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的記憶中,當年索尼、愛華、松下的隨身聽,都是有錢人才能用得起的產品,都是需要仰望的存在。不過再高端的產品,也都會隨著時間的流逝,慢慢被淘汰,最終變成電子垃圾。索尼、愛華、松下的隨身聽也例外的。之前我就收集過很多已經淘汰,品相很差的索尼、愛華、松下磁帶隨身聽。在我看來雖然它們成了電子垃圾,但看著感覺還是很懷舊的。
這款是索尼的一款磁帶隨身聽,應當屬於中期產品,產地還是日本。後期索尼的磁帶隨身聽產地是馬來西亞。
這款磁帶隨身聽的成色已經很差了,上面全是歲月流下的痕跡。一看就經常使用,磨痕明顯。
隨身聽上帶液晶屏,是中期磁帶隨身聽的一大特色,後期的產品,液晶屏很多都改到線控上了。
這款產品的型號為WM-GX612。很可惜,在網上找不到當年的價格信息。估計一些老舊雜誌上會有它的信息吧。這是一款錄放機,也就是說它可以錄音。外殼是塑料的,我個人還是喜歡全金屬的產品,不過就是這種塑料外殼的產品,當年國內都沒有任何一家公司能做出類似的產品來。這也顯示出當時,日系產品有多麼的強大。其實現在日系依舊不弱,很多人說日本製造沒落了。還經常拿手機來做例子,說日本的手機遠不如國內的。但是你看看那些國產手機,使用的攝像頭,基本上都是索尼的,所以哪來的沒落呢?電源裡的電容,好一些的產品,使用的都是日系產品,可見日系依舊強大。
這款隨身聽也有線控,不過我沒有見過實物。
這邊是外接電池倉的接口。以前像索尼、愛華、松下的隨身聽都是帶有電池倉的,電池倉的作用就是放置5號電池,從而起到延長播放時間的作用。在我的印象,它們自帶的電池,都是口香糖充電電池,應當是鎳氫的,也許更老的產品,自帶的是鎳鎘的。反正肯定沒有鋰電池,一直到了MD時代,我看才看一些MD隨身聽產品採用了鋰電池。剛開始是外置的,後來竟然也搞成了內置的。所以手機電池搞成內置的,並不是手機的首創。當時官方的說法,就是為了更加輕薄,這也是現在手機廠家的說話。但是卻讓MD使用壽命大大的減小,有不少就是因為內置鋰電池漏液,造成了損壞。當年使用外接電池倉,並且使用五號乾電池時,如果電量不足,用牙把乾電池咬上几上,就又能聽上一段時間了,這個操作讓我對它省電的特色記憶猶新。
磁帶倉的開關是產品的上方。
這個是口香糖電池倉,使用的是充電電池。
磁帶機內部展示。
我手裡多數的磁帶機的磁頭全是下方的,這個是在上方。當年索尼、愛華、松下的隨身聽價格都比較高,剛開始流行的是磁帶隨身聽,然後是CD隨身聽,之外是MD隨身聽。再後來,就是MP3時代了。現在除了少數發燒友之外,大家一般都是用手機聽歌了吧?
聊音質的話,真的沒有太多的實際意義,因為磁帶本質上音質就是很差的。現在這些產品,多數只是說說情懷罷了,偶爾聽聽老歌也是不錯的。現在那些老膠盤播放器又復活了,磁帶機會不會也會復活呢?把最新的技術加到磁帶機上,讓產品不僅僅能播放磁帶?就像現在很火的OPPO Find X手機,不是也的以前已經淘汰的機械滑動裝置又拿了回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