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書法,如何用墨

2021-01-16 百家藝壇

書法藝術,除筆法外,墨法亦為重要因素。墨分五色:焦、濃、重、淡、清,或濃、淡、幹、溼、黑。其中,墨色豐富、含蓄,技法奧妙、變化多端。墨法是血與肉的表現,是藝術的語言,具有豐富的東方精神的性格與氣魄。

墨分五色

如何用墨?

墨有濃淡之分,掌握好墨的濃淡,能使字的點畫豐滿而有神韻。墨色如同人的血肉,能表現人的氣血之色。書法也不例外,一幅好的作品,墨色同樣精彩。所以,用墨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我們先要選好墨,墨色一定要滋潤、有光澤。學書擇墨尤為重要,只要墨色勻和、泛紫色光澤,墨磨麵光滑如鏡,輕輕叩之,聲音清潤,為之上品。若調水試之,從最濃到極淡可以調成多種色階為最佳。初學者可選用「中華″或「一得閣″墨汁即可。

如何用墨

在書寫前,我們要調好墨。元代陳繹曾在《翰林要訣》中說:「字生於墨,墨生於水,水者字之血也。一點已枯矣。水墨皆藏於副毫之內,蹲之則水下,駐之則水聚,提之則水皆入紙矣。捺以勻之,搶以殺之補之,衄以圓之。過貴乎疾,如飛鳥驚蛇,力到自然,不可少凝滯,仍不得重改。″然後筆宜以清水釋或溫開水緩緩開釋,使筆毫透潤。在硯面徐徐輕捺,四面之毫浸潤水墨,自然和順挺圓。揮灑之下,墨從筆尖出,則墨色鮮活而筆力遒勁。

筆精墨妙

我們在寫字時,一定要控制好水墨,掌握提按,乾濕濃淡、疾徐頓挫都要恰到好處。其次墨色要靈活,濃不凝滯,淡不浮薄,亦自有術。其法先以筆蘸濃墨,墨倘過豐,宜於硯臺略力揩拭,然後將筆略蘸清水,則作書作畫,墨色自然滋潤靈活。故歷代書法家皆講究墨之運用技巧,應以濃淡適宜為原則,墨濃易滯筆,揮運不自如,使筆畫呆板,墨淡則傷神,入紙易溶開,使筆畫空虛,字跡模糊。用墨濃淡還要視書者功力與書體而定。濃淡適宜,燥潤相間,方可使字有血有肉,增加色彩度。墨法更是書法鑑賞的一項重要內容。

濃淡適宜

中國書法的墨色,具有豐富美妙的氣韻與情致,如何用好墨,是學習書法的基礎。

最後,謝謝大家美評!

相關焦點

  • 學書法,如何免俗?清代劉熙載:這12種「氣」不能有
    或者說,學書法,如何免俗呢?清代劉熙載曾經說過:學書法,這12種「氣」不能有。劉熙載在《藝概》中的原話是這麼說的:「凡論書氣,以士氣為上。若婦氣、兵氣、村氣、市氣、匠氣、腐氣、傖氣、俳氣、江湖氣、門客氣、酒肉氣、蔬筍氣,皆士氣之棄也。」1、 江山易改,本性難移。
  • 承墨自白:獨樂樂,不如與人樂樂;與少樂樂,不如與眾樂樂
    自2017年成立,承墨文化以來,發布過一些內容,但是一直以來,有幾個問題困擾著我。所以,發布了一些不輕不重不鹹不淡的文章。倒也博得了一些眼球,實在慚愧的很。最近,和一些業內的老師,以及調查了一些在校老師的想法。承墨就「師說藝譜」版塊。修正了一些發布內容。未來的方向,將從以下幾個方面推薦。一些文章包括乾貨,對於功成名就的藝術大家們,也許不是很重要的。
  • 水墨山水畫的用墨技法
    水墨畫是主要是由文人畫發展起來的,全部用墨色來畫,以用筆,用墨的技法為技巧,墨分五色,濃、淡、焦、幹、溼。水墨山水是純用水墨不設顏色的山水畫體。相傳始於唐,成於宋,盛於元,明清兩代又所發展。其筆法糸以勾斫、皴擦、點染為主導,長於結構和質感的表現;其墨法糸於墨的濃淡乾濕。潑破積烘為主導,有「 水暈墨章」、「如兼五彩」的效果,長於體積和氣韻的珍現。在理論上強調有筆有墨,筆墨結合,以求達到變化超妙的境界。
  • 學書法,用具之十二:帖
    如果不論收藏,只是學書法,現在的人找帖容易多了。出版業發達,各種名帖,不同版本,出了又出。花多眼亂,選擇反而成為難題。在這裡,根據多年的經驗,為選帖,購帖,用帖提供幾點建議,供讀者諸君參考:一,首先要明白,同一件原作,不同拓本/摹本/臨本,不同印刷,不同版本設計,視覺效果差很遠,用於學習的效果也有差異。
  • 墨墨七歲啦!
    墨墨,2013年10月4日出生,小名「大胖」,因排行老大且體型較胖而得名。墨墨40天時我們初相遇。記得我們開車從通州朋友家帶她回家,我抱著「大胖」在懷裡。第一次離開媽媽的她,發出輕輕的哼哼聲,全身還有些顫抖,讓人甚是憐愛。
  • 墨者黃蕉風:墨教如何看天堂和地獄?答韓國宗教界提問|《墨者對話錄》9
    墨教經書中是否涉及預言與成就的內容?若有,請簡述。答:沒有。作為一個人文主義宗教或者曰「文教」,墨教的經典《墨子》53篇更多關於人事和今生,而非彼岸或者天國。自然也無所謂任何預言或者成就。3. 墨教經書是否有預言關於末世將出現的宗教領袖和事件?若有,請簡述。答:沒有。
  • 小學美術《用彩墨畫魚》教學設計
    一、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了解魚的外部特徵,嘗試運用彩墨,用線勾或用色畫的方法表現魚的色彩與形態。過程與方法:通過觀察、賞析魚的攝影圖片和作品,利用中國畫設色方法表現出形象生動、色彩豔麗的魚的形象。情感、態度和價值觀:感受中國彩墨畫的獨特之美,激發熱愛我國傳統民族藝術、保護大自然、熱愛生活的情感。
  • 古代制墨要用阿膠,是真的嗎?
    故宮博物院藏有一套清乾隆時期汪心農菊香膏墨。 此菊香膏墨的製作,據《窳叟墨錄》中記載:「汪心農榖,得明季阿膠一大匣,嗅之有菊花香,遂自製墨。」用上述菊花香的阿膠所製成之墨,就是菊香膏墨。到嘉慶中期,菊香膏膠料已盡,菊香膏墨也就無人制了。
  • 【光影中舞墨】林懷民攜《松煙》來訪 「雲門舞集」《行草三部曲》飛上藍天
    眾所周知,書法是講究墨色變化的,畫法字法,本於筆,成於墨,由此可以看出墨法是書藝的一大關鍵。墨之五色,焦、濃、淡、枯和溼,各有自己的表現個性,而雲門舞集的林懷民老師創作的舞蹈《松煙》則通過舞蹈很好地詮釋了墨色濃淡變化的特性。
  • 王瑩|第2期墨分五彩——用墨技法班招生(僅需150元!)
    在中國畫裡,「墨」並不是只被看成一種黑色。自古以來就有墨分五色之說,焦、濃、重、淡、清五色。
  • 學書法,怎樣選好一支毛筆
    學習書法,最重要的工具就是文房四寶:筆、墨、紙、硯,這是關鍵的核心工具。優秀的書寫工具對書法技能的發揮有重要作用,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使用精良的書寫工具是一種心理的享受和感官的愉悅。那如何選擇一支比較好的毛筆呢?
  • 墨的因緣·大和古墨
    但無論如何,有關制墨技術的習得應是在曇徵以前。 所用的紙、墨、筆等,恐怕都是來自於中國的舶來品,由於需求量太大,國產品是否也參與其中,尚不得而知。七〇一年日本完成了大寶律令制度,其中的職員令條規定:「中務省圖書寮配編造墨手四人。」根據大津宮址、藤原京址、平城宮址的發掘報告得知,發現了大量的墨書木簡類。其中,從地方進貢的木札來看,文字、筆、墨的普及浸透著很深的層面,然而有關制墨法卻無從查考。
  • 松煙墨代加工
    松煙墨代加工松煙墨,到底是什麼?燃燒松樹枝取煙,經過漂、篩,除去雜質,配以上等皮膠和麝香、冰片等加工製成,名「松煙墨」。這是我國較早的制墨法。宋趙希鵠《洞天墨錄》云:「古墨惟以松煙為之。」明羅頎《物原》中載:「刑夷做松煙墨。」明楊慎云:「煙墨深重而不姿媚,油煙墨姿媚而不深重,若以松脂為炬取煙,二者兼之矣。」
  • 鯉道|用三把鑰匙,打開關於錦鯉「墨」的神秘代碼……(中)
    真鯉墨的特點就是無光澤,身上偶爾有返祖現象,會有煤渣墨點,粗糙的邊緣有點像用鉛筆畫出來的感覺。我們將墨塊放大仔細觀察下,這真鯉墨的邊際啊是非常的不規整,就像用手撕裂的紙張一樣毛毛糙糙的,墨質也是缺少光澤。
  • 鳳輕「盛世三部曲」看南宮墨如何逆襲為王?
    南宮墨本是一名現代「千面妖女」殺手,一時心軟接了個救人的任務,沒想到被那個白痴引爆身上的炸彈,死的那叫一個轟轟烈烈。等南宮墨再一次醒來時,自己已經在大夏皇朝南宮傾的身體裡了。魂穿重生後,南宮墨成為一枚看似是善良少女,實則是一名奸詐神醫,一邊學醫、採藥救人,整整師父,一邊是花街幕後老闆,偶爾收收銀子懲惡揚善做一名殺手。這樣的日子南宮墨過了5年。
  • 用過的來說說Vol.17:萊儷墨戀,有點上頭的男人味?
    無論什麼產品,說的多麼天花爛墜都不如親自體驗更值得信賴,一年一度的618將即,隨之而來的是夏季對我們皮膚的極大考驗,如何選購護膚品,可以說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百元千元的護膚品有什麼區別?用戶的體驗如何?各品牌同款產品的差異感大嗎?
  • 藥墨價格_藥墨批發多少錢_藥墨多少錢一塊
    _藥墨批發多少錢_藥墨多少錢一塊,承愛遞康價格實惠。什麼是松煙墨?先說說人造墨,所用的原料,從古至今,不外乎有松煙、桐油煙、石油煙、漆煙、豬油和各種植物油煙,後以松煙和桐油煙為主;隨著桐油煙盛行,獨佔上峰;但其中以松煙古,如曹植在他的詩中提到:「墨出青松煙」。在《本草綱目》皆有記載,並提到「古者以黑土為墨,故字從黑土」;松煙墨方可入藥,其他如桐油、石油煙等都不可入藥。由此可知,藥墨必是松煙墨。
  • 鑑藏|文房四寶 墨的知識
    在人工制墨發明之前,一般利用天然墨或半天然墨來作為書寫材料。墨的發明大約要晚於筆。史前的彩陶紋飾、商周的甲骨文、竹木簡牘、縑帛書畫等到處留下了原始用墨的遺痕。文獻記載,古代的墨刑(黥面)、墨繩(木工所用)、墨龜(佔卜)也均曾用墨。經過這段漫長的歷程,至漢代,終於開始出現了人工墨品。這種墨原料取自松煙,最初是用手捏合而成,後來用模製,墨質堅實。
  • 老畢「歸隱」學書法:人總要有個愛好,老來陪伴自己!
    老畢「歸隱」學書法:人總要有個愛好,老來陪伴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