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 馬傳茂 券商中國
率先披露年度業績的3家上市銀行交出一份「超預期」的答卷。
1月14日晚間,興業銀行、招商銀行先後披露2020年度業績快報,得益於四季度淨利潤同比大幅增長30%以上,兩家股份行全年淨利潤同比增速成功轉正。
此外,兩家股份行的資產質量均得到持續改善:興業銀行不良率創2015年年中以來的最低水平,招行不良率更是創下創2014年以來新低。
在這之前,上海銀行作為首家披露業績快報的上市行,同樣實現全年業績增速轉正、資產質量邊際企穩的結果。
招商證券首席銀行業分析師廖志明認為,上市銀行2020年業績快報將是銀行股行情的較強催化劑,或扭轉市場對銀行股的悲觀預期。
事實上,從去年12月下旬開始,A股上市銀行板塊就止跌回升,雖然新年前兩個交易日受房貸集中度管理制度影響有所回調,但迅速反彈,此後7個交易日內板塊整體漲幅達6.72%。
全年業績增速轉正
早在1月8日,上海銀行就成為A股第一家披露業績快報的銀行,率先實現營收和淨利潤同比增速雙雙轉正,引發市場矚目。
數據顯示,該行去年實現營業收入507.5億元、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淨利潤208.9億元,全年營收同比增速從前三季度的-0.9%升至1.9%,歸母淨利潤同比增速從前三季度的-8%提升至2.9%。
受到業績利好提振,近日上海銀行表現亮眼,截至1月14日收盤,上海銀行報收8.15元/股,漲幅0.62%。
廖志明認為,2020年是銀行讓利壓力最大的一年,首份業績快報具有重要意義。在他看來,前三季度上海銀行利潤增速處於上市銀行較低水平,但全年增速明顯回升,佐證銀行讓利壓力緩解。
東興證券研報也認為,這側面反映了監管讓利政策指導銀行利潤增速的壓力已經顯著降低,有助於提振市場對上市行基本面改善的信心。
而在1月14日晚間披露的興業銀行、招商銀行業績快報,則進一步確認了銀行業業績改善的趨勢。
其中,興業銀行全年歸母淨利潤同比增速從前三季度的-5.5%提升至1.2%,招行利潤增速也由前三季度的-0.8%提升至約4.8%。
申萬宏源證券金融行業首席分析師馬鯤鵬總結認為,兩家最主流銀行業績快報全線超預期,對板塊趨勢有重大指向意義。
值得注意的是,全年淨利潤增速轉正的背後,3家上市銀行四季度業績靚麗。其中,上海銀行單季度淨利潤同比增長48.1%,興業銀行、招商銀行單季度淨利潤同比增速也分別達34.6%、32.7%。
馬鯤鵬預計,2020年上市銀行平均淨利潤增速同比轉正,部分股份行及中小銀行業績增速將在大行基礎上水漲船高,而業績增速轉正背後的關鍵支撐因素則是疫情防控得力和宏觀經濟顯著恢復。
兩家股份行不良率創近年新低
業績增速轉正的同時,已披露業績快報的上市銀行還呈現資產質量超預期改善的趨勢。
其中,上海銀行去年末不良貸款率較年初上升0.06個百分點至1.22%,但環比持平,預計不良生成壓力有所改善,整體資產質量表現穩定。
招行不良率則創2014年以來新低。截至2020年末,該行不良率僅1.07%,較年初下降0.09個百分點,環比三季度末下降0.06個百分點;撥備覆蓋率則增至近440%,處於上市銀行領先水平。
值得注意的是,近期招商銀行的表現更是亮眼,股價不斷創出新高。截至1月14日收盤,招商銀行報收49.05元/股。
更大的資產質量改善出現在興業銀行。截至去年末,該行不良貸款率為1.25%,環比三季度末大幅下降0.27個百分點,創2015年年中以來新低;單季度不良貸款餘額也壓降71.2億元,環比降幅達12.5%。
截至1月14日收盤,興業銀行報收21.35元/股,漲幅1.18%。
馬鯤鵬預計,這是上市股份行中不良邊際改善幅度最大、不良率次低的銀行。「在2020年不良大幅改善、增提撥備、帳面資產質量更實的情況下,2021年釋放業績的動力更足。」他表示。
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末,興業銀行總資產近7.9萬億元,較年初增長10.5%,資產規模增速為近四年最高。其中,該行貸款在總資產中的佔比升破50%,至50.2%,存款規模則突破四萬億大關。
招行客戶存款總額則較年初大增16.1%至5.63萬億元,全年客戶存款增量達7813.7億元,超過了該行2018、2019年兩年的存款總增量。截至2020年末,招行總資產約8.56萬億元,較年初增長12.7%。
廖志明分析認為,國內經濟穩步復甦,銀行業績有望實質性改善,其中,上市銀行2020年業績快報將是銀行股行情的較強催化劑,或扭轉市場對銀行股的悲觀預期。
事實上,從去年12月下旬開始,A股上市銀行板塊就止跌回升,雖然新年前兩個交易日受房貸集中度管理制度影響有所回調,但迅速反彈,此後7個交易日內板塊整體漲幅達6.72%。
原標題:《重磅信號!三大銀行四季度加速爆發,業績全線超預期,拐點確認了?未來一年"輕裝上陣",銀行風口要來?》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