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戶部尚書」是什麼級別?比「兩江總督」高嗎?

2021-02-13 歷史小愛好者

 「歷史小愛好者」這個公眾號一直專注於給大家分享各種有趣的歷史知識,小編也是一位歷史小愛好者,就希望每天能把更多的歷史知識分享給更多的歷史小愛好者們,各位看官朋友如果覺得這個公眾號有意思的話可以點個關注哦,各種有趣的歷史知識都是小編精選的喲。

在過去,戶部管著朝廷的錢袋子。所以,也可以說是中樞六部中,最有錢的部門。戶部掌管著全國的戶口、土地田畝數量,以及其他各項收費開支。

清朝時,戶部收入主要來自各省關稅、鹽課、田賦等項目。作為戶部的實際掌舵者,戶部尚書的權力大小,跟戶部職權,以及戶部在朝局中的影響力,有直接關係。

戶部下,分別設立銀庫、緞匹顏料庫三個庫房。銀庫掌管全國財富,各省的田賦、漕賦、鹽課、關稅、雜賦,以及寶泉局鑄造的銀兩,都集中在銀庫內。

庫藏的話,除了銀兩,還有糧食。糧食主要儲存在京倉、通倉、常平倉、裕備倉和旗倉。這些都由戶部尚書負責處理。

在地方上,清朝戶部採用分司治事情的辦法。按照省區的標準,清朝在全國各地設立14處清吏司,它們掌握各省文案奏章、民賦收支奏冊。同時,八旗官兵的土地、俸祿軍餉,也由戶部管轄。

不過,這些地方上的下屬部門,基本只能處理朝廷章程規定內的日常事務,沒有太多決策的權力。

比如山東清吏司,作為戶部屬司,根據山東的情況,分管鹽政事務。但是,山東清吏司只能處理一般鹽政事務。如果是重要決策,基本由戶部長官商定。

戶部尚書可以藉助整個鹽業政策的制定和變更,來掌握大權。通過這個辦法,戶部尚書可以總攬戶部財政。

清朝的時候,全國財政並非只由戶部掌管,而是分別交給內務府和戶部負責。這兩個部門的財政關係,在清朝時,有經歷多重變化。

清朝初年的時候,內務府財政主要由戶部撥給。每年有一定的份額。但是,到乾隆時,隨著內務府富裕銀兩逐漸增多。所以,戶部財政轉由內務府調撥,以供開支。

從乾隆三十三年到乾隆四十年,八年時間內,內務府撥款戶部690餘萬兩。這一情況一直延續到嘉慶、道光時期,到鹹豐以後,因為財政匱乏,又加上連年戰亂,內務府收入缺乏。再加上宮廷開支巨大,內務府只能重新轉向戶部拿錢。

這種變化,直接關係到戶部尚書的地位。畢竟戶部尚書管的是錢袋子,銀子越多,在朝堂上,自然越有說話的分量。不過,清朝戶部每年收入開支,大多是基本持平,略有盈餘。到了晚清時,遇到情況壞的時候,更是欠債纍纍。

在清朝規定的官制中,戶部尚書為從一品。戶部尚書的重要分量,讓這個職位的人選,必須慎重。必須有足夠分量。不僅有能力處理各種開支,還要為官廉潔,在朝堂有足夠的分量。

康熙時期的陳廷敬,曾擔任過戶部尚書一職。後來陳廷敬成為康熙一朝,有名望的大臣。

晚清光緒時期的戶部尚書翁同龢,曾擔任過同治、光緒兩位皇帝的老師。一代帝師,在朝廷有足夠威望。戶部尚書的人選重要,兩江總督自然也不能差。

兩江總督是清朝封疆大吏,晚清時又兼任南洋大臣。在地方上,地位僅次於直隸總督。李鴻章、曾國藩都曾擔任過兩江總督。

如果說戶部尚書管轄朝廷中樞最富裕的部門,那兩江總督則管轄著全國最有錢的地區。兩江總督是清朝時設立的地方官員,掌握軍政大權,管轄位於江西、安徽、上海、江蘇幾個地區。

在明、清時期,兩江地區商貿發達,物資豐饒,每年可以為朝廷提供至少三分之一的財政收入。兩江地區的銀兩錢米,可以通過運河江流,源源不斷運往京城,滿足京城開支。兩江總督也因此成為清朝俸祿最高的地方官員。

在清朝官制規定中,兩江總督的級別是正二品官階。清朝官制分為九品,每一品有正、從兩個級別。所以,兩江總督跟戶部尚書的從一品官階相比,級別稍低一些。但是,兩江總督身為地方封疆大吏,手握軍政大權。

為了讓總督可以更好處理轄區內事務,從雍正年間開始,朝廷授予各地總督兵部尚書、都察院右都御史的兼職。

這兩個職位,一個監察文武官員,一個節制地方軍隊。有了這兩個官職後,總督可以擁有從一品官階。不過,清朝有規例,如果遇到一些特殊情況,總督可以兼任大學士職位。

也就是說,總督可以因此獲得正一品官階的級別。這種情況下,兩江總督就有可能比戶部尚書級別高。只不過,這種情況比較特殊。所以,在大部分情況下,戶部尚書跟兩江總督的官階是相同的。

相關焦點

  • 清朝的大學士、軍機大臣、尚書、總督、巡撫都是什麼官?
    在觀看影視劇的時候,不免會聽到一些清朝的官職的名稱,例如常常聽到的大學士、軍機大臣、巡撫、尚書等等。「尚書」放在今天相當於什麼?和珅、紀曉嵐到底是多大的官?明晰一些清朝的官職有助於我們更好的理解劇情。今天就向大家介紹一些常見的清朝的官職。
  • 清朝浙江歸閩浙總督管轄,那麼兩江總督的兩江,又是指哪裡?
    一、什麼是總督 說到清朝的總督制度——清朝時期,總共有九大總督,分別為:直隸總督、兩江總督、四川總督、閩浙總督、雲貴總督、湖廣總督、兩廣總督、陝甘總督和後來加上的東三省總督。總督這個官職,聽起來很是威風,其實也確實很威風,是封疆大吏。
  • 《投名狀》男主角,兩江總督馬新貽被刺殺前,在南京都幹了什麼?
    1870年,兩江總督馬新貽在校場檢閱歸途中,被刺客張文祥殺害。原本民刺官也不是什麼少見的事,偏偏此案終成清末四大疑案之一,百餘年來為人津津樂道。 所以,更合理的解釋為張文祥是受人指使刺殺馬新貽,而最大的嫌疑人,就是那個能夠攪動大清半壁江山的前任兩江總督——曾國藩。 在平定太平天國後,曾國藩的威望達到了頂點。他身居兩江總督要職,這是管理現今江蘇、安徽、江西、上海的封疆大吏。
  • 清朝制臺、軍門這些封疆大吏的級別有多高?相當於現在什麼官?
    我們在看關於清朝時期的書籍或電視劇的時候,經常會看到裡面一些級別很高的官員會被稱呼為制臺、軍門。那麼這些人都是什麼官呢?制臺這個稱呼很多人可能會感到陌生,但它的正式稱呼想必大多數人都聽說過,那就是總督。總督是清朝時期級別最高的封疆大吏,官階為正二品。
  • 清朝名臣于成龍為何不可能斬殺江寧總督?
    電視劇中的于成龍是清廉官員的代表,尤其是他斬殺江寧總督的情節更是讓他成為熒幕上的清官,但實事求是來講,于成龍斬殺江寧總督的故事還是脫離了歷史實際。于成龍在歷史上的知名度並不高,但是卻真實存在,並且真的是一位有良心的清官。
  • 清朝的山東巡撫,憑什麼與八大總督平起平坐,成為級別最高的巡撫
    清朝的封疆大吏,主要是總督與巡撫兩種:總督,正二品。掛兵部尚書、都察院右都御史銜的,提到從一品;巡撫,從二品。掛兵部侍郎、都察院副右都御史銜的,提到正二品。▲清朝總督與巡撫分布圖一、高配的山東巡撫清朝有一個巡撫例外,他是正二品,級別與總督相平,高於其他巡撫,也不受總督的節制。他就是山東巡撫。
  • 清朝八大總督,平級卻差距很大,直隸有權,兩江有錢,雲貴最苦
    後來在清朝滅亡前,還設置了第九大總督:東三省總督,所以也有九大總督的說法,但因為設立時間過短,故不在今天的討論範圍之內。那麼,在這些總督中,哪位總督地位最高?哪位總督最有錢?第一梯隊:直隸總督和兩江總督八大總督中,最肥差的當屬直隸總督和兩江總督。
  • 總督不叫「總督大人」?清代總督居然有這麼多叫法(閩浙總督篇)
    閩浙總督的職掌為「總督福建、浙江等處地方、提督軍務、兼理糧餉、兼巡撫事」。首先,可以看出軍事權是閩浙總督很重要的職能,通常會加兵部尚書的官銜,所以原本總督是正二品,加兵部尚書變為從一品(巡撫通常加正二品的兵部左侍郎銜)。
  • 如何給清代的八大總督進行排名?
    比如中央六部中,吏部、戶部、禮部的地位高於兵部、刑部、工部。再如同為正三品衙門,大理寺和通政司的地位又要高於詹事府和太常寺,前者稱為「大三品」,後者稱為「小三品」。當然在總督的設置上同樣如此,除去特殊時期,清代常設的總督共有八個,即,直隸總督、兩江總督、湖廣總督、陝甘總督、四川總督、閩浙總督、兩廣總督、雲貴總督(東三省總督暫不列入)。
  • 清朝的六部尚書是幾品官?相當於今天的什麼職位?
    清朝的官職體系中,六部尚書是非常重要的官職,六部即「三省六部制」的六部,起源於隋朝時期,此後的歷朝歷代,都沿襲三省六部制,可見其對後世的影響非常大。六部包括吏部、戶部、禮部、兵部、刑部、工部,上千年都沒有變過,那清朝的六部尚書是幾品官?又相當於今天的什麼職位?
  • 清朝時,府尹比總督級別低,順天府尹為何不怕直隸總督?
    都知道清朝有(定型後的)八大總督(不包括光緒時設的東三省總督)。清朝還有一個地方,名義上是地一級的府,實際地位卻和總督差不多,這就是順天府尹。清軍入關,定都於燕京,沿明制,在燕京地區設順天府,最高長官是府尹。清朝有句話,叫宛平縣裡管朝廷,宛平縣令比其他縣令的級別要高。縣令如此,更不要說直管宛平縣令的順天府尹了。
  • 曾國藩成為兩江總督後,用兩個方法打擊政治對手,手段又狠又準
    官場的競爭異常激烈,曾國藩成為兩江總督後,他要想坐穩寶座,就必須清除他的政治對手,也就是原兩江總督何桂清和他的嫡系。曾國藩如何打擊政治對手?從其實施的方法來看,不僅手段要狠,還要準,讓其永無翻身之日。我們先來看曾國藩是如何將何桂清置於死地的。
  • 總督、巡撫、將軍、都統、提督、總兵,誰的官職大?
    以清朝為例:總督:總督是地方上最高大員,堪稱封疆大吏,官階為正二品,實際操作中,總督一般會加掛尚書、大學士等從一品甚至是正一品的品階。清朝設有九大總督,除了直隸和四川單省設置有總督,其它七大總督都署理兩個省以上,總督擁有包括屬地的政治、軍事、經濟等各方面的最高級別的管理權。直隸總督由於在天子腳下,別看只管一省,但實屬各大總督之首。
  • 吏部尚書叫天官、禮部尚書叫春官,清朝官員別稱知多少?
    清代的官員名稱特別繁複,職官都有很多的別稱,比如我要說總督大家都知道是個什麼官,那要是說「總制」很多人就不明白了,再如學政,若是說「大宗師」照樣很難理解,所以覺得有必要把清朝一些重要官員的別稱作一番介紹。清代中堂、相國、首揆、協揆,都是稱呼宰相的官員,清代主要是內閣大學士等。
  • 兩江總督白日被刺,朝廷兩派欽差追查真兇,刺馬案主謀會是誰呢?
    ,案發過程疑點重重 1868年曾國藩調任直隸總督,那誰接任他兩江總督職位的呢?他不怕被識破嗎?當時,通海盜那可是跟當海盜同罪,那是要抄家的。還有讓慈禧惱火的,還是這個報告結尾的四個字,什麼字?「尚屬可信」。 你說這不是天大的笑話,奏摺、審訊報告,這都是法律文件,用「尚屬可信」這種模糊詞語來形容刺客供詞,這不扯淡嗎?老佛爺震怒,一氣之下又派了第二位欽差。
  • 康熙名臣于成龍,兩袖清風為人正直,他有資格誅殺大將軍赫裡嗎
    兩江總督于成龍殺赫裡這種情節出現在電視劇《于成龍》裡,簡直是不可思議。因為于成龍根本沒有資格處置赫裡。 于成龍本身職務兩江總督為正二品,但于成龍有兵部尚書銜,所以為從一品,而赫裡身為江寧將軍,品級為正一品,級別比于成龍要高。
  • 乾隆帝寵臣,訥親的最高職務,相當於現今什麼官職?級別高到離譜
    鈕祜祿·訥親於巔峰時期擔任的官職,相當於現今什麼職務呢?強大的家族背景,帶給鈕祜祿·訥親的先天性優勢鈕祜祿·訥親所在的「鐵血世家」——鈕祜祿氏家族,到底有多牛?訥親長兄——策楞:官至兩江總督,加授「太子少傅」銜,品秩為從一品。訥親弟弟——愛必達:官至湖廣總督,品秩為從一品。
  • 明朝和清朝的總督,哪個權力更大?
    明朝總督權力更大。 明朝的總督是臨時派遣,一般說來其使命都是總攬一方軍務,如保境安民,平定叛亂,主持防務等,有時也會負責一些重大民政事宜,如漕運、河務等。
  • 從一品的左都御史,與六部尚書對抗,到底誰的權力更大?
    六部很容易理解,分別是吏部、禮部、戶部、兵部、刑部和工部。九卿除了6部尚書以外,還有大理寺卿、都察院左都御史和通政使。其實,六部尚書和左都御史,又被成為大七卿,明顯比大理寺卿、通政使高了半個檔次。那麼,左都御史與六部尚書對抗,到底誰的權力更大呢?今天,我們就聊聊這個問題。首先,我們聊聊六部和都察院的權力劃分。在朝廷的六部中,吏部的權力最大,主要負責官員的選拔、升遷和考核。
  • 曾國藩為何能成為兩江總督?兩個運作方案,每個都是經典權謀智慧
    曾國藩成為兩江總督,才讓他真正走上了人生的鼎峰時刻。兩江總督在清朝的八大總督中,排名僅次於直隸總督,統轄江蘇(包括上海)、江西、安徽三省。由於明朝時期,江蘇和安徽為一個省,稱為江南省,因此,清朝時期,稱此地的總督為兩江總督。