,而小組成員則扮演著牧師的身份,他們的職責是評判每一部申請加入的影片,如果認定符合規則就會給這部影片一個Dogme的編號。到目前為止,總共有240部影片獲得證書。中國香港導演崔允信的《憂憂愁愁地走了》、韓國Dogme # 7: Interview(Directed by Daniel H. Byun)和新加坡Dogme #128: Tales from the Void Deck(Directed by Joseph Chiang)也位列其中。

規則如下:

     1.攝影必須在故事的發生地完成。道具和布景不可以是後加的。(如果一個特定的道具對故事是必需的,必須選擇一個這個道具可以被找到的地點。)

     2.音軌永遠不能與圖像分開錄製,反之亦然。(配樂不可以使用,除非音樂是攝製的場景裡出現的)。

3.攝影機必須是手持的。任何晃動或者手持所能達到的穩定程度都是被允許的。(電影不能發生在攝影機存在的地方; 攝影必需是在電影發生的地方)

4.電影必須是彩色的。特殊打光是不可接受的。(光線過暗至不足以曝光的場景必需砍掉或者只使用附加到攝像機上的單一光源)

5.光學處理和濾鏡是被禁止的。

6.電影不能包含膚淺、虛假行為。(謀殺,武器等不可以出現)

7.時空上相距較遠是不可以接受的。(也就是說電影必須發生在現在的世界)。

8.類型片是不可接受的。

9.膠片格式必須是35mm的。

10.導演是不能署名的。

    看過這些「純潔誓言」後,我們很容易發現它們著實矯枉過正,或者說顯得有些迂腐。但是它的初衷是無可指摘的——隨著電影技術的發展與資金的湧入,電影的廣度不斷拓展,也能夠擁有更多可能性。然而,藝術最終指向的是人的心靈,當電影的外延太廣,它也就自然無暇向人的內心深處追溯(即使有,也可能只是向主流價值觀的迎合)。這樣的憂慮不無道理。其實,這樣的憂慮在義大利新現實主義運動中已然有所體現,只是相比於義大利新現實主義運動,Dogme 95的偏執與教條使其最終淪為用於警醒世人的行為藝術,而難以形成創造性的影響。即便如此,Dogme 95 仍然是近代最重要的電影運動之一。1988年,拉斯·馮·提爾的《白痴》和文特伯格的《家宴》作為遵循Dogme 95 的兩部電影雙雙成為該年坎城電影節正式競賽片。從此打響了Dogme 95在影史上的地位,也激發世界各地導演拍攝出Dogme 95宣言電影。(值得一提的是,在《白痴》中,也採用了一位音樂人提供的背景音樂(真香定律×2)。)

    1996年,拉斯·馮·提爾拍攝電影《破浪》。《破浪》是拉斯·馮·提爾第一部使用「純潔誓言」中一些守則的電影。2000年,他拍攝電影《黑暗中的舞者》,女主角是冰島歌手比約克,這也是她的大銀幕處女作。《黑暗中的舞者》後來獲得坎城電影節金棕櫚獎,而比約克演唱的歌曲《I've Seen It All》也入圍奧斯卡最佳歌曲獎。《破浪》《白痴》《黑暗中的舞者》共同組成了拉斯·馮·提爾的「良心三部曲」。

相關焦點

  • 反基督者|拉斯·馮·提爾
    拉斯·馮·提爾是更高逼格青年的選擇。普通文藝青年不需要了解拉斯·馮·提爾,他們讀讀海子,抒發一下面朝大海春暖花開的願景就好。拉斯·馮·提爾從不輕易抒發願景,他的鏡頭血腥冷酷,直接伸向人世黑暗的最深處。在那些熱愛挖掘人性醜惡,生之痛苦的人中,拉斯·馮·提爾輕易勝出。他是製造不快和晦澀的高手,他的電影是人類犯罪的現場。
  • 憂鬱症的歡愉丨拉斯·馮·提爾
    拉斯·馮·提爾《憂鬱症》(Melancholia) (2011)2011年,大名鼎鼎的導演拉斯·馮·提爾交出了繼《反基督者》後的二部曲,這依舊是一部心理故事。片名很直白:《憂鬱症》(Melancholia)。
  • 導演 躁鬱症的瘋狂與歡愉——拉斯·馮·提爾
    拉斯·馮·提爾是我心中排名第四的導演(前三是戈達爾、庫布裡克和安東尼奧尼啦雖然我知道也沒人關心)。這個人只需一個詞就可以概括——「瘋子」。譁眾取寵、自我厭棄,不藉助酒精毒品就無法創作的躁鬱症患者,在坎城頒獎禮上公然宣稱自己是「納粹」被驅逐,拍的第一部電影就打破了由自己倡導發起的Dogma95運動的規則,被國內的迷影青年們稱作「瘋提爾」。
  • 拉斯·馮·提爾解釋《此房是我造》連環殺手的背後
    《此房是我造》拉斯·馮·提爾一如既往地用他那愈發驚人的暴力場景,挑戰著觀眾的極限。這篇來自《電影評論》的訪談,或許能夠讓我們更深入地了解拉斯·馮·提爾的創作理念。我在坎城電影節上與拉斯·馮·提爾的訪談延遲了,所以加斯帕·諾有機會過來向馮·提爾表示他的敬意。
  • 拉斯·馮·提爾:大膽又不失理性的革命者
    1984年,拉斯·馮·提爾執導了《犯罪元素》,他首次執導劇情長片就獲得了第37屆坎城電影節金棕櫚獎的提名。拉斯·馮·提爾於1991年執導的《歐洲特快車》再度入圍坎城主競賽,並獲得了第44屆坎城電影節主競賽單元評審團獎和最佳藝術貢獻獎。
  • 拉斯·馮·提爾為什麼對大衛·鮑伊如此狂熱
    我沒能免俗,把握了一下中間的幽靈二十四小時,把這篇文章給翻了,它夾敘夾議地梳理了丹麥導演拉斯·馮·提爾為何以及如何痴迷和效法著大衛·鮑伊。關於DB,我倒也沒什麼好感慨,這篇文章發布的日子也並不暗示著慶生或祭奠。
  • 拉斯·馮·提爾與他的歐洲特快車
    今天是我很喜歡的導演拉斯•馮•提爾64歲生日,先說個題外話,《歐洲特快車》當年沒有拿了金棕櫚,拉斯•馮•提爾給評委比了個中指直接離開主會場了...不過熟悉拉斯·馮2.35:1畫幅比的大屏上是夜幕下的鐵軌,鏡頭從火車上拍攝軌道,同時畫外旁白出現「當我數到十的時候,你就到達了歐洲...」如同催眠一般的開啟了這段風雲莫測的旅程,影片中諸多轉場,甚至男主角面臨極大衝突時,都是用這個旁白催眠的方式進行,而這段充滿磁性仿佛來自神的聲音,是出自著名演員,《第七封印》的主演馬克斯·馮·敘多夫 Max von Sydow的。
  • 重回坎城的拉斯·馮·提爾
    在今年坎城電影節的補充片單中,曾經跟坎城結下梁子的丹麥導演拉斯
  • 除了死亡,無人與瘋狂導演拉斯·馮·提爾同行
    拉斯·馮·提爾於2011年在坎城召開的發布會上,毫不顧忌地提起自己作為一個猶太人長大,後來卻發現是德國後裔的歷史,甚至揚言,既然他不再是猶太人,他現在「理解」並「同情」希特勒。雖然在發布會結束後,他立刻表示了道歉,但事件造成的結果是,他擁有了更多的爭議:坎城對馮提爾發布了一年的「禁令」。 這一紙「禁令」,並不包括限制他的《抑鬱症》。對於電影創作者而言,一年時期十分短暫。
  • 拉斯·馮·提爾爭議片《此房是我造》 觀眾紛退場
    拉斯·馮·提爾在2011被坎城「拉黑」,一份著名的聲明稱他是「不受歡迎的人物」——因為他在一場記者招待會上開了同情納粹的玩笑。然後,就在第71屆坎城電影節開幕前兩個星期,坎城組委會主席Thierry Fremaux宣稱這是一個「不成比例且持續了足夠長時間的懲罰」,並讚揚《此房是我造》是一部黑暗的、有時滑稽的、兩個半小時的史詩。坎城願意接受它在電影節期間展映。
  • 拉斯·馮·提爾,你又拍了部什麼鬼
    雖然幾天後,馮·提爾道了歉,並詳細地說明「我不是反猶太主義或種族偏見,也不是納粹分子」,依舊覆水難收。本來就被指控多年「厭女症」,這下又多了個「法西斯」的帽子。好在這倒黴言論沒太影響其他主創的勢頭,多年沒踏進坎城的拉斯·馮·提爾,後來還拍了兩部[女性癮者]玩玩。
  • 去他媽的愛:拉斯·馮·提爾《女性癮者》中的性與疏離
    拉斯·馮·提爾作品中的性經常以扭曲與墮落的形式呈現。在「惡之性」的王國中,提爾可以說是王者至尊的地位。在他的電影世界裡,性很少是表達親密的方式。提爾電影中的人物,每個都是漠然的。寂寞與痴迷將他們漸漸引入黑暗的深淵。性在提爾作品中是毒害人物靈魂,甚至是邪惡的力量。
  • 幕後 | 拉斯·馮·提爾的電影作法:原來電影也有這樣的!
    知道《女性癮者》、《憂鬱症》的人一定不會忽略它們的導演——拉斯·馮·提爾。
  • 【合集】離經叛道的拉斯瘋,丹麥導演拉斯·馮·提爾導演作品.
    影人簡介  · · · · · ·  拉斯·馮·提爾,丹麥著名導演,1956年4月30日出生在丹麥的中產階級家庭,他的第一臺
  • 拉斯·馮·提爾再惹爭議,《此房是我造》究竟有多扭曲?
    拉斯·馮·提爾的新片《此房是我造》最近發布了一系列的劇照,再度惹來爭議。
  • ...拉斯·馮·提爾|導演|華納傳媒|佩德羅·阿莫多瓦|湯姆·漢克斯
    10拉斯·馮·提爾的製片公司Zentropa在臉書上宣布,導演在1994至1997年間,一手打造的兩季電視劇集《醫院風雲》將於2022年回歸,推出第三季。自上世紀90年代以來,拉斯·馮·提爾一直陸續提到要重啟《醫院風雲》。該劇本計劃推出三季,但在前兩季之後,因主演Ernst-Hugo Järegård和Kirsten Rolffes去世等原因,一直未能如願拍完。該劇製片人表示,新一季既有原角色回歸,也有新角色加盟;且本季也會和前兩季一樣,繼續由回歸的編劇Niels Vørsel與馮·提爾共同撰寫劇本,而馮·提爾也會執導全部5集。
  • 《電影手冊》訪拉斯·馮·提爾:有人退場也挺好,煽動性很重要
    原創 深焦DeepFocus 深焦DeepFocus 來自專輯拉斯·馮·提爾,挑戰上帝和人類特別提示:歡迎有播客製作經驗的小夥伴在評論區留言,加入我們的播客製作團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