遙感眼中的世界-2020應用報告

2021-02-15 GISer學習團

 通過遙感影像,我們能夠從更為宏觀的視角發現一些我們之前所不能發現的東西,我曾在視頻號中使用2個時相的影像對比過黎巴嫩首都貝魯特港口爆炸的情況。

    遙感雜貨鋪的掌柜新原總,寫了一篇總結2020年的文章,推薦大家看一看,以下是正文。

-

  2020,有災難、有奉獻、有犧牲,有成就,對所有人都是不尋常的一年,現實又魔幻,波濤洶湧又風平浪靜。不知不覺,光陰迅速,它又結束了。

   人總是向前看,善於遺忘,只有遙感衛星忠實記錄著一切。我從一年的微博記錄中,梳理出26個瞬間,展示遙感在重大事件中的作用和應用方式,以及國際環境關注熱點。

1、澳大利亞的大火

       不說是不是大家都忘了,就是那個燒死了很多袋鼠和考拉的大火。這個澳大利亞有記錄以來最大的森林大火,從2019年11月份燒進行了2020年,在氣候影響下1月份到達了極值。

2、疫情爆發了

      武漢十天十夜建設了兩座專門醫院——火神山和雷神山醫院,集中收治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

3、疫情進入了主旋律

      為了應對災害,中國進行了封閉和隔離,在人數和規模,都是人類歷史上規模最大的活動之一。在社會停擺的情況下,來至於機動車、工業的二氧化氮(NO2)排放量急劇減少。

       哨兵5p衛星TROPOMI傳感器能監測二氧化氮的排放,它能反映社會經濟活動情況。

2月份武漢的社會活動更是降低到冰點。

4、全球疫情

       中國的教訓並沒有讓世界警覺,疫情開始在全球蔓延,歐洲開始了封城,整個歐洲的二氧化氮濃度也大大降低。


整個地球都開始停擺,城市變成了空城

大西洋上郵輪開始閒置

5、東非蝗災

從2019年開始的東非的蝗災三月份更加肆虐,向西已經進入印度。影響相關國家的1300萬人口,非洲面臨糧食嚴重不安全的窘境。


6、3月30日,悲痛的一天。四川涼山西昌突發森林大火,危及西昌市區。救火隊員在趕往火場路上被圍困,19人不幸遇。

7、中國抗疫已經獲得了決定性勝利,中國的經濟開始恢復。

8 、三胖神秘地消失,Planet協助美國軍方分析情報

     2020年4月三胖神秘地消失,謠言說已經去世。Planet通過衛星圖像尋找可以解釋和追蹤三胖下落的變化和模式。

      圖像分析發現三胖的一輛私人火車停在附近,分析表明他可能沒有死,在訪問元山。

9、巴西南部幾個月持續乾旱,5月份到達極值

10、 北極熱浪開始,西伯利亞開始燃燒

    6月19日根據Sentinel3反演的北極圈的地表溫度(LST)已經到了45°C。

11、 撒哈拉去南美旅遊的沙塵

       撒哈拉的沙塵浩浩蕩蕩穿過大西洋到達南美,給大西洋浮遊生物和亞馬孫雨林輸送營養。

12 、中印洞朗對峙

13、俄羅斯北極附近發生嚴重石油洩漏

14 、美國black lives matter黑命貴運動

    美國警察暴力執法致黑人喬治·弗洛伊德死亡,引發了全美黑人大遊行


15 、東亞洪災施虐,季風影響,中國、印度和日本降雨量都突破極值,鄱陽湖水位突破1998年歷史極值。

16 、西伯利亞的野火進入高峰期

17 、7月23日4時7分西藏那曲市尼瑪縣發生6.6級地震

18、7月25日資源三號03星發射升空,衛星順利進入預定軌道

19、東亞颱風開始肆虐

     今年的颱風來的晚一點,但從來不會缺席。


20、模里西斯島保護區漏油事件

        日本油輪在模里西斯島擱淺,並發生原油洩露。


21、黎巴嫩首都的爆炸,震驚全世界


22、燃燒的美國西海岸

從8月份開始的加州森林大火,9月份開始失控。

23、颱風風王 海神

2020年的最強颱風 海神

安靜的10月

      10月終於消停了,Nature 一篇的文章引起了業界廣泛的興趣, unexpectedly large count of trees in the West African Sahara and SahelNasa,科學家為了研究乾旱半乾旱地區的碳儲量。用深度學習unet分析西非1,300,000平方公裡Wordview數據。在荒漠上居然發現了18億顆樹。研究想法永遠是最重要的。

24、Sentinel-6 安全入軌

      Sentinel-6使用了一種創新的雙頻(C和Ku波段)雷達高度計交錯模式,可以從太空對海浪進行釐米級的測量。

Sentinel-6是海平面持續觀察任務的一部分,從目標是在先前30年海平面數據集再擴展10年。

25、高分十四號衛星成功發射並進入預定軌道

     標誌了我國高分系列衛星所有型號都已經發射,正式收官。

26、A68a號冰山生命軌跡

       A68a冰山,世界上最大的冰山,2017年7月脫離南極半島,今年冰山一直走在和南喬治亞島(South Georgia Island)相撞(英國,南美洲最南端的海上領土)軌跡上。如果撞上將對當地生態造成巨大影響和破壞。還好在12月份最後冰山破損並離開。

       二十六個的事件串起了2020一年,從年初災害、疫情到年中的局勢動蕩,最後又在年尾平穩度過,就像最後的A68a冰山一樣。

      本來這篇文章計劃作為2020最後一篇文章,結果等到寫完已經2021年了,那就篇就做2021年第一篇文章吧。

     祝大家2021年如意安康。

END!-

相關焦點

  • 創新遙感監測技術,助力海洋生態修復|第八期參會通道開啟|2020年...
    創新遙感監測技術,助力海洋生態修復|第八期參會通道開啟|2020年海洋裝備產業「抗擊疫情、助力發展… 2020-09-24 09:3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百度AI遙感技術獲NeurIPS2020挑戰賽冠軍 精準解決應用痛點
    百度在遙感變化檢測領域展現出的技術領先性,將進一步促進該技術在備災、環境監測、基礎設施建設和防疫等領域的應用。大會開設的SpaceNet-7挑戰賽聚焦於遙感變化檢測技術的應用,競賽任務要求參賽者使用已建立的多目標跟蹤準確性(SCOT)指標跟蹤建築物的建設進度,從而直接評估城市化程度。
  • 衛星遙感技術的創新化應用
    衛星遙感技術是一項對地觀測綜合性技術,長期以來,應用於水利水文、地質、土壤、環境、農林業等領域。近年來,隨著遙感運載工具與攝影測量技術的演進,空間技術與信息技術的發展,人類通過遙感技術獲取地理空間信息的能力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 中科遙數天空地立體對地遙感觀測技術 助推我國商業航天遙感應用...
    大會邀請國內知名院士、專家學者、科技企業,圍繞「新技術、新業態助推航天新發展」主題,緊扣世界航天技術發展的前沿趨勢和未來發展方向,分享最新的高端前沿技術。作為大會指定贊助商,北京中科遙數信息技術有限公司重磅亮相此次會議,向與會嘉賓展示了中科遙數天空地一體化遙感空間大數據運營服務和產品體系,共同探討商業航天技術研發創新和發展趨勢,暢想我國商業航天產業發展新生態。
  • 遙感應用中的本徵光譜感知簡介
    遙感應用中的光譜感知,就像是給無人機、衛星等遙感平臺裝上了一雙具有光譜探測功能的眼睛。高光譜遙感的核心思想是每種物質均有自己獨特的「光譜指紋」。早在19世紀初,人們在研究太陽光譜時,發現太陽內部發出的強光經過溫度比較低的太陽大氣層時,部分特定波長的電磁波會被大氣吸收。通過對太陽光的光譜進行分析,科研人員估算出太陽大氣層中含有氫、氦、氮等幾十種元素。
  • NeurIPS2020遙感競賽 遙感智能解譯技術獲權威認可
    都2020年了,你還不知道遙感技術是什麼嘛?遙感技術可不是咱們日常生活中用遙控器操控空調、電視等家電,也不是小孩子們愛玩的遙控賽車,而是從遠距離感知目標反射或自身輻射的電磁波、可見光、紅外線,對目標進行探測和識別的技術。聽起來超級高大上有木有!
  • 面向商業遙感產業,「航天世景」整合40餘顆高解析度遙感衛星資源
    隨著遙感應用行業的深化發展,自然資源、環境監測、金融保險等領域對遙感數據的需求逐漸旺盛。遙感數據供應商的壁壘在於數據的數量和質量,以及基礎服務的細節。如何更好連接上遊衛星與下遊應用端,為遙感應用企業提供優質數據和基礎處理服務,成為當前遙感數據供應商的競爭焦點。
  • 南京大學杜培軍教授:遙感多分類器集成方法與應用PPT
    2020-03-13 16:06:42 來源: 賽傑奧 舉報
  • 高光譜遙感技術與應用 專業委員會在通成立
    本報訊 (記者吳霄雲)27日,中國遙感應用協會高光譜遙感技術與應用專業委員會在南通創新區成立,並召開第一次專業委員會工作會議,來自中科院、復旦大學、南京大學、武漢大學等30多座高校和科研機構的院士、專家齊聚一堂
  • 抖音直播:解讀《全球生態環境遙感監測報告》
    活動時間:9月5日上午 9:55-10:40線上直播平臺:《測繪學報》  抖音(抖音號:CHXB1957)線下地點:北京國家會議中心主會場主辦單位:中國地圖出版集團協辦單位:《測繪學報》編輯部主講人:國家遙感中心對地觀測合作處
  • PIE-Engine發布,能否打通遙感從數據到應用的鏈條?
    根據此前發布的資料顯示,公測版PIE-Engine遙感計算雲服務對標的是谷歌地球引擎(Google Earth Engine,簡稱GEE),逐步完善功能體系與應用場景,意在打破長期以來國內市場缺失GEE競品的困局。
  • 遙感技術的發展史,中國衛星遙感技術的發展現狀
    4、按應用領域或專題分類: 環境遙感、大氣遙感、資源遙感、海洋遙感、地質遙感、農業遙感、林業遙感等。 遙感技術體系 遙感技術體系是實現對目標識別的理論、方法、設備和技術的總稱。它包括空間信息獲取系統、遙感數據傳輸與接收系統、遙感數據處理系統和遙感信息提取與分析應用系統。
  • ...團隊發布2020年1-14期亞非沙漠蝗蟲災情監測與評估報告(中英文版)
    中科院空天所黃文江團隊發布2020年1-14期亞非沙漠蝗蟲災情監測與評估報告(中英文版) 2020-12-16 21:4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2020年衛星行業研究報告
    其他還包括一些教育、科研用衛星等,但由於數量佔比較少,本報告不做過多分析。衛星按照應用領域分類如圖 40 所示。  衛星地面應用系統根據衛星應用領域差異而有所不同,本報告將重點分析當前應用市場規模較大的衛星遙感應用系統、衛星導航應用系統以及衛星通信應用系統。各類衛星地面應用系統的具體應用領域及具體設備產品如表 19 所示。
  • 遙感地球脈動—新聞—科學網
    中科院空天院供圖 藉由衛星的眼睛看清地球,在一幅幅遙感圖上遨遊世界,及時發現全球變化和人類活動的蛛絲馬跡,這是中國遙感人的夢想。 近日,中科院公布了「率先行動」計劃第一階段重大科技成果及標誌性進展,中科院空天信息創新研究院的「全球遙感空間信息系統」項目榜上有名。
  • 百度斬獲NeurIPS2020挑戰賽冠軍,引領遙感變化檢測技術發展
    12月6日,神經信息處理系統大會NeurIPS 2020(Conference and Workshop on Neural Information Processing Systems)於線上舉行,期間公布了SpaceNet-7多時相城市發展挑戰賽(Multi-Temporal
  • 國之實力的遙感技術
    經過三十多年來的發展,衛星遙感技術的範疇從當初的單一遙感技術發展到今天包括遙感(RS)、地理信息系統(GIS),全球定位系統(GPS)等技術在內的空間信息技術,逐漸深入到國民經濟、社會生活與國家安全的各個方面,其發展與應用水平業已成為綜合國力評價的重要標誌之一。
  • 中國工程院院士潘德爐:發展衛星海洋漁業遙感
    會上中國工程院院士潘德爐圍繞「衛星遙感與海洋漁業」發表主題報告。潘德爐,國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研究員,海洋遙感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海洋學報》主編、國際海洋水色遙感專家組成員。在海洋水色遙感大氣校正、反演模式和應用技術,以及遙感衛星應用效果模擬仿真理論、系統建立和應用等方面研究中有創造性成就和突出貢獻,是我國海洋遙感科學技術發展的奠基和開創人。
  • PIE-Engine遙感計算雲服務正式開放公測!
    弘揚PIE精神:開拓進取 自主創新;用戶至上 精確實用;追求卓越 走向世界。為了進一步推動國內遙感技術發展並提升遙感大眾化應用水平,研發同類國產軟體系統產品是大勢所趨。航天宏圖依靠多年在遙感行業的技術積累,原生創造了遙感計算雲服務平臺PIE-Engine。
  • 用遙感技術助力林草行業高質量發展
    如何利用現代遙感技術提升林業科技含量,助力行業發展,一直是李增元帶領的林業和草原遙感技術團隊潛心攻克的核心問題。繼承老一輩研究精神遙感技術在林業領域已有40年的應用歷史,我國林業遙感技術研究走過3個重要階段,從局部應用研究,到基礎高新技術研究,再到大範圍應用。「每個階段都有一群科研工作者埋頭苦幹、不斷積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