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兵部尚書的職權是什麼?為什麼大多由文人任職?

2020-12-26 騰訊網

古代的兵部尚書大多由文人任職,人們通常會認為帶兵打仗的應當是武官,那麼為何古代的兵部尚書大部分是文人呢?

隋唐時期設三省六部制,六部分別是兵部、刑部、禮部、戶部、工部和吏部。其中兵部尚書為兵部之首,負責管理全國上下的軍政事務。

兵部隸屬尚書省,是尚書省下面的六大主要職能部門之一。兵部下屬分為許多部門,各個部門負責不同的事務,如負責地方防務、繪製軍事地圖、負責軍事交通的規劃、負責武器裝備儲藏等。

兵部在隋唐時期屬於軍事行政部門,兵部尚書並不負責戰爭時候的行軍打仗,與國家的重要軍事決策也沒有關係。事實上,兵部是專門負責全國的日常軍事行政事務的機構,如對軍隊武官的考核任免、軍事基礎設施的建設、武器裝備的儲藏供給等方面。

《新唐書·百官志一》對此有詳細介紹:「兵部。尚書一人,正三品;侍郎二人,正四品下。掌武選、地圖、車馬、甲械之政。其屬有四:一曰兵部,二曰職方,三曰駕部,四曰庫部。」這就說明了為什麼兵部尚書是由文人擔任,因為它根本不是人們認為的屬於武官的官職。

而古代的兵部尚書放在現在又屬於何種職位呢?隋唐時期的兵部尚書為正三品,可以算作高級官員,這一時期的兵部尚書相當於國防部部長。唐末五代以來,兵部尚書的職權被「樞密使」分走了大部分權力,直到元代,軍事機構的重心都在樞密院,兵部形同虛設。

北宋前期的兵部尚書空有官員的級別待遇,沒有實際的權力。宋神宗時期進行了官制改革,三省制恢復,兵部的職權得到部分的恢復,但實權與唐代比起來依然相差甚遠。

元代兵部尚書的職權更低,只負責軍事交通事務的設計管理和規劃等事務。這個時期的兵尚書只是名義上的國防部部長。

明清時期廢除宰相,兵部尚書地位得到大大提升,為正二品。由於樞密院被廢,全國軍事機構的重心落在了兵部,兵部尚書的職權得到加強,成為了全國最高軍事領導機關,這個時期,它需要負責制定軍事計劃,管理武官的考核任用,組織軍隊訓練,掌管軍籍軍戶,傳達皇帝軍令和依令調遣全國軍隊等事務。這時候的兵部尚書可以說是名副其實的國防部部長。

自古而來,軍事都是國家實力的關鍵,對一個國家的發展的重要作用不言而喻。因此,古代兵部尚書的官位和作用都不容忽視。兵部尚書之職自設立之初就被歷朝沿襲使用,延續了達上千年的時間。

歷史上許多名人都曾擔任過兵部尚書,例如李靖、歐陽修、袁崇煥、和珅、紀曉嵐、李衛等,了解過兵部尚書的真正職權之後,就會知道為何古代兵部尚書大多由文人擔任。

相關焦點

  • 兵部尚書、兵部侍郎是什麼級別的官?主管什麼?《唐六典》說得明明...
    《大唐六典》卷五 尚書兵部(節選) 唐·張九齡(撰)李林甫(注) 兵部尚書一人 侍郎二人,郎中二人,員外郎二人,主事四人,令史三十七人,書令史六十人,制書令史十三人,甲庫令史十二人,亭長八人,掌固十二人 職方郎中一人 員外郎一人
  • 刑部尚書,相當於現在的什麼職位?
    大家看過許多電視劇,可能經常聽說兵部侍郎,刑部尚書等等,我們經常聽說,將誰誰或者某個案件交於刑部審理,或者有時候罷免一個這樣的官似乎顯得很輕鬆,有人就不禁想問了,這些官在現在到底相當於什麼職位呢?刑部,六部(立戶禮兵刑工)之一。
  • 吏部、戶部、工部、兵部、禮部、刑部,六部到底是管什麼的?
    在中國古代封建王朝,有一套組織嚴密的中央官制,即三省六部制。這一套確立於隋朝,職能承襲秦漢,直到清末才廢除的中央官制,在上千年的時間中,尚書六部基本上沿襲未改。隋唐年間,尚書省由六部組成;元朝年間,六部又歸中書省管轄;明朝初年廢除中書省後,六部此後直接對皇帝負責;由於清朝末年續添新部,六部之名因此廢除。雖說人人皆知六部之名,但是,許多人對於各部獨立的六部到底是管什麼的卻不知其所以然,那麼,六部的具體分工又是如何呢?
  • 大明王朝26位兵部尚書,陳新甲惹來的爭議是最多的,這是為何?
    哈嘍哈嘍,大家好,我是小哪吒,今天我又來嘍,跟大家聊一下大明王朝最有爭議的兵部尚書陳新甲的事情!他的故事很好玩,也是鮮為人知的,我相信你會喜歡。第一件事,先給我親愛的小夥伴科普一下明朝的兵部尚書都有誰:從第一位兵部尚書于謙開始,大明王朝先後經歷了夏言,胡宗憲,彭時,丁汝夔, 鄺埜, 石星,王在晉,崔呈秀,袁可立,袁崇煥,梁廷棟,張鶴鳴,祁伯裕,楊嗣昌,洪承疇,孫傳庭,陳新甲,張縉彥,石茂華,史可法,翁萬達,楊博,江東,王越,孫承宗等26位兵部尚書!第二件事,兵部尚書是幹嘛的?
  • 吏部貴,戶部富,禮部窮 兵部刑部工部又是什麼呢
    這裡的六部,指的是吏部、戶部、禮部、兵部、刑部、工部。各部尚書為從一品,僅次於內閣大學士。各部侍郎為正二品,與八大總督平級(如果總督兼兵部尚書銜,則為從一品)。尚書、侍郎以下,還有郎中、員外郎、主事、堂主事、司務、筆帖式、七品小京官等職位。六部的級別是平行的,不過,由於它們主管的具體事務不一樣,因此職權有很大差異。人們便用了6個字「富貴威武窮賤」來形容六部。
  • 科普:明朝的兵部尚書究竟是什麼級別?根本不是一品官!
    明朝兵部尚書,是明朝六部中兵部的最高級長官,別稱「大司馬」,負責掌管全國衛所軍官的選拔授予、訓練、車輛、武器管理等政令,為正二品。相當於當今的國防部長。明朝洪武元年,朱元璋設置兵部。洪武六年,增設兵部尚書和兵部侍郎各一人,並在總部、駕部、職方部這三個部門各設郎中、員外郎各一人、主事各兩人,隸屬中書省。洪武十三年(1380年),因胡惟庸案,明太祖朱元璋罷黜宰相與中書省,並仿照《周官》六卿之制,直屬六部,並各設尚書、侍郎各一名。每部分四屬部,每屬部設郎中、員外郎、主事各一人。次年,增試侍郎一人。洪武二十二年,改總部為選部。洪武二十九年,定為武選、職方、車駕、武庫四司,皆稱清吏司。
  • 談談明代兵部尚書和武將關係的發展歷程和表現形式
    然而縱觀中國古代歷史,擁兵自立是一件十分頻繁的事情,草根出身的明太祖朱元璋,更是在摸爬滾打中設立了頗具特色的軍事官僚體系,也使得兵部尚書和武將之間產生了一種極其微妙的關係。 一、簡析明代兵部尚書和武將關係的發展歷程和表現形式?
  • 清朝的六部尚書是幾品官?相當於今天的什麼職位?
    清朝的官職體系中,六部尚書是非常重要的官職,六部即「三省六部制」的六部,起源於隋朝時期,此後的歷朝歷代,都沿襲三省六部制,可見其對後世的影響非常大。六部包括吏部、戶部、禮部、兵部、刑部、工部,上千年都沒有變過,那清朝的六部尚書是幾品官?又相當於今天的什麼職位?
  • 吏部,戶部,工部,兵部,禮部,刑部都管什麼,哪個部門地位最高
    其中六部在周朝時期就已經出具雛形,每個部門都有不同的職能,那這些部門分別發揮著什麼作用呢?六部最早出現在周朝,到了秦朝時期,被改為九卿,其實也是換湯不換藥,到了漢朝時期,漢高祖覺得秦朝的名字不吉利,於是就改為六曹,最高首長是尚書。到了隋文帝時期,又被改為六部,到了唐朝時期,六部這個名字基本上就被正式確定下來了。
  • 清朝的六部尚書中,誰掌握的實權最大?
    六部雖然有司法、稅收、財務、營造等職權,但六部官員並無品級,而且六部事務仍由八旗旗主和議政貝勒掌握,皇帝手上實權有限。也難怪皇太極會怒斥:「今聞各貝勒多在私家理事,果爾設衙門何為?此皆妄自尊大,而慢於政事也。」順治年間,清朝才正式定下六部尚書的職位。從職權而言,順治年間六部尚書的職權跟明朝相差不大。吏部掌管全國文職官員的升遷任免調動,戶部掌管國家財政。
  • 「戶部尚書」是什麼級別?比「兩江總督」高嗎?
    作為戶部的實際掌舵者,戶部尚書的權力大小,跟戶部職權,以及戶部在朝局中的影響力,有直接關係。戶部下,分別設立銀庫、緞匹顏料庫三個庫房。銀庫掌管全國財富,各省的田賦、漕賦、鹽課、關稅、雜賦,以及寶泉局鑄造的銀兩,都集中在銀庫內。庫藏的話,除了銀兩,還有糧食。糧食主要儲存在京倉、通倉、常平倉、裕備倉和旗倉。這些都由戶部尚書負責處理。
  • 古代的「三省六部」制中的六部尚書相當於現在的什麼官職?
    三省六部制是中國古代封建社會一套組織嚴密的中央官制。它確立於隋朝,此後一直到清末,六部制基本沿襲未改。三省指內史省、門下省、尚書省,六部指尚書省下屬的吏部、戶部、禮部、兵部、刑部、工部。每部各轄四司,共為二十四司。
  • 吏部尚書在古代可是位高權重,那它是幾品官呢?具體是做什麼的
    宰相是朝中職權地位最高的官職,「宰相之職,佐天子總百官、治萬事,其任重 矣」 ,因此與皇帝關係也較密切。唐朝前期四十二任吏部尚書中僅三任未曾升任宰相,其中二十七任是以宰相兼任吏部尚書,其餘皆為擔任吏部尚書後升任宰相。關於職掌,《唐六典》規定: 吏部尚書掌天下官吏選授、勳封、考課之政令。
  • 九門提督和兵部尚書有何不同,這兩個部門哪個權力更大?
    在宮廷劇中,經常提到九門提督這個官職,有人說,有了這個官職,就算是兵部尚書也不換
  • 古代官職制度:三省六部制分解宰相權力,皇權達到巔峰!
    三省六部制是中國古代繼三公九卿制之後的另一套中央政府機構組織形式。它的形成標誌著相權由漢代的領袖制到隋唐的委員制的演變形成。相權一分為三歸於尚書省、中書省、門下省。尚書省的正官為尚書令(唐朝因李世民任過尚書令,後人不敢在任,遂改成左右僕射),中書省的正官為中書令,副官為中書侍郎,下面屬官有中書舍人,一般員額在七到八人之多。門下省的正官為侍中,副官為侍郎。六部則是吏部、戶部、禮部、兵部、刑部、工部。
  • 皇恩浩蕩,這位兵部尚書卻因一副對聯喪命,其中隱情慢慢浮出水面
    今天給大家說一個兵部尚書因為一副對聯而喪命的事,希望偶的小可愛們能夠喜歡!說1642年,明清之間爆發了一場舉世矚目的大決戰——松錦之戰。說崇禎帝當時驚懼絕望之餘大罵兵部尚書陳新甲,說都是他出的餿主意,非要搞什麼速戰速決,還讓曹化淳這個廢物去當什麼欽差大臣,「指導」洪承疇跟皇太極死拼!這下好,人都拼死了,你高興了?爾等,爾等,爾等誤國啊!
  • 兵部尚書、禮部侍郎,是啥官兒?明清兩代六部的職能具體是啥?
    六部指明清中央行政機構中直接對皇帝負責的吏部、戶部、禮部、兵部、刑部及工部。各部的最高領導人為尚書,相當於現在各國家部委的部長。而侍郎則是長官之副,副部長級別。吏部明朝兵部尚書畫像兵部掌全國軍衛、武官選授、簡練之政令。清職掌全國綠營兵籍及武職官員的機構。
  • 古代官職類文化常識匯總
    宋代中書省職權擴大,同樞密院分掌文武大權,門下省、尚書省遂廢。明代內閣為最高政務機構,內閣大臣稱為輔臣,首席稱為首輔(即宰相)。清代有軍機處,王、公、尚書等為軍機大臣,掌握政府大權。 2.六部,是指吏部、戶部、禮部、兵部、刑部、工部。
  • 包拯的開封府尹和六部尚書誰大?
    古代王爵分兩個等級:親王、郡王,都叫王爺。自漢代定下「非宗親不可封王」制度後,歷朝歷代親王均為皇室成員,非皇族的異姓人,功勞再大也不能封親王,最多封為郡王。親王和郡王好區分:親王一個字,如秦王、晉王、睿王等;郡王兩個字,如汾陽王、瑯玡王、西平王等。
  • 清朝「六部尚書」分別是哪六部?哪個部門最厲害?
    "六部尚書"是一個在古裝電影、電視劇中經常被提及的名詞。所謂"六部",指的是從隋唐時期開始設立的"吏部、戶部、禮部、兵部、刑部、工部"六大部門。而"尚書"則是從秦朝開始就被設置的一種官名,到了三省六部制出現後,六大部門的主管就被叫做尚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