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1600多買的MD隨身聽,現在成了垃圾,都沒什麼人記得了

2020-12-25 幻塵科技

如果沒記錯的話,這款產品是2001年那會兒上市的,售價在1600左右。剛上市那會兒,它被很多發燒友所推崇,但價格的確比較貴,在國內算是真正的奢侈品了,一般人根本買不起。現在將近20多年過去了,這款產品也慢慢成了電子垃圾,除了極少數發燒友,懷舊愛好者之外,基本上就沒什麼人記得了,甚至有很多人都不認識這類產品。

要知道當年,這種名叫MD播放器的產品,可是真正的高端貨。除了極少數有錢人,土豪,以及超級發燒友能買得起之外,多數人只能流流口水。在我看來,那時它比現在的蘋果手機還強大。其實現在的蘋果手機,除了系統,處理器比較強之外,其它方面,真沒什麼特色。但那會的MD播放器,可是特色多多。

今天為大家展示的,是夏普的一款經典MD單放機,也可以說是款MD播放器。其實MD還有錄放機,就是可以自己錄製MD歌曲的。怎麼說呢,在當年,這種產品在日本和北美很流行。是很高端的音樂播放器,它的最大特色就是體積比較小,音質卻可以媲美CD,所以受到很多發燒友的喜歡。這款MD的型號是夏普ST880,外號蝴蝶機,有多種顏色,我這臺是灰藍色的。

我這裡用磁帶隨身聽做一下比較,MD播放器要小很多。大部分MD播放器都比較小,不過基本上都是中,後期的產品了。前期的產品,也都比較大。不得不說,當年日本在這方面的技術,非常的強。就像高端的光刻機,現在只能荷蘭製造一樣,當年MD也只有日本才能製造。

產品背面展示,因為過去很多年了,所以上面的字已經有些磨損了。

這一面是外接電池倉的接口,可以使用1節5號電池供電。當時不論是CD機,磁帶機,還是MD機,大部分產品都可以使用外接的電池倉。

機身上的按鍵,一般可以使用線控來進行操作。不過這臺機子的線控,不知道被我放到什麼地方了。

口香糖電池倉展示,由於時間太長了,所以電池倉的金屬片上,全是漏液的痕跡。其實很多MD隨身聽,都是因為電池漏液,才把機子搞壞的。

線控與耳機插口,還有MD碟倉開關。

這個就是MD隨身聽放置MD碟片的地方了,它的大小與3.5英寸的軟盤差不多。MD盤的特色,就是可以多次擦寫,缺點就是太過繁瑣。

相關焦點

  • 當年的奢侈品,現在成了垃圾!MD音樂隨身聽,曾經土豪們的玩具
    我當年玩FC都能獲得樂趣。現在靠3070不一定能得到。我還是願意聽聽CD機,玩玩FC,再有時間,看看老電影。也懶得去折騰所謂的光追遊戲了,而且這種遊戲還很少(好玩的沒幾款,其實在我看來,現在的光追遊戲,都不怎麼好玩)。顯卡廠家為了賣顯卡,天天鼓吹光追,但支持光追的遊戲現在還沒有超過20款吧?真的不如《暗黑破壞神2》《紅警2》這類的遊戲好玩。
  • 當年對索尼、愛華、松下的隨身聽只能仰望!現在全成了電子垃圾
    在我的記憶中,當年索尼、愛華、松下的隨身聽,都是有錢人才能用得起的產品,都是需要仰望的存在。不過再高端的產品,也都會隨著時間的流逝,慢慢被淘汰,最終變成電子垃圾。索尼、愛華、松下的隨身聽也例外的。之前我就收集過很多已經淘汰,品相很差的索尼、愛華、松下磁帶隨身聽。
  • 那個年代相當牛的隨身聽,有的已經成為古董,有的成了電子垃圾
    今天還是曬電子垃圾,最近這段時間,估計都是類似的產品了,爭取每天一款,懷懷舊,做做夢。幾年前,我瘋狂的迷上了這類產品(就是之前說過那句話,等我將來有錢了,我想買幾個買幾個,可是等後來也沒有錢,但我還是要買幾個,沒想到一買就買了好多個,如果最後不是家裡出事,估計還會買下去吧。)
  • 當年日本設計的東西就是不一般,松下MD音樂播放器,你用過嗎?
    松下的SJ-MR220 MD音樂隨身聽,當年被稱為"輕量級"MD錄放冠軍。也曾經是全球最小最輕最長播放時間的MD。2001年上市,當時價格,折合人民幣大約在1600元左右。這價格,那時有幾個人能買得起呢?2001年,大家可以想想,你的工資是多少?
  • 回想當年,來加拿大留學的你在行李箱裡都裝了什麼垃圾?
    現在的你一定已經成為了留學老司機,再也不會帶那些沒有用的垃圾回來了。但是,你還記得當年的你帶了什麼嗎? 加拿大,一個半年都在冬天的國家,也是一個分城裡和鎮裡的國家,所以,每個人的需求都是不一樣的。 如果你在水loo村或者溫莎村這樣的地方,你需要帶的就多了,但是如果你在多倫多華人區,基本就沒什麼好焦慮的了。因為你在國內買的,在多倫多都能買到。接下來,我就要為大家解析一下自己作為城裡人,當年我帶了一些什麼垃圾...
  • 30年的愛華PX50隨身聽上手體驗:不愧是曾經的王者
    印象裡,愛華、索尼、松下的隨身聽是當年大多數人買不起的數碼產品。因為價格昂貴,它們還被稱為是有錢人的玩具。筆者第一次見愛華隨身聽還是學生時期,那年表哥從城裡帶回了一隻愛華隨身聽,整屋的年輕人都圍上了,那時筆者就在心裡默默立下小目標,以後工作了一定要買一個。時至今日,筆者在二手市場淘了一個愛華PX50,也算是完成了當年的小目標吧。
  • 編輯手記:那些為隨身聽著迷的日子
    住校就意味著有了可供自己支配的一小筆生活費,對我來說,終於可以節省出來一些錢買點自己喜歡的小玩意兒了。雖然每個月生活費並不多,但吃飯和買日用品是足夠的,甚至買一兩件衣服也是夠用的,不過要買隨身聽這樣的小電器就吃緊了。
  • 當年的高大上,現在成垃圾了,50元收了臺松下CD機
    花50元收了一臺松下的CD隨身聽,除了CD機本身之外,再無其它配件。試了一下沒有什麼問題,就是沒有線控,音效無法調節。默認是S-XBS的,也就是重低音,聽著感覺不太舒服。在網上找了一下線控,發現價格比CD機還貴,只能等以後慢慢的配了。這款松下CD機的型號是:松下SL CT780,在當年也算是比較高端的產品了。
  • 一首詩的記憶,我買的一個隨身聽和第一張專輯
  • 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都是磁帶隨身聽,這差距可真大
    幾天前曬過一堆磁帶隨身聽,但是不少網友說沒看到,其實是系統沒給推薦,當然看不到了。畢竟是老古董,估計很多年輕人都沒見過。對它感情最深的,也許只有80後了。我在上學期間購買過不少隨身聽,有國產的,還有國外的,當然國外全是日系的。對磁帶隨身聽影響最大的,就是索尼了,而且索尼還給它起了一個名字叫walkman。
  • 為什麼現在生活垃圾比以前多?
    三十年前,我們生活中也會產生垃圾,可是很少。那時候小鎮上沒有垃圾處理廠,沒有專門的清潔工,但街道乾淨爽朗,沒有風天垃圾滿天飛,雨天汙水遍地流。如今,垃圾處理廠有了,專職清潔工也有了,可偶有惡劣天氣出現,垃圾就會從各個角落出來,侵佔著我們足跡能到的每個地方。那麼這些垃圾都是從哪來的呢?
  • 收音機,錄音機,電視,隨身聽,MP3...
    這個時候,我爸開始給我零花錢,於是,我開始花錢買磁帶放到錄音機裡聽。不知道年齡稍大的人還記不記得,在那個年代,到處都有賣盜版磁帶的小販,一盒磁帶,便宜的五毛,貴的兩元,大多是一元一盒。音質拙劣,印刷粗糙。永遠記得,那個暑假,我第一次花五元巨款,買了三張專輯。
  • 成都70、80後,那些年隨身聽陪伴的日子,你還記得嗎?
    1982年,當年世界最小的可錄式隨身聽WM-R2發布。 1983年,愛華發售當時最輕、最小的磁帶隨身HS-P05,幾乎是那時甚至後來的大部分機型所無法比擬的夢幻機型。卡帶機帶來的回憶,更是伴著一代人的成長,來看下大家是怎麼懷念的:🔹 「高一時候花幾百塊買了個,從此開始天天聽那個孫燕姿《天黑黑》那張專輯,以至於現在一聽到《天黑黑》那專輯裡的歌,就無比懷念那個青蔥歲月,雖然我不是她的粉。」🔹 「95年我花了2個月的生活費買了一個愛華隨身聽,那時是很高檔的。
  • 那些消逝於歷史,卻留存在記憶中的物件……磁帶隨身聽
    隨身聽,也許是很多八零後青春記憶中的物件,而磁帶,是承載一個時代記憶的載體,50年的歷史,從最初的數據存儲到主流的音樂存儲介質。現在,漸漸消失在我們的生活中,只留存在部分人的收藏箱裡或者我們懷舊的記憶中。
  • 我音樂,我存在丨我有一臺隨身聽
    1990年代初期,音樂錄影帶在內陸地區並不多見,盜版也是一樣,導致可唱的曲目非常有限。我還記得當年我媽拿手曲目是田震的《好大一棵樹》,我爸則是張宇的《用心良苦》,不時穿插幾首王菲還叫王靖雯時期的歌。我因為居家KTV活動記住兩位外國歌手的名字:Whitney Houston 和 Tina Turner。家庭 KTV 對於年幼的我來說,衝擊是巨大的:「唱歌兒真比寫作業有意思多了!」
  • SONY隨身聽篇
    1947年,美國人卡姆拉斯發明三氧化二鐵磁帶,使輸出的信號比原來的德國磁帶高了4倍。但早期的捲軸錄音機依然既大又貴,並且需要細心使用。直到20世紀60年代,飛利浦公司採用了袖珍磁帶盒,其中卷好的磁帶裝在一個小塑料盒裡。由於這一系統大為簡化,磁帶錄音機就成了家庭裡的尋常用品。
  • 直播10分鐘4次讓人買衣服,罵不買的粉絲都是垃圾,李誕這是什麼強盜思維?
    幾乎所有的人第一反應都是,震驚!黑尾醬說沒人送禮物,但都去買衣服了,李誕就去查銷量了,還查了幾次。期間說「不買衣服的都是垃圾,買了的不是」。最後看到銷量沒漲,就下播了。差不多持續了10分鐘。李誕這個人本身嘴就欠,和粉絲交流的時候都是一副欠欠的樣子。而一旦,他把直播裡的圍觀群眾當做粉絲,用蛋式風格帶入,在這個語境裡,就能理解他的損。唯一有問題的一句話是「18.5萬,有18萬個都是垃圾」。這句話是真的不妥當,把沒買衣服也沒打算買衣服只想看看直播的網友給罵了。就看個直播而已,不買衣服怎麼成垃圾了?這未免過了。
  • 日本的卡帶隨身聽誕生的故事
    「隨身聽」是一個曾經流行了很久的詞,它的誕生打破了人們對于欣賞音樂一貫的固有思維:必須在室內使用固定在房間裡的音響或者到演出現場去聽,真正做到了隨時隨地都可以聽到自己喜歡的音樂。現在對於大多數人來說,隨身聽已經淡出生活,但是對於這種曾經改變了人類生活方式的流行品,我們應該記住它,今天就來給大家講講日本的卡帶隨身聽誕生的故事。
  • 卡帶、軟盤、隨身聽…這裡一定有屬於你的童年記憶
    隨著時代的進步,老年人已經學會了微信拜年,小朋友已經熟悉了VR遊戲,人們過上了更加便捷的生活,見識到了越來越多曾經想都不敢想的新技術、新產品。雖然現在00後要啥有啥的神仙日子讓人豔羨,但80後90後也有許多他們自己獨特而珍貴的記憶,現在的小朋友絕對難以領悟其中的玄妙。80後90後老阿姨們曾經也當過追星女孩。
  • 【粉絲來信】佳能450D現在還值得買嗎?
    先別急著說話,看看我為什麼說這款相機在現在是一臺毫無價值的電子垃圾?對焦點:9點(聊勝於無,佳能入門級相機的通病)感光度:100-1600(超過400噪點爆炸,相機基本喪失夜景拍攝能力)其他的我就不再一一贅述了2008年產的佳能450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